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赏誉第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1587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docx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说新语赏誉第八.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docx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世说新语赏誉第八

【题解】赏誉指赏识并赞美人物,这是品评人物的风气所形成的。

品评是士大夫生活的重要组成局部,当时士大夫常在各种情况下评论人物的高低优劣,其中一些正面的、肯定的评语被纪录在本篇里,都是很简练而且被认为是恰当的话。

从中可以看出士族阶层的追求和情致。

从所搜集的评语看,他们所赞赏的内容很广泛,可以说是有什么就赞什么,有一点可赞的就赞一点,举凡品德、节操、本性、心地、才情、识见、容貌、举止、神情、风度、意趣、清谈、为人处世,等等,都在赏誉之列。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佩服这些方面表现突出的人。

其中有一些赞誉因为记载过于简略,没有记述说话的环境,至今时过境迁,令人难以了解是指哪些方面而言的。

除外.如显示尊贵,喜好饮酒、会欣赏山光水色等,也受到赞誉。

尊贵,是士族阶层所自诩的异于平民百姓的特点,如果言行神采显示出这种身分,自然会成为学习的典范。

例如第80那么记殷浩评王羲之为“清贵人〞。

鼓吹纵情饮酒,也许在开始时有愤世嫉俗而借酒浇愁之意,以后逐渐也被视为名士风流,借纵酒来表现超脱、放诞,或脐身名士。

在世事纷争之中,与其机关算尽,何如酣饮一醉,于是饮酒也成了名士的一个特点。

例如第130那么说:

“刘尹云:

见何次道饮酒,使人欲倾家酿〞,这里同时也赞扬了他的酒德。

至于寄情山水之间,更是名士借以表达意趣超脱或超然物外的心境的一仲追求,自然会得到很高的评价。

例如第125那么说:

“谢太傅称王脩龄曰:

司州订与林泽游〞。

而对山水无心、缺乏欣赏眼光,就会受人嘲笑。

例如第107那么说:

“孙兴公为咦公参军,共游白石山,卫君长在坐。

孙日:

“此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而能作文〞。

还有一些评语,或者直接称赞其某一方面的特点,例如第148那么记王子敬对谢安说:

“公故萧酒〞。

或者拿某人做比照,例如第55那么记:

“大将军语右军:

汝是我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或者以器物甚至飞禽走兽做比喻,例如第69那么说:

“世称庚文康为丰年玉,稚恭为荒年谷〞;第4那么记:

“公孙度目邴原:

所谓云中白鹤,非燕窒之网所能罗也〞。

或者通过衬托或比较来赞美,例如苇45那么记:

“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服。

每闻卫阶言,辄叹息绝倒〞。

卫玠的清谈竟然得到“少所推服〞的人的赞叹倾倒.足见其何等迷人。

又如第105那么记:

“桓大司马病,谢公往省病,从东门入。

桓公遥望,叹日:

吾门中久不见如此人!

〞一个常人无法比较的谢安的神采、举止就跃然于纸上了。

本篇也有一些条日非赞非弹,收入此篇,并不恰当。

【译文】钟士季评论安丰侯王戎说:

“阿戎聪明伶俐,懂得别人的心意。

〞又评论说:

“裴公善谈,一整天也谈不完。

〞吏部郎这个职位空出来了,晋文帝司马昭问钟会谁是适当的人选,钟会答复说:

“裴楷清廉通达,王戎能掌握要领而处事简约,都是适当的人选。

〞于是委任裴楷。

〔6〕王浚冲、裴叔那么二人总角诣钟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钟曰:

“向二童何如?

〞钟曰:

“裴楷清通,王戎简要。

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

冀尔时天下无滞才①。

【注释】①滞才:

被遗漏的人才。

按:

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考选。

【译文】王戎、裴楷两人童年时拜访钟士季,一会儿就走了,走后,有位客人间钟士季说:

“刚刚那两个小孩怎么样?

〞钟说:

“裴楷清廉通达,王戎简约扼要。

二十年以后,这两位贤才会做吏部尚书。

希望那时候天下没有被遗漏的人才。

〔7〕谚曰:

“后来领袖有裴秀。

〞①【注释】①谚:

在群众间流传的谚语。

裴秀:

字季彦,晋初封钜鹿公,累迁左光禄大夫、司空。

是裴楷的堂兄【译文】谚语说:

“后代中成长起来的领袖有裴秀。

〔8〕裴令公目夏侯太初:

“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入自敬①。

一曰:

“如入宗庙,琅琅但见礼乐器②。

〞“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戴③。

见傅兰硕,江廧靡所不有④。

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⑤。

【注释】①“肃肃〞句:

?

礼记·檀弓下?

“社稷宗庙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

意指未使人们致敬意而人们肃然起敬。

这里用其意。

肃肃,形容恭敬。

廊庙,指朝廷。

②琅琅:

形容玉的光采。

③矛戟:

予和戟都是兵器。

④江廧〔qíang〕:

当作汪翔,?

晋书·裴楷传?

作汪翔〔翔、廧,音近借用〕,即汪洋,广阔,浩大。

⑤幽然:

形容深远。

【译文】中书令裴楷评论夏侯太初说:

“好似进入朝廷一样恭恭敬敬的,人们无心加强敬意,却自然会肃然起敬。

〞另一种说法是:

“好似进入宗庙之中,只看见礼器和乐器琳琅满目。

〞又评论说:

“看见钟士季,好似参观武器库,矛戟森森,全是兵器。

看见傅兰硕,像是一片汪洋,浩浩荡荡,无所不有。

看见山巨源,好似登上山顶往下看,幽深得很。

〔9〕羊公还洛,郭奕为野王令,羊至界,遣人要之,郭便自往①。

既见,叹曰:

“羊叔子何必减郭太业②!

〞复往羊许,小悉还,又叹曰:

“羊叔子去人远矣!

〞③羊既去,郭送之弥日,一举数百里,遂以出境免官。

复叹曰:

“羊叔子何必减颜子④!

【注释】①羊公:

羊祜,字叔子,博学能文,善谈论。

郭奕:

字太业。

②减:

不如;次于。

③小悉:

少顷;不多久。

去人:

离开别人;超过别人。

④颜子:

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译文】羊祜回洛阳去,路过野王县,当时郭奕任野王县令,羊祜到了县界,派人去请郭奕来会一会,郭奕便去了。

见面后,郭奕赞叹说:

“羊叔子何必要不如我郭太业呢!

〞过后再前往羊祜住所,不多久便回去,又赞叹道:

“羊叔子远远超过一般人啊!

〞羊祜走了,郭奕整天都送他,一送就送了几百里,终于因为出了县境被免官。

他仍旧赞叹道:

“羊叔子何必定比颜子差呢!

〞〔10〕王戎目山巨源:

“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①。

【注释】①璞玉浑金:

末经雕琢的玉和未经提炼的金,比喻本质真纯质朴。

名:

命名。

【译文】王戎评论山巨源说:

“像璞玉浑金、人人都看重它是宝物,可是没有准知道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

〔11〕羊长和父繇与太博祜同堂相善,仕至车骑掾,蚤卒①。

长和兄弟五人,幼孤。

祜来哭,见长和哀容举止,宛假设成人②,乃叹曰:

“从兄不亡矣!

【注释】①同堂:

同一祖父。

②宛:

仿佛。

【译文】羊长和的父亲羊繇和太傅羊祜是堂兄弟,很友爱,羊繇做官做到车骑将军府的属官,死得早。

长和兄弟五人,年纪很小就成了孤儿。

羊祜来哭丧,看见长和那种悲哀的神情举止,像个成年人,便叹道:

“堂兄没有死,后继有人了!

〔12〕山公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

“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①。

【注释】①清真:

纯洁真挚。

【译文】山涛推荐阮咸出任吏部郎,评论阮咸说:

“纯洁真挚,没有多少私欲,任何事物也改变不了他的志向。

〔13〕王戎目阮文业:

“清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从①〞

【注释】①清伦:

言行高洁,通晓伦理。

汉元:

汉初。

【译文】王戎评论阮文业说:

“清高,通伦理,有知人论世之明,从汉初以来还没有这样的人。

〔14〕武元夏目裴、王曰:

“戎尚约,楷清通。

【译文】武元夏评论裴楷、王戎两人说:

“王戎注重简要,裴楷清廉通达。

〔15〕庚子嵩目和峤:

“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①。

【注释】①森森:

高耸的样子。

磊砢〔lǎiluō〕:

形容众多。

节目:

分出树杈的地方,圪节。

【译文】庚子嵩评论和峤说:

“好似高耸入云的千丈青松,虽然圪节累累,可是用它来盖高楼大厦,还是可以用做栋梁材。

〔16〕王戎云:

“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①。

【注释】①太尉:

指王衍,字夷甫,官至太尉。

神姿:

风姿。

高彻:

高雅清澈。

瑶林琼树:

瑶、琼都是美玉,泛指精美的东西。

疯尘:

尘世;世俗。

【译文】王戎说:

“太尉的风度仪态高雅清澈,好象晶莹的玉树,自然是尘世之外的人物。

〔17〕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①。

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②。

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③。

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

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惧肃④。

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唱然叹曰⑤:

“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济去,叔送至门。

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⑥。

济聊问叔:

“好骑乘不?

〞曰:

“亦好尔。

〞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索,名骑无以过之⑦。

济益叹其难测:

非复一事。

既还,浑问济:

“何以暂行累日?

〞济曰:

“始得一叔。

〞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

浑曰:

“何如我?

〞济:

“济以上人。

〞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

“卿家痴叔死未?

〞济常无以答。

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

“臣叔不痴。

〞称其实美。

帝曰:

“谁比?

〞济曰:

“山涛以下,魏舒以上。

〞于是显名,年二十八始宦。

【注释】①王汝南:

王湛,字处冲,是司徒王浑的弟弟,出任汝南内史。

文末说他“年二十八始宦〞,疑有误,文中王齐叹三十年不知家有名土,显然与此矛盾。

除所生服:

父母死后,守孝期满,脱去孝服。

所生,父母,这里指父亲。

②过:

过访;探望。

按:

王湛青少年时,少言语,大家以为他是痴呆,王济也瞧不起他,不把他当叔父看待。

③脱:

或许;偶尔。

④懔然:

严肃不荀的样子。

肃:

恭敬、庄重⑤缺然:

缺乏。

喟〔kui〕然:

长叹的样子。

⑥从骑:

骑马的随从⑦策:

马鞭子,萦:

围绕盘旋。

【译文】汝南内史王湛守孝期满,脱下孝服后,便留在墓地结庐居住。

他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每次来扫墓,大部下去看望叔叔,叔叔也不等待他来。

王济有时偶尔去看望一下,也只是应酬几句罢了。

后来姑且试着问问近来的事,答时起来言语辞致都很不错,出乎王济意料之外,王济非常惊愕;继续和他谈论,愈谈倒愈进入了精深的境界。

王济原先对叔叔几乎没有一点晚辈的敬意,听了叔叔的谈论后,不觉肃然起敬,神情举止都变得严肃恭谨了。

便留下来和叔叔谈论,一连多日,没日没夜地谈。

王济虽然才华出众,性情豪爽,却也觉得自己缺少点什么,于是感慨地叹息说:

“家中有名士,可是三十年来一直不知道!

〞王济要走了,叔叔送他到门口。

王济的随从中有一匹烈马,非常难驾驭,很少有人能骑它。

王济姑且问他叔:

“喜欢骑马吗?

〞他叔叔说:

“也喜欢呀。

〞王济又让叔叔骑那匹难驾驭的烈马,他叔父不但骑马的姿势美妙,而且甩动起鞭子来就像条带子似的盘旋自如,就是著名的骑手也没法超过他。

王济更加赞叹叔叔难以估世,他的长处绝不只一种。

王济回家后,他父亲王浑问他:

“为什么短时间外出案去了好几天?

〞王济说:

“我刚刚找到一个叔叔。

〞王浑问是什么意思,王济就一五一十地边赞叹边述说以上情况。

王浑问:

“和我相比怎么样?

〞王济说:

“是在我之上的人。

〞以前晋武帝每逢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来跟他开玩笑,说道:

“你家的傻子叔叔死了没有?

〞王济常常没话答复。

既而发现了这个叔叔,后来晋武帝又像以前那样问他,王济就说:

“我叔叔不傻。

〞并且称赞叔叔美好的素质。

武帝问道:

“可以和谁相比?

〞王济说:

“在山涛之下,魏舒之上。

〞于是王湛的名声就传扬开来,在二十八岁那年才做官。

〔18〕裴仆射,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①。

【注释】①裴仆射:

指裴頠,曾任左仆射,参看〔言语〕第23那么注②。

林薮〔sǒu〕:

草木丛聚的地方,比喻事物萎萃的地方。

【译文】左仆射裴頠,当时的人认为他是清谈的府库。

〔19〕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①:

“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呜朝阳,谓东南之宝己尽,不意复见褚生②。

〞陆曰:

“公未睹不呜不跃者耳!

〞【注释】①陆平原: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曾任平原内史。

司空张华很赏识陆机和他弟弟陆云〔字士龙〕,认为他们是吴地两个才子。

②云津:

指银河。

顾彦先:

顾荣,字彦先,吴人,曾在吴国任黄门侍郎。

吴亡后,与陆机兄弟同到洛阳,当时人士称他们为三俊。

东南之宝:

指东南的人才,即吴地的人才。

【译文】张华见到褚陶以后,告诉平原内史陆机说:

“您兄弟两人像在天河上腾跃的飞龙,顾彦先像迎着朝阳鸣叫的凤凰,我以为东南的人才已经全在这里了,想不到又见到褚生。

〞陆机说:

“这是因为您没有看见过不鸣不跃的人才罢了!

〔20〕有问秀才:

“吴旧姓何如?

(1)答曰:

“吴府君,圣王之老成,明时之俊义

(2)。

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3)。

严仲弼,九皋之鸣,空谷之白驹(4)。

顾彦先,八音之琴瑟,五色之龙章(5)。

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6)。

陆士衡、士龙,鸿鹄之裴回,悬鼓之待褪(7)。

凡此诸君,以洪笔为鉏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以义理为丰年(8);以谈论为英华,以忠恕为珍宝(9);著文章为锦绣,蕴五经为增帛(10);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为帷幕(11);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

【注释】

(1)秀才:

指蔡洪。

参看?

言语?

第22那么注①。

(2)吴府君:

吴展,字士季。

曾在吴国任广州刺史、吴郡太守。

所以称府君。

老成:

年老德高的。

俊义〔yì〕:

才德出众的人。

(3)理物:

治理人民。

至德:

德行最高的人。

清选:

明澈选拔官员。

高望:

声望很高的人。

(4)九皋:

深潭。

按:

?

诗经·小雅·鹤鸣?

“鹤呜于九皋,声闻于天〞,?

毛传〕:

“皋,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

〞这里借指名声传得很高很远。

白驹:

白马。

按:

?

诗经。

小雅。

白驹〕有“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句,?

疏〕:

“贤者隐居,必当潜处山谷。

(5)八音:

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

匏、竹八类乐器。

五色:

青、黄、赤、白、黑五色,这里指五色交错而成的花纹。

龙章:

龙纹。

“章〞指花纹。

(6)逸光:

四射的光辉。

(7)鸿鹄:

天鹅。

裴回:

通“徘徊。

〞悬鼓:

大鼓。

(8)钮耒〔chúlēi〕:

两种农具,锄头和木叉。

札:

用来写字的木片。

玄默:

玄远沉静。

稼穑:

农业劳动。

(9)英华:

花,这里指名誉。

忠恕:

两种道德,尽心和宽恕。

(10)蕴:

储藏;积聚。

络帛:

丝织品。

(11)席荐:

草席。

义让:

仗义谦让。

【译文】有人问秀才蔡洪:

“吴地的世家大族怎么样?

〞洪答复说:

“吴府君是圣明君主的贤臣,太平盛世的杰出人才。

朱永长是执政大臣里面德行最高尚的人,公开选拔的官员中最有声望的人。

严仲粥像深泽中引颈长鸣的白鹤,像潜处空旷深邃山谷中的白驹。

顾彦先像乐器中的琴瑟,花纹中的龙纹、张威伯是寒冬时茁壮的青松,黑夜里四射的光辉。

陆士衡、士龙兄弟是在高空盘旋的天鹅,是有待敲击的大鼓。

所有这些名士,把大笔当农具,拿纸张当良田,把清静无为当劳动,把掌握义理当丰收;把清谈当声誉,把忠恕当珍宝;把著述文章当做刺绣,把精通五经当做储藏丝绸;把坚持谦虚当做坐草席,把发扬道义礼让当做张挂帷幕;把推行仁义当做修造房屋,把加强道德修养当做构筑大厦。

〔21〕人问王夷甫:

“山巨源义理何如?

是谁辈①?

〞曰:

“此人初不肯以谈自居,然不读?

老?

?

庄?

,时闻其咏,往往与其旨合②。

【注释】①辈:

同一类;同一等级。

②往往:

处处。

【译文】有人问王夷甫:

“山巨源谈义理谈得怎么样?

是和谁相当的?

〞王夷甫说:

“这个人从来不肯以清谈家自居,可是,他虽然不读?

老子〕?

庄子〕,常常听到他的谈论,倒是处处和老庄思想相合的。

〔22〕洛中雅雅有三嘏①:

刘粹字纯暇,宏字终嘏,漠字冲嘏,是亲兄弟②,王安丰甥,并是王安丰女婿。

宏,真长祖也。

洛中铮铮冯惠卿,名称,是播子③。

荪与邢乔俱司徒李胤外孙,及胤子顺并知名。

时称:

“冯才清,李才明,纯粹邢④。

【注释】①洛中:

洛阳。

雅雅:

指风雅人士众多。

②“刘粹〞句:

刘氏三兄弟在西晋时代分别任光禄勋、侍中、吏部尚书,都很有名。

当时首都是洛阳,所以说“洛中雅雅有三嘏。

③铮铮:

金属撞击时的响亮声音,用来比喻声名显赫。

④清:

清纯。

明:

明达。

纯粹:

纯粹完美。

【译文】洛阳众多风雅人士中有三嘏:

刘粹,字纯嘏,刘宏,字终嘏,刘漠,字冲嘏,三人是亲兄弟,是安丰侯王戎的外甥,又都是王戎的女婿。

刘宏就是刘真长的祖父。

洛阳声名显赫的人士中有冯惠卿,名荪,是冯播的儿子。

冯苏和邢乔都是司徒李胤的外孙,两人和李胤的儿子李顺都很有名。

当时的人称赞说:

“冯氏才学清纯,李氏才识明达,纯粹完美的是邢氏。

〔23〕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曰:

“自昔诸人没已来,常恐微言将绝,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①!

〞命子弟造之,曰:

“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假设披云雾睹青天②。

【注释】①诸人:

指何晏、邓赐等清谈家。

已来:

以来。

②水镜:

指镜子,比喻能明察秋毫。

这里指对道理能了解得很清楚。

【译文】卫伯玉任尚书令时,看见乐广和西晋的名士清谈,认为他不寻常,说道:

“自从当年那些名士逝世到现在,常常怕清谈快要绝迹,今天竟然从您这里听到这种清谈了!

〞便叫自己的子侄去拜访乐广,对子侄说:

“这个人,是人们的镜子,观到他,就像拨开云雾看见青天一样。

〔24〕王太尉曰:

“见裴令公精明朗然,笼盖人上,非凡识也①。

假设死而可作,当与之同归②。

〞或云王戎语。

【注释】①裴令公:

裴楷。

裴楷任中书令时,王衍还只是黄门郎,所以称裴楷为令公。

王衍后为太尉,而裴楷已死。

按:

此那么可参照?

雅量?

第12那么。

精明:

精细明察。

朗然:

形容开朗。

笼盖:

笼罩;超越。

②作:

起立。

【译文】太尉王衍说:

“我认为裴令公精明开朗,超越众人之上,那不是一般见识的人呀。

如果人死了还能再活,我要和他为同一宗旨努力。

〞有人说这是王戎说的话。

〔25〕王夷甫自叹:

“我与乐令谈,未尝不觉我言为烦①。

【注释】①乐令:

乐广。

据?

晋书·乐广传?

载,乐广善于清谈,能用很简要的话分析道理,使大家心服。

王衍自以为谈论时措词简练,但与乐广相比,就感到自己烦琐。

【译文】王夷甫自己感慨说:

“我和乐令清谈时,未尝不感到我的话太烦琐。

〔26〕郭子玄有俊才,能言老。

庄,庾■尝称之①,每曰:

“郭子玄何必减质子嵩!

【注释】①郭子玄:

参看?

文学?

第17那么注②。

庾■:

字子嵩、参看?

文学?

第15那么注①。

【译文】郭子玄才智出众,很会谈论老庄思想,庾■曾经称赞过他,常常说:

“郭子玄为什么一定要在我庚子嵩之下!

〔27〕王平子目太尉: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

〞①太尉答曰:

“诚不如卿落落穆穆〞

【注释】①王平子:

王澄,字平子,是太尉王衍的弟弟,善于品评人物。

道:

正直。

神锋:

气概。

俊:

突出。

②落落穆穆:

形容豁达大度、容止温和。

【译文】王平子评论太尉王衍说:

“哥哥外貌好似很正直,可是锋芒太露了。

王衍答复说:

“确实比不上你那样豁达大度。

仪表温和。

〔28〕太傅府有三才:

刘庆孙长才,潘阳仲大才,裴景声清才①。

【注释】①太傅:

指东海王司马越。

西晋惠帝时,司马越以太傅录尚书事。

长才:

指才学优异的人。

大才:

指才学广博的人。

清才:

指才学精深的人。

【译文】太傅府里有三个人才:

刘庆孙是长才,潘阳仲是大才,裴景声是清才。

〔29〕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①:

籍子浑,器量弘旷②:

康子绍,清远雅正③;涛子简,疏通高素④;咸子瞻,虚夷有远志⑤;瞻弟罕,爽朗多所遗⑥;秀子纯、梯,并令淑有清流⑦;戎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不秀⑧;唯伶子无闻。

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

简亦见重当世。

【注释】①林下诸贤:

指竹林七贤。

魏时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人,常常在竹林下聚会,饮酒抒怀,世称竹林七贤。

②弘旷:

宏大宽广。

③清远雅正:

志向高洁远大,本性正直。

④疏通高素·通达,情操高洁纯真。

⑤虚夷:

谦虚平易。

⑥多所遗:

指政务多所忽略,按:

?

晋书·阮孚传?

载,阮孚“终日酣纵〞,“蓬发饮酒,不以王务婴心〞。

阮孚之事,可参看?

雅量?

第15那么。

⑦令淑:

善良文雅。

清流:

比喻德行高洁。

⑧大成:

指学问大有成就。

苗而不秀:

庄稼生长却不抽穗开花。

语出〔论语·子罕〕,古人多以为是孔子痛借他的学生颜回早死才说这句话。

王戎的儿子王万,有美名,十九岁就死了,所以也比喻为苗而不秀。

【译文】竹林七贤,各有才能出众的儿子:

阮籍的儿子阮浑,气量宽宏;嵇康的儿子嵇绍,志向高远,本性正直;山涛的儿子山简,通达而且高洁纯真;阮咸的儿子阮瞻,谦虚平易,志向远大;阮瞻的弟弟阮革,爽朗,不受政务牵累;向秀的儿子向纯、向梯,都很善良文雅,不肯同流合污;王戎的儿子王万子,有集大成的风度,可惜早逝;只有刘伶的儿子默默无闻,在所有这些人里面,唯独阮瞻可居于首位,秘绍和山简在当时也很受尊重。

〔30〕底子躬有废疾,甚知名。

家在城西,号曰城西公府①。

【注释】①城西公府:

公府本指三公的府第,原子躬〔名琼〕曾为太尉〔三公之一〕的属官,结果他的住宅也被称为公府。

【译文】庾子躬有残疾,可是很有名望。

他的住宅在城西,称为城西公府。

〔31〕王夷甫语乐令:

“名士无多人,故当容平子知。

〞①。

【注释】①“王夷甫〞句:

王夷甫很看重他弟弟王平子,四海人士一经王平子品评过,王夷甫便不再置评。

【译文】王夷甫告诉尚书令乐广说:

“名士没有很多,自然任凭平子审〔32〕王太尉云:

“郭子玄语议如悬河写水,注而不竭。

〞①【注释】①郭子玄:

郭象。

参看〔文学?

第17那么注②。

写:

通“泻〞。

按:

“悬河写水〞形容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注:

倒下;流下。

【译文】太尉王衍说:

“郭子玄的谈论好似瀑布倾泻下来,滔滔不绝。

〔33〕司马太傅府多名士,一时俊异。

庾文康云:

“见子嵩在其中,常自神王①。

【注释】①子嵩:

庾f,字子嵩。

任太傅府参军,转军谘祭酒。

神王:

神旺,精神振奋。

?

晋书·庾■传?

作“袖手〞,和瘦亮说的不一样。

【译文】司马越的大傅府里名士很多,都是当时的优异人物。

庾亮说:

“我觉得子嵩在这些人里面,常常精神旺盛。

〔34〕太傅东海王镇许昌,以王安期为记室参军,雅相知重①。

敕世子毗曰:

“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②。

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③;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④,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⑤。

〞或曰:

“王、赵、邓三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

〞谓安期,邓伯道。

赵穆也。

袁宏作?

名士传?

,直云王参军。

或云赵家先犹有此本。

【注释】①“太傅〞句:

西晋末,怀帝即位,东海王司马越辅政,因怀帝亲理政事,司马越不能专权,便请求镇守许昌。

②敕:

告诫。

世子:

帝王公卿之子,是地位或爵位的继承人。

安:

安置;保存。

③闲习:

熟习。

式瞻:

瞻仰。

仪形:

仪式。

④讽味:

背诵和体会。

遗言:

古圣先贤流传下来的话。

音旨:

语言和意思。

⑤人伦:

人类,这里指有才学的人,人才。

【译文】太傅东海王司马越镇守许昌的时候,任用王安期做记室参军,并且非常赏识看重他。

东海王告诫自己的儿子司马毗说:

“学习书本的效益浅,体验生活所保存的感受深。

熟习礼制法度,就不如去好好观看礼节仪式;背诵并体味前人的遗训,就不如亲自接受贤人的教诲。

王参军是人们的典范,你要学习他。

〞有人以为是这样说的:

“王。

赵、邓三位参军是人们的典范,你要学习他们。

〞所说的三位参军指王安期、邓伯道、赵穆。

袁宏写?

名士传?

的时候,只说到王参军。

有人说赵穆家原先还有这个抄本。

〔35〕庾太尉少为王眉子所知①。

庾过江,叹王曰:

“庇其宇下,使人忘寒暑②。

【注释】①王眉子:

王玄,字眉子。

参?

识鉴?

第12那么注①。

②“庇其〞句:

指得到他的赏识,使人感到温暖。

字下,屋檐下。

【译文】太尉瘦亮年轻时得到王眉子的赏识。

后来庾亮避难过江,赞扬王眉子说:

“在他的房檐下得到庇护,使人忘了冷暖。

〔36〕谢幼舆曰:

“友人王眉子清通简畅,嵇延祖弘雅劭长,董仲道卓荦有致度①。

【注释】①简畅:

简约舒畅。

嵇延祖:

嵇绍,字延祖。

弘雅:

宽宏正直。

劭长:

指德行美好。

卓荦:

卓越;杰出。

致度:

风致气度。

【译文】谢幼舆说:

“我的朋友王眉子清廉通达,简约舒畅;嵇延祖宽宏正直,德行高尚;董仲道见识卓越,很有风致、气度。

〔37〕王公目太尉:

“岩岩清峙,壁立于仞①。

【注释】①岩岩:

形容高峻。

清峙:

清静耸立。

仞〔rèn〕:

七尺或八尺为一切。

【译文】王导评论太尉王衍:

“陡峭地肃静地耸立在那里,像千丈石壁一样屹立着。

〔38〕庾太尉在洛下,问讯中郎①,中郎留之云:

“诸人当来。

〞寻温元甫、刘王乔、裴叔那么俱至,酬酢终日②。

咦公犹忆刘、裴之才俊,元甫之清中③。

【注释】①中郎:

指庾■,曾任太傅从事中郎,为人常静默无为,纵心事外。

②酬酢〔zuò〕:

宾主互相敬酒,泛指应对。

③清中:

恬静平和。

【译文】太尉庾亮在洛阳的时候,有一次,去探望中郎庾■,庾■挽留他稍候一下,说:

“大家会来的。

〞过了一会儿,温元甫、刘王乔、裴叔那么都来了,大家清谈了一整天。

庾亮后来还能回忆起当时刘、裴两人的才华,元甫的恬静平和情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