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模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2945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贸易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美国贸易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美国贸易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美国贸易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美国贸易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贸易模式.docx

《美国贸易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贸易模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贸易模式.docx

美国贸易模式

美: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从70年代中期起在美国出现。

1983年以后的经济复苏并未影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是:

1.限制进口的主要措施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据统计,美国进口商品受非关税壁垒影响的进口额从1966年的93.79亿美元增至1986年的1030.69亿美元,20年内增长了10倍。

同期受到影响的进口额占美国总进口额的比重则由36.4%增至45%,净增8.6%。

2.扩大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行动在1984-1985年度,美国进行的反倾销调查总共有61起。

美国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占所有国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比重,分别从1983-1984年度的26%和45%提高到1984-1985年度的31%和78%。

3.加强财政、金融、外汇等鼓励出口措施在财政方面,通过对出口商品减免税收和提供补贴以鼓励出口;在金融方面,设立美国进出口银行向出口厂商提供优惠的出口信贷;在外汇方面,干预外汇市场,降低美元汇价。

(三)加强外贸管理在贸易自由化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基础上,出现了管理贸易制度。

1.以立法形式强调单边协调管理,使外贸管理制度法律化1984年10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一项规定美国以后10年贸易政策的法律《1984年关税与贸易法》。

该法是适应美国加强对外贸管理的需要而制定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改善美国大量贸易逆差的状况。

1988年8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保护贸易色彩十分浓厚的《1988年综合贸易法》,该法又称为“一揽子贸易法案”。

该法确立了战后美国贸易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基本格调与战略。

《1988年综合贸易法》的实施则是以立法形式加强单边行动的具体表现。

根据该法案“超级301条款”,美国可以对其出口产品实行“不公平贸易”行为的进口国家,实施报复措施,这表明美国将以单方面的政策手段来解决贸易争端或迫使对方开放市场。

2.从加强国际多边合作转为更多地使用双边协调管理的方式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区域集团化的加强,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削弱,美国贸易政策的重心已由多边向双边转移,加强有针对性的双边贸易谈判,以解决贸易争端与冲突,同时寻求建立区域性贸易集团,以获取更大的贸易与经济利益。

例如,美国以《1988年综合贸易法》为依据,加强针对性的双边贸易谈判,强调对等互惠条件,1989年生效的“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将在10年内逐步实现商品的自由流动,这会给美国带来更多的出口机会。

3.突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产权贸易国,所以80年代以来,美国更加关心和加强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1988年综合贸易法》针对外国对美国知识产权存在的保护问题而制定了“特殊301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将对知识产权没有提供保护的国家认定为“重点国家”,并可自行根据该条款对上述国家的“不公正”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和采取报复措施。

日:

本缔结FTA/EPA的现状

1.已经签署生效的协定

(1)日本-东盟EPA(AJCEP)。

AJCEP从2005年4月开始谈判,2007年11月达成协议,2008年4月签署协定,当年12月正式生效。

当时宣布协定正式生效的国家有日本、新加坡、越南、老挝和缅甸,其后,文莱在2009年1月,马来西亚在2009年2月,泰国在2009年6月,柬埔寨在2009年12月,分别宣布正式生效协定。

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虽然都在2008年4月签署了协定,但迄今为止,两国都还未正式宣布生效协定。

(2)日本-新加坡EPA。

日新EPA从2001年1月开始谈判,2002年1月正式签字,当年11月正式生效。

(3)日本-马来西亚EPA。

日马EPA谈判从2004年1月正式开始,2005年5月达成协议,12月正式签字,2006年7月正式生效。

(4)日泰EPA。

日泰EPA谈判从2004年2月开始,2005年9月达成协议,原计划在2006年4月正式签署协定,后因泰国政局动荡,发生军事政变,协议签署延至2007年4月,当年12月正式生效。

(5)日本-菲律宾EPA。

日菲EPA谈判从2004年2月正式开始,同年11月达成协议,2006年9月签署协定,2008年12月正式生效。

(6)日本-印度尼西亚EPA。

日印EPA从2005年7月开始谈判,2007年7月达成协议,当年8月签署协定,2008年7月正式生效。

(7)日本-文莱EPA。

日文EPA从2006年6月开始谈判,2006年12月达成协议,2007年6月签署协定,当年7月正式生效。

(8)日越EPA从2007年1月开始谈判,2008年9月达成协议,当年12月签署协定。

(9)日本-墨西哥EPA。

日墨EPA从2002年11月开始谈判,2004年9月签署协定,2005年4月正式生效。

(10)日本-智利EPA。

日智EPA从2006年2月开始谈判,当年11月达成协议,2007年3月签署协定,当年9月正式生效。

(11)日本-瑞士EPA。

日瑞EPA从2007年5月开始谈判,2008年9月达成协议,2009年2月签署协定,当年9月正式生效。

(12)日本-印度EPA。

2006年6月,日印两国共同研究会发表共同研究报告,就缔结EPA达成了共识,2007年2月开始谈判,到2010年9月共进行了14次谈判,10月25日正式签署协定。

2.正在谈判的协定

(1)日本-韩国FTA。

日韩FTA与日新EPA一起,是日本最先考虑的自由贸易协定。

然而,日韩FTA自1998年提出以来,其发展可说是一波三折。

在民间共同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7月,日韩两国开始了政府间共同研究,日韩FTA共同研究会于2003年10月发表研究报告,建议尽快开始谈判,早日缔结协定。

以此为基础,同月举行的日韩首脑会议决定在年内开始谈判,两年内完成实质性谈判。

2003年12月,日韩FTA谈判正式开始,到2004年11月已进行了六次谈判。

在上述过程中,2004年7月和12月召开的两次首脑会议,双方都重申共同推进谈判,争取2005年前达成协议。

然而,由于谈判中的分歧以及两国关系中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原定于2005年1月进行的第七次谈判却一直拖延下来,至今也未能确定重开谈判的日期,谈判出现了旷日持久的迹象。

从最近的动向看,2010年10月13日,菅直人首相在会见韩国国会议长时,强调日韩合作非常重要,希望两国尽早缔结EPA,加强所有领域的关系[1]。

同日,韩国总统李明博与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首尔举行会晤,双方均表示应该完成FTA谈判。

鸠山由纪夫表示,日本农业大臣鹿野道彦已经承诺将与韩国完成自由贸易协定,并敦促双方开始政府间对话。

(2)日本-澳大利亚EPA。

日澳EPA也是日本最先考虑的自由贸易协定之一。

日本前首相小泉在2002年1月提出的“小泉构想”,就包括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同建立“东亚共同体”。

然而,由于日澳EPA绕不过日本最敏感的农产品自由贸易问题,在共同协商中就遇到了阻力,拖延了时间。

2007年4月开始谈判后,到2010年4月已进行了11次谈判,一直难以达成协议,尚无结束谈判的具体日期。

(3)日本-秘鲁EPA。

秘鲁是南美诸国中与日本经贸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之一,对日本打进美洲市场至关重要。

日秘EPA谈判从2009年5月开始,2010年10月进行了第7次谈判,双方都争取在2011年秘鲁总统加西亚离职之前达成协议,签署协定。

(4)日本-海合会FTA。

日本石油进口绝大部分来自于中东,其中来自海合会六国的进口就占75%。

因此,日本多年来一直重视与GCC各国的关系,2006年4月决定与GCC进行FTA谈判,9月开始了谈判,2007年2月进行了第2次谈判。

本文认为,日本政府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是日元长期升值条件下日本对外贸易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日本政府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

1.继续大力推行产业政策以促进出口。

从二战后到70年代,日本经济处于追赶欧美发达国家阶段,与“贸易立国”战略密不可分的产业政策,是日本经济追赶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

在由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的过程中,日本没有放弃一贯实行的产业政策,即使在90年代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的条件下也是如此。

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界、科技界、财界以及经济学界就日本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前景和出路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逐步形成了“科技立国”的新战略。

一方面对钢铁、有色金属、造船、石油化学、纤维和造纸等消耗能源较多的产业进行设备更新和产品换代;另一方面将电子、能源、生命科学、新材料、宇宙和海洋开发等作为重点扶持的产业,大力推动这类产业产品的生产和出口,现在看来取得了很大成效。

如今,日本在汽车发动机用精密陶瓷、火箭和飞机用碳素纤维、生产用机器人、办公自动化机器和新材料;生物工程技术产业如医药、农业、食品、能源;信息产业产品如游戏软件、半导体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视听产品等领域,仍然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出口额也稳步增长。

比如,日本多年来一直是生产机器人的最大出口国,日本在这一行业的优势甚至于超过美国。

2.加速日元国际化,抵消日元升值的不利影响。

日元国际化的进程早在60年代就开始了,其主要标志是1964年正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8条款成员国”,开始承担日元自由兑换的义务。

70年代以后,以美元作为国际中心货币地位的危机为主要背景,日元国际化进程得到发展。

1978年放宽了对外汇的管制,1980年实行了新的外汇管理条例,1981年修订《新银行法》。

1984年5月,日本公布了《关于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前景》,所谓金融自由化指开放日本国内金融市场和欧洲日元市场并使利率自由化,日元国际化是指在国际交易中广泛地使用日元,让日元成为完全可以自由兑换的国际储备货币。

此后,为了促进日元国际化,日本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扩大对外提供日元贷款、在贸易中更广泛地使用日元作为结算和支付货币、吸收欧洲日元贷款和放宽发行欧洲日元债券条件等。

上述措施使日元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比如从1975年到1985年,日元在世界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从0.5%上升到7.6%,日本出口贸易中日元结算比例在1997年达到了36%,这就意味着日本36%的出口贸易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

1998年4月1日,日本实行了新的外汇法和外贸法,公司和个人可以自由在海外日资银行开设美元账户,存储美元,在国内可以使用美元购物。

如今,日元已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日元汇率波动对其对外贸易的影响大大减轻。

3.大力发展互补型对外投资。

日元升值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开始不断增加。

1970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仅为9亿美元,1973年超过了30亿美元,此后逐年增加,1981年达到约90亿美元,1984年突破100亿美元。

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更是急剧增加,1986年到1988年3年时间对外投资累计1028亿美元,超过了战后1951——1985年35年累计对外投资总额的837亿美元。

1989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为441亿美元,超过了美国的368亿美元和英国的352亿美元,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2001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累计325亿美元(以平均汇率折算)。

从投资结构看,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投资额最多的电气、汽车、化学、钢铁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占其对外制造业投资的64%.日本对外投资中服务业一直未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限于金融保险、商业服务和不动产。

从投资地区构成看,日本对外投资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依次为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法国。

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另外对开曼群岛和巴拿马的投资也比较高。

日本对外投资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与对外贸易的互补性强。

比如日本向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投资主要是为了绕开NAF-TA和EU的贸易壁垒,对东亚国家的投资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换句话说,日本将其一部分出口能力转移到其他东亚国家,通过利用这些国家廉价的工业用地和劳动力而形成生产能力,再向欧美国家出口。

所以,从全球的角度看,日本的出口能力大大超过国际贸易统计的数额。

而且,日本对东亚国家的投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使这些国家对日本资本密集性资本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日本出口增长得以保持。

4.推行战略性进口保护政策。

从统计资料看,日本关税和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并不高于同类发达国家,但日本市场的保护程度却非常高,主要体现在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和产业政策、商品标准、政府采购等方面。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进口。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统计,从80年代初期到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日本向GATT通报的,要实施的技术壁垒数量是508件,同期美国为500件,欧盟国家为226件,澳大利亚为54件。

1995年到2001年,日本通报要实施的技术壁垒数量为265件,同期美国为215件,欧盟为191件,澳大利亚为106件。

所以,日本是世界上采取技术贸易壁垒

中外:

2003年,在全球贸易处于低迷的形势下,中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高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7.1%。

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居世界第三位; 进口412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9%,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

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地位的改变,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需要认真面对、深入研究,并适时转变观念,调整对外贸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

  新形势与新要求

  第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

跨国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东亚地区尤其引人注目;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天然秉赋,更取决于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和制度等要素的动态变化;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的规则日益强化,以往推行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的政策措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迫使各国转向更加开放的竞争战略.

  第二,区域一体化迅速推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示范与刺激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方兴未艾。

到2002年底,世界贸易组织累计收到250个区域贸易协议的通报,预计到2005年,世界上将有300个区域贸易协议。

区域贸易协议具有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双重效应,有利于成员国企业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配置资源,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从而获得分工深化带来的效率提高,区域内贸易将由此增加。

尽管参加区域贸易协议会对国内部分原有产业造成冲击,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区域贸易协议采取更积极的态度。

  第三,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长期以来,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本国的出口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由于国外投资的大量进入,国内外贸体制改革和竞争压力的增强,中国出口竞争力大大提高,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但近年来,中国出口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逐年增加,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对中国的经贸环境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主要任务,已经不再是单纯地提升出口竞争力,而是要维护一个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通过开放市场让贸易伙伴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带来的机遇,努力创造一个共赢的新局面。

  上述形势变化的特点要求我国的对外贸易体制、贸易政策都应该在国际新形势、新要求的大背景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经济潮流,更好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政策取向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贸易组织(WTO)现有的决策机制框架是“每一成员一票、全体一致通过才能生效”的表决方式。

在任何问题上要达成一致都相当困难。

因此,多边贸易谈判的成本颇高。

这也是为何WTO成立以后反而出现了更多的区域化多边贸易协议的原因。

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取向也顺应了这种变化趋势,在积极参与WTO事务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性的金融、贸易和经济合作。

  第一,中国积极参与了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10+3)的合作机制。

目前虽然还不是一个正式的组织,但它为东亚各国之间的沟通,一些具体合作项目的落实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机制。

在“10+3”之后,中国又加强了与东盟的合作,形成了“10+3”的合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于2002年11月与东盟签订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使中国与东盟之间在10年内建立一个包括17亿消费者、约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以及1.23万亿美元贸易的大自由贸易区。

  第二,2003年,中国内地先后与香港和澳门特区签订了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协议。

由于香港和澳门都是自由港,这种安排也就表明了中国政府进一步开放内地的决心与诚意。

  第三,2003年,中国领导人还在不同场合表示了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组成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积极意向,并努力争取最终实现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

  第四,中国还努力在上海合作组织范围内推进经济和贸易合作。

这一组织范围内的经济部长级会议机制已经建立。

此外,中国与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等国的合作关系也在不断发展。

  中国政府调整政策取向,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区域内的贸易经济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东亚与中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据2003年前10个月的统计,东亚区域内的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已达到49.4%,其中出口为44.5%,进口为54.4%。

日本、中国香港、东盟、中国台湾以及韩国都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

中国也已经是这些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

  另一方面,东亚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相互间的贸易产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由于相当一部分的制成品是差异性产品,因此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在不断提高,使得各国家和地区不仅可以利用比较优势,进行互补性的产业间贸易,也可以利用规模经济进行相似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这使得中国加强区域内的合作有了更广阔的基础。

  对外贸易格局明显改变

  多年来,我国已习惯于外贸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出口增长速度快于进口增长速度的思维模式和对外贸易格局。

2002年,中国进出口增长分别为21.2%和22.3%,出口只稍快于进口,就已经改变了前几年出口增长明显快于进口的态势;2003年进出口增长更快,进口和出口分别增长39.9%和34.6%;出现了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变化。

对我国来说,一方面,出口需求已成为实现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增长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主要进口机器设备及各种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并且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利用进口投入品的加工贸易,因此,进口的增长提高了中国的供给能力和出口能力,也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全球生产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全球的贸易格局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而中国正是这个变化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由于世界主要制成品生产和出口国正在将其生产向中国转移,它们的制成品出口相对减少,而中国不断增加。

2003年初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

以2002年为基础,到2020年,中国总的实际GDP仍小于美国、欧盟和日本,但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将接近美国,大大高于日本。

大约到2005年,中国会成为亚洲最大的进口国,2010年成为最大的出口国。

中国主要的出口目的地是美国和欧洲,而超过一半的进口将来自东亚,包括韩国、中国台湾、日本和东盟国家。

因此,如果把世界分为三个部分,中国、东亚、欧美,那么一个贸易大三角就会出现。

这个大三角在2002年的特点是,中国以及东亚都对欧美有贸易顺差,而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的贸易既有顺差又有逆差。

但总的趋势是,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会出现越来越大的逆差,而中国与欧美的贸易顺差会有所扩大,东亚其他国家(地区)与欧美可能转为逆差。

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的流向已经显示,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全面逆差,说明这一趋势开始变得明朗。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这样一个趋势对中国隐含着几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中国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和强烈地显示出来。

随着中国进一步改革和开放,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会更大。

第二,中国的经济贸易必然会与东亚各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亚洲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由于中国与欧美可能会有较长期的贸易顺差,因此与欧美,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会不断产生。

  新贸易壁垒影响愈益严重

  加入WTO以来,以技术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愈加趋向严重。

从目前趋势看,我国受限制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设置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广,因而新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障碍。

新贸易壁垒对出口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品市场准入和竞争力两个方面:

  

(一)对市场准入的影响。

新贸易壁垒的直接影响,就是我国许多产品由于技术、环保或劳工因素无法进入目标市场。

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有四:

一是我国出口产品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要求;二是贸易对象国任意提高标准,致使出口企业无法达到;三是标准提高增加了出口成本,一些企业无法承担,不得不退出市场;四是由于进口国为限制进口而实行双重标准,限制了我国产品。

  

(二)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新贸易壁垒对企业的间接影响表现在对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一是技术、环保以及改善劳动条件的投入使成本增加,削弱了企业竞争力;二是国内缺乏先进的测试设备,进口大量设备增加了出口企业成本;三是企业要获取相关认证的费用也相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新贸易壁垒在21世纪将成为世界上主流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新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冲击将更大,将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面临的最大障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应对新贸易壁垒,关键在于企业全面提高综合竞争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加强环境管理和职业安全管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综合能力上缩短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

同时,由于新贸易壁垒涉及到技术、法律以及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政府须发挥主导作用,帮助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突破新贸易壁垒。

  中国已进入贸易磨擦高发期

  目前,我国对美国贸易依存度由1997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8.95%。

外贸依存度提高成为近来中美贸易摩擦频率越来越高的根本原因。

2003年以来,美国先后对中国的彩电、纺织品、家具等商品展开一系列反倾销调查,并指责中国人为控制汇率向美国输入廉价商品,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国际贸易磨擦的高发期。

  贸易磨擦高发期的到来,有着深刻的背景。

一是我国出口迅猛增加,但出口产品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且多为最终产品,在进口国的零售市场上中国产品随处可见,给进口国直接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二是我国对外贸易区域不平衡,在总体保持进出口贸易平衡的情况下,对美国等个别贸易伙伴存在巨额贸易顺差;三是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中的底部地位,真正称得上丰裕的资源只有劳动力,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比较优势,这种格局不仅使我国在加工贸易的国际竞争中只能控制生产中的低附加值加工环节,也面临着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诉讼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更低成本的竞争摩擦,摆脱底部依赖,向上层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因此,从根本上说,目前我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与压力,是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都将面对的,这也是任何一个新崛起的贸易大国都无法回避的。

  为此,我国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慎重应对贸易磨擦高发期。

如,提升出口产品结构;规范出口秩序;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与协调,积极应对各种贸易纠纷;加大对外投资力度;采取政治、经济多种手段,处理好与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关系,维护稳定的经济贸易环境;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防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同时,完善原产地规则,加强出口产品原产地证管理,消除由于统计原因造成的贸易不平衡。

  追求贸易顺差的观念亟待改变

  传统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