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教案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9255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枫桥夜泊教案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枫桥夜泊教案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枫桥夜泊教案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枫桥夜泊教案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枫桥夜泊教案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枫桥夜泊教案范文.docx

《枫桥夜泊教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枫桥夜泊教案范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枫桥夜泊教案范文.docx

枫桥夜泊教案范文

枫桥夜泊教案范文

枫桥夜泊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

以下是收集的枫桥夜泊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说出诗中“泊”的意思。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3、领悟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和表达特点。

一、导入

1、解题:

2、(图片)江苏的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一首《枫桥夜泊》而名躁一时,无数的诗人墨客均至此题诗作画吟咏,引来上成千上万的游人,枫桥也一跃成为苏州三百余座名桥之首。

一首诗让张继名垂千古,世界闻名。

3、展示书画,歌“枫桥夜泊”

不朽失眠著佳作,千古名篇天下传!

这首诗究竟散发是怎样的魅力,让我们一同走进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初读古诗,品读“入境”。

1、读准字音,你读出什么感受?

(凄凉……)

2、师范读,生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3、这首诗写了些什么景物?

(生答)

1)学习第一句: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教师相机板画“月”“霜”“乌”,贴出卡片“霜”和“啼”)“霜满天”是什么意思?

2)霜,使我想起了李白的诗句。

品读这两句诗霜满天,地上霜(清冷的感觉),仿佛看到了什么?

(寒冷、孤独)把这句诗的意思讲一讲。

4、学习第二句:

你还看见了什么?

(教师板画“江枫”“渔火”)江边的枫树怎么样?

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

5、江枫“对”?

——面对,相伴。

“对”是什么意思?

此时,谁与谁对?

谁和谁相伴?

江风和渔火相伴。

张继有人相伴吗?

体会了张继什么心情?

(寂寞)

6、“眠”——睡了?

谁“眠”?

江枫、渔火、船家、周围的一切都睡了。

诗人怎么样?

(难以入眠)

树睡了

桥睡了

船家睡了

岸上的人也睡了

唯有张继醒着

夜愈深,愈难眠

原来,作者是对愁难眠啊!

生诵读教师改写的诗句

7、后半句

1)“客”思乡寂寞

钟声响起(课件)讲解作者遭遇,抓文眼“客”启发学生体会作者的想法和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想(体会寂寞愁苦)。

2)诗人在想什么?

你能用语言表达作者的这种忧伤呢?

不能,只能来读!

三、读整首诗,诵读悟情。

1、看画面入情入境,将情融入古诗朗读中。

2、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

3、张继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他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1)边吟诗句,边想象画面。

2)师引读:

一千两百年前的一天.殿试揭晓的黄榜上人名密密麻麻.可偏偏没有他张继的名字。

他羞愧沮丧.本来预期的结果不是这样的。

虽经十年寒窗苦读,可琼林宴上却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他踏上小舟默默南行。

时至深夜,泊船枫桥.不能成眠的他。

苏州是中的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张继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

月亮缓缓下坠——

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

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一句)

河边孤单的枫树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二句)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三、四句)

没有父母的关怀,没有孩子的欢笑,有的只是--读古诗

没有家乡的山水,没有熟悉的乡音,有的只是——读古诗

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感情,情景交融,达到美的艺术境界。

1、教师口述作者描写的画面或生设计诵读古诗的旁白(即在理解感悟古诗的思想感情过程中,感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并在创编古诗时,有初步的运用)。

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张继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天气寒冷,他把外衣裹得紧紧的,江边的片片枫叶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他感到孤独,使他难以入眠。

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张继搭乘的客船上……

2、在教师的引导下联想类似的感情经历(夏令营活动中的感受),迁移运用表达方法。

1、师生讨论:

我们学过的古诗或课文中,有没有用到过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若有时间,安排学生现场练习一段情景交融的片段:

今天上课前的心情如何?

能否以写景来衬托你当时的心情?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景: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

情:

清冷孤独寂寞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一文的第4段,因为用词的问题,某些字句容易引起误解。

还发现该段“第三”处若从远近大小的角度来质疑效果会更好。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并大胆地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可喜的是被激励起来的学生又对我的观点进行了质疑,进而修改、完善。

这让我认识到:

学生的创新潜力是超出我们的想像的。

师:

同学们,咱们学了《怀疑与学问》,知道了怀疑的精神很重要,想不想试一试?

众生:

想!

师:

好!

我在《〈枫桥夜泊〉新解质疑》中发现了两个小问题,今天咱们就怀疑怀疑,看一看究竟是课文对还是老师对,好吗?

众生:

好!

师:

那就快读书,看谁能首先发现问题!

(学生积极读书)

师:

谁来概括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

生1:

就是有人对《枫桥夜泊》一诗提出了新的解释,刘金写了这篇文章对这些新解进行质疑。

师:

谁能说一下本文质疑了对《枫桥夜泊》的哪几种新解?

生2:

一是说“乌啼”不是指乌鸦叫,而是指一座叫“乌啼桥”的桥;二是说“江枫”不是指江边枫树,而是两座叫“江村桥”和“枫桥”的合称;三是说“愁眠”不是愁闷不眠,而是指一座叫“愁眠山”的山。

师:

我们先看第一个新解,作者是如何反驳的?

生3:

在课文的第4段,是分三步反驳:

“首先”、“其次”、“第三”。

生2:

不对!

“首先”这部分不是反驳新解的!

生4:

对!

“首先”这部分是新解而不是质疑:

(读课文)“首先,‘乌啼’不是乌鸦叫。

因为‘乌鸦的习性,在日落之后黎明之前是不啼叫的’。

那么‘乌啼’是什么呢?

他们考证出,‘乌啼’者,‘乌啼桥’之谓也。

说是在寒山寺西三百米处有一座乌啼桥。

‘据寒山寺住持说,乌啼桥建于隋大业七年,毁于清同治年间’……”这就是新解嘛!

生3:

如果说“首先”不是对新解的质疑,那么“其次”和“第三”也不应该是。

可是他们明明是嘛:

(读课文)“其次,你说乌啼桥建于隋大业七年,有何文献史料为证?

……安知这乌啼桥不是在《枫桥夜泊》脍炙人口之后,由好事之徒命名的呢?

……第三,桥在河上,位置较低,揆情度理,不可能使人产生月亮从那个方向落下去了的印象……”这不是质疑吗?

生5:

并且,“首先”这部分里也包括质疑:

(读课文)“在一般情况下,乌鸦确实不在夜间啼叫,但不等于说乌鸦夜啼的情况绝对不会有。

大家都知道,乐府中就有《乌夜啼》的曲名……”这不是质疑吗?

生6:

我看,“首先”一词主要指第一个新解,同时也表示第一次质疑。

众生:

不对!

“首先”只表示第一种新解!

众生:

那么“首先”、“其次”和谁搭配?

(无人应答)

师:

“其次”、“第三”不和其他标志性词语配合使用行不行?

(学生讨论)

生7:

“其次”、“第三”不和其他词配合使用是可以的。

比如:

“对跑操不齐这个现象,全体同学一定要在思想上充分重视。

其次,体育委员的口令要响亮、规范。

第三,其他班干部也要发挥作用。

”(学生鼓掌)

师:

这个句子的确精彩!

同学们从“此种情况”往下读,看看如此理解通不通。

(学生读书)

众生:

只能这样理解!

众生:

可是,在同一段落里出现“首先”、“其次”和“第三”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同一个系统的!

师:

___不使人误解呢?

(学生讨论)

生8:

在一般情况之前加“第一”,将“其次”改为“第二”。

师:

对,这样一改就一目了然了。

生9:

对,但是不好。

因为这是文章,用“第一”、“第二”、“第三”太死板了。

不如将“其次”改为“还有”,“第三”改为“再说”。

生7:

其余两个新解也要改,第二个改为“其次,就是对‘江枫’的新解了,这个新解尤其牵强”,第三个改为……不改也行,有了“其次”和“第三”就能够顺下来了。

师:

妙!

这样改不但灵活自然,而且两套系统都一目了然了--咱们今天做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我们有理有据地修改了课本!

孟子说,尽信书--众生:

不如无书!

师:

这就是怀疑的精神,发问的精神,现代社会最宝贵的创新精神!

同学们要再接再厉。

我感觉到还有一处地方好像有问题,同学们再读第4段,注意“第三”那部分。

(学生读书)

生9:

是有点问题。

师:

什么问题?

(无言)

师:

想像你就是张继,坐在黑暗的船舱中,一抹残月吊在西天,不远处有座小桥,那残月正向……

生10:

作者只是从位置的高低论证……对不起,我还是说不清。

师:

这位同学已经触摸到问题的关键部位了,我们描述太阳、月亮从何方升向何方落一般怎么说?

有这样的诗句吗?

众生先后回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出东海”,“日薄西山”,“日落西山红霞飞”。

师:

还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江潭落月复西斜”(《春江花月夜》)等。

同学们想一想,这些诗句中的星座、大山、大海都有什么特征?

众生:

又大又远!

生10:

我知道了,乌啼桥又小又近,当然不能使人产生月向那儿落的感觉。

作者若从大小远近的角度来论证,就更能证明“乌啼”不是指桥了。

(众生表示支持)

师:

真聪明!

我也是这么想的。

生11:

老师,您怎样解释“月上柳梢头”?

(课堂气氛为一变)

师:

问得好!

精彩!

谁替我反驳?

(学生热烈讨论,老师也恍然大悟)

生7:

可以这样解释:

当眼、物、月三点基本一线时,才会有“月上柳梢头”的说法。

难道诗人是在乌啼桥下吗?

(老师用目光鼓励生11)生11:

当然不是在乌啼桥下。

但如果乌啼桥能高到东山那样,不就可以三点一线了吗?

所以作者从高低的角度来论证“乌啼”不是指桥是有道理的。

但如果再加上远近大小的角度会更好:

“桥在河上,位置较低,又远没有足够的体积和距离,不可能使人产生月向那儿落的感觉,所以‘乌啼’不是指桥。

众生(竖起大拇指):

棒!

师(也竖起大拇指):

了不起!

比老师想得更细致、更全面。

这位同学是我们班的创新之星!

他有自己的思想,会冷静地思考。

这种品质难能可贵,我们要向他学习。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根据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尝试自读,使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第一课时

1.掌握本课中的生字、新词和重点诗句。

2.通过吟诵,体会《枫桥夜泊》所描写的景,体会作者心情。

3.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

1.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高峰;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你们最熟悉的白居易、高适、李白、杜甫、张继等都是唐朝大诗人。

有不少同学会背诵不少唐诗,谁愿意背一首?

2.简介三位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预习课文

1.按照预习要求分小组进行预习。

2.说说这两首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作最喜欢哪一首?

哪一句?

说说为什么?

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读古诗,正音。

2.理解词语。

3.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4.质疑问题。

四、学习《枫桥夜泊》

1.理解题目。

枫桥交代了什么?

(地点)

夜:

夜晚;泊:

停泊;枫桥夜泊:

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2.教师配乐范读。

3.反馈预习情况。

4.指名朗读。

5.引导学习全诗。

(1)齐读。

(2)逐句重点理解词语。

(3)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诗人因何而愁呢?

(5)引导学生看图,说说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

(6)诗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那么从诗人当时的心情,体会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

(分组讨论)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别董大》

根据学习《枫桥夜泊》的学习方法,掌握自学方法,自学《别董大》。

1.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总结。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3.弄清题目的意思,准确地理解诗意。

4.先同座互相读讲,再指名逐句读讲,有讲得不准确的,老师酌情指点。

5.把四句诗连起来讲,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7.练习背诵。

六、总结

1.这两首诗分别写的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理解,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枫桥夜泊》和《别董大》。

3.根据诗意,发挥想象,进行情境描写或绘画。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理解第1首诗的意思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通过查找的相关资料,介绍张继、高适和白居易的生平及作品。

2、指名读三首古诗,读准生字的字音:

吟、残、瑟(说说易写错的字和字在诗中的意思)借助注释和字典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试着初步讲讲每首诗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梳理。

有的可以师生及时解决,有的则在进一步学习中解决。

二、学习《枫桥夜泊》

1、学生自读《枫桥夜泊》这首诗,想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自学情况,相互补充,互相纠错。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教师点拨时设问: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

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

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

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

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4、边看书中的插图,边读诗句,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5、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出现画面),然后指名读,再评读。

(朗读指导,见教材建议)

6、背诵这首诗。

三、体会学法

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这首古诗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边写板书:

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1.朗读并背诵全诗。

2.在诗句中体会作者淡淡的旅愁。

3.比比谁收集的古诗多。

1.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在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在余光中笔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折头,你在那头。

那么,在诗人张继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

2.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你已对这首诗做了哪些了解?

师小结,并解释题目《枫桥夜泊》及作者张继。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3.指导初读古诗。

并评价,在书上做好标记。

4.理解诗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思。

生回答师小结:

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2)“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意思。

问:

为何愁眠?

联系这两句的景色想一想。

(出示课件)板书:

愁眠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

教师引读:

1、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因此:

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情景,也会触景生情,因此:

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3、所有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和诗人有同感,,因此:

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意思。

(4)“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思。

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5.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6.诗中的感情。

板书:

表达了__愁闷____的思想感情。

7.听音乐《涛声依旧》读古诗。

(一)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二)导入:

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这首诗意境深远,非常有味道。

揭题:

枫桥夜泊。

齐读课题。

(一)回忆学习古诗的步骤。

(二)出示这节课的学习方法。

如果有好的方法,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

(三)自由读诗,自学古诗。

(四)出示课文,指名朗读,正字正音。

(一)分步骤学习古诗。

1.第一步:

解诗题,说诗人。

交流课前收集的善于这首诗和作者张继的有关资料。

《枫桥夜泊》的意思就是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张继是中唐诗人,他写的诗留传下来的只有37首。

2.第二步:

解字词,说诗意。

1.齐读古诗,想一想:

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2.解字词,说说你是怎么弄懂这些意思的?

3.结合课后注释和占有的资料理解,交流诗句的意思,交流时先交流前两句,然后交流后两句。

“月亮慢慢落下去了,乌鸦在树上啼叫,天地间布满寒霜,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岸上的渔火,诗人愁丝缕缕难以入眠。

3.第三步:

解诗情,悟诗境。

1)配乐朗读,想象画面。

2)指名读一二句,学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教师相机板画“月”“霜”“乌”“江枫”“渔火”,“霜满天”是什么意思?

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

(寒冷、孤独)江边的枫树怎么样?

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

(孤单、寂寞)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

(难以入眠))

3)男生齐读一二句。

4)指名读三四句,学生听,你还看见了什么?

(教师板画“寒山寺”,贴“寺”“钟”)寺里还传来了什么?

听,钟声怎样?

(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

5)女生齐读三四句。

6)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7)说意境。

(二)指导朗读。

2.诗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愁绪,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诗,看看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很愁?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个别读,齐读,低声慢吟读等体会诗人的愁绪。

1)让我们成为诗人,坐上小船,回到那个秋夜吧。

2)教师描述:

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你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天气寒冷,你把外衣裹得紧紧的,江边的片片枫叶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你感到孤独,使你难以入眠。

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你的客船上……

3)让我们用满腔的情,来吟诵这首名传千古的诗吧。

(三)质疑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对重点问题探究。

师:

这首诗我们已经学完了,在同学们的脑海中,还有哪些小问号在闪动,大家提一提。

1、半夜,鸟儿都睡了,乌鸦为什么还在叫呢?

2、江枫渔火对愁眠。

诗人为什么而发愁呢?

师:

是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笑语欢歌,也有忧郁哀愁,面对忧愁,有的萎蘼不振,有的自暴自弃,我们应该变愁为号角,催人奋进,变愁为号角,破浪远航,而张继呢,是变愁为诗,留下了这千古绝唱。

同学们还收集到了哪些带"愁"的诗句?

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诗的内容、意境,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更学到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1、读准字音,读通整首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诗歌。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张继漂泊在外的愁思。

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张继漂泊在外的愁思。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这首诗让一位诗人名垂千古,让一座桥成为名桥,让一座寺庙成为旅游胜地。

2、这首诗就是《枫桥夜泊》。

(引导学生齐说)

解题

师板书:

夜泊

(1)泊是本课的生字,谁来读?

这还是一个多音字。

(分别组词)

(2)在这里停泊的是什么?

(船)所以“泊”在这里就是停船的意思。

(3)诗人在什么时候停的船?

(晚上)评价:

你真会思考。

这儿写的.是夜泊。

(4)诗人将船停在哪里呀?

(枫桥边)师完成板书。

评价:

你们真厉害,和老师一起完成了诗题。

指名读。

(5)连起来说说诗题的意思。

(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

3、同学们,是谁在枫桥边停船啊?

(唐朝诗人张继)是的这就是诗的作者。

师板书。

4、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张继,一起来感受这首名垂千古的诗。

1、请同学们借助书后的生字表,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

2、请生读生字。

3、读整首诗。

注意断句,读出诗的韵味。

1、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想来读这首诗,来到这枫桥边。

大家边听边想,诗人张继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把看到的用波浪线画下来,把听到的用小三角表示出来。

2、师范读。

3、相信大家眼前一定浮现出了许多景物,也听到一些声音。

四个人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所划的景物和声音吧!

4、先来说说看,张继看到了什么?

月落:

(1)这是一轮怎样的月亮?

(残月)这还是一轮怎样的月亮?

(月亮快要落下去了)

(2)是的,月落的意思就是:

月亮快要落下去了。

(3)看来夜已经很深了,再过一会就要天亮了。

同学们,这是什么季节的月亮?

(深秋)快要入冬了,天上的月亮是怎样的呢?

生:

惨淡、无光,凄凉

(4)是的,这是凄凉的月光。

谁来读这个词。

霜满天:

(1)已经是深秋了,下霜之后的天气更凉了。

为什么是“霜满天”呢?

(霜很大,很浓,很多)

(2)你们说,在这霜满天的夜晚,诗人能感受到这种寒冷吗?

(能)

(3)我们在家里也许很难感受到这种寒冷。

而张继此时身在哪里?

(外地、船上)你们说得都很对。

张继本是湖北省襄州人,但他此时在哪里?

(苏州),从哪里知道?

(姑苏城)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苏州是我们江苏的一个城市,湖北和江苏之间相隔1000多公里。

我们古代的人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行驶的速度非常慢,由此可见,张继已经离家很长时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