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2840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docx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

题号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八年级的语文学习旅程不知不觉已过了一个月了。

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这次旅行的收获吧。

请拿起你的笔,尽情释放自己的才智!

1.阅读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4分)

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pángbó的史诗!

红军战士纵横十一省,跨越两万五千里,不论是悬崖俏壁,还是草地泥泞,不论是饥饿疾病,还是敌人的围追堵结,都不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黄沙大漠,激流长河,刻下了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刺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pángbó()泥泞()

⑵以上上文段中有两个错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改为

2.根据语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为什么不到抗日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人的身体和手臂)

B.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凄切的声音)

C.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我便从懵懂无知的孩童,蜕变成胸怀理想的青年!

(模糊,看不清楚)

D.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被马蹄声惊醒而突然惊惶)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

B.我们不能不否认,读那些文字粗糙内容单薄的消遣读物应该有所节制。

C.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D.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4.在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之前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1分)

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吝惜地展现勃勃的生机;假如生命是花,不要华而不实,要无怨无悔地奉献沁人的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内诗文及名句默写。

(10分)

①,夜泊秦淮近酒家。

②,坐断东南战未休。

③辛苦遭逢起一经,。

④,家书抵万金。

⑤,乌蒙磅礴走泥丸。

⑥工欲善其事,。

⑦非学无以广才,。

⑧天上闪烁的星星,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⑨“,”这两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表现了民族英雄文天祥高尚的情操,威武不屈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让我们肃然起敬。

6.名著阅读。

(5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一本(体裁)集。

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

(1分)

(2)、《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

(1分)

(3)、“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1分)

(4)《朝花夕拾》中描写了两位极具特色、性格迥异的女性人物形象,《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长妈妈,《琐记》、《父亲的病》中写到的衍太太。

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位谈谈你对她的看法。

(2分)

7.综合性学习(6分)

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学校准备开展纪念活动,决定于9月25日下午两点在校大礼堂举行以“长征——不朽的丰碑”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活动二】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串联词,将下面的两个节目巧妙地串起来。

节目一:

诗朗诵《七律•长征》(朗诵者:

李明)。

节目二:

独唱《走进新时代》(演唱者:

王虹)(2分)

串联词:

【活动三】请你以校团委委员的身份前去邀请老红军张爷爷来观看演出,见面时怎么说?

(2分)

二、阅读天地。

(30分)

(一)古诗吟赏。

(4分)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释】①席:

竹席。

②流莺:

即莺。

流:

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心情。

(2分)

2、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2分)

(二)文言咀嚼(14分)

(一)《晏子使楚》(共14分) 

  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

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

曰,坐盗。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正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意思。

(4分)

(1)   晏子将使楚 (         )       

(2)今方来,吾欲辱之。

(         )   

(3)王曰,何坐?

(         )   (4)   齐人固善盗乎?

(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2分)

 A.吏二缚一人诣王  B.缚者曷为者也

 C.圣人非所与熙也 D.系向牛头充炭直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圣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的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寥寥数语,就把人写活了,请用词语概括晏子的性格特点。

 

晏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5、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从容以对,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设喻,使楚王十分尴尬,   其实“橘”指的是:

______________ 国人,“枳”指的是____________  国人。

(2分)

(三)时文品味。

(12分)

爱,踩着云朵而来

丁立梅

父亲说,你妈现在不中用了,在家门口都迷路。

母亲小声争辩,是夜里黑,看不见嘛。

  母亲去亲戚家做客,当夜搭了顺路车回来,车子停在离家半里路的河对岸,过了新修的桥,就到家了。

可她却找不着回家的路,稀里糊涂踏上了相反的路,越走离家越远,幸好遇到晚归的村里人,把她送回家。

  母亲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她再也没有从前的利索和能干了。

我看着母亲,百感交集,想起了多年前与她相关的一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奇迹。

  那年,我在外地上大学,第一次离家上百里,想家想得厉害,便写了一封家书。

字里行间满是孤寂,如跋涉在沙漠里的人。

母亲不识字,让父亲念给她听,她竟一刻也坐不住了,决定坐车去学校看我。

  母亲是从未出过远门的,大半辈子只圈在她那一亩三分地里。

可她决心已下,任谁也阻拦不了。

她去地里拔了我爱吃的萝卜,烙了我爱吃的糯米饼,用雪菜烧了小鱼……临了,母亲又去和邻居大婶借了做客的衣——一件鲜艳的碎花绿外套。

母亲考虑得周到,她不想让在大学里念书的女儿丢脸。

  左挎右掮的,母亲上路了。

那时去我的学校,需要在中途转两次车。

到了终点站还要走十来里路。

我入学报到时,是父亲一路陪着的。

上车下车,穿街过巷,直转得我头晕,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记不住路。

  然而我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却准确无误地摸到我的学校。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秋末的一天,黄昏降临了。

风起,校园里的梧桐树,飘下片片金黄的叶。

最后一批菊们,在秋风里,掏出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得满是皱褶。

我在教室里看完书,正要收拾东西回宿舍,一扭头,竟看见母亲站在窗外,冲着我笑。

我以为是眼花了,揉了揉眼,千真万确是母亲啊!

她穿着鲜艳的碎花绿外套,头上扎着的方格子三角巾,被风撩起。

黄昏的余辉,在母亲身上镀一层橘粉,她像是踩着云朵而来。

  那日,我们的宿舍,过节一般。

女生们个个都有口福了,她们咬着母亲带来的大萝卜,吃着小鱼,还有糯米饼,不住地说,阿姨,好吃,太好吃了。

而母亲,不大听得懂她们说的话,只是那么拘谨地坐着,拘谨地笑着。

那会儿,一定有风吹过一片庄稼地,母亲淳朴安然得犹如一棵庄稼。

  一路之上,母亲是如何上车下车,又是如何七弯八拐到达我们学校的。

后来,她又是如何在诺大的校园里,在那么多的教室中,一眼找到了我的,这成了一个谜。

  我曾问过母亲,她始终笑,不答。

现在我想,这些问题根本无需答案,因为她是母亲,所以她的爱能踩着云朵而来。

14.文章写的是多年前的一件事,为何开头用了两段文字写现在母亲的情况?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什么第2段结尾说“想起了多年前与她相关的一件事,我一直觉得它是奇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7段画线句是什么描写?

说出它的作用。

(4分)

风起,校园里的梧桐树,飘下片片金黄的叶。

最后一批菊们,在秋风里,掏出最后一把热情,黄的脸蛋红的脸蛋,笑得满是皱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分析结尾画线句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实践(40分)

跋山涉水,风景就在眼前;打开窗扉,春天就在眼前;辛勤耕耘,收获就在眼前;奋力冲刺,终点就在眼前;翻看相册,鲜活的面容就在眼前;蓦然回首,美丽的往事就在眼前……

请以“___________就在眼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少于600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誊写力求整洁美观。

600

800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⑴磅礴(1分)nìng(1分)

⑵俏改为峭(1分)结改为截(1分)

2.B(2分)

3.D(2分)

4.参考: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驶向理想的彼岸。

(1分)

5.①烟笼寒水月笼沙②年少万兜鍪③干戈寥落四周星④烽火连三月⑤五岭逶迤腾细浪⑥必先利其器⑦非志无以成学⑧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⑨人生自古谁无死,⑩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题1分)

6.⑴散文(1分)⑵无常(1分)(3)范爱农(1分)(4)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

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愚昧麻木、勤劳)

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这是个心术不正,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任选一人)(2分)

7.(6分)

活动一:

示例:

伟大的长征,不朽的丰碑!

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重温长征精神,牢记长征精神,感受红军战士的英雄豪情。

今天我们召开“长征——不朽的丰碑”文艺演出,追思和弘扬长征精神,奋发图强!

(2分)

活动二:

示例:

(2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的气概最豪迈,红军的精神最乐观,请欣赏李明为大家带来的诗朗诵《七律•长征》;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我们开创新的时代,请欣赏王虹为大家带来的独唱《走进新时代》

活动三:

示例:

张爷爷,您好!

我是实验中学初二5班的学生。

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学校准备开展纪念活动,9月25日下午两点在校大礼堂举行以“长征——不朽的丰碑”为主题的文艺演出。

请您到时候去欣赏演出,好吗?

(2分)

二、阅读天地(30分)

古诗赏析(4分)

石榴开遍、树阴满地、梦觉流莺,

悠闲旷达(恬然自在)(悠闲自在)(2分)

透:

穿透。

写榴花盛开红,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透过帘子而望榴花,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

(结合文中内容和具体语境,把握作者情感方向即可。

)(2分)

(二)(14分)

1.(4分)

(1)将要

(2)代词,指晏子(3)犯罪(4)本来 

2.(2分) A

3.(4分)

(1)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人民善于偷盗吗?

(2)圣人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4.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热爱祖国等均可。

(2分)

5.齐国楚国(2分)

(三)(12分)14.(共2分)将今昔的母亲进行对比,更能突出母爱的伟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引出下文当年“奇迹”的叙写;

15.(共3分)因为她母亲如何从家乡一人赶到诺大的学校并找到我成了一个谜;她从未出过远门,带了很多东西;路远,还要转两次车,下车走十来里,还要穿街过巷;她不识字,不大听得懂别人说话。

(答对第一点和后面三点中的两点可得满分)

16.(共4分)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1分,交代了母亲到来时的季节和美丽的景色1分,渲染了当时母女见面时的温暖感人的气氛1分,烘托了女儿看到的母亲是的快乐和激动之情1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1分(作用,四点答三点即可)。

17.(3分)内容上:

形象地点明母爱是伟大的,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这一主旨1分;结构上:

收束了全文1分,并照应了题目和上文1分。

三、写作实践(40分)切入分3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