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3451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7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连市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连市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连市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连市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市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大连市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市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连市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docx

大连市高三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大连市高三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6分)

1.(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隶变”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起点,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汉字形态逐渐由线条圆转、依类象形的篆书,转向点画顿挫、笔性丰富、渐趋平直的隶书,变得更容易辨识。

“隶变”一词在唐代唐玄度的《新加九经字样》中便有提及,后见于宋代郭忠恕的《佩觿》、宋代徐铉校注的《说文解字》等。

一般认为,隶变始于秦国文字,是俗体流行所推动的结果。

然而,隶变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我认为,从战国楚简中亦可追寻到部分“隶变”的踪迹以及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

学界曾有观点认为,在秦朝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后,楚文或毁于秦火,或葬于地下。

楚文的消失似乎显得顺理成章,但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

“书同文”所统一的主要是公文用语和用字规范,六国多样化的书写习惯是难以同一的,因此楚文的融合、转化、演进具备一定可能性。

从现有文献、文物来看,楚简的书体、字体和笔法形态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具备了毛笔书写、多面出锋、用墨自然、笔性灵动、点画多样、提按顿挫、平直折转等书法艺术元素。

这些包含篆、草、隶、楷、行点画的楚简文字,极富人文笔性,其点画的多样性成为一种生生不息的书法艺术母体。

楚国简帛文字的多样性亦造就了不同书风,各个篇目,自成系统。

仅以部分郭店楚墓竹简为例,《唐虞之道》温润静穆、淳朴内敛;《尊德义》苍茫奔放、起伏跌宕;《老子·甲》整齐严谨、雅致精微。

关于楚帛文字,郭沫若先生认为:

“体式简略,形态扁平,接近于后代的隶书。

”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也认为:

“如果秦没有统一全中国,六国文字的俗体迟早也是会演变成类似隶书的新字体的。

”可以推断,至少在楚国简帛文字中可能存在与隶变相似的形变现象,楚文字书法艺术的“今文”趋势,不仅彰显了其笔理墨妙,更蕴含着一种自觉的人文精神。

对于隶变的探讨,离不开关于书法正体和俗体问题的研究。

《说文解字·序》有“著于竹帛谓之书”。

王国维指出:

“掌文书者亦皆谓之史,则史之职专以藏书、读书、作书为事。

”这些“掌文书者”均为诸侯国史官,而不像汉代简牍更多来自佣书和刀笔小吏,他们抄写大量经典所使用的应为官方通行文字。

在古文向今文转化的探索和自然演化中,各诸侯国史官“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在文字中凝结着各自的人文特质,使得多种新形体出现。

这些形体均可视作汉字形体正常演化的产物。

所以,我认为“隶变”是在大量古书经典的创作、研究、传抄中发生的,所谓俗体的推动仅是促成汉字形体演变的动因之一。

追寻隶变之踪,可以一窥中国书法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体味汉字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更加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选自孟鸿声《追寻隶书演变之踪》)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隶变是指汉字形态由篆书向隶书转化的过程,它是现代汉字的起点。

B.隶变是从秦国开始的,这是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C.隶书吸收了楚简的字体和笔法形态,是对楚简的融合、转化、演进。

D.隶变是中国书法艺术的自觉演变,汉字背后蕴含着自觉的人文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在介绍“隶变”相关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一般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领起全文。

B.文章主体部分之所以从楚简谈起,意在说明文字的形变蕴含着一种自觉的人文精神。

C.第三段运用事实论证和引言论证说明了楚简的特点,增强了论证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D.第四段通过事实论证说明“隶变”是在大量古书经典的创作、研究、传抄中发生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篆书线条圆转、依类象形,不容易辨识,其向隶书转变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完全是俗体推动的结果。

B.秦王朝颁布“书同文”的政令,只是统一了公文用语和用字规范,却无法统一六国多样化的书写习惯。

C.楚简文字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已经包含了篆、草、隶、楷、行等点画,这些点画成为书法艺术的母体。

D.汉字形体正常演化的途径在于各诸侯国史官,正是他们各具人文特质的书写,导致了多种新形体出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36分)

2.(11分)(2016高二下·封丘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利用,字用之,赵州宁晋人。

父谏,擢明经第,仕至右补阙,以武略改崇仪使。

利用少喜谈辨,慷慨有志操。

谏卒,补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迁为延路走马承受公事。

景德元年,契丹寇河北。

帝语利用曰:

“契丹南来,不求地则邀赂尔。

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

”利用愤契丹,色不平,对曰:

“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

”帝壮其言。

利用驰至契丹,契丹母曰:

“晋德我,畀我关南地,周世宗取之,今宜还我。

”利用曰:

“晋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

若岁求金帛以佐军,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请,利用不敢以闻。

”契丹度不可屈,和议遂定,利用奉约书以归。

擢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赐第京师。

契丹遣使来聘,遂命利用迎劳之。

知宜州刘永规驭下残酷,军校乘众怨,杀永规叛,陷柳城县,围象州,分兵掠广州,岭南骚动。

帝谓辅臣曰:

“向者司天占候当用兵,朕固忧远方守将非其人,以起边衅,今果然。

曹利用晓方略,尽心于事,其以为广南安抚使。

”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入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岭南平,迁引进使。

利用在位既久,颇恃功。

天禧二年,辅臣丁谓、李迪争论帝前,迪斥谓奸邪,因言利用与之为朋党。

利用曰:

“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

”迪坐是免,而利用以检校太师兼太子少保为会灵观使,进尚书右仆射。

利用性悍梗少通,力裁侥幸,而其亲旧或有因缘以进者,故及于祸。

然在朝廷忠荩有守,始终不为屈,死非其罪,天下冤之。

(《宋史·曹利用传》,有删节)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人/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B.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人/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C.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人/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D.利用至岭外遇贼/武仙县贼持健标/蒙采盾衣甲/坚利锋镝不能人/利用使士持巨斧长刀破盾/遂斩首以徇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古代官职调动说法之一,文中的“迁”、“擢”、“补”、“进”等与之类似,有降职之意。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汉武帝设立,至宋后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

C.京师,在中国古代,国家首都通常称为京师,现代已不再沿用此简称,这里指都城开封。

D.朋党,指同类的人以恶相济而结成的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宗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利用智勇过人,承继父亲基因。

父亲曹谏富有文韬武略,考取明经科,官至右补阙、崇仪使;曹利用生性勇悍,年少便睿智善辩。

B.曹利用颇有壮节,擅长外交辞令。

面对契丹无理要求,誓死报国;出使契丹,慷慨陈词,不辱使命,最终带着和约归国。

C.曹利用恃功而骄,终无罪而冤死。

梗直而仗恃有功的曹利用招致李迪的不满与诬陷,也因为此事招致无罪冤死的结局。

D.曹利用功绩显赫,深得皇帝器重。

能智击贼人,精晓策略,又办事尽心,平定了岭南的骚动;最终官至尚书右仆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关南地归中国已久,不可许;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

②以片文遇主,臣不如迪;捐躯以入不测之虏,迪不逮臣也。

3.(15分)(2016·天津)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

请说明理由。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4.(10分)(2019高二下·浙江月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闾阎扑地,________;舸舰迷津,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此去经年,________。

________,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3)________,________,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报任安书》)

(4)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5)________,________。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2分)

5.(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34个鸡蛋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混完大学,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

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省和青海的交界。

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终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

可以想象我带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

李暖暖的妈说:

“这是李暖暖最爱吃的。

”没办法,我就拖着几个大袋子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

道路全是土路,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听说我找李暖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都放在毛驴车上。

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小镇子。

很小很小的镇子,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孩子们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向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着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

她抬起头来看我。

那个瞬间,我心疼了。

我看到23岁的妹妹李暖暖,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一头自己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以前的李暖暖,天天穿得怪异而艳丽,喜欢那些小首饰,曾经在一只耳朵上戴过四个耳饰,为此差点儿被她爸赶出家门……而现在的她,素面朝天,打扮极其简约。

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抱住了我。

等她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子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

李暖暖说,他们是班里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

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

我说再要两个菜,被李暖暖制止了,她小声说:

“我不想让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不想让他们早早地为此而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了她的宿舍。

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

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

“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

”她摇头,很坚决地摇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他。

结果她就来了,但她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

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教室,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

还有那些孩子,都那么脏兮兮的……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那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他们孩子的老师鞠躬的。

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走不动了,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第一天上课的时候,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给她拿鸡蛋。

直到有一天,在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的奶奶找到学校告状,说孙子偷拿家里的鸡蛋,她才知道了真相:

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

那天,在牛奶和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抱着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放声大哭……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是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没钱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

然后,依旧怨怨地说:

“跟我爸要,就说我要20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

她爸说:

“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笑呵呵地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B.文中用语言、肖像、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李暖暖的形象。

故事结尾,她要父亲拿20万为她赎身,主要为了改变当地的教学条件。

C.文章标题简洁醒目,吸引读者,“在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谜底揭开,孩子们的行为感动了李暖暖,使她决心留下来。

D.本文立意深刻,以小见大,现实性强。

主要扣住当前青年人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叛逆问题,也涉及父母对孩子如何教育的问题。

(2)小说第五段写到了“我”去看李暖暖时的路途境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小说是怎样叙述李暖暖的故事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8分)

6.(18分)(2015高二上·沈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曾国藩的领导力:

并非权谋,而是理念

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是“权谋”的形象。

事实上,在朝有武功、在野有著述,被称为清朝理学大儒、“中兴名臣”的曾国藩的领导力的核心,并非权谋。

曾国藩并非天资聪明之人。

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也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

曾国藩相信“至拙”能胜“至巧”。

梁启超认为曾国藩的成功,恰恰就是“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

民国学者萧一山也说曾国藩“不尚机权,惟务质实”,这是曾国藩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他一生得力之处。

曾国藩是以书生从戎,他所面临的环境非常险恶。

一方面是太平军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

另一方面,统治集团中,官吏渎法贪冒;士子不知廉耻,唯利是求。

军队之中,将帅贪婪平庸,士卒望敌而走。

在曾国藩看来,可怕的不是太平军作乱,而是人心的陷溺、人欲的横流。

军事的失败的背后是价值体系的崩溃。

无兵无饷不足忧,唯独放眼看去,竟然很难找到一个见利而不争先、见义而唯恐落人后的人。

要扭转这种局面,在曾国藩看来,当务之急,是以“忠义血性”为核心的理念来改变人心,号召那些“抱道君子”,投身于挽狂澜的事业中。

他强烈的救世意识,以及他执着地将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所形成的强大感召力,便是他的领导力的核心。

曾国藩的湘军因而表现出了异于任何军队的战斗力。

曾国藩理念的核心,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然而一般的儒生却只是想、只是说,而不敢做、不去做。

曾国藩坚信“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毛泽东对曾国藩这一点非常佩服,认为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

曾国藩成事的根本,就在以“传教”来达成“办事”的结果。

曾国藩在北京为官的时候,以理学为自己的修养之道。

理学对其领导力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一生以“做圣贤”为自己的追求。

曾国藩具有“卫道”的强烈使命意识。

曾国藩正是把与太平天国之间这场军事对抗,变成了一场文化上、价值上的“卫道”的战争。

儒家为中国人提供了理想的人格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正面的导向。

但是,儒家也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过于相信道德的力量,因而理想主义色彩过浓的儒生,往往无法成事。

因此,对于要在现实世界中把事情做成的曾国藩来说,只靠儒家的价值理念,显然是不够的。

曾国藩出来统帅湘军,开始运用法家的理念施为。

法家相信人的本性是求利的,社会从本质上来说是围绕着利益而展开的。

法家认为权势才真正具有让人屈服和顺从的力量,此外,法家还强调争夺。

它使得曾国藩能够透过表面的温情看清深层的利害,这无疑是他能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醒而明白的意识的关键因素。

但是,法家也有自身的不足。

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强势、冷酷、过于以自我利益为中心。

所以曾国藩在湖南和江西带兵时,就陷入了极度紧张的人际关系中,以至于“通国不能相容”,最终被罢免了兵权,跌到了人生的最低谷。

挫败一度使曾国藩陷入焦虑抑郁之中。

当然,挫折使曾国藩有了一个自我反省并得以真正脱胎换骨的机会。

近一年的自我反省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即道家)处世”。

法家之弊是逞强,是自以为是,而道家的“柔弱”、“不争”,恰恰是要打破人的自矜、自是,从过分的自我之中走出来。

曾国藩就这样把儒、法、道三家的精髓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达到了真正的圆通无碍的境界。

这便是曾国藩领导力的最大特色,也是他最终能够成就事业的根本原因。

(选自《大家》2015.11.16,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左宗棠评价曾国藩“才略太欠”,是个书呆子;梁启超也瞧不起曾国藩,认为他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杰出人物中,是最笨的一个。

B.在曾国藩看来,士卒的多寡和有无粮饷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让他忧虑的是,统治集团腐败,整个社会缺少“忠义血性”,只见逐利之徒,难见好义之人。

C.曾国藩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理念的核心,以“做圣贤”为自己的追求,具有强烈的“卫道”的使命感。

可以说,主要就是儒家的思想成就了曾国藩。

D.曾国藩运用法家的理念治军,结果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一度被罢免兵权,后来他放弃法家而以道家处世,最终走向人生的辉煌。

E.法家与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在法家理念中,只有实力才是靠得住的,人的行为也只有通过强制的力量才能改变。

曾国藩治湘军的成功从中得力最大。

(2)请简要概括儒家、法家、道家对曾国藩的主要的积极影响。

(3)请简要分析曾国藩的品质特点。

(4)毛泽东认为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

结合全文分析毛泽东这样说的理由,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5题;共15分)

7.(2分)(2016高二上·苏州期中)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刘勰的《文心雕龙》论述了文学的形式与内容、继承与革新等关系,构建了宏大而  的文论体系,初步   了我国文学史观,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前所未有的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我们现在进行文学创作、文艺批评研究的       的理论依据。

A.紧密 确立 首当其冲    

B.缜密 确立 不可或缺    

C.紧密 创设 不可或缺    

D.缜密 创设 首当其冲    

8.(2分)(2020高三下·杭州月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资源循环利用法》修正案在韩国实施的第一天,各大超市装有饮料的彩色塑料瓶从货架上消失,被换成无色透明的瓶子,化妆品和酒类的包装计划在两年内研发出可循环利用的新容器。

B.2020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海洋温度创新高,过去5年是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5年。

C.2019年9月以来,澳大利亚山火持续肆虐,目前已经烧掉了相当于一个比利时大小的面积,外媒估计有近5亿只野生动物葬身火海。

D.本届休博会上,专家们将结合国内外休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围绕休闲与美丽生活的话题展开研讨,发布世界休闲理论的研究成果,倡导积极文明的休闲理念。

9.(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朴学又称考据学。

清代朴学的兴起,首先与清代文化的高度成熟关系密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学术上的争论最终促进了朴学的繁荣。

①清代人认为宋明理学空谈义理,把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丢掉了

②文化高度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图书典籍的极大丰富

③要想真正把握孔孟的精神,只有回到儒家原典中去寻找依据

④这直接带来了清代图书事业的繁荣

⑤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反对,也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⑥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专注于校勘,辨伪工作,从事文字训诂的学者越来越多

A.②④⑥⑤①③    

B.②④⑥⑤③①    

C.⑤①③④②⑥    

D.⑤③①④②⑥    

10.(4分)(2018高一下·定远开学考)根据下列语段的描述,请把后面的诗句分别填入语段中的空白处,做到前后语意一致。

流浪天下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的侘傺而归,以家自慰,“________”。

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________”。

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________”。

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誓归田园,“________”。

——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③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   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1.(5分)(2019·绍兴模拟)“象形诗”独具创意,特点鲜明。

请概括以下诗作的内容,并阐释这首“象形诗”的创意。

花苞起

花蕊现

花瓣打开

花正艳

一阵风来

满地

六、作文(共1题;共5分)

12.(5分)(2016高一下·大连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现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学习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其中有三种方法行之有效。

目标学习法。

有了目标能增强我们学习的注意力与学校动力,可以使我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思考学习法。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

”深刻的思考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举一反三。

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并不是几个人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的促进和帮助,共同提高。

请根据以上材料,从自己的学习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种学习方法,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6分)

1-1、

1-2、

1-3、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36分)

2-1、

2-2、

2-3、

2-4、

3-1、

3-2、

3-3、

4-1、

4-2、

4-3、

4-4、

4-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2分)

5-1、

5-2、

5-3、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8分)

6-1、

6-2、

6-3、

6-4、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5题;共15分)

7-1、

8-1、

9-1、

10-1、

11-1、

六、作文(共1题;共5分)

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