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803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9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docx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docx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资料讲解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一、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

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

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范围划分:

(见下图)

三、检查水平时的基准股确定:

(见下图)

当基准股高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正“+”;反之,当基准股低于非基准股时,水平为负“—”。

四、复式交分道岔轨距水平检查的顺序及地点

序号

检查地点

测点

实际轨距尺寸

水平

备注

9号

12号

测点

9

12

1

甲股前锐角辙叉跟

S1

1435

1435

H1

0

2

甲股前锐角辙叉中

S2

1435

91-48

1435

91-48

×

×

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

3

甲股前尖轨距顺坡终点

S3

1435

1435

H2

0

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

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

4

甲股前尖轨尖

S4

1449

1445

H3

0

5

甲股前尖轨中

S5

直1435

直1435

×

×

开通直股线路时在直线尖轨刨切点处量取

开通曲股线路时在曲线尖轨刨切点处量取

曲1450

曲1445

6

甲股前尖轨跟(直股)

S6

1435

1435

H4

-6

该处有构造水平-6

7

甲股前尖轨跟(侧股)

S7

1450

1445

H5

+6

该处有构造水平+6

8

甲股前可动心轨跟(直股)

S8

1435

1435

H6

-5

-3

该处有构造水平9#为-5、12#为-3

9

甲股前可动心轨中(直股)

S9

1435

1435

×

×

在护轨刨切点处量取未开通时可不量

10

短轴

S10

1445

1442

H7

0

该处以甲股检查走向的右侧为水平基准股

11

甲股导曲线中

S11

1450

1445

H8

+6

在甲股中部的导曲线上量取,该处有构造水平+6

12

甲股后可动心轨中(直股)

S12

1435

1435

×

×

在护轨刨切点处量取,未开通时可不量

13

甲股后可动心轨跟(直股)

S13

1435

1435

H9

-5

-3

该处有构造水平,9#为-5,12#为-3

14

甲股后尖轨跟(直股)

S14

1435

1435

H10

-6

该处有构造水平-6

15

甲股后尖轨跟(侧股)

S15

1450

1445

H11

+6

该处有构造水平+6

16

甲股后尖轨中

S16

直1435

直1435

×

×

开通直股线路时在直线尖线尖轨切点处量取

开通曲股线路时在曲线尖线尖轨切点处量取

曲1450

曲1445

17

甲股后尖轨尖

S17

1449

1445

H12

0

18

甲股后尖轨尖轨距顺坡终点

S18

1435

1435

H13

0

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

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

19

甲股后锐角辙叉中

S19

1435

91-48

1435

91-48

×

×

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

序号

检查地点

测点

实际轨距尺寸

水平

备注

9号

12号

测点

9

12

20

甲股后锐角辙叉跟

S20

1435

1435

H14

0

21

乙股后锐角辙叉跟

S39

1435

1435

H27

0

22

乙股后锐角辙叉中

S38

1435

1435

×

×

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

91-48

91-48

23

乙股后尖轨尖距顺坡终点

S37

1435

1435

H26

0

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

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

24

乙股后尖轨尖

S36

1449

1445

H25

0

25

乙股后尖轨中

S35

直1435

直1435

×

×

开通直股线路时在直线尖轨刨切点处量取

开通曲股线路时在曲线尖轨刨切点处量取

曲1450

曲1445

26

乙股后尖轨跟(直股)

S33

1435

1435

H23

-6

该处有构造水平-6

27

乙股后尖轨跟(侧股)

S34

1450

1445

H24

+6

该处有构造水平+6

28

乙股后可动轨跟(直股)

S32

1435

1435

H22

-5

-3

该处有构造水平9#为-5、12#为-3

29

乙股后可动心轨跟(直股)

S31

1435

1435

×

×

在护轨刨切点处量取,未开通时可不量

30

乙股导曲线中

S30

1450

1445

H21

+6

在乙股中部的导曲线上量取,该处有构造水平+6

31

乙股前可动心轨中(直股)

S29

1435

1435

×

×

在护轨刨切点处量取,未开通时可不量

32

乙股前可动心轨跟(直股)

S28

1435

1435

H20

-5

-3

该处有构造水平,9#为-5,12#为-3

33

乙股前尖轨跟(直股)

S26

1435

1435

H18

-6

该处有构造水平-6

34

乙股前尖轨跟(侧股)

S27

1450

1445

H19

+6

该处有构造水平+6

35

乙股前尖轨中

S25

直1435

直1435

×

×

开通直股线路时在直线尖线尖轨切点处量取

开通曲股线路时在曲线尖线尖轨切点处量取

曲1450

曲1445

36

乙股前尖轨尖

S24

1449

1445

H17

0

37

乙股前尖轨尖轨距顺坡终点

S23

1435

1435

H16

0

9#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273mm

12#复交该处距直线尖轨尖端2170mm

38

乙股前锐角辙叉中

S22

1435

91-48

1435

91-48

×

×

辙叉心宽50至心宽20mm断面处

39

乙股前锐角辙叉跟

S21

1435

1435

H15

0

检查项目

12号

9号

检查位置

 

 

开口端尺寸

376.5

369.8

曲尖轨尖端两基轨作用边距离E1

尖轨动程

152

152

离尖轨尖端380mm处

直尖轨支距

153

152

直尖轨作用边与基本轨作用边距离E2

曲尖轨支距

144

139

曲尖轨作用边与基本轨作用边距离E3(跟端)

心轨动程

90

90

离心轨尖端450mm处

 

心轨动程

90

90

曲尖轨支距

144

139

直尖轨支距

153

152

尖轨动程

152

152

开口端尺寸

376.5

369.8

 

尖轨动程

152

152

直尖轨支距

153

152

曲尖轨支距

144

139

曲尖轨支距

144

139

直尖轨支距

153

152

尖轨动程

152

152

 

始端曲尖轨跟端开口尺寸

704

676

曲尖轨跟端两尖轨作用边距离

线

始端2

16

-

12#P50(75) 5341mm、P60(92) 5291mm

始端1

32

34

9#P50(75)4388mm、P60(92)4330mm

中轴

37

43.5

337mm

终端1

32

34

终端2

16

上股外矢距

332

342

上股钢轨作用边至钝角辙叉实际尖端距离

下股外矢距

335

347

下股钢轨作用边至钝角辙叉实际尖端距离

 

下股外矢距

335

347

上股外矢距

332

342

线

始端2

16

-

始端1

32

34

中轴

37

43.5

终端1

32

34

终端2

16

-

终端曲尖轨跟端开口尺寸

704

(352×2)

674

曲尖轨跟端两尖轨作用边距离

五、复式交发分道岔开口、支距、动程、矢距、正矢等项目的检查位置:

甲、乙两股导曲线均由短轴中分为两个部分,起点方向为前部,终点向为导曲线后部。

在前后两锐角辙叉的跟端,分别量取其后开口的中点;于该两中点之间拉一弦线(即长轴线)为基准线,以短轴与该弦线的交点为支距原点0,分别量取甲股导曲线前后部及乙股导曲线前、后部各支距点的支距,如下图所

六、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及其记录表

1、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应根据现场检查的实际地点正确点对应到记录表上填写。

2、复交道岔的检查记录表(见附表)

检查日期

前锐角辙叉

前双转辙器

钝角辙叉

后双转辙器

后锐角辙叉

尖轨跟

可动心

线

可动心

尖轨跟

甲股

轨距

水平

×

×

×

×

×

×

×

×

×

×

乙股

轨距

×

水平

×

×

×

×

×

×

×

×

×

×

×

其他及临时补修日期

甲股

轨距

水平

×

×

×

×

×

×

×

×

×

×

乙股

轨距

×

水平

×

×

×

×

×

×

×

×

×

×

×

其他及临时补修日期

线路工技师实作:

1题:

检查复式交分道岔

考核准备:

1、设备准备:

9号或12号复式交分道岔1组

2、工、量、刃、卡具准备

序号

名称

规格

精度

数量

备注

1

万能道尺

1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