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器官的宏观认知.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737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6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器官的宏观认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植物器官的宏观认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植物器官的宏观认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植物器官的宏观认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植物器官的宏观认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器官的宏观认知.docx

《植物器官的宏观认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器官的宏观认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器官的宏观认知.docx

植物器官的宏观认知

任务三花的认知及花类中草药识别

一、目标与任务

1.解剖花——掌握花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形态特征,熟悉花的类型,了解花程式的写法

2.分析花序——熟悉花序类型

二、实践操作

1.解剖单花的结构

用培养皿准备半皿清水及镊子、刀片、放大镜、体视镜各一备用。

取一朵油菜花,观察其组成。

一共分为哪几个部分?

(1)观察整个花朵的对称形式,作出判断,用符号记下。

(2)用镊子一片片从根部夹取花朵最外层绿色的花萼,放在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注意尽量不要撕破,记下花萼数目,是否合生。

(3)先判断花冠类型,然后用镊子一片片从根部夹取花瓣(如果合生则为整个花冠),也放在刚才的培养皿中,记下花瓣数目,是否合生(如果合生,根据花冠主脉的数目判断花瓣数目)。

(4)用镊子一根根从根部夹取雄蕊,放在同一培养皿,记下雄蕊数目,有何特

点?

并判断雄蕊类型(根据雄蕊花丝、花药有无合生情况、长短之分等)。

(5)肉眼或体视镜下观察最后留在花梗上的雌蕊群,判断雌蕊类型,子房位置,判断柱头个数,用刀片横切子房最膨大部位,确定子房室数及胎座类型,再综合柱头数、子房室数及子房上的中脉数,确定心皮数。

最后数一下每个子房室内的胚珠数。

(6)根据上述解剖数据写下花程式(胚珠数如果难以观察,可以省略),并说明花冠类型、雄蕊类型、雌蕊类型。

(7)同样解剖桃花、石竹花、月季花、百合花、万寿菊花等能获得的花材,写下花程式。

并判断说明花冠类型、雄蕊类型、雌蕊类型。

2.判断花序类型

仔细观察车前草、八角金盘、石楠、荠菜、瘦风轮、紫藤、女贞、马蹄莲、芫荽、万寿菊、大戟、附地菜等可获得花材的花序,看看花序轴是否分枝,开花的顺序是自下往上、由外往内还是相反?

查阅资料,判断类型。

三、知识链接

(一)花的概念、组成及形态

花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通过传粉、受精作用,产生果实和种子,使种族得以延续。

种子植物之外其它植物均不开花,称隐花植物。

裸子植物花较简单、原始,而被子植物花则高度进化,构造也较复杂,一般有花植物指被子植物,所述花即被子植物的花。

从来源上来看,花是适合于繁殖作用的变态枝。

节间极缩短,花梗和花托是枝的部分,萼片、花药、雄蕊均是变态叶。

从形态、结构来看,花的各部分具有叶的一般性质,如睡莲花从外向内,由花被到雄蕊逐渐变化。

由野生引种的花卉,雄蕊往往减少,花被增多,如很多栽培植物均为重瓣(栀子、牡丹、芍药、月季)其雄蕊多退化成花被。

花的形态、构造随植物种类而异,但它的形态构造特征较其它器官稳定,变异较小。

同时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也往往从花结构方面反映出来,因此花被作为植物鉴定的主要依据。

故而正确认识花,掌握花的特征,对学习植物分类学、药用原植物鉴别及花类药材鉴定有重要意义。

采集标本时若少花、果则失去科学价值。

花一般是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组成。

雄蕊与雌蕊是花中最重要部分,具生殖功能;花萼、花冠合称花被,具保护和引诱昆虫传粉的作用;花梗和花托主要起支持作用(图1-22)。

图1-22花的结构

1.花梗(花柄)

花朵与茎连接的部分,起支持联系的作用。

通常绿色柱状,粗细长短各自有别。

不少花梗上或下部有小形叶状物,称为苞片。

2.花托

花托是位于花梗顶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区域。

通常稍膨大,形状随种类而异。

花托一般多为平坦或稍凸起的圆顶状(图1-23)。

特殊性状花托有:

圆柱状(木兰、厚朴)、圆锥状(草莓)、倒圆锥状(莲)、杯状(金樱子、蔷薇)、顶端形成肉质增厚部分,呈平坦垫状、杯状或裂药状的花盘(枣、卫矛、芸香、葡萄),延伸成柱状体,称雌蕊柄(花生、黄连),雌雄蕊柄(白花菜、西番莲)。

图1-23花托的类型

3.花被

花被是花萼与花冠的总称,特别是萼、冠形态相似不易区分时,则称为花被,如木兰、百合、黄精等。

(1)花萼:

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的总称,位于花最外层,常呈绿色叶片状。

常有以下术语(图1-24):

离生萼——萼片互相分离如毛茛、油菜。

图1-24花萼(A离萼B合萼C花萼成距D萼片花瓣状E花萼钩刺状

F花萼冠毛状G副萼)

合生萼——萼片互相连合如曼陀罗、地黄,连合部称萼筒或萼管,分离部分称萼齿或萼裂片。

距——有的萼筒一边向外凸成一管状或囊状突起称距,如凤仙花、旱金莲。

早落萼——开放前即落如虞美人、白屈菜。

宿萼——花后萼不脱,随果增大,如柿、辣椒、酸浆、茄等。

中药柿蒂就是以宿萼入药。

瓣状萼——萼片较大或具鲜艳颜色,呈花冠状,如八仙花、铁线莲、乌头等。

副萼——有些植物萼下另有一轮类似萼片状的苞片,称为副萼。

如棉花,锦葵、草莓、翻白草等。

整齐萼、不整齐萼——萼片大小相等或不相等。

花萼有时会发生形态的改变,变态为膜质,半透明如补血草、鸡冠花、牛膝、青葙;变态为花瓣状,如玉叶金花;变态为冠毛如菊科的蒲公英、旋覆花,有利于果实和种子传播。

(2)花冠

花冠是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总称,位于花萼内侧,是花中最显眼的部分。

常有以下说法:

离瓣花冠——花瓣彼此分离,花谢时常一片片脱落,如离瓣花亚纲中的许多药用植物。

合瓣花冠——花瓣或多或少在基部有些合生,花谢时常一朵朵脱落,如合瓣花亚纲的所有药用植物。

距——花瓣基部延长成管状或囊状亦称距,如延胡索等紫堇属、堇菜属。

副花冠——花冠或花被上生有的瓣状附属物如萝藦、水仙。

花色——含杂色体呈黄、橙、橙红,含花青素呈红、蓝、紫,两种均有,色彩往往绚丽多彩,两种均无,白色(无色素时,花瓣内充满小气泡,若挤出气泡将变无色透明)。

花冠类型(图1-25):

蔷薇形——花瓣多枚,分离,辐射对称(蔷薇科)。

十字形——花瓣4枚,分离,上部外展呈十字形(十字花科)。

蝶形——花瓣5枚,分离,分为旗、翼、龙骨瓣(蝶形花科)。

假蝶形——花瓣5枚,龙骨瓣在外,旗瓣在内(云实亚科)。

唇形——花冠2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下部筒状(唇形科)。

管状——花冠合生,管细长(菊科管状花)。

舌状——花冠基部呈一短筒,上部向一侧延伸成扁平舌状。

漏斗状——花冠筒较长,自下而上逐渐扩大,上部外展呈漏斗状。

如牵牛、甘薯、曼陀罗。

高脚碟状——花冠下部细长管状,上部水平展开呈碟状,如水仙、长春花。

钟状——花冠筒宽而较短,上部裂片外展似古代铁钟,如党参、沙参、桔梗。

辐状或轮状——花冠筒甚短而广展,裂片由基部向四周扩展,形如车轮状(如茄科龙葵、茄、辣椒等)。

图1-25花冠类型

(3)花被卷迭式

花被各片之间排列形式与关系,在花蕾将绽开期最明显。

常见类型:

①镊合状——花被各片边缘互相接触排成一圈,如葡萄、桔梗花冠、锦葵花萼。

内向镊合——花被各片边缘微向内弯,如沙参花冠,臭椿花冠。

外向镊合——花被各片边缘微向外弯,如蜀葵花萼。

②旋转状——花被各片彼此以一边重迭成回旋形式,称旋转状,如夹竹桃、栀子、酢浆草等花冠,(每片一边在内,一边在外)

③覆瓦状——花被片边缘彼此覆盖,但有一片完全在外,一片完全在内面,如山茶花萼、紫草、三色堇花冠。

重覆瓦状——2片在外,两片在内,如野蔷薇、桃、杏。

图1-26花被卷迭式(A、B、C镊合式D旋转式E覆瓦式

 

4.雄蕊群

一朵花中全部雄蕊全称。

一般着生于花托上,花被内侧,合瓣花雄蕊常生于花冠上称贴生或冠生。

其数目是花瓣同数或倍数,超过10枚称“∞”。

(1)雄蕊的组成

雄蕊分为花丝、花药两部分。

①花丝:

是雄蕊基部细长柄状部分,下部着生在花托上,或花被基部,上部支柱着花药,长者如合欢,短者如细辛。

②花药:

花丝顶端膨大的囊状体,常由4个或2个药室或花粉囊组成,分为2半,中间为药隔。

花药开裂方式有:

纵裂(大多数植物)、孔裂(马铃薯、玉米、龙葵)、瓣裂(樟、小檗、淫羊藿)、横裂(木槿、蜀葵)。

花药着生方式(图1-27):

全着药:

全部花药着生在花丝上(莲、油桐、紫玉兰)。

基着药:

基部着生在花丝上(樟、茄、小檗、莎草、唐菖蒲)。

背着药:

背部着生在花丝上(杜鹃、马鞭草)。

丁着药:

背部中央一足着生在花丝顶端,二者成丁字形(茶、禾本科、百合、石蒜)。

图1-27花药着生方式

个着药:

花药上部连合,着生在花丝上,下部分离(泡桐、地黄)。

广歧着药:

药室完全分离,几成一直线着生在花丝顶上(益母草、薄荷)。

(2)雄蕊类型(图1-28)

离生雄蕊——雄蕊多枚,彼此分离。

如蔷薇科雄蕊。

二强雄蕊——雄蕊4枚,2长2短,如唇形科、玄参科、马鞭草科等唇形花的雄蕊。

四强雄蕊——雄蕊6枚,4枚较长,如十字花科。

单体雄蕊——多枚,花丝连合成1束呈圆筒状,花药分离,如远志科、楝科、锦葵科。

二体雄蕊——花丝连合成2束,如蝶形花,常9枚合生,1枚分离,称为(9)+1。

多体雄蕊——雄蕊多枚,花丝连合成数束,如酸橙。

聚药雄蕊——花药连合成筒状,花丝分离,如菊科。

不育雄蕊(退化雄蕊)——仅有花丝,没有花药,如鸭跖草。

图1-28雄蕊类型

5.雌蕊群

雌蕊群位于花的中央,是一朵花中所有雌蕊的总称。

通常一朵花只有一个雌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雌蕊群也就是雌蕊,不过象毛茛的花,一朵花中有多数雌蕊,这时就有必要称为雌蕊群了。

雌蕊从来源上看,由1到多个心皮卷迭而成(图1-29),从形态上看,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3部分。

图1-29心皮形成雌蕊的示意图

(1)心皮及雌蕊类型

心皮是适应生殖的变态叶,是构成雌蕊的物质基础。

心皮边缘相当于叶缘,卷合时的合缝线称腹缝线,背部相当于中脉部分称背缝线,胚珠常着生在腹缝线上。

根据心皮数目多少及是否

图1-30雌蕊的类型

联合将雌蕊分为三种类型(图1-30):

①单雌蕊:

1个心皮构成的雌蕊(杏、桃、黄芪)。

②离生雌蕊:

1朵花中多数离生心皮构成的雌蕊(毛茛、木兰、耧斗菜、八角、五味子)。

③复雌蕊(合生雌蕊):

由2个以上心皮彼此联合构成雌蕊,2心皮-桑、连翘、龙胆;3心皮-百合、石斛;4心皮-卫矛;5个以上心皮-马兜铃、虞美人、柑。

心皮数判断:

a、柱头或花柱的分裂数目。

b、子房上的主脉;c、子房室数(心皮向内卷入形成与心皮数目相等的子房室数,但也有被假隔膜完全或不完全分隔为2的现象,可由腹缝线来确定)。

(2)柱头

柱头是雌蕊顶端接受花粉的部分。

一般圆盘状,羽毛状,具乳头状突起,不光滑,常可分裂成几个部分。

柱头能分泌粘液,有利于花粉固着与萌发。

番红花以柱头入药。

(3)花柱

图1-31子房位置

花柱是雌蕊中柱状的结构,位于柱头底下,粗细长短不一,是花药的通道。

玉米花柱长,莲花柱短,罂粟无、基生柱(唇形科)、合蕊柱(兰科)。

(4)子房

①概念:

子房是雌蕊底部膨大的部分,着生在花托上,常见呈倒梨形。

②子房在花托上的位置(图1-31)

子房上位:

子房基部与花托相连,而不合生。

下位花:

花被、雄蕊生于子房下方的花托上,花托扁平或突起;周位花:

花被、雄蕊生于子房周围,花托下陷。

子房半下位:

子房仅下半部与凹陷花托愈合。

周位花:

花被、雄蕊位于子房周围,花托凹陷。

子房下位:

子房位于杯状花托中,并与其愈合。

上位花:

花被、雄蕊位于子房上方的花筒边缘。

关于杯状花托,现多认为是花筒,即是花被和雄蕊基部愈合而成的花筒,其本质并非花托。

③胎座:

胚珠在子房内着生的部位。

常有以下类型(见图1-32,表1-6):

边缘胎座:

单心皮构成的单室子房,胚珠沿腹缝线的边缘着生(豆科荚果,蓇葖果)。

侧膜胎座:

合生心皮、子房1室,胚珠沿相邻二心皮腹缝线着生(葫芦科、罂粟科、堇菜科、十字花科)。

图1-32胎座类型

中轴胎座:

合生心皮,各心皮边缘向内伸入,将子房分隔成2-多室,在中央汇集成中轴,胚珠着生于中轴上(百合科、桔梗科、锦葵科等)。

特立中央胎座:

合生心皮,但子房室隔膜和中轴上部均消失,形成1子房室,胚珠着生于残留的中轴周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