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刑法》最新版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7806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刑法》最新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刑法》最新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刑法》最新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刑法》最新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刑法》最新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刑法》最新版3.docx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刑法》最新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刑法》最新版3.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刑法》最新版3.docx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刑法》最新版3

《公共基础知识》必看考点《刑法》(2019年最新版)

1、单选题某晚,甲潜入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价值900余元)逃跑,乙紧追不舍。

甲见杂货店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车主丙正站在车旁吸烟,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

次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

本案不能以下列哪一罪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_____

A:

抢劫罪

B:

抢夺罪

C:

盗窃罪

D:

故意伤害罪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A

解析:

甲盗窃后为了逃跑,趁丙不备,夺取丙的摩托车,分别构成盗窃罪和抢夺罪。

次日为抗拒抓捕而实施的故意伤害行为构成单独的故意伤害罪。

此题考察的是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时空限制。

盗窃、诈骗、抢夺转化为抢劫罪的,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

“当场”指犯罪现场以及犯罪分子刚一离开现场就被及时发觉而立即追捕的过程(被视为犯罪现场的延伸)。

本题中被害人丙于次日抓捕甲的行为已不属于犯罪现场的延伸,所以甲的暴力行为不能转化为抢劫罪,而是单独的故意伤害罪。

2、单选题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占有公共财物的,构成_____。

A:

挪用公款罪

B:

贪污罪

C:

挪用资金罪

D:

受贿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B

解析: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3、多选题以下关于追诉时效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追诉时效期限是以法定最高刑为标准,不是以实际应当判处的刑罚为标准

B: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

C:

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以后,如果认为有必要追诉,可以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D:

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不再追诉

参考答案:

CD

本题解释:

CD[解析]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不再追诉,故C、D项说法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D。

4、单选题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_____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5、多选题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诈骗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_____

A:

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B:

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

C:

李弟不构成犯罪

D:

李弟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BC

本题解释: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共同犯罪的主体。

《刑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根据这一规定,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八种犯罪负刑事责任,在本题中,李弟只有15周岁,对诈骗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故李某与李弟之间不能成立诈骗罪的共同犯罪,李某单独构成诈骗罪,李弟不构成犯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6、单选题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包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

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

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

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

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_____

A:

过失致人死亡罪

B: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

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甲过失致乙死亡,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又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即产生杀人的故意,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7、单选题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_____

A:

简单的共同犯罪

B:

复杂的共同犯罪

C:

必要的共同犯罪

D:

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査的知识点是:

复杂共同犯罪的含义。

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是否有分工,共同犯罪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复杂共同犯罪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分工的共同犯罪。

在复杂共同犯罪中,共同犯罪人可以根据分工分为组织犯、实行犯、帮助犯和教唆犯。

在本题中,甲乙丙三人共同盗窃,存在着甲望风、乙入室行窃、丙接应转运赃物的分工,所以甲乙丙之间构成的共同犯罪是复杂的共同犯罪。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8、单选题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

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

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

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_____

A:

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

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

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预备行为

D:

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中止行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别是:

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就是既遂。

至于行为人是否最终达到了非法占有并任意处置该财物的目的,并不影响既遂的成立。

本题中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枚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

此时戒指已经在其控制之下,即其秘密窃取财物的行为已经实施完毕,符合盗窃罪的全部构成要件,成立盗窃既遂,故选项B说法错误。

陈某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的行为是发生在盗窃犯罪既遂之后,因此不存在盗窃中止的情形,其将戒指扔回柜台只是属于被迫返还财物,而并不影响对其犯罪性质的认定。

9、单选题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丙可能因为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

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分别是_____。

A:

均为直接故意B.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C:

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D.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B

解析: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我国刑法规定的大部分犯罪都可以由直接故意构成。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

从题意可知,甲对乙是直接故意,对丙是间接故意。

10、单选题所谓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

其中,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属于_____。

A:

犯罪主体

B:

犯罪客体

C:

犯罪的主观方面

D:

犯罪的客观方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解析]犯罪构成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并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总和。

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

其中,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犯罪行为和由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行为与结果直接的因果关系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和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所实施的犯罪及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这种心理态度由罪过、犯罪目的、犯罪动机等主观方面因素构成。

因此本题答案为C。

11、单选题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是_____

A:

管制

B:

拘役

C:

刑事拘留

D:

有期徒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拘役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

12、单选题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

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

甲的行为_____

A:

属于强奸预备

B:

属于强奸未遂

C:

属于强奸中止

D:

不构成强奸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因事实认识错误,不可能达到既遂的未遂称为不能犯的未遂。

其中对于犯罪对象的认识错误所导致的未遂是对象不能犯的未遂。

甲误认为乙是妇女而意图强奸,发现乙是男人后逃跑,符合对象不能犯的未遂的特征,属于强奸未遂,B选项正确。

13、单选题根据《刑法》关于量刑的规定,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对于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D:

累犯不适用缓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解析:

根据《刑法》第68条,一般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不是“应当”。

B错误。

要牢记一般自首和一般立功都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65条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除外。

《刑法》第74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14、单选题李某系A市建设银行某储蓄所记账员。

2002年3月20日下午下班时,李某发现本所出纳员陈某将2万元营业款遗忘在办公桌抽屉内(未锁)。

当日下班后,李某趁所内无人之机,返回所内将该2万元取出,用报纸包好后藏到自己办公桌下面的垃圾箱中,并用纸箱遮住垃圾袋。

次日上午案发,赃款被他人找出。

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_____

A:

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既遂

B:

李某的行为属于贪污未遂

C:

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既遂

D:

李某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

贪污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本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还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贪污罪与盗窃罪的区别是:

①前者除侵犯财产外还侵犯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后者只侵犯了财产;②前者的对象仅限于公共财物,后者的对象既可以是公共财物,也可以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物;③前者的行为包括利用职务之便的侵吞、窃取、骗取及其他手段,后者的行为分别是特定的窃取、骗取与侵占行为,不存在利用职务之便的问题;④前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本题中李某虽然在行为方式上是窃取,似乎符合贪污罪客观方面的特征,但李某所窃取的2万元营业款并没有利用其记账员的职务便利,因为营业款是出纳员保管,所以其行为构成盗窃罪。

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区别是:

盗窃行为已经使被害人丧失了对财物的控制时,就是既遂。

至于行为人是否最终达到了非法占有并任意处置该财物的目的,并不影响既遂的成立。

本题中李某已经将营业款藏到垃圾袋中,在事实上已经脱离了银行的控制,因此,其行为已经构成盗窃既遂。

15、多选题下列刑事案件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是_____。

A:

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

B:

恐怖活动案件

C:

可能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

D:

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

参考答案:

ABD

本题解释:

AB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0条规定: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据此可知,本题应选ABD。

16、单选题被判处死缓的罪犯,死缓执行期间,应当予以减刑的条件是_____。

A:

死缓执行期间,没有犯罪的

B:

死缓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

C:

死缓执行期间有悔改表现的

D:

死缓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B

解析:

《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第2款规定: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

17、单选题甲某认为乡公安员乙某办事不公,致其“坐班房”丢脸,因而怀恨在心。

某日酒后,妻子责骂甲某是“班房坯”。

甲某被激怒,转身操起一把长约1.2米的钢叉,声称要把乙某和乙某的女儿刺死。

他携钢叉去乡里寻找乙某未果,便沿路来到供销社门市部顺手拿走一瓶乐果农药,夹在腋下,来到乙某女儿的工作单位,声称:

交出乙某的女儿,与其他人无关!

该单位的职工说乙某的女儿不在。

他不相信,到车间里寻找也未找到,被工厂保安控制住。

甲的行为_____。

A:

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

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

C:

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

D:

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B

解析:

预备、未遂的区别要点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着手实行犯罪的判断需要因罪而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案属于预备犯,杀人行为的着手是开始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但不同的方式的着手的点是不同的,在刀杀、枪杀、棍杀的时候起码要等到行为人看到被害人,举起武器要打、要杀才能认为是着手,显而易见在本案中行为人连被害人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当然不能认为是着手。

由于行为人没有找到被害人而且被其他人拿下,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所以是预备犯。

这就是未遂与预备的区别。

常见的未遂与预备的区别除了杀人问题以外还有抢劫。

如:

一个人打出租车到某地去,结果引起司机的怀疑,直接把车开到了公安局去了,这种情况属于预备犯,因为抢劫的着手是为了获得财物,开始使用暴力威胁行为。

在这个案件中行为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来不及实施,因此是预备犯。

18、单选题贾某骑摩托车违章撞伤田某,造成田某腿部表皮破裂。

贾某送田某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田某注射破伤风针,田某因药物过敏而死。

贾某的行为对田某死亡而言属于_____

A:

过失杀人罪

B:

过失致人重伤罪

C:

交通肇事罪

D:

意外事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贾某撞伤田某,但无法预见到田某因医生失职而死亡。

贾某撞伤田某并送其至医院的行为于田某的死亡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属于意外事件。

19、单选题甲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在审查期间,甲又主动交代曾实施抢劫犯罪。

甲交代出抢劫案件的行为属于_____

A:

自首

B:

坦白

C:

立功

D:

悔改表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

《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20、多选题刑法是法律体系中重要的法律部门,下列各项中属于刑法的任务的是_____。

A:

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B:

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D:

维护社会秩序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ABCD[解析]《刑法》第2条明确了我国刑法的任务,即“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由此可知,A、B、C、D四项均是我国刑法的任务。

21、单选题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分为_____。

A:

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

B:

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

C:

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

D:

主犯、从犯、胁从犯、同时还规定了教唆犯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D

解析:

《刑法》第26规定: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27条规定: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28条规定: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29条规定: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2、单选题下列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_____

A:

武大饮酒过量神志不清,暴打妻子致其重伤

B:

刘二见胡同里有一人强暴妇女,于是拿砖头将其打昏,事后鉴定为重伤

C:

张三15岁,盗窃珠宝店财物价值20余万元

D:

李四精神病发作砍死其父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

解析:

《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A项当选。

B项属于正当防卫。

C项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故张三不应负刑事责任。

D项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

23、单选题下列情形哪一项属于自首?

_____

A:

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B:

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C:

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D:

甲给监察局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A选项正确。

该解释第1条还规定: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B选项中未供述同案犯乙,C选项中未供述本人罪行,均不成立自首。

依据该解释第1条的规定: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D选项中甲出走不知所踪,属于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情况,也不能认定为自首。

24、单选题小张犯盗窃罪被一审法院判决并处罚金5000元,小张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对小张并处罚金的执行机关是_____。

A:

一审法院

B:

二审法院

C:

监狱

D:

公安机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

A

解析:

注意执行权的划分,罚金、没收财产和死刑立即执行的执行机关是法院。

监狱对有期徒刑及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犯有执行权,公安机关对管制、剩余刑期不足一年的罪犯有执行权。

因此C、D错误。

注意无论在刑事还是在民事程序中,一般都由一审法院执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由上级法院执行。

A正确,B错误。

25、单选题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_____

A: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

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

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

解析:

根据《刑法》第84条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幵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并未被剥夺治权利,而A项是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不是假释的规定。

所以A项错误。

《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因此B、C两项说法错误。

《刑法》第65条第2款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而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罚还未执行完毕,不能构成累犯。

所以D项正确。

26、多选题关于被害人承诺阻却行为的违法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

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

B:

在钱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钱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

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人住宅罪

C:

孙某为戒掉网瘾,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没有电脑的房间一星期。

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

D:

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的大拇指。

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参考答案:

ABC

本题解释:

ABC[解析]被害人的承诺只有符合如下条件才可能阻却行为的违法性:

(1)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

(2)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3)承诺必须出于被害人的真实意志;(4)必须存在现实的承诺;(5)承诺至迟必须存在于结果发生时;(6)经承诺所实施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

此外,虽然没有得到被害人承诺,但如果推定被害人会承诺的,也阻却行为的违法性。

A项中,赵某的父母对于被侵害的法益没有处分权,而赵某自身对于承诺的事项不具有理解能力,因此承诺无效,A项错误。

B项中的情况可以推定被害人会做出承诺,因此可以阻却行为的违法性,B项错误。

C项中,作为成年人的孙某承诺放弃自己短暂的自由是有效的,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c项错误。

D项中,丁某实施的行为超出了李某的承诺范围,因此构成犯罪,D项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ABC。

27、单选题刑法分则某条文规定:

犯A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被告人犯A罪,但情节较轻,且其身无分文。

对此,下列哪一判决符合该条规定?

_____

A:

甲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为由,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B:

乙法官以被告人身无分文且犯罪情节较轻为由,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期2年执行

C:

丙法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