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分区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358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分区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分区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分区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分区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分区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分区考试题.docx

《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分区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分区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分区考试题.docx

学年高二地理中国地理分区考试题

一、选择题(60分)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第1小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

A.年降水量、七月均温、一月均温

B.年降水量、一月均温、七月均温

C.七月均温、一月均温、年降水量

D.七月均温、年降水量、一月均温

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

读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回答下列2-3题。

 

2.影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海陆分布C.纬度D.光照

3.下列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

B.受地形影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

C.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因此不存在季节更替现象

D.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相近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4-5题。

4.该河流位于()

A.热带季风区B.亚热带季风区

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带

5.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A.珠江B.塔里木河

C.淮河D.松花江

阅读下面三幅图,回答6~8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乙地

B.昼长年变化甲地最大,丙地最小

C.乙、丙两地降水集中于春夏两季

D.甲、乙两地降水多、地势陡,多滑坡等灾害

7.图中的河流()

A.①河流有凌汛现象,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B.②河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且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C.③河径流季节变化大,流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①、③所示河段以侧蚀为主,水能可实行阶梯式开发

8.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地区已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

B.甲、乙、丙三地区是所在国重要的中药材加工基地

C.甲地区是已实现高度机械化的大规模农场经营

D.乙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

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9~11题。

9.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短

B.甲区域降水变率较大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10.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11.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比重小D.第三产业比重小

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制度等影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12-13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南部以盈余为主,主要是水资源利用率高

B、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接近400mm年降水量线

C、东北部以亏损为主,主要是重工业耗水量大

D、西北部亏损量最大,主要是降水不足

13.造成甲处农田水分盈亏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田农业  ②岩溶地貌     

③一年两熟   ④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读部分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图,回答下列14-15题。

14.我国N区域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

15.松嫩平原对应的字母是(   )

A、E   B、F   C、D   D、L

16.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①水田②林地③旱地④荒地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C、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草地D、①旱地②水田③荒地④林地

17、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置图,该农牧交错带是很多自然特征的过渡地带。

读图回答,该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特征(   )

A、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B、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

C、从草原向荒漠过渡D、从地势的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读下图,完成18~20题。

18.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19.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少

20.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上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C.③D.④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

据此回答21-22题。

2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四月、五月B.四月C.六月D.十一月

2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下图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23-25题。

23.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0.50B.0.300.50

C.0.550.35D.0.300.35

24.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25.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B.FC.GD.H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

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

C.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D.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27.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丰富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

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28~30题。

28.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

A.①地势高低 ②人均土地面积 ③年平均气压 ④年平均气温

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 ②地势高低 ③水能资源 ④热量资源

C.①人均土地面积 ②人均粮食产量 ③热量资源 ④人口密度

D.①人口密度 ②年降水量 ③年平均气温 ④人均粮食产量

29.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地形和降水量B.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③—气候和地形D.④—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30.关于上述各要素在我国各大区域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南多北少、东多西少B.②—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③—西南最多、华北最少D.④—西北最多、华北最少

31、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0分)

(1)简要概括图示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分)

 

(2)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分)

 

(3)说出该区域西部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其成因。

(4分)

 

32.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问题。

(14分)

(1)据图说明该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城市空间分布的特点。

(6分)

(2)分析说明造成图中A、B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4分)

(3)图示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该省区生产棉花的有利条件。

(4分)

33.读我国东南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6分)

(1)M、N是武夷山甲、乙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高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表示甲坡的是________曲线。

夏季甲、乙两坡海拔400m~800m处气温较低的是________,简述该坡面气温低的原因。

(4分)

(2)简述赣江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鄱阳湖产生的影响。

(4分)

(3)分析台湾西部布袋盐场晒盐的有利区位因素。

(4分)

(4)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4分)

(中国地理分区)

参考答案

1——10:

DCDCDBBCBA

11——20:

DDABABBCDB

21——30:

CDBADCDBDC

31、【答案】

(1)地处低纬度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丘陵,东部是平原;雨水充足,河网密布。

(3分)

(2)特点:

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与平原区;原因:

地势低平;水源充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

(3分)

(3)水土流失;地处我国东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地形起伏,坡度大;人类活动不当,毁林开荒,破坏植被。

(4分)

32、

(1)河流的水文特征:

多为内流河,河流短,支流少;流量小,多为季节性河流(冬季断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分)城市分布特点:

沿河流、山麓地带和沙漠绿洲分布。

(2分)

(2)A地位于伊犁河谷,该河谷开口向西,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可以进入,A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B地位于封闭的吐鲁番盆地内,水汽不易进入,并且位于天山背风坡,空气干燥,降水较少。

(4分)

(3)晴朗天气多,日照时间长;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土质疏松,多为沙性土壤;有天山冰雪融水灌溉。

(任答两点4分)

33、

(1)N 乙 乙坡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故气温较甲坡低。

(4分) 

(2)水土流失导致河湖淤塞,调蓄功能减弱;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任答两点4分)

(3)台湾西部有平坦开阔的海滩;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有利于海水蒸发。

(4分)

(4)气候优越,水热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和城市密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或产品易进入港、台地区和国际市场)。

(任答四点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