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88089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练习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唐朝时国内各族和国外的商人、使者、艺人、学子、僧侣、工匠等石集长安。

据材料可知唐都长安

A.是国际性的大都会

B.商业繁荣,市坊不分开

C.是著名的瓷都

D.规模雄伟,布局严格对称

2.(题文)五代十国中的“五代”相继统治着我国的()

A.南方各地

B.黄河流域

C.北方山西

D.长江流域

3.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有情趣的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A.西汉

B.唐朝

C.隋朝

D.西晋

4.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日本先进的文化

B.加强两国间的友谊

C.求取印度佛经

D.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5.有人说: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6.唐朝对外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B.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C.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D.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7.以下四幅疆域示意图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

8.伟大的建筑和工程凝聚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也留下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或褒或抑

的文字。

下列对四幅图片的描述错误的是

A.“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成都平原能成为天府之国,都江堰功不可没。

B.“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大运河的修建是导致隋亡的主要原因。

C.“不到长城非好汉”说明凝聚劳动人民智慧的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D.“五百年来紫禁城,皇权交替是明清。

”紫禁城是明清修建的宏大的皇家建筑群。

9.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相关的史实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开凿运河,创立科举

B.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C.政权并立,民族交融

D.再次统一,行省制度

10.“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汉朝的尚武精神,而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却使汉族丧失了这种精神,导致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

该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11.大运河和万里长城,这两项伟大工程的共同点是()

①有利于抵御外敌的入侵 ②有利于南北经济的交流 ③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愿④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2.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有一段描写丐帮帮主乔峰与群雄相斗的惨烈文字,导火索是群雄发现了乔峰是契丹人的身世,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丐帮帮规不允许契丹人做帮主

B.因为乔峰欺骗了大家

C.有人嫉妒乔峰,想找借口把他除去

D.当时契丹与北宋冲突加剧,双方处于战争状态

13.下列朝代与开国之君对应有误的是()

A.秦朝——嬴政

B.西汉——刘邦

C.东汉——刘秀

D.曹魏——曹操

14.学完中国古代史后,有四位同学对隋唐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其中概况最为准确的是

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15.与隋朝统治类似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16.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一位历史人物的学习资料卡片。

据卡片内容推测,他整理的这位历史人物应是

A.松赞干布

B.鉴真

C.玄奘

D.孙思邈

17.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采取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亲自面试县令

B.合并州县

C.建立行省制度

D.重用人才

18.关于“文景之治”措施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B.重视“以德化民

C.主张以农为本

D.让土兵复员生产

19.下列人物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唐高祖 ②唐太宗 ③唐高宗 ④武则天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20.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

A.削弱相衩,加强皇权

B.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D.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21.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

它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2.唐玄宗不理政事,贪图享乐,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由盛转衰。

历史上把这次叛乱称为()

A.唐未农民起义

B.隋未农民起义

C.安史之乱

D.大泽乡起义

23.隋炀帝陵,是江苏省省级文保单位。

下列关于隋炀帝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②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③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④统治残暴酷虐,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反映出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2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资治通鉴》对她的评价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当时“亦竞为之用”的“英贤”有()

A.房玄龄、杜如晦

B.姚崇、宋璟

C.卫青、霍去病

D.安禄山、史思明

26.某班举办主题为“盛唐气象”的图片展。

下列图片不能入选的是

A.曲辕犁

B.秧马

C.筒车

D.唐三彩骑骆乐舞俑

27.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陈桥驿兵变

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

C.唐末农民战争

D.五代政权的频繁更替

28.“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识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29.下列地方,在唐朝时被称为“天竺”的是

A.孟加拉

B.巴基斯坦

C.印度

D.泰国

30.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发展至汉朝被取名为“汉字”。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下列汉字书写的字体哪种是唐朝最流行、成就最高的?

A.

B.

C.

D.

二、综合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显德七年正月初一,风闻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后周宰相范质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赵匡胤统帅诸军北上抵御。

初三夜晚,大军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他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佣兵自擅的局面…

(1)材料一中的“显得七年”具体是哪一年?

当时将士是在哪里拥立赵匡胤为帝的?

(2)材料一中赵匡胤“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达成此目的,他在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二:

有宋一代,文士地位的显赫尊崇是历代不曾有过的……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彻底取消了门第限制,社会各阶级的优秀子弟都被允许应试入仕。

提倡读书,重用文人,这里既有“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此来抑制武将权势。

因此,历宋一朝,高级官员都使用文人,就连专门掌管全国的枢密院长官也大都是由文官担任的。

(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

结合赵匡胤的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及积极作用。

(4)宋代注重文教,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2.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交通创新•连接南北的动脉)

(1)材料图中该水利工程是哪一皇帝在位时开凿的?

依据图说出该河的中心点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区或河段名称)

(政治创新•政通人和的举措)

“(太宗)谓使臣曰:

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今省需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贞观政要》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河清海晏,物股俗阜”

——王谠《唐语林》

(2)治国方略关乎政权的稳固,历朝统治者都会改革符合朝代特色的整治措施。

根据以上材料说出唐太宗、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各一例。

(制度创新•沿用千年的机制)

“此制用意,在用一客观的考试标准,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

(3)隋唐开创和完善的考试选官制度影响深远,一直持续实施了一千三百多年。

简要说明该制度在当时的积极影响。

(工具创新•精耕细作的革新)

“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

——《司马迁史记》

“……由十一个部件组成。

即犁停、犁壁、犁底、压镜、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唐朝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

(4)唐朝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以上材料是对唐朝创新的耕种工具和灌溉工具的描述,请分别写出这两种工具的名称。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制度确立于何时?

(3)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

(4)根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综合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