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3225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3届语文二轮复习热点专题限时训练: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

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

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

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

诗人余光中说得好:

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

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

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1.下列说法不能完全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

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

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

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伦敦碗里听到了侗族大歌

徐百柯

有这样两份邀请:

一份来自世界瞩目的中心,一份来自默默无闻的中国西南边陲。

前者邀请你去了解一座3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一个现代工业文明发源的国度,而后者邀请你去关注“那些时光边缘的村落,那些清泉之上的歌声”——两者会有什么交集吗?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英国人引以为傲的东西:

工业革命、全民医保、流行音乐……但是在这一切的开始,导演邀请全球观众欣赏的是一派乡村田园景象。

显然,这同样是英国人内心珍视的传统。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在多数人的目光之外,贵州黎平县的侗族村寨至今还保留着淳朴的乡村田园景象。

伦敦奥运会开幕之前数日,一场“重估乡村价值”的论坛在黎平举行。

    这里有侗族大歌——一种古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被赞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这里的地扪侗寨,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为“时光边缘的村落”。

这里的肇兴侗寨,其构成本身就像是传统价值的一种象征,分为仁、义、礼、智、信五“团”。

论坛会场,就设在其中的义团鼓楼下。

    正是乡村生活及其中蕴涵的价值,使相距遥远、量级似乎也相差甚远的两场人类活动,产生了某种关联——如同伦敦碗里听到了侗族大歌。

    工业革命之前,乡村的价值既在于生活,也在于生产,它要扮演社会演进的物质推动角色。

而在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的当下,乡村的价值则主要在于生活,即作用于人的内心。

“重估乡村价值”论坛的举办方信奉这样的原则:

以城市文化的善意输入,带动乡村文化的有效输出。

实际上,只有在人的内心的意义上,我们才可能去谈乡村价值的输出。

    乡村价值的良性诉求是:

在城市文明、现代文明的助力下,让乡村少年建立起一种文化自信,“首先让他们拥有和城里孩子同样的少年阅历,然后告诉他们如何融入外界,最终让他们明白,你有你的骄傲,并传播自己的骄傲”。

    实际上,这意味着一种“处理”乡村生活传统价值的过程。

田园生活场景之所以成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重要桥段,恰恰说明已完成工业化的英国成功地处理了其乡村价值,从而使这种价值有机融入国民心理和当代生活,并且骄傲地向全世界展示和传播。

    相比之下,中国尚处在工业化进程中。

一方面,现代化之路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在当下的中国乡村,没有经济提振的乡村文化复兴,注定是空中楼阁。

另一方面,对乡村传统价值的保育和处理,必须同时展开,以实现生产和生活的平衡、外在发展指标和人的内心的平衡。

    一种应当避免的悲哀前景是,现代化在中国展示其摧毁性的力量,待到传统的乡村价值已经飘零,待到很多人的内心已经干涸,人们才幡然醒悟,才去进行所谓的抢救。

    要实现平衡的发展过程,切忌有意或无意的不对位——面对现代化的洗礼,试图用陋习陋规去加以阻挡;或者用半吊子的所谓现代观念,去否定基于人性的传统价值。

    伦敦碗里上演的开幕式获得诸多赞誉,给中国人的启迪不少。

但许多人忽视了那个长而有力的前奏:

英国人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

如果说承办奥运会是对全世界的一次诚挚邀请,那么开幕式的邀请非常清晰:

请看我们内心珍视的传统,那些是构成英国人之为英国人的要素。

    在黎平,肇兴侗寨的义团鼓楼里,老妇在搅拌大瓦缸里的蓝靛染料,孙女在一旁玩耍,公鸡悠闲地踱步。

几米之外是寨里的花桥,老乡们坐在桥上,一边抽着长烟斗休憩,一边饶有兴趣地打量一帮外地人热烈地开会讨论。

到了晚上,所有人一起欣赏曼妙的大歌,全无大牌教授、村野老人的区隔。

这样的建筑,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是村寨之为村寨的要素,也承载着这样一场论坛所试图唤起的、需要乡人和城里人共同保育的价值。

    期待中国的土地上,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活所含蕴的良善价值,能够被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虚心接纳,并藉此成为国民内心珍视的传统。

(原载2012年8月8日《中国青年报》第9版,有删改)

4.文章标题“伦敦碗里听到了侗族大歌”有哪两层含义?

(4分)

5.“重估乡村价值”论坛的举办方信奉“以城市文化的善意输入,带动乡村文化的有效输出”这一原则,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原则?

(5分)

6.当今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和乡村文化的平衡发展?

请作简要阐述。

(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文学应放射出理想的光芒

1文学理想的表达,是现实在变革发展中的艺术展现,实质是文学艺术超越性的体现,文学艺术超越性恰是文学艺术存在的生命。

2文学艺术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

文学艺术创作将现实生活的原材料通过开掘、提炼,生发了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性,这才有了文学艺术作品。

如果失去了超越性,就失去了创作意义,就没有文学艺术本身了。

超越性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生命。

3文学理想的表达,体现了文学艺术的超越性。

英国诗人密尔顿的《失乐园》不仅揭示了人类理性不强,意志薄弱,经不住诱惑的根源,而且抒写了人的自豪情怀、进取精神、革命激情。

这理想光辉具有鲜明的超越性意义。

当代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抒写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的人类共同精神的理想光辉,具有鲜明的文学超越性。

作者写道:

“这部长篇出来后,也许有人会问,你写的就是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吗?

我可以说,是,也不是。

虽然这粒种子萌生在那里,但它作为小说成长起来以后,早已改变了形态。

虽然有些故事是有生活原型的,但我并不满足和拘泥于这些,我还是为它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故事——虚构的,以及我们所了解的一些鄂伦春人的故事。

”作者巧妙地把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比作植株与种子的关系,两者之间的重大差别来源于重大的创造性。

4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大量引进,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创作起了重要推进作用。

但是一些人搞“原装引进”,阻碍了文学理想之路的通行。

5一些作品横移“本体烦恼论”,着力表现人生的烦恼、痛苦与绝望。

一些抒写生活烦恼、工作烦恼、家庭烦恼的作品蜂拥出现,作者们认为生活烦恼是“普遍的生存状态”“我们似乎看到生活像一个宏大的虎口在吞噬我们……”一些作品横移“非人性化”,热衷于表现纯然的兽性、卑微的龌龊的人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不仅使文学艺术苍白、平庸,而且使文学艺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萎靡症”、“颓废绝望症”。

凡此种种,遮蔽了文学理想的光辉。

6文学艺术中理想的表达,不是从外部加进来的思想概念,而是将现实的变革发展予以艺术化展现,从中生发出强大的审美感染力。

在这方面,成功的创作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7在兆影的《红豆粘糕和奔跑》中,“我”遭遇了一系列艰难困苦,可“我”并没有被击倒,选择了坚持长跑。

奔跑的意象展现了以主动进取、积极创造的奋斗精神超越艰难困苦的生存态势。

弗罗姆认为,所谓超越,是指人渴望克服被动的生存态势,人总是不甘心成为环境的奴隶,力求由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向着自己开拓的路线前进。

鲁敏的《逝者的恩泽》,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古丽、红嫂们突破常规展现的温情、善良、宽容的品格非常难能可贵,激发了读者大众的强烈美感。

日常生活中超越常规的事物都具有特殊性。

极为个别的特殊性,往往代表着人类的理想、社会的未来,本身就具有普遍性意义、超越性意义。

杨宏的《热血家族》以高有才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孙铭的《铁流》以罗泰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其心灵世界,都是崇高与平凡、公益与私利、英勇与畏惧、智慧与拙笨、新风与旧俗等多侧面的对立统一体。

这些英雄的成长,是在矛盾斗争中实现的,英雄心路历程,是在多侧面对立统一的辩证发展中前行的。

英雄心灵的每次升华,都经历着生与死、血与泪、火与水的强烈激荡,因而产生出耀眼的光芒。

8注重文学理想的审美表达,只有文学放射出理想的光芒,我们的文学才能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选自2010-11-16《人民日报》,有删节)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表现人生的烦恼、痛苦与绝望,抒写生活烦恼、工作烦恼、家庭烦恼的作品是不具有艺术超越性的作品。

B、我们不能在作品中表现卑微的龌龊的人性,否则会使文学艺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萎靡症”、“颓废绝望症”。

C、不引进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会使我们的视野狭窄,“原装引进”则阻碍了文学理想之路的通行。

D、只要注重文学理想的审美表达,就能让文学放射出理想的光芒,我们的文学就能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E、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抒写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的人类共同精神的理想光辉,是文学理想的表达。

8.下列对于“文学理想的表达”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理想的表达,是现实在变革发展中的艺术展现,其实质是文学艺术超越性的体现,是文学艺术存在的生命。

B.文学作品中理想的表达,是将现实的变革发展予以艺术化展现,会使作品发出强大的审美感染力。

C.文学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没有现实生活的原材料,就不会有文学作品的出现。

D.文学艺术中理想的表达,不是从外部加进来的思想概念,而是从内部产生的文学需求。

9.结合本文,说说为什么要注重文学理想的表达。

(4分)

10.根据成功的创作实践提供的重要经验,文学作品应怎样将现实的变革发展予以艺术化展现?

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

(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文化——一种诗性的文化

诗歌在中华文化里成就较高,在整个中华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西方文化以哲学为代表,而诗歌,便是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如果说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在他们的哲学中,那么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则在诗歌里。

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因为“诗”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着特殊地位。

从“诗经”到“楚辞”再到“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再到现代的自由诗,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却始终占据着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以后出现的其他艺术形式之中。

无论何时,都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由于传统中,人们将“意境”作为一切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目的,而诗词更重意境,因而,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歌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它的精神主宰着中国艺术的整体精神。

凡有人烟处,皆有诗歌:

喝酒、行酒令,说的是诗;奏乐、起舞处,唱的是诗;挥刀、舞剑时,吟的是诗。

如果说,艺术的发展总是以“人生”做基础,总是激励人们思考生活、批判生活和指导生活的,那么诗歌便指导着我们中国人的生活。

我们追求诗中的理想境界,感悟诗里的人生哲理,不论是低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是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从诗词中领悟生命、从诗词里关照人生。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与西方语系相比,汉语的精炼美妙是不言而喻的。

汉语在词汇上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在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的特点,在语音上也会因声调不同而带来不同的色彩。

更何况诗词讲究对仗、平仄、押韵等音乐性的特点,所以诗歌具有音韵美,和谐美。

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受、乃至存在方式。

诗词有利于形象性的表述和艺术性的展现,中国人自古就以一种诗性的思维和诗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

辜鸿铭说,“汉语是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

古代中国,无论是自发的艺术创作,还是自觉的艺术理论,都没有将感性和理性割裂开来。

这使中国文化长于实践理性而短于思辨理性,而西方文化偏向理性。

例如,传统的火药不是依据化学方程式配制出来的,而活字印刷更不具备理论科学的特征。

在雕塑、绘画、书法、小说,甚至园林艺术方面,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人一开始就不以纯粹科学的手法来摹仿自然,不以纯粹客观的态度来再现生活;于是,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小说或书法,总有一种“气韵生动”的美学效果,都达到了一种“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意溢于海”的精神境界。

而在戏曲文化和园林艺术上,总让人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实现了一种“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审美理想,实为一种登峰造极的艺术形式。

中国没有“掷铁饼者”,没有《圣经》,没有《哈姆雷特》,没有凡尔赛宫……但中国有《诗经》,有《离骚》,有《红楼梦》,有紫禁城,有苏州园林……我们只要将它们拿来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谁更讲究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谁更在乎天人合一,谁更懂得和谐美。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可以不懂天文、历算知识,不懂科学哲学,但却必须用琴、棋、书、画来修养身心。

这种特有的行为方式和休养方式,不正是“诗性文化”的显著标志吗?

11.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现了中国的诗性文化之特征。

B.西方语系不具有汉语那种精炼美妙的特点,因而西方文化无法形成诗性的文化。

C.中国文化在雕塑和绘画方面,不是以纯粹科学的手法来摹仿自然,而是着重追求一种“气韵生动”的境界。

D.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不懂天文、历算知识和科学哲学,却懂琴、棋、书、画。

E.汉语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受、乃至存在方式。

1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艺术受诗歌的影响颇深,中国人连挥刀、舞剑时,吟的也是诗。

B.在古代中国,火药并不是依据化学方程式配制出来的,这反映了国人只崇尚感性而不重科学的特点。

C.中国艺术中没有“掷铁饼者”,中国艺术不以纯粹客观的态度来再现生活。

D.中国有紫禁城,中国建筑讲究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和谐的审美情趣。

13.作者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4分)

14.请结合全文分条说明中国文化为什么是一种诗性文化。

(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

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

人也是如此。

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②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

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

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

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③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④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

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

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

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

“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⑤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

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

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

关于通识教育,l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

“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⑥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l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

前者说:

“我们不需要荷马的称赞,我们已经开发了广阔的土地和海洋。

”这象征着人们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

后者说:

“我们能草率地允许青少年听一些随意编造的故事,以致让他们接受那些成年后不应拥有的思想吗?

”这象征着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分歧。

通识教育正是要解决这两个问题。

它既要帮助年轻人成为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特思想和个性化生活,又要使他们适应公共生活,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者。

⑦实际上,通识教育已部分包含了第三种大学精神,那就是培育人的德性。

但在高速前行又变动不居的现代多元社会,德性很难被界定,也很少被珍视。

⑧真正的德性在于培育,而非教育;在于自省,而非灌输。

钱穆说,中国的学问传统有三个系统:

人统、事统、学统。

置于首位的“人统”,就是尊德性。

他解释说:

“人统,其中心是人。

中国人说:

‘学者,所以学做人也。

’一切学问,主要用意在学如何做人,如何做有理想有价值的人。

”遗憾的是,钱穆这种话,如今大多数人不喜欢听,他们更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而不喜欢去照看什么德性。

⑨中国的大学,自有其悠久的历史。

但就现状而言,却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相去甚远。

而何时大学能成为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从教师到学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

在其间,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够说大学精神的建立与养成。

而大学也因之焕发永久的生命力,站在批评的最前沿,站在创新的最前沿,成为国家社会当之无愧的“轴心组织”。

(选自2012年6月《看历史》)

15.与“大学精神”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学的独立自由相当脆弱,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咄咄逼人的权力、巧言令色的功利和匍匐在地的庸俗。

B.通识教育既要解决人对自由社会的自豪感,也要解决教育可能带来的混乱和分歧。

要是在教育中不重视通识,就会摧毁自由独立的生命。

C.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大多数人喜欢去学如何做一个“成功人士”,这冲击着大学精神之德性培育和自省。

D.大学精神的建立和养成是指人们酝酿自由思想并自由表达,创造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并以之推动社会进步。

16.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一至三自然段,从青年来到大学的目的入手,论述大学的要义是让青年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并概括了大学的三种精神。

B.文章四至八自然段,从大学精神的自由、通识及德性三个方面,通过引证具体论述了它们的内涵,及对于大学的重要作用。

C.文章第九自然段,指出中国的大学现状距离真正的大学精神甚远,并呼吁早日建立和养成大学精神,让大学成为国家社会的“轴心组织”。

D.全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的历史意义,再旁征博引论证了大学的三种精神,最后针对现实呼吁建成真正的大学。

1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读大学,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在适合的大学环境中,训练自己的思维。

B.大学的要义是让学生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C.金耀基曾强调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

D.大学里的师生都尽情追求智力、真理和美,所以大学成为了孕育创新者、批判者的大本营。

参考答案

1.D

【小题2】B

【小题3】A

【解析】

1.试题分析:

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

对于概念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淆范围,将相对表达成绝对,还有选项中是否出现时间倒置和因果倒置的情况。

2.试题分析:

不能说明汉语“语词”表达特点及功能与“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点评:

对于概念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扩大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实际的例子或者文本内容加以验证。

【小题3】试题分析:

B.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

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

C.“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的说法绝对,推断无据。

D项,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

解这道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所在段落进行重点阅读,依据文中句子进行分析,与原文不符的排除。

有些似是而非的选项要单独提出来,再次阅读与这句话相关的所有文字,逐字逐句推敲,确定选项。

4.

①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黎平县的侗族村寨分别展示和保留了淳朴的乡村田园景象。

②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黎平县的侗族村寨都蕴涵了乡村的传统价值。

5.

①要在城市文明、现代文明的助力下,让乡村少年建立起一种文化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