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120套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581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6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年120套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8年120套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8年120套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8年120套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8年120套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年120套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二.docx

《08年120套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年120套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8年120套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二.docx

08年120套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二

08年120套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

(二)

班级:

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分数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44,每题分)

1)(08江苏淮安)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的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题

30-1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

模糊.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的前提下.他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_______(填“靠

近”或“远离”)眼睛.

(2)如题30-2所示的(a)、(b)、(c)、(d)四幅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

_________,其矫正做法是图_____________.

题30-1图题30-2图

2)(08江苏淮安)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

你用题32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

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正方案:

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题32图

(2)反方案:

探究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

 

3)(08江苏南京)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如图22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cm刻线处,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08江苏南通)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5)(08江苏苏州)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

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

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cm

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

“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6)(08江苏泰州)如图15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

(2)相同的操作

7)18.(08安徽)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

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

请你认真思考下面的四种实验设计方案后,回答问题

甲.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乙.除甲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丙.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丁.与丙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步骤相同。

以上四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

_______(选填“甲”、“乙”、“丙”、“丁”)

8)(08北京)如图所示,小刚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作实验。

他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

经过分析,他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烛焰中心、 中心和光屏中心没有被调整到同一高度。

上述问题解决后,小刚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

并测得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则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9)(08年大连市)(6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6甲所示。

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

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口点时,如图16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16丙所示。

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____________为止。

(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6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________S2。

(选填“>”、“=”或“<”)

(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

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凸透镜方向观察,如图17所示。

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离凸透镜较近时就看不到这个像了,请分析并说明其原因。

 

10)(08辽宁沈阳市)(3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13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13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8辽宁省十二市)(5分)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

于是她猜想: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她选用_____________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和两只______________的蜡烛及刻度尺来完成实验。

(2)实验中她把蜡烛分别放在镜前的______________位置,发现像与镜后的蜡烛总是______________的。

(3)她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

12)(08安徽)我们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装置图。

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

请你认真思考以下的实验方法和过程,然后回答问题:

a.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经过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b.除a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c.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或从较近的位置逐渐远离),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烛焰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从而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d.与c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做法相同。

以上探究过程与方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填标号)。

13)(08福建泉州)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7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

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8cm处时,如图17乙所示,则该凸透镜右侧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的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14)(08甘肃天水)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道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在实验

(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正立的像。

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镜。

15)(08广东茂名)(10分)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12所示是其实验的部分过程.

(1)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_㎝.

(2)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使光屏的象清晰,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_移动._________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名称)是利用这原理制成的.

(3)在

(2)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_______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__________.

 

16)(08广西柳州北海)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_______________.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_____________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能”、“不能”)。

(2)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物距/cm

像距/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

12.0

12.O

等大

第二次

15.O

15.0

等大

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17)(08广西柳州北海)

(1)完成图10的光路图

18)(08年黑龙江鹤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