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季风环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2699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季风环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季风环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季风环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季风环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季风环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季风环流.docx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季风环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季风环流.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季风环流.docx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精选训练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1.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C,内陆则高达49°C。

读图完成下题。

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为某月份三个不同大气活动中心,且乙活动中心达到一年中势力最强盛值。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3.图中所示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图示月份我国华北地区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5.图示月份①②③三处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

A.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北风

B.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南风

C.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北风

D.①西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南风

 读某区域等压线(单位:

百帕)图,回答下面两题。

6.关于图中A、B两处等压线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处的数值为1004 ②A处的数值为1012 ③B处的数值小于1020 ④B处的数值大于1020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关于C、D两地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地常年盛行东南风

B.C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北风

C.D地在图示季节吹西南风

D.D地常年盛行东北风

 下图为“季风区地理分布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8.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①季风盛行时(  )

A.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

C.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

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

 读“澳大利亚大陆相关气象资料图”,回答以下两题。

10.四幅图中表示当地正处于夏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丁图所示的等温线在大陆东侧向北弯曲,原因是(  )

A.受东南信风影响

B.受沿岸洋流影响

C.受茂密森林影响

D.受山地地形影响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2.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

A.甲风七月最为盛行

B.乙风一月最为盛行

C.乙为西北季风,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

D.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13.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

A.苔原地带驯鹿向北迁徙

B.新疆草原一片葱绿

C.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以下两题。

14.关于图中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地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

B.②地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②地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①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②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15.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①地高温多雨

B.②地寒冷干燥

C.③地形成高压中心

D.为1月份左右

 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6.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17.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18.下列有关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

B.甲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C.乙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

D.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19.此月份悉尼(151°E,34°S)的盛行风向大致是(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读“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回答以下两题。

20.该月份,①②两地区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A.①地区较大

B.②地区较大

C.两地区相当

D.上半月①地区较大

21.③地以南、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读“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回答以下两题。

22.该月份,①②两地区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A.①地区较大

B.②地区较大

C.两地区相当

D.上半月①地区较大

23.③地以南、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24.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

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见图(b)。

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读图,完成下题。

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25.读图,完成下题。

若图中所示的是东亚季风环流(H为海洋,G为陆地),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表示副热带高气压中心处的下沉气流

B.丙表示东亚的冬季风

C.丁表示赤道低气压带处的上升气流

D.甲表示东亚的夏季风

 读“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回答以下两题。

26.该月份,①②两地区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A.①地区较大

B.②地区较大

C.两地区相当

D.上半月①地区较大

27.③地以南、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读“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回答以下两题。

28.该月份,①②两地区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

A.①地区较大

B.②地区较大

C.两地区相当

D.上半月①地区较大

29.③地以南、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珊瑚礁的生长发育主要受地质和海底地貌形态的影响,研究发现风向也会影响珊瑚礁的形态。

下图为“某海域珊瑚礁群岛的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0.下列有关影响珊瑚礁形成因素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

A.珊瑚礁的走向大致与盛行风向接近

B.珊瑚礁沿低频风向方向向两端延伸

C.风浪可能扼制了珊瑚虫的生长繁殖

D.珊瑚礁走向主要受地壳水平运动影响

31.根据风向判断,该珊瑚礁群分布的海域最可能是(  )

A.红海

B.加勒比海

C.黄海

D.孟加拉湾

 下图示意某天气系统500百帕海拔高度水平气压(单位:

米)分布。

完成下面两题。

32.若X地近地面吹西南风,则该大气系统为(  )

A.北半球的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反气

D.南半球的反气旋

33.当该类强大大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

A.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

B.北京寒冷干燥

C.北极处于极昼和极夜过渡时期

D.长三角盛行东南风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4.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东南风

B.7月、西北风

C.1月、东南风

D.1月、西北风

35.M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B.海陆热力差异

C.受地形影响

D.洋流影响

 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单位:

百帕)。

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36.北半球最有可能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7.甲地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38.甲地(  )

A.气候温暖湿润

B.河川冰封未开

C.草木葱绿茂盛

D.驯鹿大量北迁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39.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40.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某节气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1.该节气最可能是(  )

A.立春(2月5日前后)  

B.立夏(5月6日前后)

C.立秋(8月8日前后)

D.白露(9月8日前后)

42.该日,台湾的天气预报内容可能是( )

A.受西南气流影响,台湾西部有雷阵雨

B.冷锋正在逼近,全岛将大幅降温

C.海峡偏北风强劲,海面船只多加注意

D.受台风影响,台湾东部将有暴雨

 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

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

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

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43.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  )

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

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

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44.图乙所在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

B.冬、夏季风均偏强

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

D.冬、夏季风均偏弱

45.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

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下面两题。

46.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47.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

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下面两题。

48.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49.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50.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下题。

“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

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

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51. 读下图,完成下题。

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

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下面两题。

52.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53.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

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完成下面两题。

54.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55.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临海地区风向昼夜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56.关于该地区大气运动成因及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向变化的主因是城市热岛效应

B.风向变化的主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陆地的气压白天高于夜晚

D.陆地天气以晴朗炎热为主

57.甲风明显强于乙风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8.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动力上升

B.②为高空西风

C.③为热力下沉

D.④为东南信风

59.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读“亚欧大陆气压状况图”,完成下面两题。

60.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61.此时,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温和多雨

C.低温少雨

D.寒冷干燥

 读“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百帕)分布图”,回答下面两题。

62.此季节,南亚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63.当图中甲气压中心发展强大西伸至我国华南地区,其所控制地区的天气状况应为(  )

A.高温晴朗

B.阴雨连绵

C.高温多雨

D.低温晴朗

 图中①~⑦示意某月31°N纬线上7个地点的气压分布。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64.图中所示季节,②地的总体天气特点是(  )

A.低温晴朗

B.高温阴雨

C.炎热干燥

D.温和多雨

65.此时⑥地所在地区的主要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66.季风气候亚洲最为显著,南亚热带季风的形成原因既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研究这些问题时不应只局限在亚洲,北美、南美洲、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地方,只不过不如亚洲典型。

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差值最大接近________百帕。

(2)造成澳大利亚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北部1月盛行________风,试分析其主要成因。

(4)澳大利亚北部7月盛行________风,试分析其主要成因。

67.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

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____________,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__________方向流动。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68.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字母A、B表示的季风风向及成因的差异。

(2)说出该季节C附近气压中心的名称,并分析其不在亚欧大陆中心的原因。

(3)字母D表示________(方向)风,它是由________气压带吹向________气压带。

69.下图为“1月份60°N附近的气温、气压分布曲线图”。

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是: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结合图示气温曲线,说明1月份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3)在图中用C、D标出切割副极地低气压带的两个气压中心。

(4)结合图示,判断大陆上气温和气压的关系;并说明150°E的气温低于150°W的气温的原因。

70.图1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2为“东海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图1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画)。

(2)指出图2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71.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________(冬、夏)季风。

(2)①气流是________风,来自________洋。

②气流是________风,来自________洋。

(3)我们把受①和②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E________区,而西北内陆受这种气流影响不够明显,则称为F________区,E区内降水较________,而F区则相反。

72.A为低压,B为高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气压中心是________,B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

(2)该图为________(填“1”或“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3)图中气压分布形势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时,东亚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风,南亚应盛行________风。

(5)此时,非洲尼罗河进入________(填“丰”或“枯”)水期。

(6)此时,地表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________(填“南”或“北”)。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通过图中的信息可判断该半岛为阿拉伯半岛。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影响该半岛。

因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该半岛夏季干热。

2.【答案】D

【解析】从图中经纬度、海陆轮廓及特殊地理事物(如安达曼海、泰国湾等)信息判断出该区域主要为东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水汽丰沛,受地形的抬升作用,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

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乙位于太平洋上,应该为夏威夷高压,甲位于印度附近,应该为亚洲低压;当乙势力强盛时,应该为7月。

4.【答案】C

【解析】由上题可知,图示月份为7月,为我国夏季,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此时高温多雨。

5.【答案】B

【解析】图示月份为7月,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①地位于东亚,此时盛行东南风;②地位于南亚,此时盛行西南风;③地位于南半球的信风带内,为东南风。

6.【答案】D

【解析】A处等压线处于1020百帕和1004百帕等压线之间,等压距为8百帕,故A处的数值为1012;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知B处为一高压中心,故B处的气压值介于1020和1028之间。

7.【答案】C

【解析】图示季节,澳大利亚大陆受高气压控制,为南半球冬季。

C地盛行由澳大利亚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东南季风;C地的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为西南季风,故D地此时吹西南风。

8.【答案】C

【解析】东亚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无关。

9.【答案】A

【解析】①为南亚夏季风,该季风盛行时,北半球为夏季,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

10.【答案】A

【解析】读图甲可知,该大陆西北部盛行西北风,说明大陆内部出现低压中心,此时大陆处于夏季;读图乙可知,该大陆内部出现高压中心,说明此时大陆处于冬季;图丙中大陆西南部被气旋控制,当地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所以可判断该大陆此时为冬季;图丁中14℃等温线在陆地上向北凸出,说明此时陆地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应为冬季。

11.【答案】D

【解析】图中14℃等温线向北弯曲,说明弯曲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偏低,这是受地形影响。

12.【答案】D

【解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一月),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形成西北季风;冬季(七月)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形成东南季风。

13.【答案】D

【解析】甲风盛行时为南半球夏季,为一月份,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14.【答案】C

【解析】①地为东亚季风,②地为南亚季风,②地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干旱灾害。

15.【答案】D

【解析】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说明此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应为1月份左右,此时北半球为冬季,但②地位于热带,不会寒冷。

16.【答案】D

【解析】根据海陆轮廓判断,A位于中国东部,1月盛行西北季风。

17.【答案】D

【解析】B地为南亚季风区,夏季西南风来自热带印度洋地区,高温湿润;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的,势力强盛;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影响时间长,易发生洪涝灾害。

18.【答案】B

【解析】风从高压吹向低压。

从经纬网可知,甲所在地区为亚洲低压,乙地为澳大利亚,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乙为高压;低压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为下沉气流多晴天。

19.【答案】A

【解析】悉尼(151°E,34°S)在高压中心东南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左偏,形成西北风。

20.【答案】B

【解析】从图中曲线的斜率大小可以看出气压梯度力的大小,②地区气压梯度力较大,因此平均风力大于①地区。

21.【答案】B

【解析】由图中亚欧大陆被低压中心控制,可知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印度半岛、北印度洋海域盛行西南季风。

22.【答案】B

【解析】从图中曲线的斜率大小可以看出气压梯度力的大小,②地区气压梯度力较大,因此平均风力大于①地区。

23.【答案】B

【解析】由图中亚欧大陆被低压中心控制,可知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印度半岛、北印度洋海域盛行西南季风。

24.【答案】A

【解析】该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环流形势弱,风力较小,当副热带高压北移至29.5°N以北时,该地吹东北风,当副热带高压中心在鄱阳湖以东时,该地偏东风受大别山、庐山阻挡,被迫变为东北风南下;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

25.【答案】B

【解析】若图中所示的是东亚季风环流,H为海洋,G为陆地,则此时陆地是下沉气流,受冷高压控制。

乙表示亚洲高压中心处的下沉气流,A错。

北半球是冬季,丙表示东亚的冬季风,B对。

丁表示阿留申低气压中心处的上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