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707616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大庆市肇州县兴城镇中心小学  兰小影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44、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树叶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是谁呢?

一起大声地叫出它的名字。

(板书课题:

周长。

二、了解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周长。

2、会动手测量周长。

三、感悟周长

  1、猜一猜:

这个新朋友为什么要叫“周—长”呢?

猜一猜:

(生自由猜)

2、描一描

老师准备树叶,让学生动手在白纸上描出它周围的轮廓。

  3、摸一摸

  ⑴你能从身边找一个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吗?

⑵同桌合作,并且动手摸一摸它的边线。

4、说一说:

同学们,和“周长”握过手后你们就算是朋友了,那你能向听课老师介绍一下你的新朋友吗?

(生自由说什么是周长)

教师介绍“封闭图形的一周就是周长”。

5、判一判。

    知道什么是周长了,我们来当当小法官,判断下列图形的周长对不对。

四、测量周长

  动脑想一想,动手测一测。

注意:

只想出测量方法,不计算。

有想法或者有困难的都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请组长拿出这些物品或图片。

交流好的用姿势告诉老师,比比哪组最快。

五、小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什么是周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5-5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课件、树叶、线、直尺、皮尺、草稿本、彩笔、课本。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一、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问:

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周长吗?

你是怎样理解周长这两个字的?

二、通过操作,具体感知

1、摸一摸,初次操作,形成感知。

老师:

(1)科学课上我们学过《植物的叶》讲的就是树叶,你看,这就是老师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的树叶,这些树叶漂亮吗?

(课件演示、实物展示)

(2)树叶由几部分组成?

树叶的周长在哪里?

(请学生用手摸一摸)

(3)指名3名学生逐个演示,要求动作要缓慢、清晰;

提出要求:

仔细观察每位同学的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A.从哪里起,最后又回到哪里,中间没有间断;

B.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摸。

(4)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沿着树叶的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2、描一描,再次操作,加深感知。

(1)请同学们选一片树叶尝试着一笔画出它的周长。

老师提出要求:

首先自己要想一想怎样才能一笔画出树叶的周长,再和小组同学交流,并强调从哪开始,又到哪结束!

(2)请同学上讲台演示自己描的过程,一边描一边说:

沿着树叶的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3)从同学的演示中,你发现了什么?

A.从哪里起笔,最后又回到哪里,中间没有间断;

B.都是沿着树叶的边线描。

三、回归生活,拓展新知

1、不只是树叶有周长,在我们的周围也存在很多周长,你发现了吗?

请同桌合作找一找,并且摸一摸它的周长。

2、教师课件演示。

(ppt课件)

 

四、巩固新知

1、用彩笔描出下面的图形的周长。

(课本第56页)

 

2、判断:

(课件演示)

(1)知道什么是周长了,我们来当当小法官,判断下列图形的周长对不对,为什么?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并说明理由)

(2)出示游泳池

3、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课件演示课本第56页)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说你是怎么做的)

4、课件出示课本第56页练习题第2题:

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想法;

(3)指名学生上台展示计算结果和做法。

5、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吗?

五、总结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比较、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与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经历多种方法计算周长的过程。

 

教学难点:

总结周长公式

 

检测工具:

 

1、判断 (每题10分)

 

⑴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  )

 

⑵长方形周长=长+宽×2                       (  )

 

⑶一个长方形长8米,宽2米,它的周长是10米。

(  )

 

2、选择 (每题10分)

 

⑴长方形桌面,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  )

 

A、 10分米 B、 24分米  C、20分米

 

⑵一块黑板,长与宽的和是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  )

 

A、 5×4 B、 5×2  C、(5+5)×2

 

3、计算简便方法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每题25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新课

 

我们学校最近在操场上画篮球场地,篮球场最外圈是什么形状?

(长方形)工人叔叔用纸胶带围了一圈,再刷油漆,这样又直又美观。

工人叔叔让老师算算围一圈用多少米纸胶带?

我们愿意帮忙算一算吗?

知道要算长方形的什么吗?

(周长)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明确目标

 

学会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预期效果

 

长方形有什么关于边的特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一组边较长叫长方形的长,一组边较短叫长方形的宽),它的周长又是什么?

能指指吗?

大家对这些知识掌握的很好,相信大家学了这节课后一定会很好的帮助工人叔叔解决问题的。

老师更相信大家能自己探讨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请大家认真读下列任务,并在纸上完成第⑴、⑵任务后和同桌交流第⑶个任务。

 

二、民主导学.

 

1.任务呈现

 

⑴量出下面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并标出来。

(用厘米做单位)

 

⑵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

 

⑶和同桌交流,选出认为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2、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练习,合作交流,教师分三次巡视学生完成情况(1、是否按要求做,2、是否有困难,3、寻找展示交流对象)

 

3、展示交流

 

⑴长+宽+长+宽=周长

 

⑵长+长+宽+宽=周长

 

⑶长*2+宽*2=周长 说长*2和宽*2的含义

 

⑷(长+宽)*2=周长 说(长+宽)*2的含义

 

优化计算方法,学生说说理由。

 

总结:

方法虽然很多,但我们在做数学的时候要选择最优、最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反馈练习

 

⑴计算用多长的纸胶带,也就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篮球场长25米,宽15米。

 

⑵量一量课本的长和宽,用整厘米计算它的周长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出示检测题(5分钟完成)

 

2、效果反馈

 

出示正确答案,自己批阅,教师统计达标情况(全对的有人,90分以上的有人,能自己改正,需要帮助的人)

 

3、反思总结

 

自己独立总结本节知识,交流总结。

长方形的周长

方法一:

300+120+300+120=840(厘米)

方法二:

300×2=600120×2=240600+240=840(厘米)

方法三:

(300+120)×2=84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教学反思

(一)注意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通过学生对学校教室中的黑板报设计花边活动的体验,这样激发了学生探究长方形周长的热情,使课堂气势升温,使学生把长方形的这个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周长的认识。

  

(二)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强化长方形的周长概念。

让学生亲自量一量黑板报各边的长,学生既经历了一次长方形周长的探究活动,又明白了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样让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事实上是调查学生的思维层次,为策略的优化做铺垫。

  (三)精心设计练习,练习中深化长方形周长的概念,

这届课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

长方形的基本概念练习。

为后进生理清思路,第二层次是:

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为中等生准备的,练中明白长方形的周长概念,熟悉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第三个层次是:

拓展延伸。

旨在提高性练习。

保证优等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节课还是留有遗憾,在测量黑板报花边周长时,应分成几个组测量,这样既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测量活动中,又在竟赛中激发学习积极性,更能帮扶一些后进生,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

因此,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优化自己的教学手段。

学会因材施教。

增强自信心,投入更多的教学热情带动学生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李彩虹

    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后,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有几点体会颇深。

整堂课大致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探究思考:

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

    课伊始,我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块长方形菜地:

①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块菜地一周的长度都含有哪些边?

请你边说边用手比划一下;请你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

②请将这块长方形的菜地画在纸上。

    这一过程,学生经历了“看、想、说、画”,完成了知识构建的“感知、建模、内悟”,形成了空间与图形学习的“由形象到具体到再抽象”的思维过程。

最终认识了“长方形的周长”。

    二是探索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1、如果分别用6cm、4cm表示你刚才所画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你将会怎样计算它的周长?

(要求:

想清楚,再说一说,先别写。

    2、放手让学生去计算。

    至此,学生们都已经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胸有成竹,非常清楚了,所以都很顺利,兴致也极高了。

他们在互相探究、思考、讨论并写一写的过程之中都有了各自的体会与理解,大致有以下的四种情况:

    ①6+4+6+4=20(厘米)(按顺序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

    ②6+6+4+4=20(厘米)(先用长加长、宽加宽,再加起来)

    ③6×2+4×2=20(厘米)(6×2表示长方形的两条长,4×2表示两条宽,算出它们的和,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④(6+4)×2=20(厘米)(6+4是表示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一半,乘于2是整个长方形的的周长)

    三是探索优化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认真地对比,看看你是否对这四种方法都有所理解,再想想自己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以后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时喜欢哪一种方法就选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

    四是拓展练习。

(略)

    我的体会:

    一是知识的形成不应是给予,而应是探究获取。

以前教学这个内容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

如果硬让学生死记公式,那么,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

    二是倡导算法多样化更适合于学生的实际。

对于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

既然有的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

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其道理非常明显,如果是学生们能总结出适合于自己的最好记、又实用的计算方法,那才是最有用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什么是周长》教学反思

实验小学分校张桂农

 

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

首先,我给学生提供充分地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是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在实际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

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

从“描”到“量”,又到“摸”、“选”,最后再“量”。

其次,我为学生创设开阔的、自由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在充满操作性、探索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

我让学生选——选班级物品摸周长;选身体部位摸周长;选喜欢的方法量周长。

选一选活动,能让每一位学生产生对活动的兴趣,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到前面摸桶、摸小黑板,再张扬个性的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或愉悦,增加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再次,好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主动合作与交流。

我在这节课中设计了两次“量一量”,一量树叶的周长,二量同学腰围。

学生自己量树叶的周长,可有的同学觉得两只手不够用,主动请求同桌的帮忙。

他们是那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当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在这样主动的合作与交流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得到高度发展。

他们还相互帮助、取长补短。

即使学困生也不感到困难,轻松学会了“周长”。

总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三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1、个性差别大: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

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

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强: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学习方面

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

三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三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滑下来。

常听有些家长说:

我孩子一二年级一直考99、100分,怎么到三年级只有90来分、八十几分了,的确是这样,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由于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马虎的话,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

但是只要各位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抓住这关键的一年,培养孩子养成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一般成绩不会下滑,而且这一年保持了良好成绩的话,小学阶段以后几年的学习会变得更加顺利。

相反,如果三年级成绩滑下去了,那基础肯定不会扎实,以后的学习也会越来越困难。

所以,如果现在孩子的成绩偶尔下滑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家长要正确帮助他们顺利学好这一年。

在教育孩子中要掌握技巧,常常正确的评价孩子。

我们一定要记住:

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用拇指别用食指。

当然,表扬、鼓励也要注意方式,应该多精神的、少物质的,尽量不要用钱去贿赂孩子。

当孩子学习马虎时,我们要及时督促,严格教育,更不能听之任之,过于迁就,溺爱孩子。

教材分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

2、《长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学习认识了长方形,了解了长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并对周长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使学生会测量长方形的周长,并会计算周长

学情分析

1、通过课前预习,做练习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及问卷调查学生对长方形的知识了解情况。

2、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平面图形,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摸课本,等面的边线,量长方形纸的各边,发现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明白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算理。

3、学生对长方形对边相等不太掌握。

              

教学目标

  1.动手操作,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同时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概念

    2、学会了周长的计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