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6565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文.docx

《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文.docx

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文

2017北京101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文)

本试卷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40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7道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差别很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于()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环境的影响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不一定由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

B.亲代的突变基因不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C.突变的基因不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D.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不一定能改变性状

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个别碱基对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C.染色体片段位置颠倒会影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4.下列关于常见作物育种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杂交育种可培育出新物种,促进生物的进化

B.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

D.利用多倍体育种可增加染色体的数目,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

5.遗传咨询可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但下列情形中不需要遗传咨询的是()

A.男方幼年曾因外伤截肢B.亲属中有智力障碍患者

C.女方是先天性聋哑患者D.亲属中有血友病患者

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B.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

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会发生变化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所有的原始材料

7.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

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70%、30%B.50%、50%C.90%、10%D.80%、20%

8.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细菌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大

B.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微生物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C.耐药性增强是由于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

D.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是由于基因突变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9.人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

10.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C.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D.浆细胞合成抗体

11.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D.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12.下列有关动物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B.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C.肾上腺、甲状腺、胃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13.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A.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中枢神经

14.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是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

B.C是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反射中枢)

C.刺激②处可以在A处检测到膜电位的反转

D.刺激①处,引起E收缩的过程不是反射

1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6.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构成了突触

B.神经递质通过载体运输释放到②处

C.②处的液体属于内环境,③的膜上有特异性受体

D.a的信息传递到b,一定使b神经元兴奋

17.下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

18.下列物质中属于蛋白质的是()

A.甲状腺激素B.纤维素C.胰岛素D.雄性激素

19.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

下列对大豆异黄酮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B.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C.可能作用于下丘脑的雌性激素受体D.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

20.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吸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B.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消耗ATPD.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21.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特异性免疫,抗原B.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C.特异性免疫,抗体D.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22.对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护理极为严格,主要原因是()

A.体内细胞暴露时间过长会死亡B.烧伤面积太大不容易进行植皮

C.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弱D.体液大量丧失得不到补充

23.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菌性变异

B.久置鸡霍乱病原菌毒力下降但具有抗原,第一次注射相当于给鸡注射了疫苗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应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也发生过特异性免疫应答

24.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淋巴因子也是一种信息分子

25.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人体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内环境稳态

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保证酶催反应顺利

C.早餐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升高血糖→维持血浆与细胞间的葡萄糖浓度差

D.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

26.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

B.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2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细胞的伸长

B.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的有机物

C.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不相同的

D.激素传递信息,但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2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②用细胞分裂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抑制其发芽③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④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A.②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29.在棉花栽培过程中要摘去顶芽,使侧芽的生长素含量()

A.增加,抑制侧芽的生长B.增加,促进侧芽的生长

C.减少,抑制侧芽的生长D.减少,促进侧芽的生长

30.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生长素D.植物向光性是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31.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在一个变化剧烈的生态系统中有较多生存机会的物种是()

A.快速繁殖的物种B.个体性状差异大的物种

C.个体数量大的物种D.个体体积大的物种

3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33.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

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兴奋传递(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

C.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

D.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34.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血液中,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的含量状况。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分泌腺体

激素名称

不缺碘人群

激素含量

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补碘前

补碘后

甲状腺

正常

降低

正常

垂体

正常

正常

A.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C.①表示甲状腺激素,③应该是升高

D.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③应该是降低

35.下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升清水及饮1升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

错误的叙述是()

A.饮清水后约1h,尿生成速率达到峰值

B.饮清水后0.5h,血液中的抗利尿素浓度降低

C.在3h内,饮清水较饮生理盐水产生的尿量多

D.人体通过饮水来调节体内水的平衡

3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37.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3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命活动起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分别受不同植物激素单独调节

C.植物根的向地生长和芽的顶端优势现象均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D.在调节种子萌发和休眠中,赤霉素和脱落酸具有拮抗作用

39.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α-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这两种激素是拮抗关系

B.赤霉素与生长素作用机理相同,可以互相代替

C.赤霉素能够直接催化胚乳中淀粉的水解

D.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脱落酸含量

40.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7小题,共50分。

41.(6分)一粒小麦(二倍体)和山羊草(二倍体)的体细胞中均有14条染色体。

研究人员用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杂交可获得二粒小麦,过程如下图。

请回答问题:

(1)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依据是。

(2)培育二粒小麦的过程中,秋水仙素抑制了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形成,最终使得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为条,这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育出的二粒小麦是(可育、不可育)的。

42.(6分)某地蝽蟓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图1所示。

1920年引入新种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如图2所示。

调查发现,当地蝽蟓喙的长度变化如图3所示。

请回答问题:

(1)蝽蟓的长喙与短喙为一对__________性状。

分析图3可知,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的60年间,该地区决定蝽蟓_________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______________。

无患子科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存在变异,果皮较的植株更容易延续后代。

(3)进化过程中,当地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物种间的结果。

43.(6分)下图是神经系统中的某种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图示结构中完成的生理活动叫,图中①所示结构名称是。

(2)③中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的结构叫,传递兴奋的化学物质是。

(3)兴奋在神经纤维④上是以的形式进行传导的。

如果在④处给以足够强度的适宜刺激,则①和⑤处能够检测到兴奋的是(填数字)。

44.(6分)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

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请回答:

(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和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

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下丘脑、垂体、性腺)。

(2)上图中垂体分泌的激素B受到下丘脑分泌的激素[A]和性腺分泌的激素[C]共同调节。

(3)C进入血液后,通过_______作用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45.(8分)下图为人体产生情绪压力时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

当机体的情绪压力增加时,激素d分泌量上升能使血糖升高,且肝脏细胞膜上存在激素d的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激素d能促进而升高血糖。

激素d还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上述事实表明,两种调节方式的相互协调,产生适应性反应,使机体应对情绪压力。

(2)下丘脑对激素c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当激素a的分泌量上升会使激素c的分泌量。

(3)研究发现,激素c能抑制细胞对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

结合图示分析,在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

46.(6分)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表面含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等蛋白质。

血凝素能与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帮助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内。

神经氨酸酶能够让新产生的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

请回答问题:

(1)H7N9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被  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给细胞,最终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  细胞,后者分泌的  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增殖。

(2)H7N9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产生的  细胞能够与该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

(3)在研发抑制H7N9病毒增殖的药物时,下列设计思路合理的是(多选)。

A.阻止病毒血凝素与细胞膜结合B.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

C.研制新型抗生素等杀菌药物D.抑制病毒RNA的复制

47.(每空2分,共12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分析回答:

(1)生长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_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可选用图中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此例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

(2)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

根据图中的①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表明;继而根据图中的②③组所示结果进行比较,可说明。

生物试题答案

一、二单选题(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A

A

C

D

B

C

A

D

D

C

C

C

C

D

C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C

A

B

D

D

B

D

D

B

B

B

D

C

D

B

C

B

A

D

三、填空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41.(6分)

(1)不是;它们的杂交后代不育

(2)纺锤体(纺锤丝);28;染色体(数目)变异

(3)可育

42.(6分)

(1)相对;短喙;自然选择

(2)下降;薄

(3)协同进化(共同进化)

43.(6分)

(1)反射;感受器

(2)突触;神经递质

(3)电信号(或局部电流);⑤

44.(6分)

(1)神经调节;体液(激素)调节;下丘脑

(2)促性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

(3)反馈(负反馈)

45.(8分)

(1)效应器的一部分(效应器);特异性受体;肝糖原分解(及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2)上升

(3)T淋巴(T);淋巴因子;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

46.(6分)

(1)吞噬(巨噬);T(助T、Th);效应B(浆);抗体

(2)效应T 

(3)ABD(全对得分)

47.(每空2分,共12分)

(1)调节;Ⅱ;d;两重性

(2)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细胞分裂素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顶芽对侧芽的抑制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