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200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永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永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

《永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永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

永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永兴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近年来,我县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和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文化诸多方面,面临的制约因素多,任务重,难度大,需要持续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总结。

为此,县统计局组织相关人员对永兴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一、城镇化现状

(一)城镇体系基本形成。

永兴县构建了以县城为中心,107国道、省道S212线为发展轴,以马田、湘阴渡、柏林、鲤鱼塘、塘门口等区域性中心集镇为支撑的城市网络,形成了郴资桂永宜半小时经济圈,公路、公交、供水、供电、排污、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至2013年末,公路里程达到1878公里;有9条公交线46辆公交车,客运量达1836万人次;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户131部;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主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人均绿化覆盖面积6平方米。

经过2012年新一轮的乡镇区划调整,全县形成了14镇7乡21社区居委会的行政新格局,城市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城市空间拓展有力,中心城区“南延、西扩”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城市框架。

全县拥有“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城市”、“金银冶炼之乡”、“煤炭之乡”、“冰糖之乡”、“油茶之乡”、“全省首批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县”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金字招牌。

(二)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近年来,全县的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35.94%提高到2013年的43.56%,在全市的排位由2010年的第六位升至2013年的第四位。

二、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创造大量新的投资需求。

城镇人口的增加,可以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促进冶金、建材、机械和批发零售、教育、医疗等一系列行业加大投入,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吸纳民间资本,拓宽投资渠道。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

城镇化的核心是真正实现农村进城人员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新型城镇化把农民变为市民,必然会带来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规模的提升,实现经济的服务化,文化、旅游、休闲、家政、美容等行业的服务水平将不断提升,享受型消费所占比

重必然会不断提高,进而逐步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新型城镇化将改善居民消费环境,逐步改变农村进城人员的消费行为,在劳动收入占比和人均收入增加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城镇相对较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有利于减少预防性储蓄,从而促进消费。

据测算,2013年全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1.5倍,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每年将增加5000元左右的消费,我县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个百分点。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

一是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来的人员主要从事第二、三产业,他们的收入水平高于原来在农村的收入水平。

二是每年我县以数万人的农村人员转入城镇,带动投资和新增消费,可以增加原有城镇居民的收入。

三是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入城镇,加速土地向专业户集中,农村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可以提高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收入。

同时,推进城镇化,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增加了城镇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稳中趋涨,也将增加农民的收入。

(四)新型城镇化将推动产业积聚和升级。

一是城镇化可促进产业集聚。

由于城镇相比农村往往具有资本技术、交通运输、居住条件、人力资源、通讯设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量的劳动力和生产活动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二是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城镇化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以教育、医疗、社保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发展,也能够推动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型服务业和以金融、保险、物流等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是城镇越大,发展越快。

服务业发展越快,新市场扩充的量就越大。

(五)新型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差别。

新型城镇化在注重城市的开发建设和功能完善,更加重视农村地区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改善,合理引导人口、资金和技术等要素主要流向,加大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着力缩小城乡收入、生活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加快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规模偏小,集聚能力不强。

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当城镇人口规模达到2万人时,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开始形成;当城镇人口规模达到5万人以上时,镇区人口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可以对周边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当达到10万人以上时,公共基础设施功能才能有效利用。

2013年,全县21个乡镇中:

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乡镇只有1个,常住人口超过5万人的乡镇仅1个,常住人口超过2万人的7个乡镇,还有一半以上乡镇的常住人口在2万人以下,由此说明永兴县目前大多数乡镇还处在城镇人口规模的第一阶段,属集聚阶段,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还较弱,供水、排水、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和

文化体育配套设施欠缺等等,致使城镇功能不全,劳动力、物流、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力不强。

(二)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支撑,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范围在1.4-2.5之间,2013年我县工业化率(工业化率是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69%,城镇化率为43.56%,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0.71,说明我县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很不协调。

(三)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不足。

全县14个建制镇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脆弱,多数建制镇没有形成特色经济,缺乏产业支撑,致使小城镇有“形”无“魂”,缺乏生机和活力,城镇经济难以繁荣,制约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一是县城所在的便江镇工业基础差,无法吸纳大批的流动人口到县城创业和就业。

二是资源型建制镇产业单一,城镇拓展不明显。

马田、复和、湘阴渡、樟树等建制镇主要以煤炭采掘业为主,虽有较多的产业工人但无法形成城镇人口聚集,对城镇化作用不明显。

三是再生资源利用建制镇(柏林、太和、塘门口、黄泥)因产业整合,稀贵金属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较大,企业开工不足,导致工业对城镇的推动更为乏力。

四是鲤鱼塘、悦来等农业建制镇更是因为工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不活跃,当地大多数劳动力外出他乡寻找生机。

(四)城镇规划前瞻性不高。

在永兴城镇化建设中,乡镇规划缺位,有规划的乡镇,规划与建设形成两张皮,没有按规划执行,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规划的前瞻性和执行力不到位,一届领导一次规划,多数建制镇不同程度的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的趋同性。

四、对策建议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城镇化水平目标值为60%,而永兴县2013年只有43.56%,距离目标值还差16.44个百分点,要完成这一目标需加倍努力。

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迫在眉睫。

(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传统理论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

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能够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反过来,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增强城镇的吸纳能力,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

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一是着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新兴服务业。

要充分挖掘白银文化,打造白银工艺之都,加大便江景区旅游开发和景点建设,将便江风景区打造成为国家森林公园。

二是加快建设企业技术研发

中心,扶持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行业技术研究发展,培育一批技术研发、工业设计、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企业。

三是着力发展以公路运输、装卸搬运、仓储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

四是着力发展以商贸业为基础的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城镇商业综合体,大型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和品牌连锁超市,加大北站商贸城,莱宝商业街、永兴隆步行街、时代广场等项目建设,让城乡居民同享现代化文明成果,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科学设计,高起点规划城镇化建设。

一是科学合理规划,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

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化建设的宏观规划与指导,从全县角度进行通盘考虑,坚持突出重点,打破均衡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梯次推进,有选择、有步骤地优先发展便江、马田等重点城镇,进而带动其他城镇加快发展。

二是高起点规划,走各具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要立足小城镇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一镇一品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

(三)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能力;配套完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率,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二是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科学配置城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有序推进城镇空间拓展;适应城镇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用水的需要,加强城市备用水源地的建设与保护,大力推进节约用水、再生水利用;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以创建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三是全面提升城镇整体质量和风貌形象。

注重塑造城市风貌与打造城市个性相结合,把现代气息、文化传统与地域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一批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

加大城镇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力度,充分展示各地民族特色、地域风情和文化传统的魅力,努力塑造富有地域自然文化特色的城镇风貌。

四是提高城镇管理水平、综合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

继续开展城乡环境结合治理;健全城镇管理制度,创新城镇管理模式,着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规范化、人性化、高质量的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