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9553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x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进位)的加法,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退位)的减法和解决问题。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

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知识迁移计算多位数的加、减法;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1.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计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并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加法、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能灵活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教学设计

1.加法

不进位加法及一次进位加法

学科:

数学年级:

三年级册次:

上学校:

教师:

课题

不进位加法及一次进位加法(P37例1、例2)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例1教学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例2教学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一次进位加法(包含百位相加满十要向千位进1)的笔算。

承前启后

两位数加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笔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的加法。

2.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感。

3.了解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的种类,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的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

理解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化解措施

知识迁移,自主探究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的主题图和统计表。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加法。

1.

(1)观察主题图和统计表,从中获取信息。

(湿地野生动物中爬行类有122种,鸟类有271种,哺乳类有31种)

(2)根据要求,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问题1:

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问题2: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问题3:

我国湿地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计算。

58+24=82

580+240=820

37+43=80

370+430=800

46+15=61

460+150=610

28+59=87

280+590=870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20分钟)

1.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1)组织学生尝试解决问题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质疑:

这两个数有点大,且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不容易口算,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2)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解答过程。

(3)组织小组讨论,汇并报竖式计算的方法。

2.教学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一次进位)的加法。

(1)组织学生解决问题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展示竖式,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组织学生试做:

271+903。

教师出示竖式:

(4)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进位加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组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3。

4.引导学生总结笔算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

(1)学生列式后,观察算式的特点,明确这道算式中的数比较大,不容易口算,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

(2)展示,并交流竖式计算的过程及结果。

(3)学生交流、汇报竖式计算的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271+31。

(2)尝试用竖式计算,并展示。

交流计算过程时,重点说清十位上3+7=10,要在十位上写0,向百位进1。

(3)学生先试着用竖式计算,再观看教师出示的竖式,规范竖式的写法。

(4)思考后,明确:

计算进位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3.自主解决问题3。

122+31=153(种)

4.总结笔算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填一填。

想:

个位上6个一加3个一得(9)个一,十位上1个十加5个十得(6)个十,百位上3个百加2个百得(5)个百。

3.列竖式计算。

328+121=449

384+215=599

153+37=190

821+567=1388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37页“做一做”。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9页第3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连线。

1.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先理解题意,再连线。

4.我国傣族约有126万人,比布依族少161万人。

布依族约有多少万人?

126+161=287(万人)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也适用于四位数、五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如: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

271+122=393 271+31=302 122+31=153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培优作业

1.△、□和○里应分别填几?

提示:

根据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逐步推导。

2.根据下面的线段图,编一道应用题并解答。

答案不唯一,如杨树有368棵,柳树比杨树多115棵,柳树有多少棵?

368+115=483(棵)

名师点睛

由于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有了计算基础,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不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出结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这一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方法。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的加法”设计微课。

连续进位加法及加法的验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