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 04 启功传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x
《学年高中语文 04 启功传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 04 启功传奇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04启功传奇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启功传奇
简介
张掮中,男,笔名苏溶、苏榕,苗族。
湖南省武冈人,当代学者、作家。
著有纪实文学作品《冰心老人最爱猫》、《启功先生的诙谐人生》等,主编《电视艺术辞典》、《写作学》等,参与编撰《中国小说鉴赏大辞典》、《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现代成语词典》(合作)等,2003年张掮中根据采访的素材,写了《启功传奇》一文,发表于当年第四期《名人传记》上。
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
独创“启体”书法。
其主要著作有《古代字体论稿》、《汉语现象论丛》、《论书绝句》、《论书札记》、《说八股》、《启功书画留影册》等。
《启功传奇》是人物小传。
作者除了介绍传主的身世外,还介绍了有关的书法知识、文史知识。
例如,小传中的“刀锋、笔锋、观碑、结构”等书法知识,汉字结构的“先紧后松、左紧右松、内紧外松”等规律都非常有价值。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嫡系(dí)夭亡(yāo)衣钵(bō)
耄耋(mào)(dié)后裔(yì)夙愿(sù)
悲恸(tònɡ)闭门羹(ɡēnɡ)狡黠(xiá)
撒手人寰(huán)掮(qián)翰林(hàn)
(2)多音字
济
禁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悉心·细心
两者都有“用心”之意。
“悉心”指用尽所有的心思。
“细心”指用心仔细。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基于家学的渊源,又得到祖父门生的刻意指点和悉心(悉心/细心)培养,启功在古典诗词和经史辞章方面便脱颖而出了。
②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悉心/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
(2)夙愿·愿望
“夙愿”指一向怀着的愿望。
多用于书面语。
“愿望”指心中期望实现的想法。
多用于口语。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启功了了报答师恩的夙愿(夙愿/愿望),赵朴初先生题诗赞曰:
“输肝折齿励耕耘,此日逾知师道尊。
万翼垂天鸾凤起,千秋不倦诲人心。
”
②把想做的事都做好,把想写的作品全写出来,使自己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这是我最后的愿望(夙愿/愿望)。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
(×)
请说明理由:
“相濡以沫”指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此词一般用于两人之间,另外应该是困境中,此处不合语境。
(2)把自己抬得过高,别人未必会仰视你,只会对你敬而远之;把自己摆得过低,别人未必会尊重你,觉得你是矫揉造作。
(√)
请说明理由:
“矫揉造作”指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此处符合语境。
(3)他们到底扶持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
(×)
请说明理由: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对象是人,此处不合语境。
(4)赵老从教三十余载,呕心沥血,为蔚地新学之创建,贡献非浅。
(√)
请说明理由:
“呕心沥血”指形容费尽心思。
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此处符合语境。
(5)我市工商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食品质量检查报告,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
请说明理由:
“在劫难逃”指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脱(迷信)。
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
此处不合语境。
(6)“养儿防老”这种观念在农村仍根深蒂固,因为农民在医疗、养老方面的社会保障还远远不够。
(√)
请说明理由:
“根深蒂固”指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此处符合语境。
(7)货车司机见此情况,立即拿出干粉灭火器扑救,但由于火势蔓延太快,几个灭火器都无济于事。
(√)
请说明理由:
“无济于事”指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此处符合语境。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启功传奇》是一人物小传。
作者从启功身世、夫妻情、书法、性格几方面加以介绍,内容虽少,却以少胜多,非常传神地刻画了启功先生其人。
作者还介绍了书法知识,文史知识。
启功传奇
1.《启功传奇》一文由四个小标题组成,分析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及体现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独创‘启’姓,自当始祖”一节叙述了启功的家庭渊源,以及为了家庭而自谋生计和他与老师陈垣之间浓厚的师生情谊。
表现了启功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可贵品质,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老师都是那么的真情奉献自己。
“患难与共情未了”一节叙述了启功的妻子为了启功担起操持家务的重任和为启功精心掩藏字画的事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重大局、识大体的伟大女性形象,从中也可看出启功对妻子那真挚的爱。
“独创‘五三五’字体”一节叙述启功在书法上借鉴前人又不同于前人,从而独创字体的事情,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在艺术上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的学者形象。
“‘三怕’与‘二不怕’”一节叙述了启功人生中的几个小插曲,包括:
别人假冒其名卖书法作品,他不计较;别人为其介绍老伴,他婉言谢绝;到医院看病与赵朴初开玩笑;自撰《墓志铭》等。
这些生活中的小插曲无不表现了启功那种幽默风趣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见到一位体贴他人、执着爱情和受人爱戴的师长形象。
2.“独创‘启’姓,自当始祖”一节中,启功先生在陈垣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之际,他以在香港义卖所得的一百六十三万元人民币设立了“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学助学基金”,这体现了启功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基金以“励耘”命名,是因为老校长陈垣生前曾吟诗云:
“老夫也是农家子,书屋于今号励耘。
”陈垣久居此屋,励耘书屋由此得名。
启功通过设置这个以“励耘”命名的奖学助学基金,了了报答师恩的夙愿,表达了启功尊敬师长、知恩图报的精神。
3.在“患难与共情未了”一节中,作者说“这‘奇迹’,为启老,也为中华民族保留了一批珍贵的墨宝”,其中“奇迹”指什么?
作者为什么称之为“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奇迹”是指启功妻子章宝琛费尽心思为启功收藏书画一事。
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这在当时是很难办到的事情,而且也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事情,这在以后更是价值连城的事情。
从中可见一个深明大义又精明能干的贤妻形象。
4.阅读“独创‘五三五’字体”一节,说说启功是如何独创“启体”书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启功先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苦练用笔,一笔一笔地琢磨,临帖临得分毫无差。
又潜心描写,从名家书法的笔画结构上,找到了写字的规律。
他采用一个更为符合字形结构的划分法,便是由他首创的“五三五”不等分,这种字形上下左右的分量较大,中间的分量较小,而不是“九宫格”那样的“九等分”。
启功在这“五三五”不等分的基础上练字许久。
他反复研究,又发现了汉字结构存在“先紧后松、左紧右松、内紧外松”的规律,做到“胸有成竹”——就是写字时,心中应先有这个字的“骨架结构”,下笔心中有底,笔下也就有神了。
启功认为写字只要写出结构,好看就行,爱怎么拿笔就怎么拿,爱怎样用笔就怎样用笔。
哪怕每天写几个字,将字的结构写准确就是功夫。
“五三五”不等分结构字体,便是他独创的“启体”书法。
5.结合《启功传奇》,谈谈小传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启功传奇》是人物小传。
小传不求全面详尽介绍传主。
小传之小,一是篇幅短小。
在小传中,作者通常不对传主做宏观全局的描述,而是撷取传主的一个或某几个侧面加以介绍。
启功先生是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可以入传之事很多,但本文作者仅从身世、夫妻情、书法、性格几方面加以介绍,内容虽少,却以少胜多,非常传神地刻画了启功先生其人。
小传之小,还在于所叙之事小。
小传作者多半关注传主的细微小事、逸闻趣事,因此,传记便生动有趣活泼可喜,传主也因为文中的诸多细节而显得更加鲜活生动。
围绕中心选材,不枝不蔓
《启功传奇》为了更好地再现传主的精神风貌,特别注重选择恰当而富有表现力的材料。
在众多材料中筛选能够体现传主精神的材料,这是小传写作成功的秘诀。
例如,由“独创‘启’姓,自当始祖”一节文字可以见出启功先生独立自强的个性,以此为线,又串起了其他相关材料,使得文章不枝不蔓。
而“患难与共情未了”一节则集中笔力写启功夫妻的伉俪之情。
虽然几十年的夫妻相处,作者只择取了几件小事加以介绍,但启功夫妇患难与共的款款深情却跃然纸上,令人为之感喟泣下。
至于小传中所展示的启功先生的书法、大家的悟性、一代大师的为人之道,都足以令读者动心动容。
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位高邮市信访局接访科科长,以他的真情、实干和呕心沥血的奉献,获得了群众和同事的掌声。
B.启功与老师陈垣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可谓是相濡以沫。
C.自她来到启功家后,任劳任怨,再不要启功为“家”操心。
D.如果字的结构不好,用笔再妙也无济于事。
【解析】 A项,呕心沥血:
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B项,相濡以沫:
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此处与语境不符。
C项,任劳任怨:
能干,没怨言。
D项,无济于事:
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能解决问题。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解析】 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A项,暗换主语,“常常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的主语是“人”,而不是“贝母”,应改为“常常被采集起来,加工成药材”。
B项,结构混乱,“在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为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并写入法律”的主语实际上是“环境优先于经济的原则”。
且顺序应该是先“达成一致”,然后“定稿”,最后“写入法律”。
D项,语序不当。
“不仅……还”属于递进关系,前后内容倒置,应改为“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还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已经成为力量与神行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④作为六畜之首
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③②④①⑤⑥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④②③①⑥
【解析】 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
第⑤句是总说句,排除A、B两项。
在C、D之间选,④句放在最后明显没有着落,应放在②句前,②④构成又一个总说句领起其他,故确定D项合理。
【答案】 D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4~7题。
“三怕”与“二不怕”
启功的书法成为难得的墨宝,所以假冒之作颇多,还真有几家铺店专卖这种“作品”。
启功听说此事,有次路经此店,便进去一件一件地细看。
有人特地走近他身旁问道:
“启老,这字是您写的吗?
”他笑微微答道:
“比我写得好!
”在场的人全都哈哈大笑了。
紧接着启功改口说:
“这是我写的。
”事后他解释说:
“人家用我的名字写字,这是看得起我。
再者此人一定是生活困难缺钱,他要是找我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吗?
”这便是启功的幽默风趣,他在家养病时,曾写一个字条贴在门上以谢客,上书:
“熊猫病了。
”让你吃了闭门羹,却仍不免莞尔一笑。
好多人都知道启功的“三怕”与“二不怕”。
启功第一怕是“怕过生日”,所以北师大把给他办九十岁生日的活动改为庆祝他从教七十年的研讨会和书画展。
他的第二怕是怕沾上“皇家祖荫”,故隐其姓“爱新觉罗”。
第三怕是怕良朋给自己介绍老伴。
在他著述的《赌赢歌》中,有一个哀婉而温馨的故事:
启功夫妻恩爱,相濡以沫。
一次夫人章宝琛对他开玩笑说:
“我死后一定有不少人为你介绍对象的,你信不信?
”启功以他素有的幽默笑曰:
“老朽如斯,哪会有人又傻又疯这样子做呢?
”夫人进而逼问:
“如果你不信,我俩可以赌下输赢账。
”启功颇感意外,便狡黠地笑言:
“万一你输了,那赌债怎么能生还?
”夫人便说:
“我自信必赢。
”不料这一时戏言果然灵验。
当夫人撒手人寰后,启老家中可谓“门庭若市”,不少热心朋友乐呵呵地手拿“红丝线”,进门就往启老的脚脖上系。
更有人不经同意便领女方前来“会面”的。
这可吓坏了启功,于是他先以幽默自嘲谢客:
“何词可答热情洋溢良媒言,但说感情物质金钱生理一无基础,只剩须眉男子相,如此而已而已。
”此招仍不能挡驾,他干脆撤掉双人床,换成一张单人床,以此明志,谢绝盈门说客。
再说启功的“二不怕”,即一不怕病二不怕死。
颈椎病发作,要他做“牵引”治疗,这般痛苦事,他却开心地喻为“上吊”,形神毕肖地写下《西江月》:
“七节颈椎生刺,六斤铁饼拴牢,长绳牵系两三条,头上数根活套。
虽不轻松愉快,略同锻炼晨操,《洗冤录》里篇篇瞧,不见这般上吊。
”一次验血检查,见护士拿着装有他血液的试管不停地摇晃,不解地问道:
“你为什么如此摇晃?
”护士答曰:
“您的血太稠啦,不摇晃很快就会凝固的,今后您要少吃肉啊!
”此时,恰巧碰上赵朴初老先生也来此抽血化验,赵老颇为感叹地说:
“我吃了一辈子素,现在也是血脂高……”这下可让启功抓住“反驳”的理由了:
“你看,我说一定和吃肉没什么关系嘛!
”
在北师大校园内,门下弟子爱戴、尊敬启老,见面总爱称他为“博导”。
启功便言:
“老朽垂垂老矣,一拨就倒,一驳就倒,我是‘拨倒’,不拨‘自倒’矣!
”在他被任命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后,有人祝贺说,这是“部级”呢。
启功则利用谐音风趣地说:
“不急,我不急,真不急!
”更为幽默风趣的是启功外出讲学时,听到会议主持人常说的“现在请启老作指示”,他接下去的话便是:
“指示不敢当。
本人是满族,祖先活动在东北,属少数民族,历史上通称‘胡人’。
因此在下所讲,全是不折不扣的‘胡言’。
”如此见面语,立马活跃了会场气氛。
早在1978年,六十六岁的他风头正健之时,就自撰其《墓志铭》,其诙谐幽默,充满字里行间:
“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
4.在店铺里看“假冒之作”时,启动为什么改口说“这是我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于“假冒”他的书法的人,启功怀着悲天悯人的情怀,考虑到他们的难处,不愿意谴责、追究他们,所以掩饰说“这是我写的”。
这表现了启功的宽厚。
5.从第三怕中可见启功什么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了启功与妻子的真挚爱情,也表现了启功对妻子那种深深的爱意和永不改变的坚如磐石的恩爱之情。
6.启功先生的“三怕”与“二不怕”分别表现了其怎样的奇人风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三怕”表现了启老不慕虚名、踏实做人、情真义深的风范;“二不怕”则表现了启老豁达、幽默的个性。
7.从启功自撰的《墓志铭》中可看出一个什么样的启功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启功的《墓志铭》充分体现了启功诙谐幽默的人生态度,从中可见一个有着深厚学养的大师形象,他对人生是那么的坦然,他对妻子是那么的执着,他对生死是那么的释怀,他对名利是那么的谦虚,他对一切都体现着一位大师的风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吴良镛:
筑梦人生
①1922年的春深时节,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
年少的他,目睹了收账人无情揭走自家的屋瓦,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
1937年南京沦陷前,他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1940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他亲历了日军战机对大半座城市的轰炸。
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血泪,促使青年吴良镛默默许下宏愿,在内心树立起“谋万人居”的理想。
②1950年,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研读深造,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此后,风雨数十载,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教书育人,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孜孜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之路。
他指出,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土木的历史”,因此,北京旧城这个世界城市史上无与伦比之杰作的保护工作尤为不易。
随着一批批新建筑、一座座新城市的拔地而起,吴良镛的心头却日益萦绕着浓密的困惑。
他认为,旧城的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
③“自古太守多诗人。
”在吴良镛看来,作为城市规划者的市长,不仅要具备革命家的情操,还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史学家的渊博。
“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
是不是想想办法,例如打个漂亮补丁或绣上图案。
”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
他的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
菊儿胡同居民曾一直被危房、积水等问题困扰着。
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
吴良镛说:
“民为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他不辞辛劳,反复修改施工方案,每天拖着装满资料的小车到建筑馆工作,或奔波于尘土飞扬的工地。
改造后的菊儿小区白墙黛瓦,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
在这样一座“类四合院”里,邻里进出打招呼,有了困难互相帮,北京城原有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情境得以延续。
④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吴良镛一生不变的梦想。
提到这个梦想时,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笑容。
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他,言传身教,桃李芬芳。
他常常对学生说:
“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每个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改变,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同时建筑业需要赴汤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
”
⑤针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吴良镛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
融贯多学科研究成果,他创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并出版了同名专著,将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拓展为“聚落”的概念。
在1999年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吴良镛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
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⑥2008年,86岁的吴良镛在工地视察时突发脑梗,被医生判断为难以再行走。
但他按照科学方法刻苦锻炼,努力坚持,很快就可以走路了。
出院那天,满头银发的他亲笔完成了一幅书法作品。
苍劲有力的字迹,与绚烂的晚霞交相辉映。
医生说,吴老不仅给建筑界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也创造了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奇迹。
⑦著名建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