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0887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docx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关于去青岛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精讲解读高效课堂教学引领研讨活动”的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教师:

本次活动是由国家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聘请北京市各个学校相关特级教师组成培训团到全国各地讲学。

参加与会人员有山东省各个市县教师和兴安盟各旗县教师,此次讲座的教师,都是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培训团专家。

一、二年级是乔亚孟老师主讲的,乔老师是北京市宣武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主要讲新旧课标区别与联系)。

三年级:

张红教师主讲的,张老师是北京市小学语文教师(主要是作文教学有独特方法)。

四、五年级:

陈延军老师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

(主要讲国际教育方面内容美国教育注重尊重教育、日本个性化教育和生命教育)。

六年级:

武琼老师是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北京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主要讲如何把握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实践)以上四位教师都是北京市特级教师。

会期2天,27日报到28、29日两天学习,学习地点在青岛市航天疗养院。

下面我就把这次学习主要部分汇报一下:

一、2011版课程标准颁布的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意见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审议结果,国家教育部决定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2011年版的制定实在实验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本版主要是占在国际上、国情上、实际上角度来修订的,来进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减轻学生负担、回应社会关切热点、焦点问题背景下出台的。

二、2011版的出台主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

2、关注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继续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3、切实落实2011版课程标准中减负的要求。

三、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

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

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2、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3、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

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4、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

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5、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

比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

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

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

有的老师只做课件,不敢写字。

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

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反映比较强烈。

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

控制识字写字的字量,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

四、汉字教育是本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

(2)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

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

(3)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希望下工夫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

(分会认和会写两部分。

两会:

会认读、明白意思,不要求会写和运用;四会:

会认、会读、会写、会正确理解字义和运用)

(4)在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下,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

5、具体学习2011版语文课标的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语文教学总目标与内容。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一)、识字与写字

1、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感受字的形体美。

学习独立识字(借助拼音)。

用田字格书写。

第二学段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会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有代表性识字、写字教学)。

用方格写字。

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字形的特点、结构不用讲了,主要在新字、字义、词义上下功夫,这是我们关注。

在一个是尝试写无格汉字。

2、各个学段都强调了,关于写字姿势、良好书写习惯和提高书写质量的要求。

3、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

4、我们应该如何去落实识字、写字教学任务呢?

一是:

树立“汉字教育”理念(热爱语言文字、教师板书的作用对祖国文字的重视)。

二是:

激发识字、写字兴趣。

三是:

良好习惯培养。

四是:

加强写字指导的力度。

五是: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借助拼音、查字典)。

六是:

明确每一学段的训练重点。

七是:

掌握300个基本字(用好两个字表)。

(二)、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组关键词

1.综合性与实践性——课程性质

2.语文素养与养成——核心概念

3.字量、字表、写字——汉语重要特点

4.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汉语教育传统

5.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创新精神

6.口头语言、语言明交流——现代生活必需

7.综合性学习、积极提倡——新的学习方式

8.随文学习、指导点拨、实际运用——难点问题

9.评价理念与方法——改革的瓶颈

10.新的挑战——发展方向

11.教师素养——实施关键

知道大家想过没有?

如果让你挑关键词,你会挑哪些词?

1.综合性、实践性

这两个词在实验稿里没有,在2011版的课标中是这样说的: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言文字运用是是怎样说的呢?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

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陆志平提问:

语言文字和语文有什么不同?

魏星:

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语文可以包括语言文字,语文的外沿更广阔一些。

陆:

语文就是一门课程。

出示:

国语国文

陆:

国语、国文有什么不同?

答:

国语是中国的二十年代,国语在小学,国文在高中。

陆:

其实国语是白话文的教学,国文是文言文。

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不是理论性、知识性课程)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的多重功能,

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什么呢?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与哲学、历史等文科

2.语文素养与养成。

与之前的课标对比,多了“养成”这个词。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乎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经典范例——诵读

知识——传授

能力——训练

“语文素养”“语文实践”——以人为本:

强调的是孩子全面发展。

语文素养怎样形成?

1)语文素养的内涵。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是语文素养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属于人的一种“修养”,包含人的几个方面的“智能”。

这种“修养”和“智能”靠外在的“灌输”和机械的“训练”是难以形成的。

必须靠人自身的长期主动积极的学习、实践、探究,才能逐步地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中还有许多默会的知识,即所谓“行动中的知识”,如:

理解力、领悟力等,有人甚至说:

“从根本上讲,语言符号的使用(所括赋义和理解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默会行动。

“默会的知识不易大规模积累、储藏和传播,‘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也只能靠人自身的长期的修习而形成。

二是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强调日积月累、长期修习、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不能要求立竿见影。

这是语文素养内涵的丰富性和汉语文的特点所决定的。

这不仅仅是指语文素养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些方方面面,即使是阅读与表达的能力,也不能指望向学生传授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就能很快地提高阅读与表达的能力,还是要靠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天阅读中学会阅读,在表达中学会表达,不能急功近利。

三是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是融合在一起,因此,必须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不能把不可分割的互相交融的语文素养内涵,人为地分成多少知识点、能力点,甚至情感点。

可以把它组合成若干大小不等的学习模块,模块内部是三维融合的,模块之间有所侧便而又相互联系,不同学习阶段的模块又具有螺旋式上升的关系。

语文课程

旧课程

新课程

课程功能

知识本位

以人为本

课程性质

工具性

综合性、实践恶性循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目标指向

知识与技能

语文素养

课程实施

传授与训练

实践与养成

3.识字量、字表、写字

2011年版

实验稿

第一学段(1~2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第一学段(1~2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第二学段(3~4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第二学段(3~4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第三学段(5~6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

第三学段(5~6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字表:

这些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

先学这些字,有利于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这些字应作为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将3500字分为两段:

2500字为常用字,1000字为次次常用字。

这2500与1000字的区别,是采用“儿童文学语料库”(该语料库收建国以来适合义务教育第1-2学段儿童阅读的各种体裁文学作品),共570万字符的字频进一步协调产生的。

调整字量的意义

两个字表的价值

加强写字教学: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

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4.多读多写、日积月累

●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课外阅读的指导、管理、考核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一个民族不读书,将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5.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坊。

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

一个诺妈妈每天回家就向我提一个问题:

你今天在学校提了什么问题?

6.口头语言,文明交流。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过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

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7.综合性学习,积极提倡

●价值: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光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特点: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要点:

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8.随文学习、指导点拨、实际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在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

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

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本标准通过所附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对相关内容略加展开,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这一部分提到有关的名称,则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

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9.评价理念与方法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

●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

●语文课程评价应该改变过于重视甄别和选拔的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10.新的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

非连续文本阅读问题: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第3学段。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第4学段

●连续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依据其内容及目的可以将连续文本分为描述、叙述、说明、论证、指导、附录材料等不同的形式。

●非连续文本不是由段落构成,它基本是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作曲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

●非连续文本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非连续文本阅读主要要求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等。

●这种文本形式在语文教学中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视。

●Pisa阅读框架界定了4种文本类型,除了连续和非连续文本,还有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

非连续文本阅读问题。

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有意义的技术

●技术改变课堂

●从辅助教学到E学习

(常州电教馆老师讲述一个教学片断)

11.教师素养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体现新的语文教育思想。

做学习型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组关键词

1.综合性与实践性——课程性质

2.语文素养与养成——核心概念

3.字量、字表、写字——汉语重要特点

4.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汉语教育传统

5.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创新精神

6.口头语言、语言明交流——现代生活必需

7.综合性学习、积极提倡——新的学习方式

8.随文学习、指导点拨、实际运用——难点问题

9.评价理念与方法——改革的瓶颈

10.新的挑战——发展方向

11.教师素养——实施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