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1988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docx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docx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

媒介与社会考试重点

第一章导论

一,第四媒体?

1、网络媒体:

第四媒体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

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Internet)。

自此,“第四媒体”的概念正式得到使用。

二,手机媒体的优势

手机媒体:

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

第五媒体

高度的便携性与普及性

互动性

生活更便利

海量用户

……

第二章媒体的社会职能

二,三大功能说

拉斯维尔最早对媒介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归纳,他于1949年提出了媒介的三大社会功能(P77):

1、监视社会环境

所谓监视社会环境功能是指媒介有瞭望哨的作用,通过信息传播发现新问题和新发展。

2、整合社会力量

整合社会力量功能则指媒介通过传播信息把有分工合作的社会各组织协调和统一起来。

3、传承社会遗产

媒介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指媒介不断的信息传播活动可以在多个世代之间实现文化传承,使下一代人能继承上一代的传统,使社会得到不断发展。

二,四功能说

(一)查尔斯·赖特(P78)

1、环境监视的功能

不仅帮助受众了解社会环境,也能警戒外来威胁,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

2、解释与规定的功能

“可以通过含有特定倾向的信息传播引导公众并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

3、社会化的功能

“是指媒介传播知识、社会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规范”。

4、提供娱乐的功能

“媒介的传播活动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二)施拉姆

施拉姆在1982年的《传播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传播功能有四项:

雷达功能(类似于环境监测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并从政治、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又细分为五项功能:

守望功能、会议功能、教化功能、

娱乐功能、商业功能。

(P79)

三,媒体的首要社会职能

及时真实地传递信息,沟通情况这是媒体最根本的责任,也是首要职责

媒体是公民知情权的延伸,内容真实是大众传播媒介职责的第一要务,也是传媒应该积极报道所要保证的根本原则。

“第一落点”:

首先报道的新闻点

“第二落点”:

换个角度再次报道

全面、深刻、反思

四,媒体的“不作为”

媒介主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本身负有积极传播的义务,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对某些本应该关注和传播的现象作出了不完整不全面不及时甚至完全不传播的行为。

五,舆论监督权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话语权力。

何谓话语?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话语总是和社会权力联系在一起。

所谓舆论监督,就是民众和新闻媒体通过公共传播媒体的舆论力量,对不良社会现象或公共机构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六,媒体舆论监督的特点

1、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2、监督的公开性与开放性

监督主体;监督对象和内容

3、具有较强的道德评价色彩

七,网络舆论的特点

1、广泛而匿名的舆论主体

2、包罗万象的舆论客体

3、舆论自身形成迅速、传播自由度更高

“欺实马”案

4、包容性与开放性

……

第三章,媒介传播的社会效果

一,三大效果论

二,子弹效果论的不足

将传播效果绝对化,不分时间、地点、环境的夸大化;

忽视了受众的个体差异,以及受众在选择和接受信息时的能动性和所处群体的规范和压力,等。

三,有限效果论的定义

20世纪40年代

“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对于接触该信息的人来说,其主要效果在于强化和维持他们原有的观点,其次在于弱化和调整他们原有的观点和态度,但是很难改变人们原有的态度。

这种媒介效果观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P96)

四,强力效果论

20世纪70年代

“媒体传播虽然在改变人们的态度、说服他们的效果上不是巨大的,但是在感知、认知和行为上的效果是明显的。

”(P103)

五,点火效果与议题设置效果定义与异同

1、议题设置效果理论:

20世纪70年代

“主张被大众媒体强调的报道内容,在受众的认知过程中也相对会被重视。

”(P102)

它的提起者为麦库姆斯和肖

2,点火效果:

80年代

“点火效果的侧重点在于阐明了媒体设置的重要议题对受众评价形成的影响,也就是说,媒介的现实定义技能是通过强调某些特定的议题并对其进行评价来实现的。

”(P103)

1,相似之处:

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在提示社会问题的重要度上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不同之处:

在受众怎样评价社会问题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第四章,媒体与政治

一,引导式影响

第一,通过强调政治权力议题达到控制目的。

第二,通过多媒体同时传播政治权力议题达到控制目的。

第三,借助人际传播的效果达到控制目的。

第四,通过明确政治权力传播的公众类型及其导向需求达到控制目的。

第五,通过把握议题设置的最佳时间来达到控制目的。

二,政治对网络媒体的控制

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立法管理:

垄断国际联网接口,使得境内的计算机网络成为一个大的“国家内部网”,以便政府进行层级控制

行政监控:

相关行政部门对下属组织或者所属媒体进行监督和控制,充当把关人角色,发布行政命令,控制特定信息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对象。

技术控制:

军犬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九瑞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东蓝科技舆情监测系统(ES-Focus),Goonie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wom-monitor口碑检测系统,Lanecat,Skyeye,SaaS

经济控制:

政治权力通过各种经济手段如参股、控股或者税收、拨款和商业政策制定等方法对社会信息传播活动实行间接控制的一种行为。

“各国都有政治权力独自创办或隶属于政治权力的媒体,这些媒体被称为国营媒体或公营媒体。

行业自律

三,媒体的政治功能

1、政治传播功能:

所谓政治信息,是指“人类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获取、利用、

传播、保存的信息总和。

它既包括社会政治团体、执政者为进行政治统治而推行的观念形态的信息、制度形态的信息和具体政治行为的信息,又包括普通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政治心理、政治参与等方面的信息”。

2、政治动员功能:

点火效果(primingeffect):

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不但在提示社会问题的重要度上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在受众怎样评价社会问题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政治动员是指一定的政治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方式进行的政治宣传、政治鼓动等行为,以激发和鼓动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五章,媒体与经济

一,,媒体与经济的关系

决定大众传媒的体制、规模和运作方式的三大决定因素:

政治体制

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

文化传统

在这个三个决定性要素中,经济又是其中最具有变化性、最为活跃的因素。

(P217)

二,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功能受经济体制的制约

计划经济时代——宣传功能;

市场经济时代——信息传播、

娱乐功能、

宣传功能

2、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受经济体制的制约

计划经济体制——以传者为中心,

传——受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向以受者为中心过渡,

传——受——传模式

3、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受经济体制的制约

a、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提供大量的广告,使得大众传媒得以维持日常运转和不断发展;普通广告、植入广告、隐性广告等

b、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提供大群消费者。

4、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三,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收集与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

2、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他偏差。

3、刊登商业广告,激活和满足消费需求。

4、作为一种信息产业,大众传媒本身是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创造大量利税,提供就业机会。

传媒业自身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

四,书本P225的五点

商业化趋势带来媒介内容变化

1,公共利益报道的淡化

2,内容的趋同化

3,模仿或复制

4,新闻的地方性缺失

5,低级和煽情

媒体的通常做法:

1、通栏标题2、大字号标题3、标题用词夸张、不雅4、大幅新闻图片5、图片内容具有刺激性、冲击性效果

第六章,媒体与文化

一,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

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反映出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反映出一个国家和主流社会的基本意愿。

在世界各国,主流媒体是主流价值观的支柱,是社会的共识。

主流媒体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支柱还在于媒体的影响过程和人们的价值观的的形成过程十分默契——它们都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承载、制造与推广者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借助现代文化工业日益完善的传播技术和复制手段为人们提供的模式化、批量生产、类像化、平面化、普及化、消遣性的娱乐文化。

它通过对读者、观众无意识欲望的调节抚慰,为大众制造出快乐原则的狂欢节。

2、大众文化的特点

(1)就其涵盖面来看,具有日常生活性。

大众文化的内容主要反映都市生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其贴近受众的生活而很容易被接受并流行开来。

(2)功能上,大众文化是一种游戏性、娱乐性的文化,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追求感官刺激性。

(3)表现上,它是一种肤浅无深度的平面文化,追求的是无个性、无思想、模式化的机械创作。

大众文化模式常常是经典母题的翻版。

(4)生产方式上,它是由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批量性的商品,讲究技术性,忽略了艺术性。

(5)传播对象上,它是一种全民性的泛大众化文化,以城乡最广大的民众为对象。

(6)从经营目的看,以商业性盈利为基本目的。

(7)从时效性上看,具有稍纵即逝的特点,故缺乏历史感。

(8)从创作者的生存境遇看,是大众文化养活了大众文化的创作者,而大众文化的创作者依赖于大众文化而生存,就难免为了生存而“媚俗”。

(9)从表现形式上看,追求视觉化、类像化,具有较强的感性冲击力。

印刷媒介的概念思维让位于视觉媒介的感官冲击。

(10)从影响范围来看,具有全球性。

这是近年来大众文化的重要特征。

3、大众文化的种类

(1)印刷文化:

传统方式的大众文化

(2)电子文化:

二战后经典的大众文化

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电子游戏、VCD、DVD、卡拉OK等。

(3)其他——“形象文化”

时装和时装表演、商业广告、体育赛事、歌舞厅、酒吧、商场促销表演等。

(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1、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都面向无阶级差别的最广大的大众。

2、大众传媒的特征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

都讲求“新”、“快”易于普及,及时消费。

3、某些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强项。

三,大众传媒对文化的消极影响

1、大众媒介对文化的设限

(1)大众传媒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2)大众传媒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

A、媒体“泛娱乐化”

媒体“泛娱乐化”涨潮与

“精英阶层话语权的缺失”

B、大众媒体对娱乐消遣的追求使文化出现低俗化的倾向。

C、把关人几变隐身人

(3)大众传媒影响并控制大众的需求。

大众传媒通过传播大众文化,影响控制了大众的欲求,成为抑制大众自主性发挥的重要因素。

2、“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也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得忧虑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