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测防治水专业应知应会题目整合度终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700623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测防治水专业应知应会题目整合度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测防治水专业应知应会题目整合度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测防治水专业应知应会题目整合度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测防治水专业应知应会题目整合度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测防治水专业应知应会题目整合度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测防治水专业应知应会题目整合度终稿.docx

《地测防治水专业应知应会题目整合度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测防治水专业应知应会题目整合度终稿.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测防治水专业应知应会题目整合度终稿.docx

地测防治水专业应知应会题目整合度终稿

地测防治水专业应知应会题库

一、判断题,共80题。

对下面的表述进行判断,正确的打“Y”,错误的打“N”。

1.井下测量原始记录本,上井后应由记录人员及时整理。

(Y)

2.GPS接收机能在井下使用。

(N)

3.掘进中的巷道停止掘进或老巷道恢复掘进,可以不必通知地质测量科。

(N)

4.测量人员应当相信设计和开窝单上的数据,没有必要进行校核即可直接进行现场标定。

(N)

5.陀螺经纬仪定向测定的方位角精度比普通罗盘仪高出了许多。

(Y)

6.巷道贯通后,测量工作就已经完成了,没有必要再测量贯通后的实际偏差值。

(N)

7.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老窑的情况。

(Y)

8.各类巷道开窝,必须有开窝通知单或施工设计书,并且提前3天通知测量组。

在个别情况下3天之内的开窝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挂线。

(Y)

9.地测人员可以给无设计和无开窝通知单的掘进头面挂线开窝。

(N)

10.井下测量记录时由于失误造成记录错误的可任意涂改。

(N)

11.矿井主要水仓必须有主仓和副仓,水仓容量最小能容纳8h正常涌水量。

(N)

12.在矿井有突水危险的采掘区域,应当在其附近设置放水闸门。

(Y)

13.严禁在水体下、采空区、水淹区域下开采急倾斜煤层。

(Y)

14.在水淹区域应标出探水线位置,采掘到探水线位置时,必须探水前进。

(Y)

15.采取了防护措施后,可以在防隔水煤柱中采掘。

(N)

16.防隔水煤(岩)柱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并通报相邻矿井。

(Y)

17.煤矿企业、矿井应当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不一定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N)

18.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Y)

19.开采水淹区域下废弃防隔水煤柱时,应当彻底疏干上部积水,进行可行性技术评价,确保无溃浆(沙)威胁。

严禁顶水作业。

(Y)

20.“三下”采煤,指的是在建筑物下、铁路下和水体下采煤。

(Y)

21.全站仪测量高差的原理与水准仪相同。

( N)

22.当掘进巷道从巷道、回采工作面或危险区域上方、下方或附近通过,其间距小于巷道高度或宽度4倍时,应向有关单位发出安全通知单,并附平、剖面图。

( Y )

23.技术人员进行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时,应当按照固定的时间和顺序进行,并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测完,并注意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

(Y);L%DiX^A

24.生产矿井延深水平,只有在建成新水平的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拓掘进。

(Y)>K-BVx( 

25.钻孔放水前,应当估算积水量,并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井;放水时,应当设有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和水压,做好记录。

(Y)xJhwMr)O 

26.《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预计水压较大的地区,探水钻进之前,必须先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方准继续钻进。

(Y)|t/wqZf 

27.

 

矿井水质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丰、枯水期各1次。

涌水量出现异常、井下发生突水或者受降水影响矿井的雨季时段,观测频率应当适当增加。

(Y)C1-p>b5 

28.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

探放水孔应当钻入老空水体,并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

(Y)v$,s

29.当探放水钻孔钻进接近老空时,预计可能发生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涌出的,应当设有瓦斯检查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

(Y)n""^v[$

30.采掘工作面探水前,应当编制探放水设计,确定探水警戒线,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

探放水设计由采掘区队提出,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审定同意,按设计进行探放水。

(N)

31.在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的前后,应当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Y)f~)u\m 

32.在矿井有突水危险的采掘区域,应当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

不具备条件的,可以不建筑防水闸门,但应当制定严格的其他防治水措施,并经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

(Y)^k|]tr 

3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探放老空水前,应当首先分析查明老空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等。

探放水应当使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专职队伍进行施工,钻孔应当钻入老空水体最底部,并监视放水全过程,核对放水量和水压等,直到老空水放完为止。

(Y)#wVdyQD 

34.探水孔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当根据水压大小、煤(岩)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设计中作出具体规定。

探放老空积水最小超前水平钻距不得小于20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m。

(N)/i:

>3S[ 

35.煤矿雨季“三防”是指防洪、防排水、防雷电。

(Y)8?

}Ly[ 

36.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撤出钻具,并向矿井调度室汇报,派人监测水情。

(N)?

(bc!

z3}7

37.在探放水钻孔钻进时,如果瓦斯或者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应当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井调度室,及时处理。

(Y)

38.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时,按分类依据就低不就高的原则,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N)CPaLui1U*I

39.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应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每3年至少进行1此。

(Y)V0NI@y8 

40.对于正在使用的钻孔,应当按照规定安装孔口盖。

对于报废的钻孔,应当及时封孔,防止地表水或含水层的水流入井下。

观测孔、注浆孔、电缆孔、与井下或者含水层相通的钻孔,其孔口管应当高出当地最高洪水位。

(Y)8?

}Ly[ 

41.矿井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范围内可能波及的地面塌陷坑、采动裂隙以及可能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水库、河流、堤防工程等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

当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应当实施24h不间断巡查。

(Y)~sv#|m7Po_ 

j'*]%[q 42.在矿区每次降大到暴雨的前后,应当派专业人员及时观测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

(Y)f~)u\m 

43.煤矿地质工作应当坚持“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

(Y)^k|]tr 

44.矿井水仓中的淤泥,至少要每两年清理一次。

(N)vh|sQ0c{ 

45.倾角大于45°的煤层称为急倾斜煤层。

(Y)

46.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称为正断层。

(Y)

47.煤矿井下主要排水设备的工作水泵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或其它用水)(Y)

48.煤矿突水过程主要决定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与采掘现场无关。

(N)

49.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在地下水压作用下,顶底板弯曲变形,有时伴有潮湿、渗水现象。

(Y)

50.顶板淋水加大,原有裂隙淋水突然增大,应视为透水征兆。

(Y)

51.采掘工作面需要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制定安全措施后,不必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N)

52.透水预兆中,顶板“挂汗”多呈尖形水珠,有“承压欲滴”之势。

(Y)

53.有地热问题的矿井,地下水温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煤壁的温度和空气的温度也会升高。

(Y)

54.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不必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N)

55.对于煤层顶、底板带压的采掘工作面,应当提前编制防治水设计,制定并落实开采期间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Y)

56.依据设计,确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时,由测量人员进行标定。

负责探放水工作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共同确定钻孔的方位、倾角、深度和钻孔数量。

(Y)

57.矿井水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巷道揭露和采空区塌陷而波及水源所致。

(Y)

58.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

(Y)

59.矿井防治水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防治地表水或大气降水的补给。

(Y)

60.采掘工作面接近相邻矿井,预测前方无水的情况下,可不进行探水。

(N)

61.采煤工作面与顶板主要裂隙面互相平行时,工作面顶板不易垮落。

(N)

62.陷落柱对煤矿安全生产不会造成影响。

(N)

63.对于防止老空老窑水而言,最好的防治水策略应该是以堵为主。

(N)

64.探放水设计中应首先标出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三条线。

(Y)

65.当放水钻孔流量突然变小或突然断水,表面水基本放净。

(N)

66.发生透水事故时,应沿来上班的路线撤退。

(N)

67.在煤矿井下透水事故的抢救中,首先要通知泵房人员,要将水仓水位降到最低程度,以争取较长的缓冲时间。

(Y)

68.冲积层水水色发黄,往往夹着砂子。

(Y)

69.老空水含铁质编程红色,酸度大,水位发涩。

(Y)

70.通常向斜构造比背斜构造对瓦斯保存更有利。

(Y)

71.煤层厚度是指岩层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Y)

72.突水征兆中辨别“挂汗”现象真伪的方法是剥去煤岩层表面,观察新面是否存在潮气,若煤岩潮湿则是透水征兆。

(Y)

73.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区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Y)

74.防水闸门应当灵活可靠,并保证每年进行2次关闭试验,其中1次在雨季前进行。

(Y)

75.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煤矿企业、矿井,应当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

(Y)

76.钻孔放水时,如果水量突然变化,应当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分析原因,及时处理。

(Y)

77.在探放水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拔出钻杆。

(N)

78.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矿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后可不需要进行探水。

(N)

79.井筒开凿到底后,井底附近设置具有一定能力的临时排水设施,可向采区方向掘进。

(N)

80.每年雨季时,必须对全矿井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

(Y)

二、选择题,共70题。

在每题中给出了几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巷道掘进时,给定掘进的方向通常叫做给(B)。

A、方向线B、中线C、腰线D、坡度线

2.巷道掘进时,给定掘进的坡度通常叫做给(C)。

A、方向线B、中线C、腰线D、坡度线

3.《煤矿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规定,(D)m以上贯通测量应有设计、审批、总结,贯通测量精度符合规程规定或工程有求。

1i8{` 

A、500B、1000C、2000D、3000

4.当掘进巷道从巷道、回采工作面和危险区域上方、下方或附近通过时,其间距按小于巷道高度或宽度(B)倍及时发放安全通知单。

A、2B、4C、6D、8

5.原始记录应由( B )及时整理。

在资料计算前,应由另一人进行检查,并在备注栏内签名。

A、观测者   B、记录者   C、技术人员   D、科长

6.凡掘进巷道透其它井、巷、峒室、老塘以及向水、火、瓦斯等危险边界或保安煤柱边界掘进时,测量人员应按岩巷提前m,煤巷提前m及时发放透窝通知单。

(B)

A、10~20;20~30B、20~30;30~40C、50~80;60~100

7.生产矿井(B)至少组织一次对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物巡视活动,观察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并用专用记录本进行记录。

A、每旬B、每月C、每季度

8.各矿井基本控制导线应采用7″级导线,一般应每隔(C)km加测一条陀螺定向边。

 A、1~1.5   B、1.2~1.5   C、1.5~2.0   D、2.0~2.5

9.在进行平整场地时,为了保证挖填平衡,设计高程是场地中的(B)。

A、任意高程B、平均高程C、最高高程D、最低高程

10.各类巷道开窝,必须有开窝通知单或施工设计书,并且提前3天通知测量组。

在个别情况下3天之内的开窝须经(C)审查批准后,才能挂线。

A、地测科长B、设计人员C、矿总工程师D、安全处长

11.《煤矿防治水规定》提出,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D)的原则,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Z?

~$ES 

A、有疑必探、先探后掘B、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C、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D、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V,X]:

64

1r?

ucv(tLm02.《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矿井水仓的空仓容量应当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CVpI&kW )%以上。

wc"6y^<5|n.

A、30B、40C、50D、60ta;1| 

13.《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用钻机进行探水,钻孔内水压大于(D)MPa时,采用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并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6Bgi 

A、0.1B、0.5C、1.0D、1.5Xp"_Q!

t_ 

14.探放断裂构造水和岩溶水等时,探水钻孔沿掘进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

底板方向的钻孔不得少于(A)个。

LU

0rG 

15.煤层内,原则上禁止探放水压高于(B)MPa的充水断层水、含水层水及陷落柱水等。

如确实需要的,可以先建筑防水闸墙,并在闸墙外向内探放水。

DKM\XM A、0.8B、1C、1.2D、1.5

16.《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矿井应当建立数字化防治水图件,内容真实可靠,并每(B)对图纸内容进行修正完善。

)bjb?

&A<# 

A、季度B、半年C、年D、月;r@CYz0 

17.《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矿井防治水基础台账,应当认真收集、整理,实行计算机数据库管理,长期保存,并每(B)修正1次。

XMw*e0Wh+ A、季度B、半年C、年D、月exW%B 

18.《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矿井工作面采煤前,地测机构应当提出(C),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和地测等有关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回采。

VHI>gK3 

A、水害分析预测表B、水害预测图C、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sFOU>0WlP 

19.对于采掘工作面受水害影响的矿井,每年年初,要根据每年的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隐患,提出(C),并在采掘过程中不断补充和修正。

qc;W>A、水害分析预测表B、水害预测图

C、水害分析预测表、水害预测图CnnoV

 D、采掘工程图

20.《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探水钻孔除兼作堵水或者疏水用的钻孔外,终孔孔径一般不得大于(C)mm。

hV4k$F$kqC A、42   B、56  C、75   D、94

21.《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上山探水时,一般进行双巷掘进,其中一条超前探水和汇水,另一条用来安全撤人。

双巷间每隔(D)m掘1个联络巷,并设挡水墙。

7CDg%=j) 

A、10—20B、20—30C、30—40D、30—50

22.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钻孔水时,探水钻孔成组布设,并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竖直面内呈扇形。

钻孔终孔位置以满足平距(A)m为准,厚煤层内各孔终孔的垂距不得超过1.5m。

qGYjPBp'dA、3  B、5  C、7  D、10Oak:

OIbF{ 

23.《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在安装钻机进行探水前,预计水压大于(A)M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

套管口安装闸阀,套管深度在探放水设计中规定。

P[^";!

h^$ A、0.1   B、0.5  C、1.0   D、1.5

24.《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矿井应当编制的防治水图件和建立的防治水基础台账分别有(A)种。

w=a5sc`G

  A、5;15  B、6:

10   C、10;5D、10;62<%@=sORN 

25.《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1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

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达到(B)m3/h以上或者造成死亡3人以上的突水事故。

@2qn+t+y] 

A、200B、300C、400D、500e@0u_6RYv 

26.对于采用平峒泄水的矿井,其平峒的总过水能力应当不小于历年最大渗入矿井水量的(A)倍

A、1.2B、1.5C、1.8D、2.0

27.=c6bsb3《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距气象台(站)小于最大规定距离时的矿区(井),可以不设立气象观测站,仅建立(D)。

H)[?

]qWP 

A、风观测站B、气温观测站C、气压观测站D、雨量观测站Z}0T7) 

28.R+-]3#uh 《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在矿井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进行巷道掘进前,地测机构应当提出(C),经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生产、安监和地测等有关单位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i}487@j1 

A、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B、水害防范措施C、前两项都是

29.《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矿井进行地表水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容相同。

一般情况下,每(C)进行1次地表水观测;雨季或暴雨后,根据工作需要,增加相应的观测次数。

(rIyo

A、周B、旬C、月D、季=ftZ7FB 

30.《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矿井工作面采煤前,应当采用物探、钻探、巷探和化探等方法查清工作面内断层、陷落柱和含水层(体)富水性等情况。

发现断层、裂隙和陷落柱等构造充水的,应当采取(C)等安全措施。

否则,不得回采。

k`v5bhi 

A、注浆加固B、留设防隔水煤(岩)柱C、根据情况前两项选择其一或共同采用*i|Gx) 

31.《煤矿安全规程》第九十六条规定:

报废的井巷,必须在(B)图上标明。

A.避灾路线B.井上下对照C.巷道施工

32.《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

当导水裂缝带范围内的含水层或老空积水影响安全掘进和采煤时,应当(A),待彻底疏放水后,方可进行掘进回采。

A.超前进行钻探B.边采边探C.边掘边探

33.《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五十九条规定:

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应当留(A)

A.防隔水煤(岩)柱B.防水密闭C.防水墙

34.煤矿井下采空区、废弃的井巷和停采的小煤窑,由于长期停止排水,积存的地下水,称为(A)。

A.老空水B.地下水C.含水层水

35.当煤矿井下某一地点发生突然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B)

A.安全副矿长B.矿调度室C.矿总工程师

36.钻孔放水前,若水量突然变化,必须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C)

A.矿总工程师B.矿长C.矿调度室

37.《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一条规定:

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A)次

A.1B.2C.3

38.(B)是水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A.矿总工程师B.煤矿主要负责人C.安监处长

39.人们一般认为陷落柱是由于(A)原因而形成的。

A.岩溶塌陷B.地震C.煤矿开采

40.断层的倾角表明了断层的(C)

A.倾向B.走向C.倾斜程度

41.断层面与断层的上盘(或下盘)煤层的交线称为(C)

A.断层线B.断盘C.断煤交线

42.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主要排水泵房的地面标高,应分别比其出口与井底车场或大巷连接处的底板高出(C)m。

A.0.3B.0.4C.0.5

4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应当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C)

A.挡水墙B.临时泵站C.防水闸门

44.排除井筒和下山的积水以及恢复被淹的井巷过程中,有(C)随时检查水面上的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储量。

A.瓦斯检查员B.探放水人员C.矿上救护队

45.在向老空区打钻探水时,钻探接近老空水时,应当安排(C)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

A.班组长或瓦斯检查工B.爆破员和救护员C.专职瓦斯检查员或矿山救护队员

46.打钻时,如钻孔内水的压力突然增大,应立即(B),但不得拔出钻杆。

A.固定钻杆B.停止钻进C.关闭电源

47.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A)的最大涌水量。

A.24B.36C.48

48.新掘进巷道内建筑的防水闸门,必须进行注水耐压试验,防水闸门内巷道的长度不得大于(B)m,试压时应有专门安全措施。

A.10B.15C.20

49.新建、改扩建矿井或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³/h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A)h的正常涌水量。

A.8B.12C.16

50.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B)%

A.20B.25C.30

51.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A)%

A.70B.60C.50

52.防水闸门来水侧15-25m处,应加设一道挡物(C)

A.风门B.密闭墙C.箅子门

53.防水闸门硐室和护碹必须采用(C)进行注记加固,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A.黄土B.普通水泥C.高标号水泥

54.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突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A),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A.矿调度室B.矿长C.安全科

55.井巷出水点的位置及其水量,有积水的井巷及采空区的积水范围、标高和积水量,都必须绘制在(A)上。

A.采掘工程平面图和矿井充水性图B.采区巷道布置图C.通风立体图

56.选择井筒及工业广场,井口和工业广场内建筑物的高程必须(A)当地历年的最高洪水水位。

A.高于B.不低于C.低于

57.“三下”采煤试采前,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并编制开采设计,报(B)审批。

A.矿总工程师B.省级以上负责煤炭行业管理的部门

C.县级以上负责煤炭行业管理的部门

58.煤层受力后产生断裂,并且断裂面两侧媒体发生了明显位移,此构造成为(B).

A.褶曲B.断层C.裂隙

59.下盘相对上升,上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A)

A.正断层B.逆断层C.倾向断层

60.褶曲在煤层地板等高线图上表现为等高线(C)

A.水平B.中断C.弯曲

61.断盘是指断层面两侧相对位移的岩体,位于断层面上方的岩体成为(B)

A.顶盘B.上盘C.上升盘

62.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是(B)

A.正断层B.逆断层C.倾向断层

63.矿井主要泵房应当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一个出口斜巷通到井筒,并高出泵房底板(C)m以上,另一个出口通道井底车场。

A.5B.2C.7

64.恢复被淹井巷排水过程中,应当定时观测排水量、水位和观测孔水位,并有(C)随时检查水面上的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A.探水工B.通风工C.矿山救护队

65.严禁使用(B)等非专用探放水设备进行探放水。

A.钻机B.煤电钻C.探水钻机

66.探放老空积水最小超前水平钻具不得小于(B)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m。

A.10B.30C.40

67.泥岩一般为(B)

A.含水层B.隔水层C.潜水层

68.灰岩一般为(A)

A.含水层B.隔水层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