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七课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2872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七课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济生活第七课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济生活第七课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经济生活第七课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经济生活第七课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七课导学案.docx

《经济生活第七课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七课导学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生活第七课导学案.docx

经济生活第七课导学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复习目标】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实现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5、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构建知识框架】

 

【考点详解】

考点一: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

决定分配,决定分配方式。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相适应的(根本原因)。

【巩固练习】

1.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其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B、生产关系状况C、所有制结构D、生产

考点二: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地位。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劳动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3、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的社会地位。

【注意】:

按劳分配的适应范围只限于公有制经济内部,而不是全社会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都适用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所得的工资、奖金、津贴都属于按劳分配的形式。

同时,虽然按劳分配只能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却不能反过来说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一种分配形式,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等并不属于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也实行有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如股份)。

【巩固练习】

2.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这些经济条件包括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条件②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③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④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A、投资股票的风险收入B、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和津贴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考点三: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体包括按和分配。

2、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3、按生产要素分配:

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和等。

4、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什么意义?

 

【注意】

1、深化整合:

辩证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导致分配结果的悬殊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社会公平。

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

2、提示:

合法收入(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国家保护

非法收入(包括非法的劳动收入和非法的非劳动收入):

国家取缔

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

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非劳动收入:

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

风险收入,如红利;

【巩固练习】

4.(2010安徽3).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

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26000元B.36000元19000元

C.49000元21000元D.44000元11000元

5.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岗位津贴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

小张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

A.4万元、3万元B.5万元、2万元C.5万元、3万元D.4万元、2万元

【自我总结】:

一般哪些人的收入是属于下面的分配方式:

属于按劳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收益分配:

考点四: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实现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举措

1、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

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实现、。

2、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1)坚持和完善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2)保证的合理比重、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建立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调节,取缔。

通过强化,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知识拓展】

1.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状况及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我国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过大,而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

(2)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人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

(3)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4)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2.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原因(为什么)

(1)理论依据:

①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②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2)现实意义:

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②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④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⑤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巩固练习】

6.观察右图,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工不同酬应不同,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B.容易导致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C.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D.初次分配也应注重公平

7.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2009江苏)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考点五: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效率提高就是。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能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另一方面。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积极性。

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着。

注重效率要求拉开收入差距,而维护公平要求缩小收入差距。

3、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4、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1)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既要;。

【巩固练习】

9.(2010山东)20XX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为了让社会更公正、更和谐,我们应

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

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10.(20XX年江苏卷)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

这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11.(09天津卷1)20XX年初,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

该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项改革有利于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

12.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

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坚持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②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③要坚持再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的原则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3.有同学认为,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因此应消除收入差距,人人平均。

请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

 

【易错易混点辨析】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2.劳动收入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

凡是工资收入就是按劳分配。

3.私营企业老板获得的收入是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4.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5.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收入无差距,无差别。

6.政府设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通过再次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是政府履行提供公共服务职能。

7.高效率就是高投入、高产出。

8.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课后练习】

1.“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

这就是说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2.下列各项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

A.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按劳分配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范畴

C.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的时间进行分配

D.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3.按生产要素分配导致的客观结果是

A.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B.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缩小

C.按劳分配主体地位降低D.极端两极分化

4.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女主人公之一王小蒙为人正直、事业有成,开始时与父母经营豆腐作坊,后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王小蒙前后的收入包括

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③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按照国家统计局专家的解释,财产性收入是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所获得的收入。

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和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引人注目。

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②完善支持自主创业的政策

③提高利率,增加居民股息收入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

6.(10江苏)20XX年1月22日,江苏省宣布自2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其后,许多省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这表明了政府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通过再次劳动分配提高劳动者收入

③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④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7、(2

011江苏卷)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代表效率,原点O表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

曲线表示效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

的情况。

该图表明

①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

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8、(2011山东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实行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9、(

2011天津)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

“幸”字是由土和¥(钱)构成,“福”字包含了农、口、田。

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①大力增加财政收入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③满足居民合理住房要求④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2010北京)

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图8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

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①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②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③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④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

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

“刘易斯拐点”之说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

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

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2.材料一

 

材料二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

近年来,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

因此,要在坚持基本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收入和私有财产,同时尽快扭转城乡、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趋势,逐步形成中等收入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为此,将会加大税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分)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平?

(10分)

 

主观题:

13认为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是正确的。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可见,认为公平应消除收入差距,人人平均是错误的。

 

12.

(1)材料一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2分)

(2)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

(2分)

②政府要加强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公平分配。

(2分)

③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调节收入分配。

调节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

(2分)

④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分)

⑤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低收入者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并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