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老人对我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1587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光老人对我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时光老人对我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时光老人对我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时光老人对我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时光老人对我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时光老人对我说.docx

《时光老人对我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光老人对我说.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时光老人对我说.docx

时光老人对我说

时光老人对我说之

一分钟能做什么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要合理运用时间。

活动准备

课件、学生的课前调查表和生活记录表,呼啦圈、短绳、皮球等。

活动过程

一、动画导入,感知一分钟

1.先播放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动画片《狮子王》一分钟。

突然,画面消失。

学生焦急等待一分钟。

教师接着进行现场采访,形成前后对比,让学生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快慢。

2.交流:

你对等待的一分钟和看动画片的一分钟,分别有什么感受和看法。

二、实践活动,体验一分钟

活动一:

“全体总动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一分钟展示会,跳绳、跑步、写字、画画等,然后学生汇报:

我一分钟能(),并进行小组活动,交流自己的收获。

活动二:

“争当小主播”,汇报课前调查的成果。

1.学生交流调查情况。

我的小调查

妈妈的职业是(),她一分钟能(    )

爸爸的职业是(),他一分钟能(    )

(       ),一分钟能(    )

2.老师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拓展认识。

会计一分钟能数300张人民币。

铅笔厂一分钟能生产铅笔1600枝。

喷气式客机一分钟能飞行18千米。

3.谈活动体会。

三、情境感染,感受一分钟

情境一:

CAI放映《珍珠港》影片中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抢救重伤兵的录像。

1.讨论观后感。

(板书:

时间就是生命)

2.说一说:

生活中,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时间就是生命”。

3.算一算:

如果你们每天浪费一分钟,那么1年、10年、一辈子浪费的时间是多少。

情境二:

比一比,哪个小组成员最先系好红领巾。

评选“又快又好”的优胜小组。

1.交流:

他们为什么取得了胜利。

(小结:

时间就是胜利)

2.拓展交流: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时间就是胜利。

情境三:

CAI展示火腿肠工作流水线、田径比赛、考试场景等图片。

四、实例对比,巧用一分钟

1.交流各自的生活记录表。

我做的事情

我用了几分钟

我的评价

穿衣

叠被

刷牙

洗脸

吃早餐

整理书包

(1)把你做这些事所用的时间与同学、老师进行比较,说说哪个时间最合理。

(2)通过比较,你觉得自己做得怎么样?

请在“我的评价”一栏给自己一个评价,说出自己的理由。

2.实践活动。

(1)请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地设计一张“我的生活时间安排表”。

(2)课后请同学们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想想它对你有什么启发?

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成书签。

 

时光老人对我说之

谁把时间偷走了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珍惜每一分钟,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做事认真的生活态度。

2.在实践中让学生懂得既要珍惜时间又要讲究效率,快乐地学习,尽情地玩耍。

活动准备

教师和学生课前搜集了解鲁迅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寻找偷时间的贼

1.教师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听说有人偷别人的东西,越值钱的东西他们越偷,可是你们听说过有偷时间的吗?

老师还要告诉你,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抓住这些偷时间的人吧!

(板书课题:

谁把时间偷走了)老师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会抓住这些偷时间的人。

2.引导学生观看教科书第4页的两组插图。

(1)学生说说图中的人分别在干什么。

(2)想一想,谁的时间抓得紧,谁的时间被偷了。

3.全班交流:

到底是谁把他们的时间偷走了,你找到那个偷时间的人了吗。

4.在我们班上,有没有这种现象?

有没有时间经常被偷了的人?

你以后会偷走自己的时间吗?

(由书本到现实,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二、了解鲁迅的笔名

1.教师过渡: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解鲁迅的故事,都做了吗?

请把你搜集的资料拿出来。

2.你了解鲁迅的哪些故事?

请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3.教师补充,简介鲁迅。

4.你知道鲁迅这个笔名是怎样来的吗?

(先让学生说,再由老师补充完整)

5.出示鲁迅名言“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去了”并提问: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句话也许有一定难度,但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白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珍惜每一分一秒的,因此成为一个大文学家,一个文学天才。

三、算算我的时间利用情况

1.教师导语:

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睡觉、游戏、学习,等等。

是不是每个同学在这些事情上花的时间都一样呢?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算一算吧。

2.教师出示一张表格,让学生照表格计算、填写。

我的时间利用情况

活动

时间

吃饭

睡觉

学习

游戏、玩耍

看电视

3.前后左右同学互相对照,比一比,看看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

我有多少时间被浪费掉了?

还可以怎样利用一些时间?

4.学生交流今后打算怎样重新安排这些时间。

(让学生明白还有很多时间我们可以利用起来,我们完全可以快乐地学习,尽情地玩耍,充分地休息)

四、真正珍惜时间的人

1.教师过渡:

有人说,珍惜时间就是要快,你们觉得他说得对吗?

2.当场检验,看看谁说得有道理。

(1)教师准备10道简单题目。

(如:

72+38、0×5、120÷5、“蒸”字有几笔、“肺”字的第五笔是什么,等等)

(2)学生做以上习题,看谁又快又准确。

3.A4分钟做对了7道题,B5分钟做对了10道题,比较他们谁更懂得珍惜时间。

4.教师小结:

看来,珍惜时间不光是要做事速度快就行了,更重要的是讲究效率,要又快又好,这才是真正的珍惜时间。

五、经验交流会

1.教师:

谁都想玩,谁都想学习好,怎样才能既玩得好,又学得好呢?

大家一起说一说。

2.小组内交流,小组长记录。

3.全班交流,小组长汇报。

教师总结下课。

时光老人对我说之

我的学习时间表

活动目标

1.学会合理利用时间,争做时间的小主人。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的学习时间表。

活动过程

一、认识学习时间表

1.老师展示自己的一项才艺。

(1)导入:

这个学期以来,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

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来一段表演,欢迎吗?

(2)老师进行才艺展示(如:

朗诵、弹琴、书法等)。

2.看了老师的展示,你们想说点什么?

3.你们知道老师的这项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吗?

(让学生充分地想像,说出各种可能的方案)

4.教师:

老师的秘密就在这里。

(出示老师的作息时间表)你们知道吗,老师每天都是这样严格按自己的学习时间表来做的。

不论刮风下雨,也不论工作多忙,老师始终这样坚持下来,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要我说呀,老师的成绩全是这张学习时间表的功劳。

5.讨论交流:

从老师的作息时间表里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让学生畅所欲言,如做事要有计划,要制定学习时间表等,教师适时点拨)

6.教师小结:

学会有计划地运用时间很重要。

也许,每一分钟都会给你带来快乐,带来收获。

二、小记者采访

1.教师过渡:

在我们同学当中,有很多人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了时间的主人,现在我们来一个现场采访。

2.教师现场采访一位学生。

3.教师提示:

想一想,你觉得我们班谁是时间的主人,你准备向他学点什么呢。

4.学生之间互相采访。

(引导学生重点学习别人在学习时间安排上的可取之处)

5.学生交流:

通过刚才的采访,你有什么收获?

受到什么启发?

6.教师小结:

从采访中,我们感受到,只要做时间的主人、有计划地运用时间,就会有快乐、有收获。

三、怎样做时间的主人

1.教师导语:

时间把握在自己的手里,怎样做时间的主人呢?

下面,我们来开展一次大讨论。

2.小组内交流,我是怎样安排时间的。

(学生说出自己在安排和利用时间上的好方法,互相学习)

3.全班交流。

学生充分发言,总结归纳。

(如:

按计划做事,做事不拖拉,今天的事今天做,珍惜每一分钟等等。

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

4.教师总结:

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的好方法,也知道了怎样做时间的主人,今后就希望同学们好好的利用这些方法,做一个真正的时间的主人。

四、制定学习时间表

1.教师过渡:

知道了怎样安排时间,你能不能给自己制作一张学习时间表?

2.教师再次出示自己的学习时间表,给学生以示范。

3.教师讲解学习时间表制定的要点。

(如一天之中哪些时间最重要,可用来干什么)

4.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时间表。

5.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时间表,并说说自己这样制定的理由。

6.教师提问:

你怎样执行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呢?

(教师要让学生懂得:

要坚持按照学习时间表学习,要严格按照计划表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事贵在坚持。

为了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约束,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一些适当的办法,如将时间表贴在床头,时刻提醒自己,等等)

五、总结

我们都已制定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表,下一步就要遵照执行了。

希望同学们一定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学习,过一段时间老师再来检查总结。

我的学习时间表

早上7:

00起床

14:

00——17:

00上班

7:

00——7:

30洗漱、吃早餐

17:

00——19:

00晚餐

7:

30——12:

00上班

19:

00——22:

30上网,学习

12:

00——14:

00午餐午休

22:

30睡觉

我有一把金钥匙之

锦囊妙计

活动目标

1.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2.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懂得在学习中讲究方法,轻松愉快地学习。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讲学习方法的文章故事。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学习方法方面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我的困难在哪里

(一)为老师解忧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要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烦恼,我的一个小侄子写作文总是写不好,只能写两三句话,他求我帮忙。

你们能帮我出出主意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总结过渡:

同学们真聪明。

看来学习还是有方法的呀。

那么,你们在学习中有困难吗,你们是怎样对待困难的呢?

(二)说说我的烦恼

1.请同学们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写在小纸条上,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

教师

将学生写好的字条收集起来,同学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2.学生动手写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不管是哪一学科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可以写,如:

语言、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都可以。

二、金点子大王擂台赛

1.教师:

同学们的困难都在老师的手里,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金点子大王擂台赛”。

规则是这样的,老师把同学们遇到的困难一个一个提出来,如果你有解决它的好方法就请站起来回答并成为擂主,如果别的同学有更好的方法,那么他就是新的擂主。

每一道题选一个擂主,授予他“金点子大王”。

(奖品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条件决定,一颗星星、一朵红花都可以)

2.打擂开始。

老师依次念出同学们归纳出的学习困难,请同学解决。

如:

我不会做应用题怎么办?

我英语发音不准怎么办?

我作文写不好怎么办?

我画画不像怎么办?

3.教师鼓励大家积极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4.总结过渡:

刚才的活动圆满结束了,让我们对这些获得“金点子大王”的同学表示热烈祝贺。

原来困难并不可怕,我们都有办法克服它。

三、金点子经验交流会

1.教师导语:

刚才我们解决了一些同学遇到的学习困难,效果特别好。

有些同学说,我还有好多经验、方法没有说出来呢,他们很愿意把这些好的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现在我们就来开一个金点子经验交流会。

2.小组交流。

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如:

读书时,我会用彩色笔画出最重要的地方,这样会记得很牢)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一两名同学,汇报本组刚才交流总结出的好的经验和方法,全班同学一起学习这些好方法。

4.教师总结:

通过刚才的经验交流会,我们又学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我想,有了这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同学们的学习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四、我的智慧锦囊库

1.教师导语:

好的学习方法是进入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把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收入你的锦囊吧!

2.学生准备“锦囊”。

3.将学生自己认为好的经验和方法放入“锦囊”。

学生动手将刚才活动中总结出来的而且适合自己的好方法写进自己的“智慧锦囊库”。

4.总结: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是很大呀。

以后,请大家按照你的智慧锦囊库里的金点子去做。

我相信,你们的学习一定会大有进步的。

 

我有一把金钥匙之

记忆快车

活动目标

1.了解记忆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2.理解多感官记忆法、分组记忆法、理解+联想记忆法等好的记忆方法。

3.明白及时复习、经常复习是战胜遗忘的有效办法。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科学家等名人和周围人记忆的好方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想有好的成绩、学过的知识都能记得,也就是想拥有一个好记性。

可是怎样才能有好的记忆力呢。

今天让我们乘坐记忆快车,进行一次记忆之旅。

二、记忆之旅

(一)第一站:

游戏宫

教师用课件演示歌谣,学生跟随音乐念:

轰隆隆,轰隆隆,记忆快车开起来,眼耳口手齐用上,记得快来记得牢。

1.请出三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在20秒内记忆三组难度相同的词语。

第一个学生用眼看;第二个学生边看边读;第三个学生边看边读边抄。

时间到了后,用10.秒钟时间复述,看谁的正确率高。

课件演示内容为:

第一组词语:

老鼠、木碗、石榴、太阳、原野、刀子、松树;

第二组词语:

星星、猴子、菊花、扫把、芒果、瓶子、小溪;

第三组词语:

黄瓜、叉子、衣服、云朵、大象、木门、杨柳。

2.评一评:

谁记得最准确。

3.讨论:

他为什么记得最准确。

4.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做游戏知道了:

在我们学习知识时,如果单靠听或看,往往难以记牢;如果视、听并用,效果会好得多;如果听、看、说、做合理配合,效果就会更好。

(二)第二站:

探索谷

教师用课件演示歌谣,学生跟随音乐念:

轰隆隆,轰隆隆,记忆快车开起来,大家动脑又动口,探索记忆好方法。

1.记数字游戏,先全班共记,再分小组记,然后个人挑战赛。

课件演示内容:

从3个数字一组的到12个数字一组的。

看完后,将看到的数字复述出来,看谁能又快又准确。

全班共记:

513286、6853946、57893905、842730563、8325930278

个人挑战:

849566243、2849552798、37693839262、693782597273

游戏之后,学生讨论:

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准确地记住这些数字。

教师:

同学们真的很棒呀!

这么长的数字都能一下子记住。

刚才通过大家讨论得出了结论,把长的数字分成一节一节地记(比方三个数字一节或四个数字一节),这样既好念又好记,这就是分组记忆法。

其实,我们记外国人的名字或地名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在背诵长的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先一小段一小段地记,再合起来背。

大家回家可以试一试。

2.记古诗游戏。

课件呈现一首古诗,学生跟读一遍,然后学生自由记忆半分钟。

比一比谁记得最好。

学生交流自己认为用什么方法能记得快。

教师总结:

大家说得真不错!

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要边读边理解,并且把它形象地呈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这样就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就是理解+联想的记忆方法。

这个方法在记古诗、记文章的时候很管用。

教师:

刚才同学们一下子就发明了分组记忆法和理解+联想记忆法两种记忆方法。

这两种方法能让我们很快地记住知识。

可是,同学们记住的知识会不会忘记呢?

下面我们去下一站。

(三)第三站:

不忘城

课件演示歌谣,学生跟随音乐念:

轰隆隆,轰隆隆,记忆快车开起来,要想知识不忘记,及时复习很重要。

1.数字速递游戏。

每小组给6个数字,第一名同学看后,听口令向后传。

又快又准的一组得胜。

教师:

同学们真聪明,能在短时间内记住这些数字。

可是有谁还能记得在探索谷个人挑战赛中记得的数字呢?

大多数同学都忘记了。

那并不是大家的记忆力不强,是因为我们那时记得的只能在脑子中保留很短的时间,心理学家把它叫做短时记忆。

要想记住不忘,就要把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方法就是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2.小组讨论:

你们都有哪些复习的方法呢,你还知道别人有哪些复习的好方法。

3.汇报交流。

三、制作记忆卡

1.今天我们通过愉快的记忆之旅,学到了很多好的记忆方法和复习的方法。

如果把这些方法记下来、展示出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下面大家就来动手制作记忆卡,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知道的好的记忆方法或复习方法。

2.学生上台展示记忆卡。

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记忆卡做得真好。

我们可以把自己做的记忆卡放在文具盒里,也可以回家贴在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旁。

掌握了好的记忆方法,就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我有一把金钥匙之

身边的学问

活动目标

1.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

2.善于发现和了解身边的学问,了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把“金钥匙”。

活动过程

一、身边的知识大考查

1.教师导入:

听说我们班有许多细心的人,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教师出题。

(1)这次黑板报的内容有哪些?

(2)湖南在我国的什么位置?

(3)你能背几条教室里的名人名言?

(此活动是为了考查学生是否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是否留心观察了身边的事物,教师应根据本地区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出题,应全部取材于学生常见而又不引人注意的事物,最好是教室里的东西)

3.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4.教师提问:

刚才的问题是我们每天都会见到的东西,可为什么有些同学却答不上来呢?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留心身边的事物,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

二、身边的知识大搜寻

1.教师过渡:

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知识,处处都有学问。

只要我们留心,我们就会学到许多知识。

接下来,我们开展一个现场活动,名叫“身边的知识大搜寻”。

2.教师讲解活动要求:

同学们在附近地区,不能超出校园,最好就在教室里,用你喜欢的方式和途径去获取知识,比一比,看谁的收获多。

注意,时间为15分钟。

3.活动指导。

教师启发学生可以去观察一样东西,可以采访一位同学,可以查询一样事物,等等。

不管采用什么形式,只要能获得新知识就行。

4.学生分头自由行动。

教师给学生以指导。

三、现场汇报展示收获

1.教师过渡:

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现在,把你们的收获展示出来吧。

2.学生自由上台汇报展示。

如:

刚才我发现了教室里有四幅名人名言,我把它们都背下来了。

……

3.学生说出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这些知识的。

四、总结升华

1.教师总结:

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同学们从这2.0分钟的活动中收获的东西可真不少。

大家说说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4.教师过渡:

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学问。

我们除了在课堂,在课本,你还从哪里可以学到知识?

5.全班汇报。

6.教师小结:

知识是在一次次的体验中发现和积累的,我们发现了问题,可以通过询问别人、上网、查阅书籍等多种途径来获取知识。

五、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搜寻身边一切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把它记下来。

今天我进步了吗之

今天又有新发现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形成对自己学习进步的期待。

2.知道习惯可以改变的,好习惯是可以培养的,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探索一切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把它记下来。

活动过程

一、展示、汇报

1.教师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

除了课堂、课本,我们还可以通过许多途径获得信息、资料和知识。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你们做得怎么样了?

2.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发现和收获。

(1)学生自由上台展示汇报,介绍自己的收获。

如:

我发现鸡蛋为什么是一头大一头小了;我发现为什么鸭的脚和鸡的脚不一样了……

(2)其他同学可向汇报的同学提问,请汇报人回答。

3.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发现和收获记在教科书第13页的收获栏里,可以写也可以画或用同学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

4.教师启发提问:

同学们,当你发现一个秘密、探索出一个新问题后,你的心情如何?

5.学生谈感受。

教师注意启发学生感受探索和发现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二、交流学习的快乐

1.教师过渡:

探索和发现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在学习生活中,还有哪些快乐,你是否感受到了,大家都来说说吧。

2.小组交流自己平时体验到的学习的快乐。

如:

当我又认识一个字的时候、当我改掉坏习惯的时候……

3.全班交流。

学生踊跃发言,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师帮助学生充分挖掘学习的快乐,并让其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三、手指游戏

1.教师导语:

刚才,有的同学说,当自己改掉坏习惯的时候,我很快乐。

那么,习惯是否可以改变的?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试试看。

2.参照教科书第14页内容指导学生做游戏。

(1)将手掌张开,十指交叉合起来,重复几次。

教师提问:

你的右手拇指在上,还是左手拇指在上?

(学生再试几次,看看自己的情况如何)

(2)学生思考: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这就是习惯成自然)

(3)继续游戏:

并将右(左)手拇指在上改为左(右)手拇指在上,稍稍用力重复几次。

(4)提问:

是不是习惯了一点?

(5)思考:

这种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学习中的许多快乐,连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做得更好呢?

 

今天我进步了吗之

每天进步一点点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进步中肯定自己,体会乐趣,建立信心。

2.能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建立学习档案,鼓励自己有计划地学习。

活动准备

录音故事《仰卧起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故事内容如下:

同学们,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彩霞,今天我要跟大家说一个我的故事。

上一学期的体育测试,仰卧起坐我没有达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练仰卧起坐,早晚各一次。

第一天,我做到五个,就开始喘粗气。

以后每两天增加一个。

后来每天增加一个,再后来……也许你不敢想像,现在,我一次能做四十多个。

能将仰卧起坐练到一次能做四十多个的秘诀,其实再简单不过,那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交流感受

1.学生交流:

听了刚才的故事,自己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教师启发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如:

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相信自己,等等)

2.教师提问:

学仰卧起坐是这样,学习其他东西呢,你能举例说说吗?

(1)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与其有相似的地方,如:

我每天坚持练字,现在写的字比以前好多了;我每天坚持画画,现在已经获得了很多项奖。

(2)全班交流。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的上台说出自己进步的经历。

3.教师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是呀,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知识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每天进步一点点,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取得的成绩连自己都感到吃惊。

三、制定学习目标

1.教师过渡:

有这么多同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成绩。

请大家想想,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2.学生总结归纳原因。

教师积极肯定学生找出的成功原因,启发学生知道制定目标的重要性。

3.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认识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分,长期目标的实现是由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而积累的。

这学期争做“三好学生”是长期目标,而每天的努力与进步是基础。

要写好一篇日记、背诵一篇课文,就是短期目标。

只有短期目标实现了,长期目标才会实现。

4.学生交流自己的目标,教师积极鼓励肯定积极、正确、有价值的目标。

5.学生写下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写清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四、落实行动

1.教师导语:

从同学们制定的学习目标来看,大家的决心都挺大的,可是,怎样才能实现它呢?

2.学生交流:

自己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自己如何保障计划的实施,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3.方法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