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区陈仓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9466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台区陈仓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金台区陈仓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金台区陈仓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金台区陈仓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金台区陈仓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台区陈仓镇.docx

《金台区陈仓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台区陈仓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台区陈仓镇.docx

金台区陈仓镇

 

金台区陈仓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金台区陈仓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一、规划目的1

二、规划任务1

三、规划依据1

四、规划范围2

五、规划期限2

第二章规划背景3

第一节镇概况3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4

第三节土地利用特点4

第四节土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5

第三章规划目标6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布局调整7

第一节农用地7

第二节建设用地9

第三节其他土地11

第五章主要用地安排13

第一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13

第二节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13

第三节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13

第四节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14

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15

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管制15

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18

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1

第一节建立目标责任制21

第二节加强规划实施的经济调控机制21

第三节制定规划实施管理具体办法21

第四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22

第五节加大规划实施的动态监管22

第六节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22

第八章附则23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目的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以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金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金台区陈仓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二、规划任务

(一)落实《金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下达给陈仓镇的规划任务;

(二)落实耕地保有量;

(三)安排各类建设用地;

(四)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

(五)划定土地用途区,明确土地用途管制细则;

(六)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区);

(七)制定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三、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2004年8月28日);

(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1998年〕257号);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2009年1月5日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

(四)《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国土资厅发〔2009〕51号);

(五)《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5-2010);

(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2-2009);

(七)《陕西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试行)》(陕国土资办发〔2009〕96号);

(八)《宝鸡市金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九)金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

四、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辖区内东岭村、工农村、金星村、进新村、李家崖村、团结村等6个行政村及联盟社区等6个社区的全部土地,土地面积11.30平方公里。

五、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年:

2005年;

规划期限:

2006-2020年;

规划近期目标年:

2010年;

规划远期目标年:

2020年。

第二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镇概况

陈仓镇地处金台区东南,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09′15″-107°13′19″,北纬34°21′18″-34°23′20″。

北依蟠龙塬,南临东风路街道、十里铺街道,西与中山东路街道相接,东与卧龙寺街道相邻,东西长11.2公里,南北长40.5公里,土地总面积11.30平方公里,占金台区土地总面积的4.21%。

镇政府驻地工农村。

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9℃,日照时数1925.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679.1毫米,无霜期197天,太阳总辐射量为115.29千卡/平方厘米。

土壤以黄土性土类为主,其次为垆土类,还有潮土类、河淤土和水稻土。

陈仓镇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塞,商贾云集之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陇海铁路、宝中铁路和宝兰二线横贯东西,310国道、西宝高速公路和西宝中线穿境而过。

坡塬盛产的户太八号葡萄、凯特杏、中华寿桃、水晶酥梨等绿色无公害水果畅销省内外。

2005年,全镇辖12个行政村,6个社区。

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万人,城镇化率52.63%。

,工业总产值7亿元,农业总产值5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31元。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2005年全镇土地总面积为1129.8公顷,其中:

农用地面积299.8公顷,建设用地面积791.2公顷,其他用地面积38.8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6.54%、70.03%、3.43%。

一、农用地

耕地186.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2.27%;园地21.3公顷,占7.10%;林地62.9公顷,占20.98%;牧草地18.5公顷,占6.17%;其他农用地10.4公顷,占3.48%。

二、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775.1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7.97%;交通水利用地14.3公顷,占1.48%;其他建设用地1.8公顷,占0.20%。

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214.6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27.69%;农村居民点542.3公顷,占69.97%;采矿用地18.2公顷,占1.92%。

三、其他用地

水域38.8公顷,占其他用地的100.00%。

第三节土地利用特点

(一)农用地中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2005年耕地和林地面积为249.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3.26%。

(二)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大

2005年,全镇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756.9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97.65%。

第四节土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耕地面积逐年较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陈仓镇城镇化率较高,随着人口增加、农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占用耕地的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规划期内,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建设占用耕地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人地矛盾将更加尖锐。

第三章规划目标

一、到2020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0.15公顷;

二、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854.51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689.44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675.83公顷以内;

三、规划期间,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28.20公顷,其中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控制在9.0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不超过16.97公顷;

四、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12平方米以内;

五、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8.09%,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0.00%以上,自然灾害防治达到90.00%。

灾后重建项目不占规划指标。

(土地利用调控指标详见附表1、2、3)

第四章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布局调整

第一节农用地

2005年农用地面积299.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6.54%;规划至2010年、2020年,分别调整为298.2公顷、28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26.40%、25.60%,规划期间农用地净减10.6公顷。

一、耕地

2005年耕地面积186.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62.27%;规划至2010年、2020年,分别调整为126.9公顷、123.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42.56%、42.77%,规划期间耕地净减63.0公顷。

规划期末,耕地主要布局在工农村、团结村。

严格控制耕地流失,规划期间建设占用减少耕地3.3公顷,其他减少耕地0.0公顷,净减少3.3公顷,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上级下达的120.15公顷。

二、园地

2005年园地面积21.3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7.10%;规划至2010年、2020年,分别调整为29.8公顷、29.8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10.01%、10.32%,规划期间园地净增8.5公顷。

按照重点发展优质果园,建设优势果产品基地,促进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的思路,调整园地布局,引导新建园地向条件适宜的塬面集中发展。

调整后的园地主要布局在本镇金星村、团结村,占全镇园地面积的83.33%。

三、林地

2005年林地面积62.9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20.98%;规划至2010年、2020年,分别调整为104.0公顷、100.4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34.87%、34.72%,规划期间林地净增37.5公顷。

按照保护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促进生态建设为重点,调整林地布局,引导林地向天然林、生态脆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易发生水土流失区集中发展。

调整后的林地主要布局在本镇的工农村、金星村、团结村,占全镇林地面积的77.59%。

四、牧草地

2005年牧草地面积18.5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6.17%;规划至2010年、2020年,分别调整为17.3公顷、15.5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5.79%、5.36%,规划期间牧草地净减3.0公顷。

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严禁滥挖、滥采、滥搂、滥垦,推进牧草地综合整治;坚持用养结合,科学合理地控制载畜量,提高草地生产力的发展思路,调整牧草地布局。

牧草地主要布局在工农村、金星村和进新村,占全镇面积的72.22%。

五、其他农用地

2005年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0.4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3.48%;规划至2010年、2020年,分别调整为20.2公顷、19.8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6.77%、6.83%,规划期间其他农用地净增9.4公顷。

大力推进农用地整理,对田、水、路、林等实行综合整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规划期末,其他农用地主要布局在工农村、金星村、团结村,占全镇其他农用地的66.66%。

土地整治规划如附表4所示。

第二节建设用地

2005年建设用地面积79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0.03%;规划至2010年、2020年,分别调整为811.0公顷、820.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71.78%、72.58%,规划期间建设用地净增28.9公顷。

一、城乡建设用地

2005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775.1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7.97%;规划至2010年、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分别控制在681.8公顷、691.1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84.08%、84.28%,规划期间城乡建设用地净减84.0公顷。

(一)城镇用地

2005年城镇用地面积214.6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27.69%;规划到2010年、2020年,城镇用地面积分别控制在655.9公顷、666.2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96.20%、96.40%,规划期间城镇用地净增451.6公顷。

规划期末,城镇用地主要布局在中心城镇及周围。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

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542.3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69.97%;规划到2010年、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分别控制在14.3公顷、13.6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2.10%、1.97%,规划期间农村居民点用地净减528.7公顷。

规划期末,农村居民点主要布局在团结村、金星村。

规划期内,村庄的发展布局,按照有利生产、改善环境、整治为主、节约用地、保护耕地、避开灾害的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重点地发展中心村,逐步调整自然村,引导村民住宅向中心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建设,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计划地推进村庄整合及迁村进镇,逐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建设用地效益。

(三)采矿用地

2005年采矿用地面积18.2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的1.92%。

规划到2010年、2020年,采矿用地面积分别控制在11.6公顷、11.3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1.70%、1.63%,规划期间净减6.9公顷。

规划期末,采矿用地主要布局在工农村,占全镇采矿用地的33.00%。

二、交通水利用地

(一)交通用地

2005年交通用地面积13.4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69%。

规划到2020年交通用地面积调整为126.0公顷。

规划期间交通用地净增112.6公顷。

规划期末,交通用地主要布局在陈仓镇。

规划近期以各村道路成网、连通为主;远期以增加路网密度,改造、提高公路等级为主,改造、提高现有的道路等级,逐步建设新道路,对村域内主要道路实现完全柏油化,次要道路实现沙石化。

(二)水利用地

2005年水利设施用地面积0.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11%。

规划期间水利用地净减0.4公顷。

三、其他建设用地

2005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1.8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20%。

规划到2020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调整为1.6公顷。

规划期间其他建设用地面积净减0.2公顷。

全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情况如附表3所示。

第三节其他土地

2005年其他土地面积3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3.43%。

规划到2010年、2020年分别调整至20.6公顷、2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分别调整为1.82%、1.82%。

规划期间,其他土地面积净减18.2公顷。

(一)水域

2005年水域面积38.8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100.00%。

规划到2020年调整至20.6公顷,规划期间,水域面积净减少18.2公顷。

规划期末,水域用地主要布局在金星村。

全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如附表1所示。

第五章主要用地安排

第一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

严格控制耕地流失,加大补充耕地力度,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区级规划下达的120.15公顷,并落实到村组,建立镇、村耕地保护责任制。

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强化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从而保证耕地数量基本稳定。

第二节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

一、促进新农村建设

全镇新农村建设可分两类:

一是在原有村庄基础上的综合整治与完善,二是建设中心村。

二、规划期末农村居民点规模控制

2005年农村居民点542.3公顷,根据上级规划下达指标,到2020年,农村居民点规模为13.6公顷。

第三节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

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统筹安排交通、基础设施及其他项目等建设用地。

一、交通运输项目

交通运输项目主要有汽车东站项目、龙盘西路等,共2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5.6公顷。

二、环保项目

环保项目主要有金台污水处理厂项目等,共1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2.6公顷。

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有金台信用联社项目、市民中心项目、金台信用联社项目、市城建局市政设施用地等,共4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3.6公顷。

四、其他建设项目

其他建设项目主要有东岭滨河路以北综合用地项目、联盟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等,共2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42.4公顷。

第四节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坚持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采取“谁破坏、谁负责、谁治理”的措施,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严把源头关,坚决控制新污染源。

重点强化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山区绿化、村庄道路绿化,塑造良好的城乡发展形态,将陈仓镇建成一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洁净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乡镇。

第六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依据陈仓镇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全镇土地划分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林业用地区等5个用途区(土地用途分区情况如附表6所示)。

一、一般农地区

(一)区域范围

该区面积为93.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8.30%。

主要布局在金星村。

(二)管制细则

1、一般农业发展区的土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及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使用;

2、规划远期建设占用的一般耕地在近期不得闲置和占用;

3、禁止占用一般耕地区的农田建窑、建坟和擅自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

4、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

5、鼓励并扶持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和对土壤进行改良,大力支持对土地进行整理增加耕地。

二、城镇建设用地区

(一)区域范围

本区面积66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9.11%。

主要布局在陈仓镇。

(二)管制细则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须符合经批准的城市、建制镇规划;

2、区内城镇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3、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三、独立工矿区

(一)区域范围

该区面积11.4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1.01%;主要布局在团结村。

(二)管制细则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其他不宜在居民点内安排的工业用地、军事设施用地;

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

3、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

4、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5、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应当按现用途使用,不得荒芜。

四、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一)区域范围

该区面积204.7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18.12%。

主要包括重要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和其他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需要进行特殊控制的区域。

主要布局在金星村。

(二)管制细则

1、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相关林业规划和自然保护区规划;

2、区内影响水源地保护和人文景观的土地用途应在规划期调整为适宜用途;

3、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区应符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4、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划;

5、区内土地严禁进行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

五、林业用地区

(一)区域范围

该区面积2.9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0.25%。

主要布局在工农村、金星村。

(二)管制细则

1、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

2、区内现有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营林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3、区内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

4、未经批准,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建设或毁林开垦、挖沙、取土等活动。

各土地用途分区情况详见附表6。

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为加强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适应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要求,在土地用途分区的基础上,结合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安排,划定建设规划边界、扩展边界和禁建边界,形成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一、允许建设区

(一)区域范围

允许建设区范围面积693.1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1.35%。

包括规划期需要保留的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现状及规划用地、新建的中心村,不宜在城镇、农村居民点周边建设的独立工矿用地及规划期间新建或扩建的独立工矿用地。

允许建设区主要布局在金星村、进新村、团结村。

(二)管制措施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中心城镇、村庄建设,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衔接;

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

4、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二、有条件建设区

(一)区域范围

有条件建设区范围面积92.1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8.15%。

该区主要包括:

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

据全镇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布局在工农村、团结村。

(二)管制措施

1、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的前提下,区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的布局调整,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

2、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提前完成,经定期评估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经批准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3、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上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限制建设区

(一)区域范围

1、优先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以及林地、牧草地等;

2、规划期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提高农用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的区域。

限制建设区总面积140.0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2.39%。

主要布局在金星村。

(二)管制措施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

2、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四、禁止建设区

(一)区域范围

禁止建设区总面积204.7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18.12%。

主要布局在金星村、团结村。

(二)管制措施

1、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

2、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

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建立目标责任制

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度,镇、村委会对本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行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镇政府要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补充耕地面积、控制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任期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土地管理所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规划付诸实施。

第二节加强规划实施的经济调控机制

加大对耕地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

建立以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土地闲置费、土地复垦费等为主的耕地开垦专项基金和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稳步开展土地复垦,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节制定规划实施管理具体办法

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政府相关政策的前提下,结合陈仓镇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更强的《陈仓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细则》,明确规划的实施环境、实施目的、实施程序、实施情况分析、规划调整范围及管理方法、违反规划的处理措施等具体规定。

第四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

严格限制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活动,保障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加大对重点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力度,减少或避免其对生态环境及土地资源的破坏,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性利用。

第五节加大规划实施的动态监管

充分发挥土地规划底层管理的职能作用,积极跟踪、掌控区域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时将土地违法案件处理在萌芽状态,并为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时提供有关情况,使土地管理工作能够适时进行管理和调控,从根本上改进土地利用监管的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同时,为包括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公众、土地需求方或使用方、新闻媒体等在内的各方提供一个高效的监督、监管、沟通和参与的平台。

第六节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规划修编方案形成后,举行听证、公示,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基层群众意见,以提高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规划方案批准后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用地意识,增强对科学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让公众了解规划并监督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