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 限时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262718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 限时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 限时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 限时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 限时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 限时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 限时训练.docx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 限时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 限时训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 限时训练.docx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单元限时训练

限时训练

选题细目表

考查知识点

基础

中档

稍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3

2

罗斯福新政

4、5、6

7

8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9、10

11

1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2017·河南百校联盟模拟)1933年,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组织了反对所谓的苏联“倾销产品”“强迫劳动”和实行“宗教虐待”等罪名的运动,指责苏联按低价和倾销价格出售商品。

这表明(  )

A.国际市场争夺日趋激烈

B.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C.两种社会制度空前对立

D.苏联趁机主导世界市场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生产严重过剩,急需对外倾销,拓展市场,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了欧美国家对苏联产品的态度,不体现苏联经济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两种社会制度尚未达到后来“冷战”时期的紧张程度,故C项错误;“苏联主导世界市场”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6·合肥模拟)与1928年相比,1932年法国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都有30%以上的下降,最多达到64%;但法国政府继续维持金本位制度,结果法国工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大下降。

这主要表明法国(  )

A.借鉴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效果极差

B.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危机

C.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尚未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1932年”,此时经济危机已经爆发,罗斯福尚未实行新政,故A、B项错误;法国政府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应该急需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法国是否提高了关税,故D项错误。

答案:

C

3.(2016·广州模拟)面对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富裕的社会,而绝对尊重个人自由则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如果经济危机是社会为了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这并不是一个过于昂贵的代价。

为此,该总统采取的对策是(  )

A.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B.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C.援助西欧以摆脱经济危机

D.推行针对苏联的冷战战略

解析:

材料中总统认为经济危机作为自由的代价是值得付出的,自由高于危机,也就意味着他会选择尊重自由,不可能去采取干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援助西欧和冷战的问题,故C、D项错误。

答案:

B

4.(2017·肇庆模拟)《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

凡遵守法规的企业在其产品上贴“蓝鹰”标记,以示守法和致于复兴。

几周之内,250万雇主签署了这个法规,全国近90%的企业参加了“蓝鹰”运动。

“蓝鹰”运动(  )

A.消除了企业间的盲目竞争

B.有利于企业的合法规范经营

C.是企业国有化的调整过程

D.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

解析:

根据材料“以示守法和致于复兴”,结合所学,在某种程度上规范了生产,缓和了阶级矛盾,故B项正确;蓝鹰标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企业间的盲目竞争,故A项错误;“蓝鹰”运动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表现,不是国有化运动,故C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涉及工业领域,与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的社会保障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6·唐山二模)罗斯福执政时期,实行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的措施是整顿金融的关键。

该措施的影响是(  )

A.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

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实行通货膨胀,其结果是物价上涨而不是回落,故A项错误;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故B项错误;材料中美元贬值导致的是国际贸易的竞争加剧,故C项错误;通货膨胀、美元贬值使美国的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美国发展对外贸易,故D项错误。

答案:

D

6.(2016·黄冈二模)罗斯福说:

“我们的政府不是主人,而是人民的工具……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

”这一认识(  )

A.促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

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D.推动了以工代赈措施

解析:

材料提及的关怀对象是“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能够得出这类公民需要的是国家的直接救助,故B项正确。

答案:

B

7.(2016·石家庄二模)“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的青睐主要在于(  )

A.捍卫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B.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C.顺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要求

D.扩大了政府行政干预权力

解析:

根据题目中“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可知C项正确。

答案:

C

8.(2016·宜春模拟)当人们质疑罗斯福推出完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所得税方案以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时,罗斯福说:

“这些税从来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

”罗斯福这一论断是基于新政(  )

A.推动了政府机构改革

B.开启资本主义新模式

C.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们始终都是政治问题”“实施社会保障计划”可知,为了保障底层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

答案:

D

9.(2016·海口模拟)1946年,美国颁布的《就业法案》写道,“国会特此宣告:

联邦政府的持续的政策和责任,在于运用一切与其需要和职责相一致的手段……来促进最大量的就业、生产和购买力”。

这一法案(  )

A.确认了政府有干预经济的职能

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开始得到法律认可

C.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D.说明当时美国仍存在严重的失业问题

解析:

这一法案美国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政府有干预经济的职能,故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时期已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这一法案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美国失业问题严重,故D项错误。

答案:

A

10.(2016·佛山二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

福利国家政策包含如下内容:

提供教育、医疗、托儿所等免费或低费的社会服务系统。

这些政策旨在(  )

A.掠夺高收入阶层

B.提高下层人民生产积极性

C.发挥政府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D.提供人们向上进阶的可能

解析:

材料所示福利政策可以改善、保障低收入阶层的教育、医疗,目的在于防止下层人们的贫困,故D项正确。

答案:

D

11.(2016·蚌埠二模)二战后,“英国病”日益成为困扰英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恶疾。

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经过11年的努力,“英国病”基本治愈。

依据所学推理下列属于撒切尔夫人改革内容的是(  )

A.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B.推动英国加入欧共体

C.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进口

D.提高国有企业的比例

解析:

根据时间信息“1979年”“11年后”可知考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经济。

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缩减福利开支,故A、D项错误;英国加入欧共体是1973年,故B项错误;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进口体现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

答案:

C

12.(2016·商洛二模)下面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

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

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  )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解析:

图表反映不出多个经济中心,故A项错误;从图表中得出低收入国家本国经济中工业比重上升,但并不能说明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故B项错误;发达国家在20世纪后半期,工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是在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在材料中未反映,故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016·湖南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

在这本著作中,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贸易和自由市场的理论。

常常有人认为亚当·斯密主张的是政府在国民经济中起的作用越小越好,一个自由的市场能够解决一切经济问题,并让所有的人都能获利。

“自由放任”的主张成了他的经济理论的标签,但这种说法过分简化了斯密的经济理论。

实际上,他认为,在许多情况下,政府采取某种形式的干预,对于整个社会的利益是完全必要的。

然而,在现代西方,斯密被认为是自由企业之父。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

德尔·L.波韦尔斯著《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认为资本经济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已不能达到充分就业实现均衡,危机和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凯恩斯站在改良主义立场,想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只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国家干预或调节,便可以解决失业与危机。

经过论证,他的理论被纳入了西方正统经济学的轨道,战后被广泛传播,影响着西方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这两种经济理论在主要观点上的异同,并简述出现这种不同的历史背景。

(22分)

解析:

第一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能够解读出材料一是自由主义,材料二是凯恩斯主义。

背景从两种理论出现的时间切入分析得出。

答案:

同:

都不同程度地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异:

亚当·斯密理论侧重于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凯恩斯主义则强调国家对经济干预的作用。

背景:

前者:

世界市场的拓展;工业革命的发展。

后者:

自由放任政策弊端显露;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14.(2016·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有识之士引入了西方的儿童福利理念,并建立了一系列机构,实行对男女灾童的福利救助。

同时把儿童的培养方向和城市发展相结合,积极培养商业、技术等城市建设急需的人才,确立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儿童培养方向。

1927—1937年是上海发展最快的十年,社会转型加快,大量人口聚集,劳动方式也由手工生产向机器大工业转化。

城市中激烈竞争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人口的生育率下降,儿童的教养成为了当时社会关心的问题。

上海市政府着手建立公立医院保障儿童健康,并动员民间力量协办,截至到1936年,上海举办的各类医院已经超过40家。

其中公立和私立医院都有涉足妇幼保健领域的,在超过40家医院中,设有儿科和产科的医院超过30家。

——摘编自翟旭丹《近代上海社会福利

制度(1927—1937年)》

材料二 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立的早而且比较完备。

在16世纪以前,英国社会普遍认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场所,父母是儿童的最佳照顾者,儿童问题是个人私事,儿童照顾主要是家庭责任和父母的义务”……然而伴随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失业率增加,城乡差距加大,贫困人口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使传统的儿童救助工作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此时,儿童福利工作的重任转交到政府手中。

……第一部涉及英国儿童权利保护立法为《大宪章》。

而第一部专门针对儿童权益的法律则为1889年颁布的《儿童法案》,此后截止到2011年,英国共通过40余部与儿童相关的法律,构建了全面立体的法律体系。

——摘编自庞媛媛《英国儿童福利制度的

历史嬗变及特征》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及英国儿童福利政策的特点。

(1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两国制定儿童福利政策背景的相似之处以及对今天的启示。

(14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引入了西方的儿童福利理念”得出受西方影响,根据“把儿童的培养方向和城市发展相结合”得出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根据“实行……福利救助”、“确立了……儿童培养方向”得出直接救助和长远培养相结合,根据“上海市政府着手建立公立医院保障儿童健康,并动员民间力量协办”得出政府和民间力量合作;第二小问根据“英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立的早而且比较完备”得出建立早且比较完备,根据“儿童照顾主要是家庭责任和父母的义务”、“儿童福利工作的重任转交到政府手中”得出主体由家庭变为政府,根据“截至2011年……全面立体的法律体系”得出制定走向法制化。

(2)问第一小问从政治上民主政治的发展、政府的重视,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思想上人文主义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从政府关注、福利政策法制化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

(1)中国:

受西方影响;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政府和民间力量合作;直接救助和长远培养相结合。

英国:

建立早且比较完备;主体由家庭变为政府;制定走向法制化。

(2)相似:

经济:

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政治:

民主政治进步、政府重视。

思想:

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启示:

政府应关注民生;福利政策应该制度化、法制化。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