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第二阶段安全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1863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年级第二阶段安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年级第二阶段安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年级第二阶段安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年级第二阶段安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年级第二阶段安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年级第二阶段安全教案.docx

《中年级第二阶段安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年级第二阶段安全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年级第二阶段安全教案.docx

中年级第二阶段安全教案

No.1流行性感冒

教学目标:

1、认识流感的危害性,了解流感的特点,掌握流感的来源

2、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预防

教学过程:

(一)案例引导

香港、东莞、深圳等地区流感盛行,据不完全统计,造成3起因流感死亡引发了严重的事故。

惠东地区饭合小学校园内发生短时间20多个学生因感冒不能上学,虽然没有确认为是不是流感,但只要是在3天内引发这么多的病例,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

案例导读:

(1)为什么流感会致命?

很多人以为流感流感是小病而不加理会,其实每年死於流感的人不胜其数。

流感病毒若入侵器官,可引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肺炎、支气管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肠胃炎、晕厥、出现幻觉等,後果十分严重。

中医学上称这情况为「外感存里」,症状是经常头痛,四肢疲乏无力,几乎连稍站一会也支持不住,没胃口,一时怕风吹,大热天还要穿毛衣,但一时又不停出汗,连内衣也湿透。

中医术语称此情况为「寒热往来」,说明身体机能已开始紊乱,病情严重。

(2)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染迅速、发病急。

常有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等明显的中毒症状和呼吸道炎症的表现。

流行性感冒病毒有甲、乙、丙。

每一型中又包括多种亚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性最大,而且连续不断,约10-15年即发生较大变异,出现新的亚型。

因为人群对新的亚型没有免疫力,所以,甲型多引起大流行。

流感病毒抵抗力低,对干燥、日光、热及一般消毒剂很敏感,一般在空气中只能生存30分钟左右,所以要及时发现传染源就可以采取措施做好预防。

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病人咳嗽、喷嚏等飞沫直接传播,发病三天内传染性最强。

流行性感冒潜伏期短,约1-2天。

症状轻的,仅觉全身不适,持续1-2天。

症状重的,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四肢腰背酸痛、头痛,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临床上又把流感分为四个类型:

1.单纯型 最常见,病人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400C,同时头昏、头痛、鼻塞等,一般经3-5天逐渐消退减轻,退热后全身软弱乏力可持续1-2周。

2.肺炎型 高烧不退,咳嗽严重,呼吸急促,病情可延长至3-4周,少数可导致死亡。

3.中枢神经型 高热不退,中枢神经症状明显:

头痛、头昏、甚至昏迷。

4.胃肠型 除全身中毒症状外,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由于病人体质、病毒类型不同,流行性感冒病情可大为不同,若并发其它病症就更为复杂。

建议如有流感症状出现,请及时向本地医生咨询。

(1)、病因:

流感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起病突然。

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可有多种,如鼻病毒、腺病毒、细菌、支原体及其他病原体等,患者一般有着凉史,起病较缓。

(2)、临床症状:

流感的临床症状是畏寒、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全身无力,腰背和四肢酸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流感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心包炎等并发症。

普通感冒的临床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3-5天痊愈。

(3)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危害程度:

流感可引起暴发流行甚至世界范围大流行。

二、流感预防问答

1.得了流感会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

答:

在我国,每年11月至下一年的2月是流感流行的高发季节,在此期间,如果您或您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那么很有可能是得了流感:

突然性地发烧(一般都是高烧39°C左右);浑身酸疼无力;怕冷;紧接着伴有呼吸系统的症状,比如流鼻涕和干咳。

流感也可能会引起腹泻和呕吐。

2.流感是怎么传染的呢?

答:

流感病毒(A型和B型)是近距离传染性极强的病原体。

它们容易通过空气传播。

流感患者正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您或您的孩子正好在他旁边,就会吸入带有病毒的空气,通过他的嘴或者鼻子而使他被传染上流感。

另外还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帕或衣物传播。

当人们近距离接触的时候,流感就会传播开来。

所以,在学校、幼儿园、游乐场所和家里,流感就像草原上的野火不断蔓延。

通常,与流感患者接触后的1-3天之内,被感染的人将会发病。

3.得病后很难受,怎么做才能好受些?

答:

治疗流感的最好方法是卧床休息,多喝水,并且尽可能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饭菜。

比如,多喝一些肉汤或者粥。

针对发烧和浑身疼痛的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镇痛去热的药物。

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千万不要给孩子服用阿司匹林,因为孩子感染流感后服用阿司匹林将引起一些综合症,严重时将威胁生命。

4.得了流感后有药物治疗吗?

答:

得了流感主要靠对症治疗。

发病初期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抗生素只能消灭细菌,而流感是因病毒而引起的,不是因为细菌。

克感敏、银翘解毒丸、板蓝根等药物有一定疗效。

但是对流感来说,最好的方法是预防。

5.握手会传染流感吗?

握完手要立刻洗手吗?

答:

通常流感是由唾液来散播,一般是经由吸入感染者的飞沫而感染,这些飞沫会进到你的眼睛、鼻子或附着在脸上,藉由用手摸脸部再接触嘴巴,或揉眼睛、挖鼻孔而感染,因此在握完手后,最好要洗手。

6.流感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

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

流感疫苗含有三种毒株,每年流感病毒流行株都在发生变异。

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另外,预防措施还包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

三、课程总结

1、充分认识到流感的社会危害性

2、注意日常生活习惯,做好流感的预防工作

3、做好流感时期的治疗

四、课后作业:

在校学习、工作、生活如何预防“病从口入”确保健康?

No.2病毒性肝炎

教学目标:

1.掌握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肝功能损害而致的临床症候群,根据病原学可分为甲—戊型病毒性肝炎,GBV-C/HGV和TTV的致病性尚无定论。

      

病毒性肝炎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第九大引起死亡的疾病。

长期以来,病毒性肝炎犹如高悬在人们头顶的死亡之剑。

我国是个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第一位,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达1.2亿。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只有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做好易感人群的保护,才能减少疾病发生。

二、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和特征

  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类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细胞炎症。

具有传染性强、流行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等。

临床表现可见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食油腻,黄疸,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等多种表现,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病毒性肝炎根据临床病理表现,一般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胆汁型肝炎四种分型。

每一型都可以是病毒性肝炎的任何一种,如甲肝、乙肝、丙肝等。

三、流行病学

(1)经消化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甲、戊)

A.流行三个环节

传染源:

亚临床感染、急性患者

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

易感人群:

①甲型肝炎,>6个月~学龄期儿童。

②戊型肝炎,普遍易感。

B.流行特点

甲型肝炎

戊型肝炎

流行方式

散发为主、流行

散发为主、流行

流行季节

秋冬季为主,全年有散发

雨季或洪水后,全年散发

获得性免疫

稳固

不稳固,抗体反持续1~2年

发病高峰年龄

6个月~学龄期儿童

儿童发病少,成人发病多见

(2)经消化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乙、丙、丁)

A.流行3个环节

传染源:

病毒携带者的各型有病毒复制的肝炎患者。

传播途径:

①输血、注射传播(体液传播)②社区获得性传播(接触传播、家庭感染的聚集性)③母婴传播④性接触传播⑤医院内感染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B.流行特点

乙型肝炎:

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性
母婴传播率高,传染性大

丙型肝炎:

发病率无明显地区性,母婴传播机会小于乙型肝炎

四、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

我国是个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第一位,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达1.2亿。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只有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减少疾病发生

1、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水源保护、环境卫生管理以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2.加强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处理,注射实行一人一管,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医疗器械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3.甲型肝炎及市售人血丙种球蛋白和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接触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主要适用于接触甲型肝炎患者的易感儿童。

剂量每斤体重0.02~0.05ml,注射时间愈早愈好,不得迟于接触后7~14天。

甲肝活疫苗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不久即用于甲肝预防。

  4.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

主要用于母婴传播的阻断,应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使用。

亦可用于意外事故的被动免疫。

  5.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或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主要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与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可提高保护率。

亦可用于高危人群中易感者的预防。

前S2、前S1与S基因联合的基因工程疫苗亦已研制成功。

No.3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教学目标:

了解红眼病的知识,预防红眼病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红眼病?

1、谈话

2、概括: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的传染性眼炎。

二、红眼病的治疗

应急要点:

患上红眼病应及时就诊,并告知他人注意预防。

不与红眼病人共用毛巾及脸盆。

红眼病人应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商场、游泳池、公共浴池、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

可以使用抗病毒的滴眼液滴眼治疗。

红眼病人使用的毛巾,要用蒸煮15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

红眼病人接触地的公共物品,要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当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现红眼病患者时,应报告卫生防疫部门。

三、红眼病的预防

专家提示:

红眼病患者要注意将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与他人分开使用。

为预防红眼病,外出时应携带消毒纸巾,不用他人的毛巾擦手、擦脸;外出后回家、回单位时,应使用流动的水洗手、洗脸。

养成不用脏手揉眼睛的习惯。

尽量不去卫生状况不好的美容美发店、游泳池,那里有可能成为红眼病的传染源。

 

No.4非典型性肺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非典型性肺炎的特征,临床表现,树立防治意识

2.能力目标: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非典”的危害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自由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在2003年的4月,我们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惊心动魄!

整个世界也同样受到了震撼!

可能在座的各位小朋友没有亲身的感受那样的气氛,但是那时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疾病使得全中国上下胆战心惊,是的,就是它——非典型性肺炎.国际上也称其为(SARS).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和影响,并学会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教会学生认识“非典”,重视“非典”

1.说说你了解的你身边的“非典”(学生自由漫谈,关于SRAS)

2.教师总结给出定义:

在我国,SARS又被称为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种由新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综合症,传染性很强,主要是通过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直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

3.播放关于“非典’期间人们外出的的录像,就医的录像,医护人员紧张工作的录像,公共场所每日消毒的录像,隔离区域的录像.

师:

在那个春日,SRAS的病毒袭击着人类,尤其在中国更是响起了生死存亡的警铃声,到底这是怎样一种可怕的疾病?

患者有些怎样的表现呢?

请看下面的挂图,总结患者的主要症状.(给出挂图.学生讨论,派出代表发言)

师:

从图上可以看出,事实上”非典”的症状就和一般的感冒发烧差不多.临床上,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症状是:

发热,呼吸道急促,呼吸道困难等.但是这是比感冒发烧严重成百上千倍的一种疾病,患者一旦患病而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引发死亡。

4.我们还要了解的关于”非典”的知识:

1)一般与病人密切接触后14天内发病.

2)勤于洗手,勤消毒,不随地吐痰是预防”非典”的良方.

(三)一旦“非典”出现,如何应急处理?

1)一旦确诊,需要住院隔离治疗.

2)配合疾病防控中心工作人员做好相关调查

3)避免在商场,影院等通风不顺畅和人员聚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4)家庭居室和办公室经常开窗透风。

(四)教师课尾总结叮嘱:

爱护生命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No.5登革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蚊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

2、引导学生要讲卫生,爱清洁。

教学重点:

登革热的定义;登革热的临床症状;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发思考(出示图片:

给出问题)

问1)妹妹怎么了?

---妹妹生病了.

问2)妹妹为什么会这样?

---她被蚊子咬了.

二.出示图片《蚊子叮人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被蚊子咬了会怎样?

(教师介绍小明生病的情况)

三、启发学生讨论,给出登革热定义以及传播途径,症状等.

问1)蚊子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蚊子喜欢生活在脏、乱、臭的地方。

如:

垃圾堆里、地上、脏水中等

问2)妹妹患的是什么病?

这种病有怎样的症状?

---妹妹患上了登革热,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病人起病急,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疼痛,极度疲乏,部分病人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四、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懂得怎样才能预防登革热,作健康娃娃?

1.不去脏、乱、臭的地方

2.每天出门要涂驱蚊的药水。

3.出门要穿长袖长裤。

4.家里要清洁,喷洒杀虫剂。

五、患上登革热应当怎样应急处理?

1.及时就医.

2.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理.

六.课后小作业:

请小朋友一起总结,并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No.6霍乱

教学目标:

1.了解霍乱的知识,临床表现;

2.霍乱的表现症状;

3.如何预防霍乱;防治霍乱的应急要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知道感染我们肠道的病原菌有哪些吗?

(讨论两分钟)

(个别点名回答,综合其答案)

师:

我们知道,肠道是我们人体器官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但是也是极其容易受到感染的一个器官。

很多的肠道传染疾病总是困扰着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肠道传染病—霍乱,今天我们要学习正确认识霍乱,掌握其防治应急措施。

下面请同学们看挂图。

二、出示挂图(分别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的任务挂图)

三、提问

1.他们怎么了?

(提示学生回答,自然过度引入霍乱的症状,让学生初步了解霍乱.)

2.什么是霍乱?

(总结给出霍乱的定义以及临床表现:

霍乱是一种以腹泻,呕吐为主要症状的激烈肠道传染疾病,俗称“2号病”)

3.预防霍乱最有效的措施是什么?

(注意平日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或者不洁净的事物,不吃半生不熟的水产食品。

4.一旦出现霍乱症状,应该采取怎样的应急措施?

(及时就医,配合治疗)

5.学校中出现霍乱病人时要注意什么?

应该立即采取病号隔离

确诊病人应想医务人员如实提供进餐地点,所用食物和共同进餐人员的名单.

四、小结

师: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小朋友们更应该注意平时自己的生活饮食卫生,注意我们的肠道健康,正确认识传染病给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一旦发现身边出现类似的症状,马上通知老师采取措施.我们不能忽视自己和其他人的健康,预防疾病,从现在做起,从我们做起,从身边做起!

 

No.7狂犬病

教学目标:

1、猫、狗等动物什么情况下是狂犬病症状。

2、学习狂犬病的典型症状。

3、知道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后如何办,受伤后护理步骤。

4、落实狂犬病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问候。

2、师:

1)请问哪些同学家里养了猫、狗、兔之类的小动物吗?

2)你们喜欢他们吗?

是不是经常喜欢去逗弄他们啊?

3)那大家知道,跟他们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引出狂犬病,一但被那些动物抓伤、咬伤,就要知道怎么去护理,以及打疫苗了。

否则就会可能传染狂犬病,严重的导致死亡。

二、认识狂犬病的发生及症状:

1、导出狂犬病的定义。

2、如何辨认哪些是有病的动物。

3、人得狂犬病有哪些症状。

三、狂犬病的应急要点:

1、被猫、狗抓伤、咬伤后,如何冲洗:

先挤出污血,再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最后檫75%的酒精。

2、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

如果一处或多处皮肤形成穿透性咬伤,伤口被犬的唾液污染,需立刻注射疫苗和抗犬病血清。

3、注射方法:

第一次注射狂犬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24小时内,之后,第3天、第七天、第14天和第28天再各注射一次。

四、注意事项:

1、养犬人要怎么做。

2、人被犬咬伤后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3、落实狂犬病预防、控制措施。

4、如何处置攻击人的动物。

 

No.8流行性出血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2.懂得流行性出血热的应急要点。

3.知道流行性出血热应该注意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出示一幅挂图)

师问:

“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回事吗?

告诉你们,这个小朋友得病了,得了一种叫流行性出血热的疾病。

有人会问,那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呢?

别急,老师现在就来告诉你。

(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介绍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

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但HFRS病毒的传播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

在我国已有半个世纪的流行史,全国除青海、台湾省外均有疫情发生。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本病年发病数逾已10万,已成为除病毒性肝炎外,危害最大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2、介绍流行性出血热疾病的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引起出血热传播:

1)呼吸道。

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

2)消化道。

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

3)接触传播。

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

4)母婴传播。

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

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可引起本病的传播。

3、介绍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

出血热尚无特异性病原疗法,发病后只能对症治疗,因此,预防尤为重要。

预防出血热的根本措施是灭鼠。

4、介绍应急要点。

三、总结并作专家提示。

 

No.9鼠疫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鼠疫。

2.明白如何进行鼠疫的应急。

3.懂得如何进行鼠疫的预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鼠疫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介绍什么是鼠疫。

鼠疫(Pestis)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url,也叫做黑死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本病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

世界上曾发生三次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

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我国。

1793年云南师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

充分说明那时在我国流行十分猖獗。

解放后,我国国内人间鼠疫已基本消灭,但自然疫源地依然存在,霸权主义者把鼠疫杆菌列为生物战剂之一,故防治鼠疫对我军国防和建设事业仍有非常重要意义。

2、介绍鼠疫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一)传染源:

鼠疫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间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间流行。

鼠间鼠疫传染源(储存宿主)有野鼠、地鼠、狐、狼、猫、豹等,其中黄鼠属和旱獭属最重要。

家鼠中的黄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是人间鼠疫重要传染源。

各型患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以肺型鼠疫最为重要。

败血性鼠疫早期的血有传染性。

腺鼠疫仅在脓肿破溃后或被蚤吸血时才起传染源作用。

(二)传播途径:

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

当鼠蚤吸取含病菌的鼠血后,细菌在蚤胃大量繁殖,形成菌栓堵塞前胃,当蚤再吸入血时,病菌随吸进之血反吐,注入动物或人体内。

蚤粪也含有鼠疫杆菌,可因搔痒进入皮内。

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少数可因直播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或病兽的皮、血、肉经破损皮肤或粘膜受染。

肺鼠疫患者可借飞沫传播,造成人间肺鼠疫大流行。

3、介绍鼠疫的预防。

严格控制传染源

1)管理患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

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或深埋。

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2)消灭动物传染源:

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

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

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大力捕杀。

3)切断传播途径:

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三、总结并作专家提醒。

 

No.10脑膜炎

教学目标:

1.了解脑膜炎的症状

2.出现了脑膜炎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脑膜炎你知道是什么病吗?

你遇到过这种小孩吗?

是什么样的症状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二、新授

1.脑膜炎是小孩中枢神经感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

2.症状

病毒性脑膜炎的症状非常轻微,细菌性脑膜炎的症状较重。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烧,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肌肉特别是颈僵硬等症状。

3.出现了上述症状如何处理?

(要及时就诊。

4.平时我们要注意一些什么?

避免在商场、影剧院等通风不畅和人员聚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发现周围多人出现上述相同症状时,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按照医生的建议及时接种流脑疫苗。

一旦发生流行,不要串门访友或控视病人,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

三、小结

对本堂课有哪些收获?

No.11艾滋病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艾滋病

2.有些什么症状

3.身边如有艾滋病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过程:

一、了解什么叫艾滋病。

艾滋病的英文缩写为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引起的一种致命性传染病。

艾滋病是通过性行为、血液及母婴三种途径传染的。

二、艾滋病患者的症状有哪些?

艾滋病的潜伏期为2—10年,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低热、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大腿根、腋窝和脖子两侧等处,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