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试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9219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综合测试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单元综合测试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单元综合测试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单元综合测试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单元综合测试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综合测试3.docx

《单元综合测试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综合测试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综合测试3.docx

单元综合测试3

单元综合测试三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解析:

根的向地性是由于低浓度促进根的生长,过高浓度抑制了根的生长,而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高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了茎的生长;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过多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答案:

C

2.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  )

A.种子明显增多B.形成无子果实

C.部分果实脱落D.果实生长不受影响

解析: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往往具有两重性,低浓度能够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能够疏花疏果。

答案:

C

3.生长素类似物2,4D等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较广泛,但不可用于(  )

A.单性结实B.作除草剂

C.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解除顶端优势

解析: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可促进子房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高浓度2,4D可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因此可用作除草剂。

答案:

D

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生长旺盛的器官中各种植物激素含量都增加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棉株达到保蕾保铃的效果

C.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在休眠的种子中赤霉素含量减少

解析:

生长旺盛的器官中促进生长发育的激素含量增加;而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在休眠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答案:

B

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C.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与生长素无关而与乙烯有关

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解析:

应注意分清生长素极性运输与横向运输的区别、顶端优势对侧芽生长与对侧芽合成生长素的影响。

答案:

B

6.农业上用生长素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

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D.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

解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不同种类的植物其最适生长素的浓度不同。

因此,农业上用生长素进行麦田除草,小麦的最适生长素的浓度必须要高于杂草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喷洒的生长素的浓度会促进小麦的生长,但会抑制杂草的生长。

故答案选B项。

答案:

B

7.科学家做了两项实验:

(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

(2)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二倍体花粉,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无子番茄性状能遗传

B.若取无子番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上述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D.若取上述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解析:

两种果实都为无子果实,但形成的原因不一样,一是因为外界环境造成的,不可遗传;另一个是因为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可遗传。

答案:

B

8.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

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

温特两个实验中的胚芽鞘是否生长,取决于琼脂块上是否放置过胚芽鞘尖端。

该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扩散到琼脂块,再通过琼脂块进入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促进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和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答案:

B

9.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科学家曾做了下列实验:

①切取燕麦胚芽鞘的顶端,按下图所示分别插入云母片;②把A和B分别置于完整的琼脂块上,C和D分别置于中间分开的琼脂块上;③再把A放在暗处,B、C、D沿箭头方向照光。

若A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相对值为100,则B、C和D的值如下图所示。

下述关于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合成

B.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生长素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

D.背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多,向光一侧生长素合成得少

解析:

比较C和D与B可知,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的影响下发生了横向运输,使背光侧浓度高于向光侧,而不是背光侧合成得多。

答案:

D

10.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

A.赤霉素和生长素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和脱落酸D.生长素和乙烯

解析:

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具有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的作用。

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答案:

A

11.探究吲哚乙酸对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结果如下图。

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是(  )

A.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不同

B.本实验可以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

C.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相同

D.吲哚乙酸超过一定浓度范围能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解析:

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扦插枝条的时间应相同。

本实验如果不设用蒸馏水处理扦插枝条的对照组,就不知道某一浓度是促进还是抑制。

使扦插枝条产生相同根数的吲哚乙酸浓度一个低于最适浓度,一个高于最适浓度。

答案:

D

12.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种激素的浓度不同,可能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

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只受生长素的调节

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D.无子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解析: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是受多种激素的影响,相互密切配合实现的。

答案:

B

13.下图所示燕麦胚芽鞘向光性实验,此实验主要说明(  )

A.尖端感受光刺激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B.顶端向胚芽鞘背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多

C.尖端产生的物质为吲哚乙酸

D.顶端向胚芽鞘向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多

解析: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与后面利用琼脂块造成左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右侧弯曲生长类比说明顶端向胚芽鞘背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多。

答案:

B

14.下面是有关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生理功能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根的向地生长与茎的背地生长受生长素的调节

B.花蕾期去雄,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在雌蕊的柱头上可以得到无子果实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棉花植株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D.已知10-8mol/L是促进芽生长最适宜的浓度,则超过这个浓度就会抑制芽的生长

解析:

超过最适宜浓度还可以促进生长。

答案:

D

15.下列对于植物生长素调节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顶端优势只是生长素表现促进植物生长作用的结果

B.果实的形成与成熟都需要生长素的促进

C.生长素对生长发育的调节可能具有“两重性”

D.生长素对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细胞分化没有影响

解析:

生长素对生长发育的调节可能具有“两重性”,顶端优势是生长素“两重性”的重要体现。

果实的成熟需要催熟剂——乙烯;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要加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分化有重要的诱导作用。

答案:

C

16.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①摘除顶芽;②保留顶芽,用2mg·L-1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③保留顶芽。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顶端优势

B.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C.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

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

解析:

从图中看出,②组侧芽解除了抑制。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不仅作用于侧芽。

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

答案:

A

17.下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

B.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

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f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解析:

植物幼苗表现出向光性,原因是背光侧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的效应要大于向光侧;除草剂除草是利用了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植物生长;顶端优势是顶芽生长,而侧芽受抑制;根水平放置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仰制了近地侧细胞生长。

答案:

C

18.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

B.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而实现的

C.色氨酸一般由植物从土壤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获得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赤霉素

解析:

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由图可以看出,赤霉素并不直接促进细胞伸长,而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间接促进细胞的伸长。

因此A错误,B正确。

植物只能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物,而色氨酸是有机物;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共同起调节作用。

答案:

B

1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都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B.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发育,赤霉素还具有解除休眠促进萌发的作用

C.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D.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

低浓度促进顶芽生长,高浓度抑制侧芽生长,表现为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茎的背地生长是指受重力影响,茎的远地侧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使得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较高,表现为背地生长的特性;植物的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向光一侧生长素移向背光侧,使背光侧生长素相对较多,表现出向光生长的特性,两者都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故D项错误。

答案:

D

20.取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一和实验二为对比实验

B.浓度为0.1mg/L时两组数据偏差较大,做原始记录时应该舍弃

C.浓度大于10mg/L,会抑制胚芽鞘的伸长

D.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1~10mg/L之间

解析:

实验一和实验二为重复实验,不是对比实验;实验过程得到的数据应如实记录,不能修改或舍弃;该实验中浓度大于10mg/L时,切段的长度仍大于原始长度(7mm),说明此时,胚芽鞘仍生长,从实验数据看,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1~10mg/L之间,而不是1~10mg/L之间。

答案: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0mg·L-1),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

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

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材料用具:

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mg·L-1)、蒸馏水、喷壶……

方法步骤:

(1)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A、B、C、D四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预测:

(请在上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示)

解析:

这是个探究乙烯利溶液浓度小于100mg·L-1和大于200mg·L-1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因此需要配制0~100mg·L-1、100~200mg·L-1、200~300mg·L-1三种溶液。

答案:

(2)用蒸馏水稀释乙烯利溶液,配制成4种浓度(要求在0~100mg·L-1、100~200mg·L-1、200~300mg·L-1三个区间各至少取一种浓度)

(3)取等量上述各浓度乙烯利溶液,用喷壶分别喷洒各组黄瓜幼苗一次

(4)各组雌花数(或各组每株平均雌花数)

实验结果预测:

如配制的浓度为0、50、150、250mg·L-1,折线图为

(要求在横坐标上注明上述

(2)配制的浓度。

22.(9分)禾谷类种子萌发期间,幼叶由胚芽鞘保护出土。

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IAA)可通过将切除的胚芽鞘放入琼脂块的方法来收集。

(1)实验研究并比较玉米胚芽鞘尖端在光处和暗处产生生长素的量,将玉米胚芽鞘尖端切除并放入琼脂块中,有的置于光下,有的放在暗处,下图表示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束时收集到的生长素量。

关于生长素的产生,本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进一步研究生长素通过玉米胚芽鞘的运输实验。

图中琼脂块A含有生长素,琼脂块B从底部收集生长素,琼脂块C从左侧收集生长素。

下表是实验装置在暗处和右侧照光两种情况下琼脂块B和C中的含量(相对值)。

琼脂块

收集到的IAA相对量

黑暗

右侧光照

A块

100

100

B块

73

65

C块

27

35

经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IAA刺激玉米茎部和胚芽鞘细胞的伸长生长,如何说明生长素运输是有利于玉米植株有效进行光合作用的?

___________。

(4)IA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指出在商业上用IAA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两个实例。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本题实验设计的结果与所学内容不同,但属于信息给予题。

对此类试题应按照所给予的信息进行解答。

(1)小题的实验通过数据可证明生长素在光下产生量少。

(2)小题的实验则证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是向背光侧运输。

(3)植株长高可以获得更充足的光照。

(4)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和无子果实的诱发剂。

答案:

(1)植物胚芽鞘在暗处产生的生长素比在光下要多

(2)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时的分布是背光侧多于向光侧

(3)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的伸长生长,使植物整体长高,有利于充分地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特别是对于阳生植物

(4)可商业化地生产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低剂量使用时可促进植物生长,大剂量使用时可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作为除草剂杀死杂草;可以促进果实发育,诱导无子果实形成,提高以果实作为收获对象的农作物的产量。

23.(9分)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

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由图1的结果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

为探究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__________种培养基。

图2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解析:

图1结果显示激素类似物甲对月季生根有促进作用,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有抑制作用。

图示没有0.5μmol/L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作用结果,所以不能判断这个浓度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作用。

若要探究3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月季生根的复合影响情况,应设置空白对照培养基,只含0.5μmol/L激素类似物乙的培养基,只含3μmol/L激素类似物甲的培养基,3μmol/L激素类似物甲+0.5μmol/L激素类似物乙的混合培养基四种培养基。

图2显示X浓度下月季侧芽生长低于空白对照,说明这个浓度高于Z也高于Y,这个浓度下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答案:

(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

(2)不能 4

(3)①抑制 ②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

24.(16分)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

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C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2)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

(3)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________。

(4)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

现已证明该激素能促进芹菜的生长,但不知其作用是否具有两重性,请用所给材料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

株高相同的同种芹菜幼苗,高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溶液、蒸馏水、喷壶等。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甲可知,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表现为促进生长,超过这个浓度范围则表现为抑制生长。

由图可知,C点时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且促进效果相同。

(2)由于植物具有向光性,向光面生长慢于背光面,结合图甲,若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小于m。

(3)由图乙可知: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整个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故种子中的脱落酸抑制了种子的萌发。

脱落酸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促进叶片、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4)由题意可知,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但不知是否具有两重性,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围绕这一目的,同时注意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在实验步骤中的体现和具体实施。

答案:

(1)具有两重性 在此浓度下,生长素对根和茎的促进效果相同

(2)小于m

(3)脱落酸 促进衰老和脱落

(4)①将株高相同的芹菜幼苗分为若干组

②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浓度范围足够大),并设置蒸馏水的对照组

③分别用等量的这一系列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和蒸馏水喷洒不同组的芹菜幼苗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芹菜的株高

结果和结论:

①若随着所用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浓度增大,芹菜株高增长优势越来越大,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的作用效果无两重性。

②若在一定范围内随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浓度增大,芹菜株高增长优势越来越大;超过一定浓度,随油菜素内酯水溶液浓度的增大,芹菜株高增长优势越来越小甚至抑制芹菜株高的增长,说明油菜素内酯对芹菜的作用效果有两重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