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6.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9221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6.docx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6.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6.docx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限时规范特训习题6

限时规范特训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南阳部分示范高中高三期中]太平天国时期的歌谣有号召歌、响应歌、英雄歌、记事歌,用诗体语言和群众口语记述太平天国的光辉历史。

“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

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这一首歌谣(  )

A.属记事歌,再现了太平天国辉煌的历史

B.语言生动,可作为研究起义原因的佐证

C.表明金田已是全国革命志士的向往之地

D.反映了太平天国政权仍是一个封建政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天平天国起义史实的理解能力。

从题干可以看出这首民谣反映的是对当时清政府统治的不满,金田起义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重立新君。

答案:

B

2.[2018·湖南望城一中、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联考]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

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解析:

太平天国以洪秀全为首进行永安建制,分权于诸王,实际上就是重建等级秩序,再加上各自的行序还要对应于相关的天象,反映了他们借助神权,将权力神化。

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3.[2018·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按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备物及银钱亦然。

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对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  )

A.针对北方的农村现状而设计

B.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C.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挽救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危局

解析:

《天朝田亩制度》关于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体现农民对没有剥削压迫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主要在南方;从效果来看,没有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没有挽救危局。

A、C、D三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

答案:

B

4.[2018·新疆乌鲁木齐一模]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

“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

”最能体现“这些特性”的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D.提出《资政新篇》

解析:

材料反映了天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天京变乱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突出表现。

答案:

C

5.[2018·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三]《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

“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

……整个住宅区都变得空荡荡了;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

”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失败

C.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

解析:

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军进攻上海,引起上海许多市民的恐慌,纷纷躲到租界内“避难”(寻求外国的庇护),造成租界人口迅速增加和房租的上涨。

到了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上海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原来在租界“避难”的人纷纷离开,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

答案:

B

6.[2018·黑龙江省高三阶段性统一考试]“太平天国运动获得局部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倒退为代价的。

”以下观点与此说法立场一致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阻碍了近代化发展

B.太平天国运动加速半殖民地化进程

C.近代化总是以某些领域的倒退为代价

D.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

解析:

题干观点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看法重在于其对中国社会的破坏,即“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倒退为代价的”,C项正确。

题干虽然强调太平天国的破坏性,但并没有认为阻碍了近代化发展,A项排除;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的反抗斗争,B项“加速”说法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战争,D项“揭开了民主革命的序幕”说法错误,与题干观点也不一致。

答案:

C

7.[2018·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全国各省份。

材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  )

A.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B.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C.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解析:

从材料“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我们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前阶级矛盾的尖锐,这恰好成为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民变”说明非民族矛盾,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湖北武汉,排除C项;材料无法表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排除D项。

答案:

B

8.[2018·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二]仔细观察下图的政治讽刺漫画。

该漫画讽刺的历史事件是(  )

A.19世纪中后期“洋务运动”

B.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

C.20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

D.20世纪初清政府的“立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和信息获取及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漫画中的两个葫芦分是“立宪”和“专制”,以讽刺清政府以立宪为名、仍行专制之实。

答案:

D

9.[2018·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年级学情调研卷]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

“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

”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

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D.《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孙中山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反革命势力更加猖獗,大多数人民对约法漠然视之。

因此,《约法》被毁也是必然之势。

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10.[2018·江西省高三新课程适应性考试]列宁在《新生的中国》和《亚洲的觉醒》等文中一再指出:

“中国不是早就被称为长期停滞的国家的典型吗?

但是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

”列宁的讲话是基于(  )

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新生的中国》”“《亚洲的觉醒》”“政治生活沸腾起来”即可判断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亚洲的觉醒的一部分,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故答案选B。

答案:

B

11.[2018·安徽示范高中高三二联]1935年林语常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

“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

”此评论(  )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解析:

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

“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说明存在一定的封建残余,因此答案选C项。

答案:

C

12.[2018·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

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

这幅漫画反映了(  )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

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

C.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

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

解析:

题目信息“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

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表明民主共和名存实亡,C项最符合漫画主旨。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大兴土木)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初至江宁,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妄拟垂拱而治,必有大喜庆事,方设朝会。

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立伪引赞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得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伪天王舁夫(轿夫)六十四人,伪东王舁夫四十八人,以次递减,到两司马舁夫八人而止。

洪逆从不出行。

惟杨逆每出行必盛阵仪仗。

——《贼情汇纂》

材料二 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

“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

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

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饶。

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

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

居民一般衣着良好。

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

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地接待。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据材料一概括其要点。

(2)从材料二本身的选取角度来看,你认为是否相对客观?

简要说明理由。

你认为在运用史料进行研究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哪些方法或原则?

答案:

(1)洪、杨等领导的革命意志逐渐衰退,生活上日益腐化;洪秀全大兴土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封建等级森严。

(2)客观。

理由:

材料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实录,且材料作者与清政府和太平天国都没有利益上的利害关系。

方法或原则:

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选取客观、正确的史料;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至少含有两层重大意义,其一,民族革命一部分的成功,其二,民权革命的确立……于种族革命之外,复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

”在肯定辛亥革命具有两层意义的同时,对于民族革命的成功略有保留,民族革命未能成功的那一部分当是指“帝国主义者对我们的压迫依然如故”,使辛亥革命民族革命的性质之中加入了反帝内涵,这是对辛亥革命性质的一种引申。

——1927年中国国民党《上海民众国庆纪念大会宣言》

材料二 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

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辛亥革命“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政治革命的新纪元”的基本含义。

(2)材料二中毛泽东对辛亥革命评价的标准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两则材料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哪些共同之处?

(3)如何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解析:

(1)问,需要将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对比,然后推理出“新”的含义。

(2)问,要在概括两则材料的基础上找出二者的评价标准,分而答之即可;然后再总结出二者的共同之处。

第(3)问,从政治文明的角度回答其历史意义即可。

答案:

(1)基本含义:

结束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不同:

材料一从三民主义是否完成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材料二则是从是否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角度评价的。

共同之处:

都一分为二地分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之处;都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并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3)辛亥革命实现了由君主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转型,开启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新时代,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