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64668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docx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docx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研究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做约束,经费支出不够明确,一些领导认为小的支出不必关注,如办公室物品的采购、交通费用、旅餐费、接待类费用等,致使最终成本增加,远远超出预算。

账目不准确,漏记帐、改帐的现象时有发生,财务报销制度不够严格,只要有领导的签字,有相关的报销凭证就可以到财务部门领取报销费用,这给一些人留有了投机取巧的余地,很多人为谋取个人私利对报销单据进行造假,领取本不该属于自己的报销费用,最后决算远远超出预算,给事业单位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二)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甚至有的根本不懂业务,把财务工作当成只是每月报报表,算算工资而已的轻松简单的工作,只要会算数就能干,因此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纰漏,甚至报账不准。

现在是网络时代,很多财务工作是靠计算机完成的,个别财务人员计算机不熟练甚至不会,只好去求助他人,甚至有时要请其他部门计算机精通的人员帮忙,但有些财务工作是需要保密的,这样给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还有的工作人员不遵守工作时间,劳动纪律涣散,常以工作为名晚来早走,造成不良影响。

  (三)管理不到位

  对财务职能管理不到位,分工不明确,预算执行管理不够严格,预算几乎失去参考价值,财务人员只重视核算和编制报表,忽视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没有成本管理意识,缺乏税收策划相关知识,人员工资核算部门责任不清,财务人员集中办公,不利于了解基层业务,财务管理信息化不完善,财务人员手工记账和和信息化共用,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一)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加大资金管理力度,提高资金使用率。

建立健全预算控制制度,预算控制制度是财务管理内控的重要保障,完善对预算的审核及管理制度,加强对收支费用的合理化控制,按规定的程序办事,违者必须严惩。

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环节的职责范围,细化到每个人,责任和绩效相联系。

建立监督机制和各种监督制度,对财务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管理,定期不定期抽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现资金运行的公开化,加大资金审核力度,一旦发现贪污腐败的行为,严惩不贷,保证事业单位财务内控有效运行。

  

(二)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

  针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在财务工作中做到融会贯通,能够胜任财务各个岗位的工作,此外,要根据本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本单位财务管理需要的人员技能素质培训计划,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多为工作人员提供外出学习和参观机会,开阔视野,学习其他单位先进的经验和好的管理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工作实践。

定期组织网络知识培训,加强信息化进程,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信息系统漏洞的犯罪经常发生,因此,在对业财务管理人员网路培训中,更应进行警示的教育,保证事业单位经济安全,避免给单位和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三)加强管理

  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领导要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强化预算执行管理。

对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决算与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分,严重的要开除公职,甚至负法律责任,在收支业务控制方面,对收入支出业务实行对口管理,实行资金支出前申请制度,有效控制资金支出规模和资金使用方向,资金统一由财务部管理,加强管理内控。

充实财务部门人员,强化队伍建设,有些岗位实行轮岗制,严格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专业性较强的重要岗位,要求学历必须达标,比如担任总账会计岗位人员,必须具备会计学专业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以上职称,加强财务人员政策法规、业务知识、财务系统软件等各方面的培训,定期考核,作为年终考核的部分内容,建立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对严格管理制度,节约资金,提高工作效益起重要作用,因此,事业单位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内控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出合理的改善方案,对加强财务内控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体系,做好公共项目的预算控制,合理的控制费用支出,提高内控质量和水平,促进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顺利运行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

王丽单位:

泰安市房产交易中心

  [1]佟雪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经济,2016:

106

  [2]钱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2016:

202

  [3]迟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2015:

31-32

  [4]苏立巍.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5:

215

第二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滞后

  信息化管理是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必要条件。

可如今很多事业单位即便有电脑也不去安装相应的财务管理软件,也只对一些基础进行操作,缺乏对审核信息的重视,个别的部分会有财务管理的软件,虽然有安装,但却并未有员工真正的去利用它,如果继续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那么会对信息化的发展形成阻碍。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仍旧

  落后在国库集中支付制作为基础条件下存在,事业单位在管理账户、财务的时候应用的管理方法和预算管理方面都发生了大的转变。

牵涉很多方面,其中包括会计、财务、金融、票据、现金和一些法规、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的系统还不够完善,比如像一些对会计内部的控制制度、预算的管理方法等,这些在很久之前已经不能满足国库集中支付制了,若想顺应国库集中制,就需要完善对事业单位的改革提高要求。

  财务管理的根基比较弱

  许多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还不能满足如今的在财政体制改革和国家集中制,在实践中来观察日常管理,会发现事业单位比较忽略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者的基本思想素养还不够高、管理经验不足、对待业务的能力有待提高和对于财政的观念依旧不符合改革之后的实际需要,甚至还有部分人员依旧停留在最基本的层次上,也就是计费。

会计师对业务审核的能力十分有限,财政管理的能力还没有贯彻到实际中来,发挥不到极致,因此,现在的管理根基比较薄弱。

  努力提高单位会计电算化标准

  根据上面提及的,现在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实施对于事业单位建设信息化有了新高度。

这一制度的出台职能在健全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才会将效能发挥到无限大,也会为国库集中支付制的应用带来技术支撑。

由于许多事业单位有关于财政流程或对于每项支付活动都会由网络系统自定的去实施,这会使财务支付活动一直维持在自动控制的情况下。

因此,事业单位若想平衡发展,必须要依靠计算机的驱动和网络管理系统的使用,这样才能有质量的提高财务电算化的水准,解决对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使其顺应国库支付制的前行之路。

  对财务管理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在还没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之前,储蓄足额时只能停留在银行的账户上,这一制度实施以后,全部的财政资金都需要回流到国库中去,不同的事业单位有着不同的运用准则,而不会对某一专项划分要承担的责任,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要与款项都会得到财政资金的拨付。

因此,事业单位在实行财务管理任务的时候,要有一个自己的规划,有目标的策划好每一步,来分配好管理资金到管理预算。

促进预算编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是实现这的目标的基础。

  细化财政资金的运用范围

  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需规划好财政资金的应用范围,事业单位的应用资金项目应用面比较广,针对于项目经费也只是针对于一个项目,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只会对公用的开支进行分类对比。

然而,如果在日常工作中碰到很多问题,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如何规范好财政资金的方向和范围,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都是属于公用的性质,并非是行政方面的定义。

只有这样才能定位好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的运营范围,来加强使用效率。

  提高财务管理职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者是决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发展方向,为了有效的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后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要求,事业单位内部必须要对全体人员进行一个高标准的教育与培训,这是直接影响单位财务能力的因素。

在国库集中支付的前提下,要大力的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提升财政管理员工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对财政管理人员要求必须具备两点品质:

第一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养,这是做好财政管理人员的基本品质,财务管理方面涉及到方方面面,专业度很高,同时,在管理中比较容易出现突发状况或者是危急情况的发生,为此,要带领全体员工提高职业道德、端正职业态度,严格自律,以真诚的态度、敬业的精神来对待平时的管理工作;第二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各个部门负责人要进行岗前培训、行业再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存有正能量,在国库集中制实行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用前卫的理论知识和精益的头脑,来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能融汇贯通到实际应用中来,要刻苦专研互联网技术,提高会计计算化的应用程度,增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准。

还有最后一个不能被忽视的方面,财务管理人员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后,还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要在实践中成长,吸收经验、不断壮大,以突破自我为自身的终极目标,激发自身的潜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使财务管理的能力加强。

事业单位要打造出一支精英队伍,作为模版使其作为参照物,让每一支队伍都成为业务能力高、专业素养好、遇事不惊、能落实好财务管理的任务,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会收获一个不一样的事业单位。

  “自下而上”式

  由于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事业单位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下而上”式;另一种是“自上而下”式。

对于财政管理是会面临很多问题,所谓“自下而上”是指各个内部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将计划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浅谈自身的想法,如果涉及的用款项目和资金,都是按照轻重缓急来排序的,是因为财务部门对资金状况的全面掌握。

实行国库支付制的要求是必须做好财政的计划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制与会计预算是紧密相连的。

财政上报资金的计划是删减形式,以用多少资金计划来上报上级,经批复的部门进行预算来追加预算。

  “自上而下”式

  “自上而下”式是指单位财务部门根据月份的形式来给予单位下达预算,各预算单位都是按照指标的额度和可用资金的情况,将可以用的资金进行分配,给予到各个部门。

财务部门根据审批的多少来下发,使各个机构按照计划来进行合并分类,形成单位的用款额度,预算单位按照用款额度和用款计划的项目来支付,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是财政部门。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必须革除旧的财政管理方式,构建新的管理方式,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在国库集中支付作为前提,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需开辟一个优秀的新纪元,着重从财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开始,要努力杜绝挪用资金的一系列的违纪行为,从根源上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财政资金的利用率。

在顺应基本国情的基础下,在事业单位进行改革的流程中,必须摒弃与事业单位改革理念不符的陈旧思想理念,开展新的管理模式。

在国库集中支付条件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出现的突出问题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作者:

李婉单位:

大连市甘井子区国库支付中心

  [1]博闻.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1(03).

  [2]肖东云.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2).

  [3]朱艳平.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

  [4]苗萍.浅析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2(32).

  [5]梁沛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3(19).

第三篇: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改革研究

  

(一)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当前社会环境下,对部分事业单位,尤其是具有经营职能的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能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激发其活力。

因此,要依据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对事业单位进行改制,推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事业进步。

  

(二)事业单位实施分类改革之后,对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具有积极意义,也有助于建设现代组织体系。

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

事业单位要通过转企改制,参与到市场化进程中,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1]。

  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工作逐渐深入,其传统财务管理体制中的各类问题也逐渐凸显。

如果不及时进行解决处理,就会对单位的经营效益以及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就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解决,保障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管理方式及财务制度无法满足企业财务管理需要。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成本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要求以及执行的会计制度不同。

例如,事业单位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以至于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无法对实际资产状况进行明确反映。

固定资产购买核算时,分别增加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余额,直接记入支出,在固定资产核算中对是否计提折旧有决定权。

固定资产购买时,将购置金额全部作为支出,使事业成本虚增,不符合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同时因运行成本中不含折旧费用,致使成本核算不完整,出现盈余虚增情况;成本核算中,事业单位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很难对具体经济业务进行完全反映,出现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匹配的现象。

  

(二)财务报表的信息不完整。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反映的财务信息有限,它是对事业单位特定时期内资金流动以及盈亏的一种记录,可以说是对资金使用的一种监督方式。

但是,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所呈现的信息十分有限,对于资金的使用及其产生的效益很难准确反映,而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采用预算绩效考核方法,以预算管理为主,不注重经济效益,使成本核算过于粗糙,缺少细致性、全面性的考虑,导致报表信息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内在要求不相一致。

此外,事业单位在财务报表的制定上,忽视了对现金流量的合理编制,从而增加了现金管理的难度[2]。

  (三)缺乏全面有效的预算管理控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资金使用缺乏规划,仅进行事后核算。

很多单位对经费开支进行实报实销,并未依据预算管理来对预算进行有效执行。

财务人员没有在资金使用之前,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预测,也不注重控制资金使用过程,资金收支考核工作又过于单一,使财务监督并未发挥实质性效用,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

  (四)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工作薄弱。

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缺乏内控意识,使内部控制停留在规章制度层面,甚至将内部控制划归财务部门。

我国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实施时间不长,对于内控所涉及到的要点也不明确,很难从整体上做到全面性和规范性,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在具体实施上缺少针对性。

除此之外,当期很多事业单位没有构建内审制度,缺少了制度的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就会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样就会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增加。

  (五)核算及管理方式无法适应企业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原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核算和管理方式与企业管理目标缺乏衔接性。

在税收管理方面,对财务人员提出了很高的管理要求。

因专业水平限制或管理能力不足,难以适应企业财务工作及发展要求。

  

(一)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加强成本观念。

事业单位转企之前,无论是成本、资产核算方式,还是财务报表的信息反映状况,都与企业管理要求存在偏差。

转企之后,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建立符合本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

转制单位也要依据实际要求,将会计衔接工作落实到位,依据具体规章制度,对会计科目和核算方式进行重新设置。

核算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以及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提取折旧和摊销等,收支核算时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同时,员工要重视成本核算,实现管理、销售费用控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各种财务会计信息,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3]。

  

(二)注重财务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转企之后,科学分析日常财务状况,依据企业化财务管理需要,以会计信息分析为基础,实现对财务工作的实时化监控,这样可以保证财务报表所反映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可以使成本和收入费用在核算上更加细化。

构建完善的财务分析制度,选择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建立规范的指标体系,以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为企业和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同时,要将现金流量分析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使现金流量表更加完整,确保各项资金的合理应用。

  (三)规范预算,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出资者、经营者与各部门及职工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制约,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事业单位转企之后,要明确市场动态,对单位经营收支实施全面预算控制,事前制定预算计划,事中执行监督控制,事后进行总结分析,使预算管理程序中包含资金收支,并限制无预算支出。

对全面预算进行编制和执行,使财务管理关口前移,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更具前瞻性和预见性,将业绩考核与预算指标挂钩,使员工日常工作更加积极,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其经济效益[4]。

  (四)健全内控制度。

企业管理中离不开财务内部控制。

如果内部控制比较完整,能够使财务报表信息更真实可靠,实现财务风险控制。

转企改制之后,事业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领导层要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确保自身参与性。

对内部控制过程进行规范,使各岗位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从而防范违法乱纪的行为,同时要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

同时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将事前审核、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落实到位,使其具备较好的实施效果,并注重人才培养,使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水平不断提高[5]。

  (五)强化财务人员管理意识,构建培训发展机制。

根据实际财务管理改革工作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和培训,使其具备较强的财务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

强化财务人员的企业财务管理意识,使其对投资风险、成本筹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经营收益等具备明确认识,并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加以践行。

与此同时,构建财务人员培训管理机制,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使其能真正服务于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改革工作[6]。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转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管理部门要依据事业单位发展背景及财务管理工作要求,明确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问题,完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财务分析,使预算过程更加规范,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充分提高经济效益,使其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具可开拓性。

  作者:

张美华单位:

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1]孙红梅.浅析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的财务管理改革思路[J].会计师,2014(07):

68-69.

  [2]张志强.新时期事业单位强化财务管理的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3(02):

122,124.

  [3]曾芳.探析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财务管理改革的思路[J].企业导报,2013(14):

30-31.

  [4]肖晓霜,史莹.转企改制背景下的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以陕西省文化事业单位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04):

205.

  [5]潜颖.事业单位转企过程中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重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3):

48-49.

  [6]郭全中.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研究[J].新闻记者,2012(05):

11-16.

第四篇:

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探讨

  会计集中核算指的是政府财政部门设立核算中心,在保持事业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资金审批权等不变的情况下,推动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会计集中核算作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增加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益,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会计集中核算作为一种具有探索性质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出问题,必须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推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工作,是事业单位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强财政资金监督,减少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增加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现实问题。

  

(一)事业单位会计职责不明晰

  根据会计集中核算管理体制的要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管理。

由于开展会计集中核算,事业单位取消会计及出纳人员等岗位,而很多财务管理工作依然由事业单位承担,事业单位资金的所有权以及使用权保持不变,这极易带来会计核算中心和事业单位之间在会计职责划分等方面的矛盾。

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重视开展会计核算,并不参与事业单位的具体财务管理工作,而在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看来,既然会计核算中心承担着对事业单位资金的审核和监督等权利,那么会计核算中心就应当重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因此,会计职责不明晰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之一,阻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脱节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在实施集中会计核算之后,出现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权与会计核算业务之间脱节的问题。

根据会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制度,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管理的事业单位,其所开展的资金业务都应该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统一集中的结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权限受到影响,因此很多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了。

一些事业单位甚至认为,在纳入到会计核算中心之后,事业单位就可以不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了。

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使得资产会计核算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相分离,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带来了国有资产流失等财务隐患。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弱化

  在事业单位被纳入到会计集中核算之后,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发生了变化,不再承担算账记账等任务,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力遭到削弱。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以及风险防控意识本身就比较淡薄,随着财务人员岗位及职责的调整,事业单位难以有效消除假账错帐等违规财务行为。

而会计核算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对会计凭证及原始单据进行审查,核实票据的合法性以及手续的完备性等方面,他们对于票据以及事项的真假等无法进行有效辨别。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职能的弱化以及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工作的缺陷,必然会引起事业单位内部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等行为的发生,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巨大隐患。

  (四)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低

  从事业单位的性质来说,事业单位座位承担社会公益建设任务的社会组织,是对政府相关职能的有效补充。

因此,对于资金的科学合理运用,是事业单位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实现服务目标的必然要求。

但是,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事业单位社会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看来,会计核算中心能够有效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因此,他们对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放松要求,很多单位的财务人员被调整到其他岗位,也有些财务人员尽管仍然从事财务管理工作,但是他们缺乏工作的积极性,被动遵守相关制度,而对于提高单位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益、盘活存量资金等工作缺乏创造性,造成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健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