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722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精品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精品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17 石头书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齐读课题:

石头书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读,做做小老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弄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四、学习生字:

  1、学生合作、交流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学、领读二类字

  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

理解、品析课文。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复习课后的词语。

  2、自由提问: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

  学习1~5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过渡:

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3、石头像书吗?

说说你的看法

  4、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习6~13自然段。

  1、朗读课文:

  思考:

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2、小组学习,交流;

  

(1)、你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

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

画指的是什么?

  

(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12~14段:

  1、分角色读。

  2、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2)、"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说明了什么?

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

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3)、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

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

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

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

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三、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

总结课文,指导实践活动。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感受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

川川和磊磊的神态和语气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

  二、总结:

  1、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实践活动:

  1、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并简单介绍一些内容。

  2、交流收集的图片、资料或制作的小报。

  3、浏览相关的网站。

  附:

板书

               17、石头————像————书

                 一层一层       一册

                 雨痕 波痕 矿物   字

                 树叶 贝壳 小鱼   画

                 告诉         知识

18 小稻秧脱险记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知道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离危险的,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今天这节课,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将要来到农村去,看看那里的水稻田里发生了什么事?

(揭题)学生齐读。

   2.理解:

“小稻秧”是什么?

“脱险”是什么意思?

    介绍:

记——记载下来的事情。

    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生说)再齐读课题。

   3.课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最关键?

(脱险)

    紧扣这个词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说,出示)

    

(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齐读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先带着这两个问题,听课文录音。

   2.读后回答:

    

(1)是谁让小稻秧遇到了危险?

      (板书:

杂草)

    

(2)又是谁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出示:

喷雾器的图片(介绍:

喷雾器、除草剂)

      (板书:

除草剂)

   3.学录音,自读课文。

     读完回答:

可稳拿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遇险,那几个自然段讲了小稻秧脱险?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出示词语:

(学生指名读、齐读)

     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一拥而上拼命

   2.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

读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注意这些词语,边读边想。

   3.表演理解(请理解的同学上台)

     “团团围住”(包围住)

     表演结束,提问:

这些杂草厉害吗?

凶吗?

(这就叫“气势汹汹”)

     杂草野蛮吗?

他们讲不讲道理?

(板书:

蛮不讲理)

     杂草让小稻秧多说话了吗?

(这就是“不由分说”、“一拥而上”)

   4.小稻秧遇到了这些蛮不讲理的杂草,怎样了?

(板书:

当场病倒)

     他们得了什么病?

(营养不良症)

   5.指名读,评价,齐读。

  四、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

    过渡:

正当小稻秧身处险境之时,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呢?

   1.再表演(3、4自然段的内容):

     一学生——喷雾器,老师——杂草(生齐读第一句、最后一句)

     (板书:

纷纷倒下)“纷纷倒下”说明什么?

   2.至此,小稻秧脱离了危险,他们怎么样?

(板书:

跳起舞来)齐读第5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这两个问题,能解答了吗?

(学生回答)

   2.齐读全文。

  六、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齐读。

   2.重点指导:

杂、欺、喘

  七、作业:

习字册

  板书设计:

                30.小稻秧脱险记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杂草        除      小稻秧

          蛮不讲理      草      当场病倒

          纷纷倒下      剂      跳起舞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边读边体会“气势汹汹”“不由分说”等词语的意思。

   2、精读课文,了解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除草剂、喷雾器具有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的作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长大用科学的志趣。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自编一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小稻秧脱险的过程,了解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继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具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什么?

  二、精读课文

   1、自读课文1——2自然段。

要求:

用“——”线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

    

(1)检查自读(出示课文1——2自然段):

     a、指名读课文。

     b、说说你画了那些句子。

     c、你觉得这些杂草讲理吗?

从哪儿看出来的?

      (结合回答理解词语“不由分说”和“蛮不讲理”)

     e、杂草既多又凶,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理解“气势汹汹”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朗读)

     f、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面对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怎么样了?

       看到小稻秧病了?

杂草们又会有什么表现呢?

(学生分别回答)

    (3)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指名评议——指名读——再评议——齐读)

    (4)有感情地朗读第1——2自然段。

   2、过渡:

如果没有人来帮助小稻秧,小稻秧会怎么样?

杂草们会怎样?

   3、学习第3——5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

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讨论:

“毛毛雨”是指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你见过除草刹吗?

你知道化学除草剂有什么作用?

通过查资料,你对除草剂了解多少?

说给大家听听。

(指名分别说)

    (5)投影出示喷雾器大夫与杂草在一起的图片:

(学生自由答)

       体会一下:

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对杂草说的?

       想象一下,杂草此时会不会气势汹汹?

       引读:

一个洪大的声音——

    (6)比较这两个句子中的“收拾”分别是什么意思?

      a、你把房间收拾一下。

      b、这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7)听了喷雾器大夫的话,杂草们当时又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8)想象一下,“纷纷倒下”是怎样一副画面?

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能不能集体做一个“纷纷倒下”的动作?

(学生做)

    (9)杂草们纷纷倒下后,小稻秧的心情可能会是怎样的呢?

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

(自由回答)

      杂草们倒下了,小稻秧们该是多么高兴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