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4056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docx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docx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21课《与朱元思书》

(一)【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分)

2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答案:

19.B  评分标准:

3分。

20.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评分标准:

4分。

每小题2分。

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评分标准:

2分。

只要答对其中两处,即可得满分。

若多答“千百成峰”,不扣分;多答其他短语,扣分。

22.答案要点:

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评分标准:

2。

每点1分。

意对即可。

(二)阅读选文《山水画卷》,完成9-12题

山水画卷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

9.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   )

A.之:

如镜之新开  暮寝而思之

B.其:

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者:

似与游者相乐 得道者多助

D.为:

山峦为睛雪所洗 子墨子解带为城

10.解释加点的词的词义。

①负势竞上(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④于时冰皮始解(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急洏甚箭,猛浪若奔。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泠泠作响:

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的声响。

B.波色乍明:

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

C.往来翕忽:

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

D.娟然如拭:

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

答案:

9.C10.①竞:

争②可:

大约③若:

像④于:

在11.①那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奔涌的波浪势若奔马。

②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12.C

(三)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21—25题。

(13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

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

2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

(2分)

 

2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24.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3分)

答案:

21.B22.写山的“奇”: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水的“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25.第一问:

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

第二问:

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26.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游、水之口、山之口、山之口,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5分)

27.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4分)

答案:

26.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急高险(峻;峭;陡)(每空1分,共5分。

最后两空中“山”的特点若答“多”者也可得分)

27.热爱(赞美)大自然美好景色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22课《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一)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每有会意

(2)性嗜酒

(3)期在必醉(4)既醉而退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3分)

A.亦不详其姓字B.其如土石何

C.亲旧知其如此D.食之不能尽其材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4分)

【答案】

17.(4分)

(1)体会、领会

(2)爱好、特别喜欢(3)期望、希望(4)已经

18.(3分)B

19.(3分)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0.(4分)五柳先生率真随性,读书只为得到精神的快乐;他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而读书。

(二)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许:

哪里

B.或置酒而招之或:

或许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

D.曾不吝情去留曾:

曾经

10.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3分)

11.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

(3分)

【答案】

9.C

10.作者“好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上的满足(1分),精神上的享受(1分),“不求甚解

是作者率真性格的体现(1分)。

11.安贫乐道,不慕名利,高洁脱俗(每点1分)。

(三)

9、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2分)

(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2分)

(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1.有人说:

“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2分)

(示例:

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23课《马说》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73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字的含义。

18分

祗()骈()死是()马也策()之食()马者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或()尽粟一石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8分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___含义:

;___通___含义:

②才美不外见通___含义:

_____

③其真无马邪_____通_____含义:

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8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⑥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4、选择正确的答案:

(21分)

(1)才美不外见 (   ) 

A.(千里马)的本领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

B.(千里马)的才能与外貌就显露不出来。

 

C.他的本领和优秀的品质就表露不出来。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A.饲养人使千里马嘶叫,却不能够领会它嘶叫的意图。

 

B.饲养人听千里马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

C.千里马为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嘶鸣,可是饲养人并不懂得它嘶鸣的意思。

D. 饲养人吆喝千里马,却不能使它领会吆喝的意思。

 

(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

A.论证人才的重要性: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C.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之叹。

D.这是一篇谈养马经验的文章,目的是要使养马人懂得如何养好千里马。

(4)下列句中斜体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B.故虽有名马\ 虽千里不敢易也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屋舍俨然 D.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策之不以其道

(5)下面句中斜体词的意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

(6)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7)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项是() (2分)

A 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

B 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C.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彼此依存。

 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

5.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________将人才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以伯乐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二简答题(24分)

1、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2段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起什么作用?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4、作者把千里马不能千里归罪于食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请说说你的理由。

5、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发挥作用最需要的是什么?

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

请畅谈你的看法?

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7.根据选文,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8、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

为什么?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马说》

(一)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2分)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4分)

①才美不外见通______含义:

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___含义:

;___通___含义:

③其真无马邪_____通_____含义:

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归纳文章第2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3分)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①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其真无马邪?

3、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4.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起什么作用?

(2分)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1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4.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将人才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以伯乐喻指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

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

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3分)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4分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

2.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项是() (2分)

A 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

B 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C.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彼此依存。

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

安求其能千里也?

4.根据选文,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

(2分)

(五)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作者是   ,   代文学家。

(2分)

2.下列句中斜体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B.故虽有名马\ 虽千里不敢易也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屋舍俨然 D.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策之不以其道

3.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1)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六)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或:

食:

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分)

3、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

为什么?

(2分)

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七)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2、解释下面斜体加粗词的意思。

(4分)

  ①是马也()②食马者()

  ③策之不以其道()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

4、马说》托物寓意,抨击当时“食马者”“不识马”的错误行为。

但韩愈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

你认为他主张怎么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八)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策之不以其道(    )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⑷执策而临之(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2分)。

(九)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3分)

祗()骈死()策()之

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3、请写出4个含“马”字的成语。

(2分)

⑴  ⑵③④

4、选择正确的答案:

(3分)

(1)才美不外见 (   ) 

A.(千里马)的本领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

B.(千里马)的才能与外貌就显露不出来。

 

C.他的本领和优秀的品质就表露不出来。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A.饲养人使千里马嘶叫,却不能够领会它嘶叫的意图。

 

B.饲养人听千里马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

C.千里马为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嘶鸣,可是饲养人并不懂得它嘶鸣的意思。

D. 饲养人吆喝千里马,却不能使它领会吆喝的意思。

 

(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

 ()

A.论证人才的重要性: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C.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之叹。

D.这是一篇谈养马经验的文章,目的是要使养马人懂得如何养好千里马。

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2分)

6、作者把千里马不能千里归罪于食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2分)

7、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2分)

8、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发挥作用最需要的是什么?

(2分)

9、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

请畅谈你的看法?

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2分)

参考答案:

(一)1、①只是②并列而死喂牲口用的食器③可是

2、①见现显露(或表现)②材才才能食饲喂③邪耶吗,表疑问3、①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4、.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作论证的反面论据。

(二)1、.①有时②它,代千里马③等同,一样

2、①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②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3.排比、引用、设问将“食马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点明全文主旨:

其真不知马也。

4.其真不知马也。

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三)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D 3、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或者: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 4食马者 、千里马、 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5“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

”或,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 以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

(四)1.①shí吃②sì喂sì喂③shí吃④sì喂2.B3、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五)答案:

1.韩愈 唐 2.B 3、

(2)拿着鞭子,站在千里马跟前说:

“天下没有千里马!

”4、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批判。

(六)1.有时(或许)喂养(或通“饲”)等同(或“一样”)

2、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伯乐更重要。

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或者:

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

4、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

(或:

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七)1.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2.①这②同“饲”,喂养③鞭打(驱使)④有时3.C4.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以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

(八)1、⑴通“饲”,喂养(喂)  ⑵鞭打(驾驭)  ⑶通晓(知道、明白、懂得) ⑷面对2、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3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

4、示例一:

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示例二:

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

示例三:

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九)1、只是并列而死鞭打正确的方法鞭子面对

2、

(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3、马不停蹄马齿徒增马到成功马仰人翻马革裹尸马失前蹄马首是瞻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