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81307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docx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docx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的

 

相关思考

【内容摘要】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大多处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老少边穷地区,存在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原因复杂等多种问题,扶贫开发成为民族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从少数民族团场的实际出发,不简单照搬非民族团场的扶贫经验,避免扶贫思路的“简单化”、片面化和绝对化问题,从而多方面综合摆脱贫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一些思考还不太成熟,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求共同思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扶贫开发自然生态经济发展扶贫开发

一、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现状:

从兵团成立以来,历届党委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团场的扶贫开发问题。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少数民族团场贫困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

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团场大多存在地理环境封闭、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滞后、扶贫攻坚的难度较大等问题,少数民族团场大多处于一种集自然环境复杂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经济发展边缘性、社会文化过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深度贫困。

造成这些地区贫困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

一是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二是落后的基础设施;三是薄弱的基础教育;四是落后的卫生医疗条件;五是原始的生产方式,以及特殊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因素。

因此,扶贫开发成为民族团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从少数民族团场的实际出发,不简单照搬非民族团场的扶贫经验,避免扶贫思路的“简单化”、片面化和绝对化问题,从而多方面综合摆脱贫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农牧团场贫困的客观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大多地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

这些地区旱、水、雪、风、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加之人口增长和不合理开发,原本脆弱的生态进一步遭受破坏,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陷入资源破坏、环境退化、贫困加深的恶性循环中。

 

(二)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不足,群众缺乏自我发展和保障的能力而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人口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偏僻地方,生活方式落后,沿袭旧的观念和习惯,生产经营能力弱,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发育严重滞后,直接造成贫困以及扶贫的艰难。

 

一方面,基础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低,自身综合能力差,提高生产效率的增加收入能力不足。

尽管通过教育扶贫有所改善,但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差,师资缺乏,教案水平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改进。

造成劳动者素质低下,旧文盲和新文盲的并存,各种扶贫措施难以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系统薄弱,医疗卫生条件差,地方病多发,部分民族地区人口处于贫病交加的状况,使贫困程度加深,返贫率高。

再加上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状况差以及社会保障的缺乏,长期处于贫病交困的境地。

即使通过扶贫勉强解决温饱,一遇疾病,又迅速返回贫困状况

(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尽管经过国家长期的扶贫投入,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长期投入有限、人口迅速增长、少数民族农牧团场财力不足等因素,造成水、电、路、住房等条件差,部分地区靠天种地养畜,生活水平难以稳定提高。

 

(四)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影响了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农牧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教育落后以及基础设施的欠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造成民族地区产业构成以农牧业为支柱产业,其他产业比重极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收入不能自给,长期靠国家补贴,很难彻底脱困解贫。

 

特别是地处边境的牧业团场,大多地处高海拔、高纬度,各种灾害频繁,加上长期粗放式的放牧方式以及人为破坏,草原退化、沙化、碱化(三化)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牧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牧民逐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游牧生活方式,使牧民抗灾抗病能力弱,即使脱贫后返贫率也极高。

 

(五)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了少数民族农牧团场部分群众减收和返贫的新问题。

 

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本质上是解决西部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出路。

其结果切断了保护区内部分农牧民的传统收入来源,同时这些地区短期内很难形成新的收入来源,生产生活只靠国家的补贴,直接造成群众的收入减少,出现了新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

由国家的生态利益和群众的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补偿办法的不合理而产生的贫困人口,单靠扶贫恐怕很难奏效,须有关各方从长计议,协调解决。

二、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普遍存在的“上学难,看病难,用水难、行路难、养老难、农田水利建设难”等问题。

由于人口文化素质低,在经济发展上,市场经济意识淡薄,致富技能缺乏,增收手段单一;在生育上,传宗接代、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浓厚,重子女数量轻子女教育,经济增长跟不上人口增长的消耗,往往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怪圈;在对待生态环境上,只顾眼前利益无限制地向自然掠取,使原本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在社会发展上,生活方式落后,一味依赖社会救济,法制意识淡薄,使社会安全系数降低。

 

(一)单纯强调经济发展,而忽略了人的精神、文化因素问题。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贫困是一种“集自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传统”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深度贫困。

但在过去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更多地强调的是增加“物”的因素,而忽视“人”的因素,往往是见“物”不见“人”。

因此,一谈到扶贫大都强调如何加大资金投入,如何发展工程,如何改善基础设施等等,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却很少把如何促进当地社会、文化、传统的转型,如何发掘和利用当地社会、文化、传统甚至宗教中合理的精华,如何移风易俗,扬弃其糟粕,把改造人的观念意识,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是“好心办不成好事”。

比如,在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如何发掘其传统的文化、风俗以及民族习俗中好的东西来推进反贫困行动,这方面我们往往不太注意,也不善于发掘,甚至简单地一概以落后、原始加以蔑视和排斥。

然而在现实中,事实上在生态环境保护、防治毒品、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尊长敬老、耻于偷窃、乡规民约、乡村和谐等方面的一些零星的少数民族自发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发掘和引入是可行的。

另一方面,又如何改变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糟粕,比如,重利轻义的财富观;厚死薄生、奢办婚事的消费观;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分配观;重血亲、盲目排外的人际观;视农为本、轻商贱役的生产观;宗教迷信、敬畏鬼神的宗教观;“等、靠、要”的消极度日观,移风易俗,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与交融,倡导健康、良性的社会文化氛围,可以说是新时期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单纯强调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生态保护问题。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的扶贫模式由过去的“救济式扶贫”为主转变为“开发式扶贫”为主,并且也“一刀切”地普遍推行于少数民族农牧团场。

“开发式扶贫”在改变这些地区贫困面貌中无疑是取得了重大成就的。

但同时,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比如,过度放牧、挖药材和烂施农药化肥造成的草原退化、鼠害猖獗、土壤荒漠化;过度开垦种植,造成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大问题。

开发式扶贫是否普遍适合于这些地区,开发式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究竟应当如何协调,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到底应当如何进行,这些地区农牧民的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护?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因此,在生态环境如此脆弱性的这些地区,如何在生态环境可能承载的条件下,发展经济,使当地农牧民能够脱贫致富,这的确是一个目前亟待解决的很严峻的问题。

 

(三)人口素质低,基础教育落后,脱贫增收能力不足

 

在扶贫开发实践中,由于少数民族农牧团场人口文化程度低,形成了产出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低、家庭教育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产出水平低的恶性循环,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

贫困人口受体能、技能、智能的限制,一般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收入微薄,由于基础教育薄弱和职业教育萎缩,导致大批没有经过教育加工的人力资源提前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他们缺乏文化、缺乏技能,随时面临失业的威胁;待其娶妻生子,其子女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仍然难逃贫困的厄运。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目标、课程设置与城市一样,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完全脱离“三农”实际需要,脱离日后谋生需要。

由此产生许多消极影响:

一是这类地区农村学生能考上大学的是极少数,考不上大学的回乡后无论是务农还是打工,体力和适应能力还不如书念得比自己少的同龄人。

二是考上大学的,贫困地区三个壮劳力一年的纯收入也供不起一个大学生,家庭因供子女上学而返贫。

上述情况使一些家长不愿让子女上学,一些适龄儿童、少年厌学、辍学,“读书无用论”再次蔓延。

三是有的大学毕业后找到了工作,收入也不错,但只是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起到一定作用,对家乡贫困面貌的改观却难有作为。

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掌握现代工业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工人,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科学知识、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新型农民去实现。

所有这些,都必须依靠教育使农牧职工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

 

(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不足。

 

农业产业化也是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之一。

其主要思路是,以当地资源条件为依据,实行“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加工业,使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

其实施思路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公司为引导,实行公司加农户,龙头加龙尾,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化。

 

但是现阶段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大多实行的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缺乏组织性和团队发展意识,缺少有组织、有发展目标和抵御市场风险的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如:

农牧民自己组织起来的综合性“农协”。

 

三、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主要应对措施

(一)要制定特殊政策,采取超常措施,集中力量攻坚。

 

各级党政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要把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问题,作为扶贫和民族工作的重点来抓,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团一品,先温饱,后致富的方式进行综合开发。

 

(二)加投入,集中资金,合力攻坚。

 

各级党政必须增加投入,集中资金,解决农业基础设施、水利、林业、教育、卫生、交通等热点难点问题。

为保证投入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所有资金实行专户贮存,推行报帐制管理。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脱贫致富基础。

 

通过认真规划,关系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工程,要下大力气尽早动手,以改变生产生活条件。

首先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小水利”建设,同时加强现有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其次是加强中低产田地改造,通过改土治水、培肥地力、推广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三是加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因地制宜,修建饮水工程,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其四是加强通连公路建设,对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公路,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补贴,逐步提高公路等级标准,改变晴通雨阻的状况;其五是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努力降低电价,加强电网建设,提高农户通电率。

 

(四)对住房困难的特困户实施安居工程扶贫。

 

对目前居住条件特别差的特困户,要统一规划,采取“国家补一点、团场帮一点、自力更生凑一点”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分批解决住房问题,使之实现安居乐业。

 

(五)把移民搬迁与小集镇建设和退耕还林相结合。

 

结合小城镇建设,将生存条件特别差的特困户安置到小城镇,通过移民,引导特困户发展商品经济推动小城镇的发展;空闲出来的土地或牧场可以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有利于加强生态建设,以增强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发展后劲。

 

(六)加大科教扶贫的力度。

 

素质贫困是少数民族致贫的重要因素。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贫困人口素质较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直接影响到收入增加;二是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下和机会缺乏,很难有效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人口素质低已成为少数民族发展的“瓶颈”。

因此,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要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素质的提高,要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中心走向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把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的轨道上来。

首先,要增加民族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并保证各项教育补助经费足额落实到校点和每个学生身上。

稳定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引入激励机制,广泛开展支教活动,提高教案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辍学,巩固“两基”成果。

要努力探索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新途径,多层次、多形式地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水平和劳动技能。

其三,积极开展科技示范,推广科技工程,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的科技进步。

其四,加强民族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网建设,改变就医难和缺医少药的状况,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

同时,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倡优生优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总之,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全面提高民族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

 

(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荒山造林、水土保持,使森林植被有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发展,减轻自然灾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要加快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生物资源创新产业开发,建设一批优质林果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绿色中草药基地,把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八)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帮扶。

 

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温饱,是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是帮助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脱贫的一条重要政策措施。

要在认真总结领导挂点、单位帮扶、党员干部结对扶贫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党员干部结对扶贫制度,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四、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的展望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是当前及今后扶贫开发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持续性的工作。

就我场而言,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高海拨山区,如何继续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拓宽思路,创新机制,加大力度,进一步搞好全县的产业扶贫工作,是我们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新的发展时期扶贫开发的必然要求。

 

(一)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实力决定一切的思想。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事业的良性发展,是关系屯垦戍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关系边疆稳定繁荣的关键,俗话说得好“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才是春”。

要下决心改变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贫困现状,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地发展日新月异,落后就要挨打,不加快发展,差距就越来越大。

现如今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必须树立“小发展大困难,大发展小困难,不发展更困难”的思想,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要努力迎头赶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好兵团农牧团场应起到的“三大作用”。

 

(二)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的思想

 

要实现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一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经济、社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推行农业产业化,逐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和谐、经济开发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谐;同时要加强文教卫生事业建设,加强党政工阵地建设等等,促进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一致发展,努力做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团场。

 

(三)自我挖潜,依托六大优势加快发展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虽然贫困,但也有自身的优势,要加大自我挖潜的力度,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加快发展。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主要一剖视自身存在六大优势:

 

一是基础优势,经过多年来的扶贫开发,积累了一定的产业扶贫经验,产业开发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新时期的产业扶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机遇优势,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中央、国务院把新时期扶贫开发摆在优先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把关注“三农”提到了新的高度,继续扶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搞活农产品流通和农村消费市场,为少数民族农牧团场扶贫开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地理优势,其特点是地势较开阔,光热充足,无霜期短,海拔高,为发展反季节蔬菜、水果创造了条件。

 

四是交通优势,近几年连连通硬质路面,给产业产品的运输外销带来了非常快速的通道,再加上近几年将要建设喀什到和田的高速路、铁路,为少数民族农牧团场的产业化运输带来十分便利的交通优势。

 

五是政策优势,少数民族农牧团场针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制定出台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如大户奖励政策、鼓励社会投资产业开发政策等,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足够的政策支持。

 

六是服务优势,围绕产业建设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技术骨干的培养,做到生产什么、学习什么,发展什么、学习什么;并且,进一步完善和配套农村技术培训服务体系,利用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或推广站,为贫困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与技术支撑。

 

(四)坚定不移的抓好特色产业发展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依据自身优势,应大力抓好四大产业的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

利用地缘优势,发展优质马铃薯、小茴香、玉M等耐储运、市场潜力大的种植业。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

利用海拔高、温差大、无污染等优势,大力发展晚熟和反季节林果产品,如特色杏、核桃、红枣、苹果等。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

少数民族群众在养殖牛羊方面有悠久的传统,利用天然及人工草场资源,逐步建立起牦牛、羊等胚胎繁殖基地,提高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品质,变粗放式自然放养为集约式高效优质饲养。

 

四是大力发展特色药业。

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幅员广阔,拥有较大的戈壁或原始山川,因为原始无污染,有较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可以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大中草药人工培育和种植,以此大力发展特色药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产业带动,扶持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产业化经营层次和水平。

建立一批具有经济实力和产业带动力的合作组织,如养殖协会、林果业协会、特色药业协会等,辐射并带各族农户从事农业产业经营。

 

(五)坚定不移的完善农牧团场基本经营制度

 

兵团“1+3”文件和国发【2007】32号文件为农牧团场改革指明了方向。

要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产品订单收购,农资集中采购”基本经营制度,扩大基层民主和农牧工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激发少数民族农牧团场各族职工群众的创造活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六)坚定不移的贯彻农场改革和完善农场的管理制度

 

贯彻农牧团场的“减负”和“两还”政策,切实减轻职工负担;连队实行定员、定编、定责;农畜产品和部分基础设施可以作价归户;加大工程、资金、人才的管理,完善各项团场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团场各项事业向制度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七)坚定不移的坚持党的领导统领一切

 

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不至于多走弯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委班子建设,建设一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班子;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班子建设,要配一个好的支部书记,理一条好的发展思路,建立一个好的发展机制,创办一个好的阵地;三是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成果,落实长效机制建设,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农村发展的—系列文件,《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2)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1月版,以及他的其他文章。

 

(3)柯炳生《加入WT0与我国农业发展》经济日报2002年1月10月第13版,以及他的其他文章。

 

(4)陈锡文、韩俊、于建嵘、林毅夫、陆学艺、朱玲、潘维、邹恒甫、赵磊、党国英、贾康、白景明、苏明等人的有关文章。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工程《对若干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研究及对策建议――对西南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的多角度透析》。

 

(6)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朱明熙《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扶贫的八个问题》。

 

(7)师市党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