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8手机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081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iphone 8手机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iphone 8手机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iphone 8手机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iphone 8手机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iphone 8手机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phone 8手机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

《iphone 8手机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phone 8手机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phone 8手机产业链分析报告.docx

iphone8手机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7年iphone8手机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7年9月

目录

2017/9/12苹果十周年新机型即将发布,我们预计此次iPhone8创新集中在四大方面:

处理器性能提升(10nm工艺的A11芯片)、外观创新(OLED屏幕+金属中框+双曲面玻璃)、摄像头升级(后置双摄+前置3DSense人脸识别)、电池续航力升级(无线充电+快充+双电芯技术)等,每一项创新都有望引领行业发展。

拥有多项大幅创新的iPhone8将推动下半年手机零组件公司业绩增速再上更高台阶,我们认为苹果供应链板块仍是下半年电子板块投资主轴,投资重点将为苹果新机的创新,选择渗透率由无到有,开始进入渗透率提升阶段的零部件为重,看好金属机壳转非金属机壳趋势、OLED面板、无线充电、生物识别、3D相机等领域。

预计3Q17、4Q17的总体iPhone出货量分别为41、84百万台,4Q17出货量同比增长7.3%。

以新机种(iPhone8及7S)来看,预计下半年出货量为9000万台(3Q17、4Q17的出货量分别为2000、7000万台),我们预估iPhone8由于组装时间较iPhone7S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今年下半年出货量预计为4200万台,略低于先前占比50%的预期,判断市场销售初期,iPhone8的供货将为紧张的状态,部分iPhone8的生产将递延至1Q18,判断1Q18苹果出货量将为淡季不淡的格局。

一、iPhone8规格创新速览

苹果十周年旗舰机iPhone8对智能手机市场未来几年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苹果计划于2017年9月12日发布十周年新机型,此次苹果新机被市场寄予厚望,无论是对于被指逐渐缺乏创新力的苹果自身,还是对于整体增速放缓的智能机市场,作为行业领导者苹果此次推出的旗舰机将对此后几年自身发展态势和智能手机市场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而苹果的确也集中了大量资源来打造iPhone8,使得iPhone8集众多创新于一身,十分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iPhone8创新集中在四大方面,每一项创新都有望引领行业发展。

预计此次苹果新机创新将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

处理器性能提升、外观创新、摄像头升级、电池续航力升级等四大因素。

预计苹果将推出三款iPhone,分别是7S、7Splus与iPhone8(OLED版)。

iPhone8(OLED版)的主要创新如下:

1、处理器性能提升

iPhone8将采用最新的A11芯片,10nm工艺生产,苹果A11采用自主研发,全部委托台积电代工生产,A11SoC采用台积电10nm工艺,将成为市场上性能最强大的手机芯片。

2、外观创新:

OLED+金属中框双曲面玻璃成为最大看点

柔性OLED屏:

iPhone8的屏幕将全部采用柔性OLED屏,柔性OLED将使得整个手机更为轻薄、色彩饱和度更高,多出来的空间可方便其他设计。

2017年OLED屏全部由三星供应,而iPhone7s系列仍将采用LCD屏幕。

全面屏:

5.8英寸高屏占比,实际用来显示的面积为5.1英寸,剩余部分可能会被做成类似TouchBar的触控区域。

据称分辨率为2560x1440像素,显示效果非常出色,清晰度极高。

为了实现全面屏效果,正面唯一开孔是听筒,其他开孔都是内部存在,听筒到屏幕不到1mm,需要精密的激光工艺在OLED屏幕内切割出来。

双面玻璃+不锈钢中框:

iPhone8将采用双面2.5D玻璃,并使用金属中框作为支撑,大概率是强度高于铝合金的不锈钢。

iPhone7s系列的底部则采用铝合金中框。

三款iPhone都将保留铝制侧边框。

虚拟按键:

iPhone8虚拟Home键将可调整尺寸,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隐藏。

相关企业:

蓝思科技(2.5D玻璃)、科森科技(金属中框)、安洁科技(功能件)、大族激光(激光设备)、劲胜精密(CNC设备、玻璃热弯机)。

3、电池续航能力提升:

无线充电+快充+双电芯技术三大技术大幅提高续航能力

无线充电:

苹果已加入Qi标准,很有可能会采用远距离无线充电技术。

支持快充:

三款新iPhone都保留Lightning接口,可能采用德州仪器的电源管理芯片和Cypress的电力传输芯片方案,并在接口加入USB-C电力传输技术用于快充。

双电芯:

Phone8将采用L型电池,主板设计也有所改变,单机电池容量有望大幅增加(30%+)。

相关企业:

德赛电池(电池)、欣旺达(电池)、立讯精密(无线充电)、信维通信(天线、无线充电)。

4、摄像头:

后置双摄+前置3DSense

人脸识别:

iPhone8将搭载前置摄像头以及红外模块,用于3D感知,具有人脸识别的功能,该方案的算法将由苹果此先收购的PrimeSense公司开发。

3D感知功能将由3D摄像头模组、红外的发射和接收模组共三个模块构成。

人脸识别所使用的3D摄像头将由LGInnotek制造。

双摄:

iPhone8将采用后置垂直双摄,闪光灯在两个摄像头中间。

相关企业:

水晶光电(红外滤光片、窄带滤光片)、欧菲光(摄像模组)。

5、其他:

立体声、防水性能提升、主板升级等

立体声:

iPhone7拥有4颗麦克风,双扬声器;一对AirPods无线耳机拥有4颗麦克风。

多麦克风技术可以实现声音精准采集、降噪等阵列功能。

iPhone8今年声学性能再度升级,立体声效、降噪等性能再次提升,单机价值量大幅上涨,听筒升级成Reciverbox。

防水:

iPhone8的防水等级将从iPhone7的IP67升级至IP68,单机的硅胶价值量有望倍增。

主板:

iPhone7仅有1块HDI,iPhone8将使用2块类载板SLP和1块任意层HDI。

相关标的:

歌尔股份(立体声)、长盈精密(防水硅胶)、超声电子(HDI)

二、显示:

柔性AMOLED取代LCD,触控方案随之改变

1、柔性AMOLED性能优异,取代LCD将是大势所趋

iPhone8将首次采用柔性AMOLED屏幕。

iPhone系列一直采用的屏幕为TFT-LCD屏,此次iPhone8将首次升级为柔性AMOLED屏,柔性AMOLED将使得整个手机更为轻薄、色彩饱和度更高,多出来的空间也可方便其他设计。

2017年iPhone使用的AMOLED屏全部由三星供应,由于短期内供应较为紧缺,iPhone7s系列仍将采用LCD屏。

预计随着LGD的OLED产线在2018年顺利量产,并成为iPhone的第二供应商,下一代iPhone新机将更大比例的采用AMOLED屏。

AMOLED相比TFT-LCD,性能优势明显,我们将其优势总结为四点:

AMOLED自发光显示效果更好,不存在背光源漏光和光晕现象,因此色彩饱和度、对比度、视角均明显好于TFT-LCD;

AMOLED自发光由电源直接驱动,响应无延迟,因此动态显示无拖影;TFT-LCD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需要等待液晶分子的反应,需15-28ms的响应时间,

AMOLED结构简单,不需背光模组,而且少一层偏光片,因此可以做得更加轻薄,量产技术成熟后成本也可以做到更低;

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AMOLED的全固态结构使得柔性显示成为可能。

将OLED制备在柔性衬底上,并使用薄膜封装(主流方式)便可以实现柔性显示,为消费显示的形态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智能手机柔性AMOLED面板渗透率有望快速提高。

全球中小尺寸柔性AMOLED供应90%以上都掌握在三星手中,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智能手机品牌中仅三星和苹果可获得大量柔性AMOLED屏幕,短期内AMOLED渗透率提高的瓶颈在于供应端,预计18年柔性AMOLED的渗透率将达到12%。

未来伴随LGD和大陆面板厂AMOLED产线陆续投产,AMOLED的渗透率还有望达到更高的水平。

国内面板企业重点关注京东方。

AMOLED显示屏领域,三星占据绝对优势,成为苹果iPhone8柔性AMOLED独家供应商,与Apple密切合作的LGD明年有望量产供应Apple柔性AMOLED。

京东方(000725)的LCD面板已经进入A客户供应链,并与绵阳和成都投资两条6代AMOLED产线,若能顺利量产,未来也有机会供应A客户。

2、Flim触控方案有望重回主流

iPhone8在AMOLED机型上将采用Out-cellGF2触控方案。

苹果于iPhone5开始采用in-cell触控方案,来取代之前的GG方案,使得机身更为轻薄和画面质量更高,随后几代iPhone都采用的in-cell触控方案。

2017年,iPhone8屏幕由TFT-LCD升级为柔性AMOLED屏幕,苹果在on-cell和out-cellGF2方案中选择了后者。

AMOLED趋势下触控重新洗牌,on-cell和out-cell方案受益,out-cellGF2方案是技术成熟度最高、对于A客户而言供应链风险最小的方案。

近几年面板厂商一直积极导入内嵌式incell触控方案,将面板和触控整合在一起,使得out-cell方案的市占率不断下滑,TFT-LCD时代,in-cell方案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但是AMOLED的出现大概率改变这一局面,AMOLED无法采用In-cell方案,因为In-cellTFTLCD一般是在公用电极(Vcom)上放置触控传感器,利用现有的VCOM构建触控传感器矩阵。

而AMOLED的TFT驱动线路中没有Vcom。

因此out-cellGF2和on-cell成为主流选择。

三星显示试图在AMOLED软屏中继续推进0n-cell,S8和NOTE8系列均采用了on-cell方案,三星在on-cell方案上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和专利壁垒。

对于苹果而言,采用on-cell方案将使得触控和显示技术都高度依赖三星,这不利于分散供应链风险,另外,on-cell必须要在整个OLED面板上进行触控感应电极的蒸镀、蚀刻等制程,难度较大使得良率一直不高,也成为苹果一大顾虑。

薄膜外挂式方案有外重回主流。

伴随AMOLED尤其是柔性AMOLED的爆发,薄膜外挂式(Out-cellGF2)触控方案有望扭转触控方式从Out-cell(外挂式,触控厂商主导:

如TPK/欧菲光)向In-cell(内嵌式,面板厂商主导:

如JDI/三星显示)升级的路径,上演“剧情的反转”。

iPhone8的触控解决方案意味着在柔性AMOLED时代,Out-cell将重新回到主流方案,其次是三星主导的并在其旗舰机上使用的on-cell方案。

欧菲光为外挂式薄膜龙头。

欧菲光目前已经进入A客户iPad供应链,未来有望陆续切入A客户3Dtouch和平面触控领域。

长期看,随着更多国产机型搭载AMOLED屏幕,公司触控业务有望重回增长。

三、机壳:

非金属材料渐成主流

外观创新成为重要突破口,iPhone8重回“双面玻璃+金属中框”设计。

芯片带动的性能进步速度趋缓,外观材质的创新更易刺激消费者购机需求,iPhone5的铝合金一体成型机身引领了金属机壳潮流,一直风行近5年,苹果iPhone8预计重新采用“双面玻璃+金属中框”的设计方案,前盖2.5D玻璃不变,而机身又金属后盖转变为2.5玻璃后盖+不锈钢中框,价值量大幅提升。

近两年可以看到,三星、小米等品牌旗舰机型均开始采用玻璃后盖设计,其他国产品牌有望大规模跟进,双面玻璃这一设计趋势有望延续3-5年。

5G通信与无线充电技术时代来临,金属材料具有强屏蔽作用,势必被非金属材料取代。

2017年新一代iPhone将采用无线充电技术。

苹果已于2017年加入无线充电联盟WPC,大概率采用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支持磁感应技术的Qi标准,技术路线基本确定。

另外,按照苹果的化繁为简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取消充电/手机接口将是未来的趋势,也对苹果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形成助力。

无线充电技术的核心原理是电磁感应,金属机壳将会对能量传输形成一定的屏蔽,造成充电转化效率低下,而非金属材料则不会。

双面玻璃设计将进一步向“3D玻璃+柔性AMOLED显示屏”的方案升级,带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