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843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七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七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七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七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七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七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docx

《专题七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七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docx

专题七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用

2014年天津高考历史复习之中国近代史

知识点梳理:

一.争取民族主权的斗争: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

英国的鸦片走私:

①在中英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②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③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成为他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中国的禁烟运动:

①原因:

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

②林则徐禁烟的措施:

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③对虎门销烟的评价:

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

强决心。

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经过:

①爆发:

1840年,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

②1841年,英军侵占广东香港岛。

③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精神。

④1842年8月,英国军舰到南京下关,清政府屈服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经过:

①1856年爆发;②1858年,攻占天津,签订《天津条约》;③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占领北京,年签订了《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使,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

(3)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①根本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但国内市场狭小,希望从战争中寻找出路。

②欧美列强持纵容态度。

③朝鲜东学党起义,成为导火线。

④清政府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不认真备战。

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①爆发:

丰岛海战。

②平壤战役,

③黄海战役,

④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⑤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的内容:

一、割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二、赔偿日军军费二亿两百银。

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四、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受内地税。

影响: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1900年,为镇压义和团,八国组成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1901年,清政府与英、俄、德等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内容:

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②划定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允许中国人居住。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外国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

④禁止人民的反帝运动。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首。

⑥修订商约。

影响: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第4条最能说明这一点)。

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2、1840年到1900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

(2)黄海海战——邓世昌等爱国将领。

(3)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显示了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意志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3、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全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又称“七七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3)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遇难

(4)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731部队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6)正面战场的抗战

日军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国民政府在正面战争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多次会战。

凇沪会战:

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史称“八一三事变”。

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太原会战:

林彪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徐州会战:

李宗仁取得了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由于国民政府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抗战初期,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7)敌后抗日斗争

1937年,中共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国共合作实现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1940年下半年,在华北的敌后战场,发动了百团大战,指挥者彭德怀,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开了七大,大会提出党的任务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8)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意义: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世界发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孙中山等在东京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它有一个十六字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它的机关刊物是:

《民报》。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起义爆发。

成功以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3)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国旗为五色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定都南京。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

内容:

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等。

性质: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移风易俗,促进了中国社会观念的更新。

二思想解放运动“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魏源,徐继yu“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中央地方的代表人物,“自强,求富”“师夷长技以自强”器物学习

戊戌变法:

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却没能触动封建专制制度。

三经济上的发展

(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鸦片战争后)

(1)、外国商品冲击使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但在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列强大量收购农副产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经济的瓦解:

农产品日趋商品化,减少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成分。

(二)、洋务运动

(1)、时间: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2)、背景:

面临着内忧(天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略加深)

(3)、目的:

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代表:

中央:

奕;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5)实践:

近代工业:

时期

口号

成就

前期

自强

创办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上海)、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后期

求富

创办民用工业(辅助军工):

上海轮船招商局、天津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⑵近代海防:

北洋、南洋、福建海军

⑶近代教育:

①新式学堂、留学;②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

6、结果:

失败

⑴标志:

甲午战败

⑵原因:

只学科技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

7、评价:

(1)引进了西方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掌柜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经济侵略,对本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背景: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2)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2、时间:

19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3、资产阶级来源:

官僚、地主、商人          

4、分布地区:

东南沿海(上海、天津、广东)

5、代表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6、资产阶级特点:

两面性

⑴表现:

①革命性;②不彻底性(妥协性、软弱性)

⑵根本原因: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决定的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⑴外因:

列强加大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⑵内因: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时间: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

3、表现:

资本总额增加;企业数量增加;企业规模扩大;分布地区扩展(沿海→内地)

4、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三、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

1、原因:

⑴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扫除障碍;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政策因素);

⑵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⑶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提倡国货运动);

2、时间:

一战期间(1912-1919年)

3、概况:

⑴发展最快:

面粉业、纺织业

(2)特点:

时间短,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四、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第一阶段:

⑴时间: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⑵状况:

较快发展(夏天)

⑶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

2、第二阶段:

⑴时间:

1937-1945年抗战时期

⑵状况:

日益萎缩(秋天)

⑶原因:

①在沦陷区,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

②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3、第三阶段:

⑴时间:

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⑵状况:

陷入绝境(冬天)

⑶原因:

国民政府寻求美国的援助,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

②国民政府加紧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③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④官僚资本依赖垄断地位排挤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史随堂练习册

1.(2011·上海单科·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

”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D.晚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