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酒精中毒9大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2462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酒精中毒9大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慢性酒精中毒9大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慢性酒精中毒9大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慢性酒精中毒9大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慢性酒精中毒9大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慢性酒精中毒9大案例分析.docx

《慢性酒精中毒9大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酒精中毒9大案例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慢性酒精中毒9大案例分析.docx

慢性酒精中毒9大案例分析

慢性酒精中毒案例

案例一、酒醉产生幻觉,放火烧毁柴房

奉化西坞人王某年近五旬,平素爱好喝酒。

而正是这杯中物,把他送进了牢房。

去年8月29日,王某在家吃晚饭,不多时四两白酒落了肚,感觉有点晕乎乎了。

此时已晚上10时多,他醉醺醺地走出家门,在村子里转悠。

走着走着,脑子里产生了幻觉,似乎身后有很多人在追赶着要抓他。

王某害怕起来,躲进邻居邬某家的一间柴房。

不知怎么,他拿出打火机把身边的干柴给点了,邬家两间柴房烧了起来。

好在当天风不大,周围邻居发现火光后,合力将火扑灭,但一间柴房已经被烧毁了。

而王某点着柴房后跑了,路上碰到熟人,还说了句“我把邬某某家柴房给点了”。

后来他在村子附近的花木地里睡了一夜。

接到群众报警后,民警很快将王某抓住。

经鉴定,长期酗酒导致精神障碍

王某以前是做小工的,几年前,家人帮他办了低保后,就不再工作,天天酒不离口,游手好闲。

村民说,王某喝了酒后,常胡思乱想,叫嚷屋里“闹鬼”,大家也没在意,以为只是醉话。

据调查,王某的饮酒史已有20余年,每日要喝0.5公斤左右的白酒。

事后,宁波安康医院对其作了精神鉴定,长期过量饮酒,致使王某出现精神活动异常,产生意识障碍和被害感,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大大削弱,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认定王某作案时精神状态符合“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

2月6日,奉化法院经审理作出判决,王某的行为构成放火罪,因其系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依法从轻处罚,最终被判有期徒刑两年。

案例二、27岁男子醉酒醒后智商低至婴儿水平

王从杰,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科教科科长,兼精神大科主任,徐州医科大学副教授。

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担任《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

从事精神科临床和教学工作29年,擅长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以及躁狂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和各种神经症的防治。

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等。

为淮安市精神科学科带头人之一。

近日,酒量不佳的湖南男子小林,一次与朋友聚餐时,太过高兴,喝了一瓶劲酒和几两米酒,第二天就出现了神志不清的症状。

被医院诊断为:

因饮酒过量导致急性酒精中毒,并发缺血缺氧性脑病。

如今,29岁的小林智商仅有婴儿水平,听力和理解力严重倒退,生活已完全不能自理。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

淮安酒文化浓厚,饭桌上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情景更是屡见不鲜,且以男性居多。

10月28日是“世界男性健康日”,记者采访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王从杰时了解到,该院的精神科男病区收治的病人中,大约有5%是酒精中毒所引起的精神障碍。

医生指出,长期大量饮酒不仅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也会使大脑萎缩,影响人体认知功能,还容易造成其它精神障碍。

慢性酒精中毒7道自测题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慢性酒精中毒症状?

王从杰建议可以对照下面7个问题自行判断:

1.你的朋友或亲属曾经向你提出喝酒太多;

2.在你有过一次或两次的酗酒后却难以控制不饮酒;

3.你曾经记不得在什么场合饮过酒;

4.在酒喝多以后你曾感到身体不适;

5.当你喝酒时曾与他人争辩或打架;

6.由于酗酒你曾被挽留或住院接受治疗;

7.你曾考虑让他人协助自己控制饮酒或戒酒。

如果符合上述两个及以上条件,就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饮酒问题,可以考虑去看医生或请教心理专家。

”王从杰表示。

案例三、周围神经病变

由于嗜酒如命,52岁的男子老汪两度因为慢性酒精中毒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入院。

近日,在市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面对家人的数落,老汪低着头一声不吭。

医生说,老汪需要长期接受治疗。

老汪的爱人告诉记者,30多年前,他就爱喝酒,一天能喝一两斤白酒。

这些年来,白酒、黄酒、啤酒,以及各种洋酒,老汪一天三顿酒。

前几年,老汪因为四肢乏力、走路困难上医院就诊,结果被诊断为慢性酒精中毒引起周围神经病变。

医生告诫不能再这么喝下去了!

听人说糯米酒养人,出院后,老汪就改喝糯米酒了。

糯米酒香香甜甜,度数不高,对于老汪这样的老酒饱来说,简直就是饮料,他几乎不喝水也不吃什么水果,就拿糯米酒解渴。

这一喝,就是两年多。

老汪的爱人说,老汪一天能喝5斤糯米酒,每次都要喝到摇摇晃晃才打住。

手指脚趾也烂了。

上周,老汪再度因为四肢乏力、走路困难而入院。

还是一样的诊断,慢性酒精中毒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只是,情况升级了。

经检查,医生发现,老汪好几个手指、脚趾都烂了,四肢发麻的情况也很严重,同时还有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等症状。

由于酒精的长期侵蚀,老汪50出头的人,看起来却是60好几的样子。

老汪的主治医生、市李惠利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任光丽说,老汪的病,简单来说就是长期大量饮酒,影响到了神经系统。

受累的周围神经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

老汪的病情较重,一方面是他喝酒太猛,摄入的酒精太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长期拿酒当饭,引起了营养代谢障碍,反过来加重了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

 

案例四、神经病

朱师傅,56岁,在萧山一处工地打工。

中等个子,很消瘦。

工友们说,眼看着朱师傅从原来的140多斤瘦到了现在的116斤,而且越来越瘦。

  近两年,朱师傅还有一个变化,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

步伐变慢不说,有时还会一瘸一拐。

“这两条腿,走路总是没有力气,有时候晚上睡觉总有麻麻的感觉。

”朱师傅皱着眉说,最近腿疾好像严重了,工地上的活也干不了了,双腿甚至有时会失去知觉。

 实在扛不牢了,朱师傅走进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检查结果显示,问题竟然出在他的“好酒量”上。

喝酒喝出了“神经病”,“什么?

神经病?

医生,你会不会搞错了,我怎么会得神经病?

我都好好的,脑子也很清楚的。

”当诊断报告上写着“周围神经病”时,朱师傅不敢相信,非常激动。

急诊科主任王弋说:

“这个‘神经病’不是你以为的那个,不是脑子问题,别担心。

  朱师傅干的都是体力活,平常喜欢喝酒。

30多年来,每天都离不开老酒,媳妇儿总说他,他就是不听。

估摸算一下,朱师傅中午晚上都喝酒,加起来每天半斤白酒。

长期大量饮酒肯定损害健康,尤其喝酒伤肝这点大家都知道。

平常所说的酒精肝,一般饮酒史超过5年就会有,症状就是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喝酒除了消化系统损伤外,神经系统也常常受到损害。

”王弋说。

  慢性酒精中毒影响神经系统,简单来说,酒喝多了会醉,其实这是急性酒精中毒,轻的引起兴奋、多语、走路不稳、想睡觉,重的就进入昏迷状态了。

如果长此以往,会有质的飞跃,变成慢性酒精中毒,这就会影响神经系统了。

最初的表现就是周围神经病,受累的周围神经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或自主神经。

就会像朱师傅一样,表现为手脚麻木,疼痛或感觉迟钝,双腿软弱无力,手足多汗,尿便失禁等。

“饮酒史很长的人,手拿东西会发抖。

”王弋举例说。

  当然了,引起周围神经损害的原因,不仅仅是酒精的直接毒性作用,还有酒精引起的营养代谢障碍。

嗜酒的人一般进食也少,容易出现营养缺乏。

“有句老话,‘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其实这是有道理的。

喝酒的人应该多吃点东西,防止营养不均衡。

”王弋补充。

朱师傅自己也表态了,这回一定要戒酒了,“不能拿命开玩笑啊!

 

案例5、四肢瘫痪

工作劳累靠喝酒提神,60岁的爹爹一喝几十年,等到退休,再不用喝酒解乏了,没想到已慢性酒精中毒,以致丧失四肢功能。

郑爹爹家住汉阳七里庙,退休前是一运输司机,过去上班很辛苦,郑爹爹下班后养成了喝酒的习惯,说是可以提神解乏,近40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喝一斤七八两白酒。

刚退休不久,一向健康的郑爹爹突然不能动弹了,近日被抬到汉阳医院救治。

汉阳医院医生曾涛说,老人来时四肢麻木、疼痛,活动受限,下床站立、行走都很困难,经查为慢性酒精中毒,导致神经系统的病变,同时合并酒精性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重度营养不良、贫血等多种疾病在身。

目前,经过护肝、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昨日郑爹爹的四肢活动功能明显改善。

据介绍,像郑爹爹这样长期酒精刺激,积蓄中毒致末梢神经病变,引发四肢麻木、乏力的症状要想痊愈比较难。

如再继续酗酒。

可能会造成食管曲张静脉破裂继发上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肾功能衰竭等导致死亡。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尹晓新教授说,酒精对人的损害,最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

长期、反复、大量的酒精刺激,会严重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同时损害肝脏等脏器,甚至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案例6性格改变

6月15日,邢大婶怎么也想不到,一向身体健壮的老伴会因长期喝酒而住进了医院,而且患的是酒精依赖症,需要入院接受长期的治疗。

邢大婶的老伴吴师傅今年55岁,吴师傅不抽烟不打牌,平时就是爱喝两口酒。

一年前,他被厂里派到外地担任营销工作后,喝酒成了家常便饭,开始餐餐不离酒,早晨起床后,首先要喝上两口,中午、晚上自不必说。

与此同时,吴师傅身体出现了变化:

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胃肠功能不好,血压升高,手常常抖动,连衣服也扣不上,工作能力急剧下降,甚至连班也不想上了。

而吴师傅回到家后,每当无节制喝酒被老伴劝阻时,他就破口大骂、拳脚相加,甚至拿刀相向。

面对完全像变了个人似的老伴,邢大婶托人把他送到合肥市四院接受戒酒治疗。

“这是典型的酒精依赖症状”,合肥市四院副主任医师庞良俊接诊后指出:

酒精依赖症又叫慢性酒精中毒,是长期过量饮酒所引起的大脑神经系统严重中毒。

酒精依赖症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时间约1至5年,此阶段是人们为了缓解压力而喝酒,第二、三阶段,时间约5至6年,多为40—50岁左右的中年人,也有30岁即发病的案例。

喝酒上瘾,肝、神经系统功能发生改变,工作懒散、家庭出现支离破碎,发展下去即进入第四阶段,生命走向终结。

在谈到酒精依赖如何治疗时,庞良俊介绍:

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治疗上要采取综合性措施,需要本人、家庭、社会和医疗机构共同参与。

首先要给予“支持疗法”,纠正患者体弱,肝、神经系统功能;其次,治疗酒精依赖导致的如心慌、出汗、手抖等躯体症状;第三是脱瘾治疗;最后,给予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训练面对挫折的正确应对方式,树立戒酒信心。

看来,美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李玲芳)

 

案例七、自认为酒量大结果喝出精神障碍

  今年32岁的大强(化名),在参加工作之前,基本上不喝酒,也不知道自己的酒量到底有多大。

工作后,在单位的一次聚餐上,经不住同事的劝酒,他喝了二三两的白酒。

除了脸红、头晕之外,他并没有醉倒。

看着大强发红的脸庞,一名同事肯定地告诉他:

“你的酒量绝对大,凡是喝酒脸红的人,都特别能喝。

不信你就试试看。

  开始时大强还半信半疑,后来,他尝试着喝些白酒,每次三四两,果然,他都没有醉。

他开始确信,自己的酒量的确很大。

在后来的这些年里,只要在外聚餐,他都必然要喝酒。

在家吃饭时,他有时也要喝点酒助助兴。

后来,几乎发展到每天酒不离手的地步。

  几个月前,他招待几位老同学,同学相聚分外亲切,吃饭时自然少不了喝酒。

那一次,大强喝了七八两白酒。

但是,“大酒量”的他醉了,而且醉得很深。

在餐厅里,醉酒的大强无缘无故骂起了一名平时和他关系非常要好的同学,骂了一会之后,竟然冲上去要打这名同学。

其他同学赶紧把他拉开,但大强开始胡言乱语起来,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语,还张牙舞爪地想打人,显得非常狂躁。

同学们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

  而对于醉酒后的这些举动,治疗清醒后的大强,一点都不知道。

事后他回忆,“我当时就看见浑身爬满了虫子,总是想着要甩掉这些虫子,我根本不知道我骂人、打人的事情。

  这样的情况大强后来又出现了几次,也是在喝酒之后,他出现了狂躁、骂人打人的症状。

而且他发现,他在清醒的时候,情绪也变得不稳定起来,而且思维缓慢、记忆力减退。

医生最后诊断他这是长期酗酒引发的“酒精中毒精神障碍”。

  “酒精中毒精神障碍”病人20多年增十倍

  “像大强这样的情况,属于典型的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而且这些年来越来越多。

”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主任谢世平教授告诉记者,嗜酒其实是一种精神病,酒精中毒是由于长期或大量饮洒所致,对中枢系统的损害可导致发生精神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通常所说的喝醉酒即为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精神紊乱,也就是“发酒疯”,表现为情绪兴奋、言语增多易激动、失去控制力、走路不稳、口齿不清等,有的急性酒精中毒还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症状,表现为意识模糊、有强烈的兴奋性和攻击行为,或可出现片段的幻觉和妄想。

慢性酒精中毒时的精神障碍,表现为逐渐加重的人格改变和智能衰退,病人变得自私、孤僻、迟钝、缺乏社会责任感、不关心家人、情绪不稳、易激动、思维缓慢、记忆减退、智力下降等。

  “20年前,我们科一年也碰不到几个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病人,最近这些年,每年都能收治到三四十名这样的病人。

”谢世平说。

该院的专家曾对25年收治的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发现,25年间共收治486例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其住院构成比由0.2%上升至2.2%,将近增长10倍,并且有直线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80:

1;平均年龄为44岁左右,中青年比重越来越大,并趋于低年龄。

  专家也同时提醒市民,逢年过节,亲友相聚,偶尔小饮,增兴添趣,未尝不可。

但狂饮大醉,伤害了自己的健康,那就得不偿失。

过量饮酒的害处还有不少,除了会导致精神障碍,还会导致胃溃疡、肝炎、脑血管病、急性胰腺炎、食道破裂等。

保护健康最“靠谱”之策还是少喝酒,尤其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饮酒。

喜欢饮酒者,每日也不要超过二两白酒。

案例8、酒精伤命

一个常规夜班的晚上,几个男人拖着一个年轻男人进了急诊室,这几个男人满身酒气,大声催促我们赶紧救治已醉成烂泥的那个年轻男人。

我们迅速给患者做了常规的酒精中毒处理,先洗了胃,又给了促醒的药物,还给予了电解质输液支持治疗。

然后患者被推到走廊一边去输液,结果一会儿却得到了患者死亡的消息。

急性醉酒可导致死亡的原因很多,比如,高浓度的乙醇摄入引发呼吸中枢和控制心跳的神经中枢的暂时性麻醉,导致无法摄入氧气,或者养料不能送达全身,最终死亡。

这种死亡通常发生在摄入极大量酒精的情况下,一般送到医院的时候就已奄奄一息,所以医生一定会对这样的患者进行严格监管,一般不会出现很意外的突然死亡。

而突然死亡的通常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

首先是窒息,急性酒精中毒的人失去了自我保护意识,甚至有些自身保护性反射都受到限制,所以当有呕吐物或黏液堵塞呼吸道时,就可能会造成窒息。

其次,酒精可诱发心脏病,比如冠心病、冠脉痉挛,进而发生心源性猝死。

最后是脑出血、胰腺炎、血糖紊乱等。

这些都发生过活生生的例子。

死者的父母来到医院,发现儿子的朋友再也没回来,而那个留下陪护的朋友也匆匆交代了几句就溜走了。

 

案例九、天天饮酒,医学博士换来失败人生

刚才说的急性酒精中毒的例子大家可能觉得太极端,并不常见,可有一种情况并不少见,但总被忽视——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也就是那些有酒精依赖或者天天应酬喝酒的人。

我身边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我的博士同学小二就是这样的人。

他酷爱喝酒,几乎每两天就要喝醉一次,每顿饭都会饮酒,而读博士的学生都还很穷,小瓶二锅头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所以他成了当之无愧的“小二”。

小二是每天都喝酒,他一边玩网游一边喝白酒,一晚上能喝1斤,然后第二天继续喝,谁要找他喝酒他必定会放倒几个再回来。

他生动地展现了酒精依赖导致的慢性酒精中毒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因为每天饮酒,无心做课题,他博士延迟了两年才毕业;因为喝酒导致手发抖,最终不得不放弃了最喜欢的外科,转行做了超声科;因为喝酒性情大变,以及博士毕业压力、工作压力等,最终和相恋7年的女友分手,至今单身。

慢性酒精中毒(酒精依赖症)是长期饮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中毒,表现为对酒的渴求和经常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停止饮酒就会感到心里难受,百爪挠心,甚至还会有肢体震颤、恶心、呕吐、出汗等戒断症状。

最后长期饮酒可能合并躯体伤害,比如肝硬化、酒精性脑病,或精神障碍。

慢性酒精中毒通常是由遗传、身体状况、心理、环境和社会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但就个体而言差异较大。

遗传被认为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如果父母嗜酒,其后代嗜酒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4?

5倍。

小二的父亲酒不离手,所以小二就成为父亲的模仿者。

另外一种就是真的应酬过多。

有些人每天都胡吃海塞,每天都义薄云天地喝酒,就算这种人没有出现酒瘾,也依然会出现慢性酒精中毒。

每天酒精摄入量多于40克相当于2两二锅头和一瓶半啤酒的量,就属于酒精超量。

戒酒、戒烟以及戒毒其实都是一样的,归根结底都是心理问题,放纵自己沉溺其中其实只是一种自我麻痹,如果一味的麻痹自己,你的人生将会是魔鬼,或许你意识不到,周围的人却都知道。

其实人从生下来那天起就开始在寻求答案,对世界、对自己、对人生的答案,可惜这个过程是痛苦的,是迷茫的,有些人迷了路,但脚步停不了,所以就把腿麻醉了再走,少了痛苦也少了感知。

我们可能不管怎么样走都能到达终点,但是方式不同,感知到的东西不同,最终得到的答案不同,人生的意义也就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