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度国家扶持边境县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063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度国家扶持边境县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X年度国家扶持边境县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X年度国家扶持边境县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X年度国家扶持边境县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年度国家扶持边境县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x

《XX年度国家扶持边境县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度国家扶持边境县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年度国家扶持边境县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方案.docx

XX年度国家扶持边境县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XX年度国家扶持边境县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

“整村推进”建设项目  

  项目主管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负责人: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方式:

村内道路硬化及附属、农田灌渠、沼气能源、厩舍改造、产业开发、卫生公厕、村民文化室及配套组织制度等工程建设,由XX县XX乡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项目采取国家边境县整村推进专项投资和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实施,工程建筑建材物资及运输费用由项目资金支付。

  

  二、项目村的社会经济概况及贫困状况  

  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

村小组位于XX县XX乡东部,距XX乡政府驻地30公里,距那来村委会驻地12公里,以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地处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6℃ ,年均降雨量 1200.6mm ,属中山海拔区,气候凉爽,积温低,发展八角、油茶等立地条件优越。

全村有耕地面积XXX亩,现有49户228人。

  

  2、基础设施。

通村公路1条30公里,通人畜饮水,通村村通广播电视。

  

  3、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等。

经济林以八角、油茶、杉木为主,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经济骨干项目。

截止XX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X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X元;粮食产量X万公斤,农民人均产粮XXX公斤。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全村整体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

  

  贫困现状及原因  

  1、发展优势。

一是该村是XX县XX年“整村推进”工程重点村。

二是XX乡是全县八角、油茶产业的重点发展乡,该村是八角、油茶重点发展村之一。

三是群众基础较好,苦干、实干精神强,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劳动力保障。

四是立地条件好,八角、油茶开发条件优越。

  

  2、贫困现状。

目前全村还有绝对贫困人口XXX人,占总人口的36.5%。

主要原因:

一是交通条件差。

地域偏僻,进出乡道路及村内道路全为土路,路面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行路难、运输难、买卖难问题是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居住分散,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

该小组XXX户人家分成XXX个自然村散居于拉达河两岸,互不通路,难于系统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投入高。

三是村内卫生条件差。

人无厕、畜无厩舍自由夜宿,粪便堆积在路上,雨天路面变成粪场而寸步难行,臭水横流,“脏乱差”较为突出。

四是农业基础条件差。

水利设施落后,普遍靠原始的土灌渠,渗漏水严重,水利化程度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农民“靠天吃饭”的问题突出,“丰年脱贫、灾年返贫”的不稳定因素时有发生,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五是通讯落后。

只通无线电话,信息闭塞。

六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缓慢。

质量和效益低,产品缺乏竞争力。

七是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强。

科技和管理人才缺乏,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

八是市场意识淡薄,观念陈旧,思想不够解放,依赖思想严重,开拓创新意识缺乏,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XX乡那来村委会拉达项目村是XX县较为偏远而贫困的村,符合整村推进重点扶持建设的对象标准。

二是村内道路基础设施差。

由于海拔较高,秋后多为雾锁,散居在拉达河两岸,通行于田间和 8米 长简易木桥极为不便,泥滑路烂,环境卫生差,村容村貌亟待改善。

三是农田水利设施落后。

沟渠设施不配套,渗水漏水严重,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通水率低,中低产田比重大,土地效益低,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极不协调。

改善农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十分迫切。

四是项目村位于地理环境比较特殊,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国家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较为简陋,成为当前最关注的“三大难题”是出行难、建设难和发展难。

  

  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项目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以优化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素质为基础,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全力在建设期内彻底改善该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状况,为促进全乡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并能起到示范推动作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四、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建设规模。

总规模XXXX万元。

  

  建设内容。

  

  1、村内道路硬化及附属工程:

新建主道长 502米 ,路面宽 3米 ,总硬化面积为1506平方米;新建村内1座钢筋混凝土板桥,设计为1跨 8米 。

  

  2、农田灌渠工程:

新建三面光沟渠1条 2700米 ,改善灌溉条件87亩。

  

  3、沼气能源工程:

新建沼气池49口,达到全村户均1口沼气池。

  

  4、厩舍改造及配套工程:

新改造厩舍49间,达到全村户均1间。

  

  5、产业开发:

扶持新植油茶信息XXXX亩。

  

  6、卫生公厕:

新建卫生公厕1个20平方米。

  

  7、村民文化室及配套组织建设:

新建村民文化室1间120平方米,并实施功能俱全的村内各项制度、组织建设以及完善附属绿化美化工程。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投资概算  

  1、村内道路硬化及附属工程:

总投资40万元,其中:

国家专项补助25万元,占投资的62.5%;群众以劳折资15万元,占投资的37.5%。

  

        

  2、农田灌渠工程:

总投资27万元,其中:

整合部门资金12万元,占投资的44.44%;群众以劳折资15万元,占投资的55.56%。

  

        

  3、沼气能源工程:

总投资10.3万元,其中:

国家专项补助7.7万元,占投资的74.76%;整合部门资金1.6万元,占投资的15.53%;群众以劳折资1万元,占投资的9.71%。

  

      

  4、厩舍改造工程:

总投资30.7万元,其中:

国家专项补助9.7万元,占投资的31.60%;整合部门资金6万元,占投资的19.54%;群众以劳折资15万元,占投资的48.86%。

  

      

  5、产业开发:

总投资3万元,其中:

国家专项补助1万元,占投资的33.33%;整合部门资金1万元,占投资的33.33%;群众以劳折资1万元,占投资的33.33%。

  

      

  6、卫生公厕:

总投资0.8万元,全额申请国家专项补助0.8万元。

  

      

  7、村民文化室及配套组织建设:

总投资6.8万元,其中:

国家专项补助5.8万元,占投资的85.29%;群众以劳折资1万元,占投资的14.71%。

  

      

  资金筹措方案  

  总投资118.6万元。

资金主要来源:

申请国家扶持边境县整村推进专项资金50万元,占总投资的42.16%;整合其他部门资金20.6万元,占总投资的17.37%;群众以劳折资48万元,占总投资的40.47%。

  

  六、项目建设的工期  

  项目建设期限:

6个月  

  进度安排:

  

  前期工作准备阶段:

XX年7月—8月,申报项目,宣传发动。

  

  规划施工设计阶段:

XX年9月,对项目村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实施方案。

  

  组织实施阶段:

XX年10月—XX年3月。

  

  项目验收阶段:

XX年4月。

  

  七、项目建设的管理与措施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那柳村委会那哈村整村推进建设项目的领导,确保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决定成立建设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和协调工作组,明确责任,严格管理,按时按质按量按标准完成建设任务,即组织机构如下:

  

  1、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

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挥,协调乡级各部门密切配合的攻坚战,切实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资金、技术、物资等问题。

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常务副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综合办,由X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XXXXXXXXXX同志负责日常工作,收集文字、图片资料分类归档、汇编竣工材料,编写信息、建设进度上报等。

  

  2、项目建设村协调工作组。

负责组织发动群众,拆除障碍物,备砂石料,谋划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及质量。

各工作组必须于每周五下午上报本周施工进度,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具体措施。

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组员:

  

  工作职责:

刘启龙同志对整个项目进行总体协调安排,负责编写施工日志;林学东、玉毕华同志负责组织群众备料施工,赵升华同志负责项目建设进度收集上报、建设物资发放登记、群众投工投劳的登记等工作。

  

  科学规划,重点突破。

按照“因地制宜、尊重科学、自力更生”的原则,会同相关单位,对村内道路硬化及附属、农田灌渠、沼气能源、厩舍改造、产业开发、卫生公厕、村民文化室及配套组织制度等工程建设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分户制定规划,确保工程集体管、项目领导抓、农户干部联动。

  

  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1、创新投入机制。

按照“有序、清正、民心”的总体要求,用好用活各种扶贫政策,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多渠道解决投入问题,按照“渠道不分,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发挥资金整体效益。

采取无偿资金以奖代补,有偿资金钱物结合的办法,分户按照规划标准,用实物形式以奖代补到工程项目。

  

  2、创新建设机制。

严格执行“五统二分三公开”,充分调动农户的建设积极性。

  

  3、创新“两工”使用机制。

充分开发劳动力资源,用好用活两工,采取投工、投劳、换工互助等形式,实行村与村、户与户、借工、换工互助,在该项目建设结束后由该村分一年时间逐一偿还,缓解劳动力投入不足的矛盾。

  

  强化管理,发挥效益。

一是着力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严格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封闭运行,全面落实报帐制,严禁截留和挪用,确保“德政”落到实处。

严格实行按建设进度拨款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预、决算审计,对项目建设资金的全面监督管理。

二是切实加强项目实施的管理。

从狠抓“三严格”“三确保”入手,严格推行“项目公示制”,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严格项目工程管理,与项目主管单位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确保工程全面完成。

严格质量管理,确保工程按规定的质量建设标准施工。

  

  八、效益分析  

  扶贫效益。

一是通过交通条件的改善,提高车辆通行能力,促进城乡和内外交流,加快群众脱贫致富。

二是通过实施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调整结构,推动科技,发展产业,解决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状况的逐步改善,带动第三产业以及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使项目区群众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生态效益。

一是减少水土流失,使土壤保肥能力明显增强;二是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是逐步改善气候条件,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成后,使村容村貌得到改观,人民群众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对周边村组起到良好的辐射和示范带头作用。

  

  经济效益。

通过对内道路硬化及附属、农田灌渠、沼气能源、厩舍改造、产业开发、卫生公厕、村民文化室及配套组织制度等工程建设后,可大大地降低运输成本、降低劳动程度,由此可年增产值15万元,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对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具有较好的扶贫、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