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各章节要点及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86959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46 大小:12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各章节要点及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6页
外科学各章节要点及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6页
外科学各章节要点及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6页
外科学各章节要点及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6页
外科学各章节要点及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学各章节要点及习题.docx

《外科学各章节要点及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各章节要点及习题.docx(2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学各章节要点及习题.docx

外科学各章节要点及习题

外科学各章节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

(一)

一.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正常人血中HCO-3,与H2CO3之比为20∶1高渗性缺水时,血清Na+至少高于150mmol/L

体液平衡中、细胞外液,最重要的阴离子是Cl-高渗性缺水的早期主要症状是口渴

施行结肠瘘口关闭手术,手术区消毒应为由手术区外周向瘘口周围进行

高渗性缺水,其体液变化之最终表现是细胞内液缺水超过细胞外液缺水

低渗性缺水引起体液容量的变化为血浆、组织间液都减少,以组织间液减少为主

等渗性缺水短期内出现血容量明显不足时,揭示体液丧失达体重的5%

高钾血症时,血清钾高于5.5mmol/L正常血钾值的范围3.5~5.5mmol/L

低渗性缺水,血清钠往往低于135mmol/L

低渗性缺水时,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尿比重低尿内Cl-很少血清Na+降低

等渗性缺水多发生在胃肠液急性丧失低血钾影响神经,肌肉系统时,最突出的部位是四肢肌

补钾的指征尿量大于40ml/h低渗性脱水的常见病因是慢性十二指肠瘘

代谢性酸中毒最易发生于感染性休克高钾血症的常见病因是挤压综合征

补钠公式------------------------------------------------------------------

-----------------------------------------------------------------------

二.输血

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是发热反应

麻醉中的手术病人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即出现手术区渗血和低血压,应考虑溶血反应

引起输血发热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致热原

库存枸橼酸钠血,一般超过几周不宜再用3周

三.外科休克

休克的根本问题是组织细胞受累诊断休克的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决定心肌微循环灌注量的主要因素是动脉舒张压

ARDS最早期的症状是呼吸加快窘迫感

代谢性酸中毒是原发性HCO-3减少从病理生理角度看,休克的本质是组织和细胞缺氧

休克病人早期尿的变化1尿量少2尿比重高3尿pH值下降4尿钾改变不明显

休克代偿期微循环的变化1动静脉短路开放2直捷通路开放3微动脉收缩4毛细血管内血液淤积

血容量不足时中心静脉压往往低于多少5(cmH2O)

成人每24小时排尿量不足100ml为无尿

肱动脉收缩压下降至8.0kPa(60mmHg)以下时肾小球滤过基本停止

循环骤停的临界时间是4分钟决定休克病补液量较可靠的依据是中心静脉压

四.多系统器官衰竭

外科疾病五大类A损伤B感染C畸形D肿瘤E其他性质的疾病

供移植器官的保存原则是低温原则

超急排斥反应发生在何时术后24小时内

临床各类器官移植中疗效最稳定最显著的是肾移植

五.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

手术后早期恶心、呕吐常见的原因是麻醉反应术前常规禁食的时间是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

轻度或中度高血压病人,术前要求血压维持原水平高压灭菌后的物品一般可保留二周

手术区皮肤消毒的范围最少距手术切口15cm

器械浸泡在70%酒精或0.1%新洁尔灭溶液中需要30分钟方可使用

六.外科营养

比标准体重减少多少为营养不良15%清蛋白低于多少表示重度营养不良21g/L

正常人每日需能量为7535kJ长期采用全胃肠外营养,理想静脉为颈内或锁骨下静脉

七.外科感染

预防手术后感染的最重要的措施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诊断丹毒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是色鲜红界限清楚

治疗小腿丹毒应首选青霉素伤口附近出现“红线”是浅层管状淋巴管炎

能引起转移性脓肿的细菌是葡萄球菌破伤风最初出现典型的肌肉强烈收缩是咬肌

痈常见于糖尿病病人化脓性感染形成脓肿后,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立即切开引流

不能引起败血症的细菌是破伤风杆菌脓血症的主要特点是转移性脓肿

八.创伤和战伤

九.烧伤

判断烧伤创面深度的主要依据是创面残存上皮的有无和多少

大面积烧伤早期发生的休克,多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十.肿瘤

因消化道恶性肿瘤转移最早受累的是肝

 

第一章无菌术

本章考纲未做要求。

【历年考题点津】

1.在1.05kg/cm2蒸气压力下,灭菌的标准时间通常是

A.1~5分钟

B.6~10分钟

C.11~14分钟

D.15~20分钟

E.21~25分钟

答案:

E

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

A.10cm的区域

B.15cm的区域

C.20cm的区域

D.25cm的区域

E.30cm的区域

答案:

B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考点纵览】

1.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是Na+,荫离子是C1-、HCO-3和蛋白质。

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是K+和mg2+,主要的荫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

2.血液中HCO-3和H2CO3是最重要的缓冲对。

3.生理情况下每日需水量2000~2500ml,需氯化钠4~5g,需氯化钾3~4g。

4.等渗性缺水的主要病因和诊断要点。

5.等渗性脱水:

失水=失钠,因急性体液丢失,主要丢失细胞外液。

6.低渗性脱水:

失水<失钠,因慢性失液,只补液体未补钠,细胞外脱水重。

7.高渗性脱水:

失水>失钠,因水摄入不足或水分排除过多,细胞内液脱水严重。

8.低钾血症最早出现肌无力,心电图变化特征是T波低平或倒置,ST段下降,QT间期延长或有U波。

9.何谓反常性酸性尿。

10.补钾时应注意:

尿量>40ml/h,浓度<0.3%,滴数80滴/min,补给量<6~8g/24h。

11.高钾血症心电图特征:

T波高尖,QT间期延长,QRS波群增宽,PR间期延长。

12.高钾血症的治疗。

13.代谢性酸中毒出现呼吸加深、加快的症状,呼出气体有酮味。

尿液pH值<7.35,HCO-3下降。

14.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常用5%碳酸氢钠溶液,补液量(ml)=[27-病人CO2CP值(mmol/L)]×体重(kg)×0.3。

15.代谢性碱中毒病人呼吸浅而慢,可伴有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表现。

16.补液量=生理需要量+已经丧失量+继续损失量。

生理需要量:

水2000-2500ml,氯化钠4~5g,氯化钾3~4g。

【历年考题点津】

1.低渗性脱水主要指

A.血钾低

B.血钙低

C.血镁低

D.血钠低

E.血磷低

答案:

D

2.代谢性碱中毒时不应补给氯化钾的情况是

A.尿量钾含量减少

B.尿量低于30ml/h

C.尿量超过60ml/h

D.尿呈酸性

E.尿呈碱性

答案:

B

3.禁食成年病人每天正确的水与电解质补充量为

A.水2000~2500ml,钠10g,氯化钾5g

B.水2000~2500ml,钠5g,氯化钾4g

C.水3000~3500ml,钠5g,氯化钾3g

D.水1500~2000ml,钠3g,氯化钾2g

E.水1500~2000ml,钠4g,氯化钾2g

答案:

B

4.代谢性碱中毒伴有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钾血症

B.高钾血症

C.镁缺乏

D.高钙血症

E.高钠血症

答案:

A

5.维持机体体液平衡的主要器官是

A.肺

B.缓冲系统

C.肾

D.皮肤

E.肝

答案:

C

6.低渗性缺水时,在血清钠尚未明显降低之前,尿钠含量

A.正常

B.略高

C.时高时低

D.逐渐升高

E.减少

答案:

E

7.低钾性碱中毒常出现于

A.尿毒症

B.胃肠减压

C.术后少尿

D.挤压创伤

E.输血过量

答案:

B

8.低钾血症的病人,补钾后病情仍无改善时,应首先考虑缺乏

A.镁

B.磷

C.钠

D.氯

E.钙

答案:

A

9.低钾血症错误的临床表现是

A.肌无力为最早的临床表现

B.均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C.常与镁缺乏同时存在

D.严重时可发生多尿

E.发生碱中毒时尿呈酸性

答案:

B

10.男性,45岁,腹胀呕吐已半年,多于午后发作,吐出隔夜食物,吐量较大,吐后舒服,由于长期呕吐除脱水外还会造成

A.低氯、高钾性碱中毒

B.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C.低氯、高钾性酸中毒

D.低氯、低钾性酸中毒

E.低钾性酸中毒

答案:

B

11.女,45岁,幽门梗阻行持续胃肠减压半月余,每日补10%葡萄糖2500ml,5%葡萄糖盐水

1000ml,10%氯化钾30ml。

2天前开始出现全腹膨胀,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消失,每日尿量1500ml左右,最可能的原因是

A.低钾血症

B.低钠血症

C.高钾血症

D.高钠血症

E.低钙血症

答案:

A

试题点评:

持续胃肠减压使胃肠液丢失过多,加之腹胀,肠鸣音消失可诊断为低钾血症。

(12~14题共用备选答案)

A.呼吸性酸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12.幽门梗阻病人可发生

答案:

D

13.重度肺气肿病人可发生

答案:

A

14.外科临床上最常见的酸碱失衡是

答案:

B

15.女性,20岁,因十二指肠溃疡所致幽门梗阻引起反复呕吐15天入院,测得血钾值为3mmol/L,动脉血pH7.5,首选补液种类应为

A.乳酸、氯化钾溶液

B.氯化钾溶液

C.等渗盐水

D.葡萄糖盐水

E.葡萄糖盐水、氯化钾溶液

答案:

E

试题点评:

患者幽门梗阻引起反复呕吐使酸性胃液大量丢失,可致代谢性碱中毒,目前血钾低,pH值增高,多数经补生理盐水和氯化钾后情况可改善,因此首选E。

16.治疗等渗性脱水理想的液体是

A.5%碳酸氢钠

B.等渗盐水

C.平衡盐溶液

D.5%葡萄糖

E.小分子右旋糖酐

答案:

C

17.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K+

B.Na+

C.Ca+

D.Mg2+

E.Fe2+

答案:

B

18.低钾血症少见于

A.长期进食不足

B.持续胃肠减压

C.碱中毒

D.急性肾衰竭

E.大量输入葡萄糖和胰岛素

答案:

D

19.幽门梗阻病人呕吐10天,血压90/75mmHg,血钾3.1mmol/L,pH7.5,应诊断为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答案:

D

试题点评:

幽门梗阻病人呕吐致酸性胃液丢失过多,pH7.5说明存在失代偿碱中毒,患者无过度通气,因此D是正确的。

20.结肠破裂修补术后5天,病人血钠136.0mmol/L,血钾6.8mmol/L,血pH值7.3,近24小时尿量520ml,应诊断为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钾合并等渗性脱水

答案:

D

试题点评:

根据患者血钾6.8mmol/L诊断为高钾血症。

而血清钠为正常水平。

第三章输血

【历年考题点津】

1.麻醉中手术病人发生溶血的最早征象是

A.呼吸困难

B.寒战、高热、头痛

C.心前区压迫感和腰背酸痛

D.血红蛋白尿

E.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答案:

E

2.临床上最常见的输血反应是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变态反应

C.过敏反应

D.溶血反应

E.细菌污染反应

答案:

A

3.男性,70岁。

胃癌根治术后当天输血2000ml,病人出现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咳大量血性泡沫痰。

应立即

A.半卧位、吸氧、利尿

B.抗感染治疗

C.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

D.输入血浆或5%白蛋白

E.输入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

答案:

A

试题点评:

老年人在大量输血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大量血性泡沫痰,考虑左心衰竭,治疗应半卧位、吸氧、利尿降低心脏负荷。

4.最能减少输血的并发症且无传染疾病危险的是

A.输新鲜血

B.输新鲜冰冻血浆

C.输浓缩红细胞

D.输白蛋白制剂

E.自体输血

答案:

E

5.成人失血500~800ml,首先考虑输入

A.全血

B.血浆

C.浓缩红细胞

D.白蛋白

E.晶体液

答案:

E

6.与输入血液质量有关的早期输血反应为

A.酸碱平衡失调

B.过敏反应

C.出血倾向

D.丙型肝炎

E.疟疾

答案:

B

7.位体重60kg的女患者,因外伤引起急性出血约2000ml,经手术止血并在应用晶体液和人造胶体液补足血容量(血压已稳定)的基础上。

宜输注下列何种血制品

A.红细胞悬液(添加剂红细胞)

B.保存全血

C.洗涤红细胞

D.新鲜冰冻血浆

E.新鲜全血

答案:

A

试题点评:

患者急性出血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补足血容量后,还应输入红细胞以增加携氧,而又要避免过多的液体,因此选择A。

8.男,32岁,因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输血,当输入红细胞悬液约200ml时,突然畏寒,发热,呕吐一次,尿呈酱油样,血压75/45mmHg(10.0/

6.0kPa)。

该患者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种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

A.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B.溶血性输血反应

C.过敏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循环超负荷

答案:

B

试题点评:

据输血后畏寒、发热,血压下降初步考虑为溶血反应,尿液呈酱油样,考虑血红蛋白尿,可进一步诊断。

9.健康人血白蛋白(白蛋白)主要用于

A.补充营养

B.增强机体抵抗力

C.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扩容治疗

D.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E.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替代疗法

答案:

C

10.全血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保存损害",丧失了一些有用成分,它们是

A.血小板、粒细胞、不稳定的凝血因子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白细胞、血小板、稳定的凝血因子

D.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

E.血小板、淋巴细胞、凝血因子Ⅶ

答案:

A

11.迅速出血后出现休克症状。

表明至少已丢失全身总血量的

A.10%

B.15%

C.20%

D.25%

E.30%

答案:

C

12.关于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正确说法是

A.用等量的全血补充所估计的失血量

B.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适当输注全血

C.在晶体液、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合理输血(主要是输红细胞)

D.先输注血浆补充血容量,再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

E.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及血小板三者合理搭配输注

答案:

C

13.男,58岁。

患肝炎已10余年,因无力、纳差、腹胀20天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

肝功能试验显著异常,其中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白蛋白/球蛋白比率倒置。

为治疗低蛋白血症,首选的血液制品是

A.全血

B.新鲜冰冻血浆

C.普通冰冻血浆

D.冷沉淀

E.白蛋白

答案;E

试题点评:

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蛋白功能降低,自身合成不足,目前存在低蛋白血症,因此首选白蛋白。

14.男,52岁,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不全梗阻入院施行胃大部切除术。

术中出血约600ml。

心率9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98/

60mmHg(13.1/8.0kPa);血红蛋白105g/L。

在输血问题上,正确做法是

A.输注晶体液补充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

B.输全血600ml补充丢失的失血量

C.输血浆和红细胞各300ml代替丢失的全血

B.输红细胞悬液600ml,不必输注全血

E.输血浆600ml补充血容量,不必输注红细胞

答案:

A

试题点评:

患者出血量不足20%,心率、血压、呼吸平稳,血红蛋白仅轻度下降,因此主张不输血。

15.血型不合输血后,病人出现严重溶血反应,实验室检查的重要依据是

A.含铁血黄素尿

B.血尿

C.血红蛋白尿

D.网织红细胞增高

E.尿胆原(+)

答案:

C

16.成年病人因失血致意识模糊、血压测不到,估计失血量

A.>800ml

B.>1000ml

C.>1200ml

D.>1400ml

E.>1600ml

答案:

B

17.男性,35岁,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年,头晕、乏力、心悸2天入院。

入院时检查:

贫血外貌,Hb

50g/L。

患者既往有多次输血史,1个月前在输血过程中曾出现发热反应,体温达39.5℃,经对症处理缓解。

此次给予输血治疗,首选的血液制品是

A.全血

B.洗涤红细胞

C.浓缩红细胞

D.红细胞悬液

E.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答案:

B

试题点评:

患者既往多次输血史,并出现发热反应,考虑原因为免疫反应所致,因此选用洗涤红细胞。

18.一产妇分娩时产道出血400ml,血压100/65mmHg,Hb

110g/L。

因平时身体虚弱,其家属要求输血以补充营养和加快恢复体力。

此时正确的处理是

A.输注全血2单位

B.输注红细胞悬液2单位

C.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00ml

D.加强饮食营养,但不输注任何血液制品

E.输注入血白蛋白

答案:

D

试题点评:

患者出血400ml,血压平稳,血红蛋白基本正常,因此不主张输血。

第四章外科休克

【考纲要求】

1.概论:

①临床表现;②诊断与监测;③治疗原则。

2.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方法。

3.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考点纵览】

1.休克、有效循环血量的概念。

2.休克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微循环收缩期,微循环扩张期,微循环衰竭期。

3.休克的特点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有效循环血量依赖于血容量、心搏出量及周围血管张力三个因素。

4.休克的一般监测:

①精神状态;②肢体温度、色泽;③血压;④脉搏;⑤尿量。

5.尿量是观察休克变化简便而有效的指标,成人尿量要求>30ml/h,儿童>20ml/h。

6.休克的特殊监测指标:

①中心静脉压;②肺动脉楔压;③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④动脉血气分析;⑤动脉血乳酸值;⑥DIC实验室指标。

7.中心静脉压(CVP)测定,以了解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正常为0.49~0.98kPa。

CVP<0.49kPa(5cmH2O),血压下降,提示血容量不足。

UP>1.47kPa(15cmH2O),而血压不低,提示心功能不全。

8.休克病人体位:

平卧位或上身、下肢各适当抬高20°左右。

9.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必须补足血容量,尽量不用血管收缩剂。

10.注意血管收缩剂和血管扩张剂的特点。

11.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和损伤性休克,皆因血容量锐减所致。

12.感染性休克的常见病因和治疗原则。

13.激素在感染性休克和其他较严重的休克中的作用。

【历年考题点津】

(1~3题共用题干)

某男,32岁,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90/60mmHg(12/8kPa),中心静脉压4cmH2O

(0.398kPa),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血pH为7.32。

1.该病人的情况是

A.未发生休克

B.休克代偿期

C.中度休克

D.重度休克

E.虚脱

答案:

C

试题点评:

据患者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明显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快,血压低,考虑已发生休克,根据中心静脉压低,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下降,进一步诊为中度休克。

本题考点为休克的诊断和程度。

2.其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是

A.心功能不全

B.血容量相对过多

C.血容量严重不足

D.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试题点评:

创伤性休克为低血容量休克,中心静脉低,因此为血容量不足。

3.应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应用收缩血管药物

B.补充血容量

C.纠正酸中毒

D.给予强心药物

E.应用扩张血管药物

答案:

B

试题点评:

治疗休克最有效的措施为补充血容量。

4.女,85岁,因大量呕血、黑便送来急诊。

既往有冠心病,肾动脉硬化。

立即给予输血、补液及相应的止血措施。

对此患者指导液体入量及输入速度最有意义的参考指标是

A.中心静脉压

B.肘静脉压

C.血压

D.心率

E.尿量

答案:

A

试题点评:

中心静脉压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在反映全身血容量及心功能状况方面比动脉压要早,患者高龄,大量输血补液后易出现循环超负荷,因此A是最适合的选项。

5.治疗外科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基本措施是补充血容量,一般宜首选

A.平衡盐溶液

B.10%葡萄糖溶液

C.右旋糖酐

D.5%碳酸氢钠

E.全血

答案:

A

6.下列关于治疗休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是扩容

B.感染性休克时可应用大剂量氢化考的松

C.失血性休克时,止血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手段

D.感染性休克时,应首先使用升压药

E.感染性休克应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答案:

D

7.血压下降在休克中的意义为

A.是诊断休克的唯一依据

B.是休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C.是估计休克程度的主要指标

D.是组织细胞缺氧的主要指标

E.是休克最早的指标

答案:

C

8.女性,45岁,遭车祸时左季肋部撞伤脾破裂。

血压80/60mmHg(10.6/8kPa),神志尚清楚,脉搏120次/分,表情淡漠,口渴,面色苍白。

估计出血量达

A.400~500ml

B.600~700ml

C.800~1600ml

D.1700~2400ml

E.>2400ml

答案:

C

试题点评:

据患者临床表现诊断为休克中度,失血量应为20%~40%,因此选择C。

9.中心静脉压高而动脉压在正常范围,反映

A.右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

B.胸腔内压增加

C.右心功能不全或容量相对不足

D.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E.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答案:

E

10.休克监测中最常用的项目是

A.心脏指数

B.血气分析

C.肺动脉楔压

D.中心静脉压

E.心排出量

答案:

D

11.一成人烧伤面积60%,7小时后入院,经注射吗啡,头孢类抗生素和生理盐水1000ml,仍有休克,应考虑为

A.神经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心源性休克

D.低血容量性休克

E.中毒性休克

答案:

D

试题点评:

大面积烧伤后体液丢失过多,可致低血容量休克,注射吗啡后可减少神经性休克,发病时间短,已经应用抗生素,暂不考虑感染性休克,虽经补生理盐水1000ml,但补充量远远不足。

12.女,22岁,腹痛伴频繁呕吐3天,以肠梗阻收入院,血Na+133mmol/L,血K+3mmol/L,HCO-38mmol/L,BP

80/60mmHg,治疗应首先采取

A.纠正酸中毒

B.纠正低血钾

C.纠正低血钠

D.急诊手术,解除肠梗阻

E.纠正低血容量

答案:

E

试题点评:

患者频繁呕吐,血压低,脉压差小,考虑血容量不足,应首先纠正低血容量。

13.为感染性休克病人迅速纠正血容量不足时,下列各组液体中,首选的是

A.以平衡盐溶液为主,配合适量血浆和全血

B.以胶体溶液为主

C.等张生理盐水加代血浆

D.葡萄糖溶液加代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