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8339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讲义.docx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讲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讲义.docx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讲义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提纲

一、什么是幼儿园区域活动?

二、为什么要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

三、幼儿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一、什么是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发展水平和需求,根据教育目标,有目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区域活动(areaactivities),也叫“活动区活动”,是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

在我国,该概念更多地称为“区角活动”。

“在我国托幼机构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活动区为空间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早已存在。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

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

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

个人观点

1、幼儿区域活动是幼儿个别化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

2、幼儿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游戏开展的主要组织形式。

3、学习活动可以通过区域活动形式来进行,或者在一定时间成为集体或者小组活动的延伸。

但从内涵或者外延上来看,两者不是对等的。

(学习活动有集体、小组、个别等三种组织形式,事实上很多幼儿园或老师将区域活动等同于小组活动)

二、为什么要开展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意味着幼儿选择的可能性,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

(一)理论背景

建构主义理论:

皮亚杰(J.Piaget)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幼儿是积极主动学习者

观念变化

知识观

即对知识的看法。

三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知识?

2、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

3、个人如何获得知识?

新旧知识观

对知识的描述和解释(是什么为什么)

静态的结论性的

客观性普遍性绝对性

信息的接受

做的能力(会做知道怎么做)

动态的过程性的开放的

主观性个体性相对性

意义的建构

(二)政策背景

《指南》: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计划的活动”

“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

《指南》说明: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两种教学方式

两种学习方式

直接教学:

在教师的言语传授过程中,幼儿的学习是以接受学习为主的,教师的言语活动成为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间接学习经验

间接教学:

指教师对幼儿教学指导的一种形式。

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

——直接学习经验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一)《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提出的新要求

1、幼儿一日活动主要内容

生活活动

体育活动

自主游戏活动

学习活动

A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主要包括幼儿入园、进餐、饮水、盥洗、如厕、睡眠、离园等环节。

生活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旨在帮助幼儿发展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自我保护等能力,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规则和习惯。

B体育活动主要是指在运动场地上,通过器械运动、自然因素锻炼、操节等形式开展的日常运动。

体育活动能增强幼儿运动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是幼儿形成健康体魄、愉快情绪的重要途径。

体育活动包括了体育集体活动、自选活动和操节(幼儿园可自选)三个方面。

C自主游戏活动是指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自主游戏活动能够满足幼儿的个体需要,促进幼儿在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力、交往合作能力及提升好奇探究的品质。

D学习活动是指教师采用游戏、谈话、实验、操作、实地参观、听赏、表演等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学习活动包括活动准备、活动实施和活动评价三个环节,教师通过集体、小组和个别学习的方式组织学习活动。

2、如何理解四者的关系?

★生活活动、体育活动、自主游戏活动是不是学习?

★自主游戏活动与区域活动的关系?

★体育活动与自主游戏活动的关系?

★生活活动、学习活动要关注幼儿的自主吗?

★区域活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

★游戏活动评价的一般维度:

1、游戏的物质环境:

材料的提供和更新,空间规划与调整

2、游戏的机会与时间:

每天/每周可获得的机会,争端时间与零散的机会

3、游戏的内容与组织:

内容的适宜性,游戏与儿童经验、课题主题、与教学活动的关联性

4、游戏过程的指导与互动:

情感支持、认知支持、安全监护与行为引导。

5、游戏活动与课程的关联性:

对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支持性,与教学活动、生活活动的关联性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几个点

1、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安排——时间

2、幼儿户内外活动场地空间结构

——空间

3、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

——环境、材料

4、教师——观察、评价与支持

5、幼儿——操作(核心)

表现(是否积极状态)(是否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

(一)时间

1、时间保证(户外体育一小时、自主游戏一小时)

2、保证科学的进餐和午睡时间安排

3、时间的规范与灵活(不同年龄班、不同游戏、不同季节)

(二)空间

活动区是根据活动内容的类别对空间进行划分后的区域。

从区域功能分为四大类型:

表现性活动区

探索性活动区

运动性活动区

欣赏性活动区

表现性活动区:

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与表达的机会,主要是创造性的活动

1、装扮区——角色游戏

2、表演区

3、建构区

4、美工区

探索性活动区:

幼儿在不断的尝试错误中建构自己的经验。

1、益智区

2、科学区

3、沙水区

4、种植饲养区

运动性活动区

1、固定运动器械区

2、可移动运动器械区

3、自然游戏区

欣赏性活动区

1、阅读区

2、展示区

思考

1、各活动区设置基本要求

2、活动区应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地创设与调整。

若幼儿园环境与条件受到限制,可以一区多功能,分时段轮流开放。

或用可移动的材料柜或者围栏,随机创设。

3、区域设置是相对的,区域之间可以联动。

(五大领域对应?

(三)环境与材料

1、涵盖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创设

2、环境是否科学利用?

3、环境创设或材料提供是否适应幼儿发展需求?

(发展的全面性、不同发展水平)

4、环境或者材料是否对幼儿开放?

5、材料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不是越丰富越好(角色游戏:

以人代人、以物代物、情境转换)

1、阅读区

(1)设置在安静、光线好的位置(可连接私密角)

(2)心理氛围:

温馨、安静、舒适

(3)物质条件:

★区角的划分:

阅读区域

自制小图书区域

借阅区域

修补图书区域

2、结构游戏(建构区)

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

幼儿园常用的构造材料有积木、积塑、积竹、金属材料、泥、沙、水、雪,等等。

 幼儿学会积木的排列组合(铺平、延长、对称、加宽、加长、加高、围合、盖顶等),积塑的插接、镶嵌(整体连接、交叉连接、端点连接、围合连接等),以及穿套编织,粘合造型等技能。

思考点

(1)空间要求(固定、灵活空间利用)

(2)游戏材料的提供

★主体材料和辅助材料(丰富幼儿构建内容、引导幼儿扩展搭建主题)

★主体材料的适宜性(年龄特点)

(3)丰富学习经验的获得

审美规则的运用:

对称、有序排列、均衡等(艺术)

数学经验等

科学经验等

无主体材料的构建活动

3、美术区

(1)空间设置:

靠近水源、相对区域分布(绘画、手工、美术欣赏等)

(2)整体的环境:

整洁、艺术(布置呈现美感)——作品呈现(艺术作品、儿童作品——艺术性、儿童阶段应有水平)

(3)矮柜陈列材料、工具要丰富、全面、关注幼儿年龄特点

(4)辅助材料的提供

辅助材料

工具柜

5、科学区(数学区)

(1)空间要求可以固定,也可以灵活。

(相对独立空间:

美术区、阅读区、构建区、娃娃家等)

(2)材料提供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开放性

关于材料的投放

★科学性

插入图片:

材料科学性?

★可操作性和开放性

★越开放性强的材料,其可操作性越强,也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开放性的材料基本特质:

1、幼儿可选择玩伴(引发同伴交往)

同伴相互间的学习与影响非常重要。

2、幼儿可选择玩法(多种玩法)

(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3、幼儿可反复操作,可以反复试误。

如拼图、蒙台梭利学具。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他曾做过许多动物学习的实验,并用以解释学习的实质与机制。

----------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

4、是玩具也是学具:

玩中学,而非纯封闭性的作业性材料。

(四)教师的观察、评价与支持

1、教师如何观察

——看什么

是否关注了儿童的学习过程(是否观察到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发展过程)

是否关注了儿童的游戏水平

是否关注了人、环境与儿童的关系

是否关注了儿童游戏(学习)的动机和他们关心的问题

是否客观、全面地观察儿童

是否关注了儿童的需要与情绪

是否适宜地进行了广角观察与聚焦观察

——看的标尺

《指南》作为观察、了解幼儿的框架

——完整熟悉掌握各个领域和目标

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进行区域游戏观察:

(1)活动兴趣

幼儿经常选择哪些区域和活动材料

经常怎么玩、兴趣所持续的时间、

幼儿在活动时兴趣所表现的性别差异、

阶段性差异和个性差异等;

(如男孩子较之女孩喜欢去哪个区域,不同年龄班有无差异等。

(2)能力发展

(3)个性差异(手电筒录像)

(4)规则意识:

2、教师如何支持

当孩子自主游戏、独立学习时,教师立于幼儿背后,当他们有需要时,教师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

A情感态度上的激励鼓励(认同、接纳、肯定….)

B、提供适宜的“工具”“材料”

C、适宜的建议、提示

D、帮助推动幼儿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完成游戏中挑战、帮助幼儿游戏和信息

的深入和提升。

3、如何评价幼儿游戏中的教师

思考:

教师是否介入?

教师如何介入?

介入的三种状况:

无效、有效、负效

个人观点:

☆儿童学习观察重点

教师作为观察者主要观察什么?

观察的意义在于?

儿童以什么方式学习?

儿童已有经验是什么?

在当前环境下可能发展的学习经验是什么?

在当前环境下幼儿有新的学习经验获得吗?

教师在当下或者后续的活动中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

(支持策略)

(五)幼儿表现与发展

自主游戏的基本特征

☆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游戏水平

幼儿——操作(核心)

1、表现(是否积极状态)(是否自主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是否有深度学习?

2、幼儿是否有发展?

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游戏水平

A、是否自主?

B、是否专注?

(专注性如何、持久性如何)

C、是否愉悦?

————游戏的情感体验

游戏中的“深度学习”

☆游戏过程中儿童的游戏水平

幼儿——操作(核心)

2、幼儿是否有发展?

区域活动评价

入手:

环境和材料

重点:

三种互动:

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

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幼儿与教师的互动

相信儿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真正实现幼儿园课程的根本追求——有机整合。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