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4821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docx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docx

教案

             24 画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教学用具

  媒体资源:

视频《画家乡》,动画课件《画家乡:

生字学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入:

  1、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2、你的家乡在哪儿呢?

喜欢吗?

  3、你想把自己的家乡画给大家看看吗?

  二、展示家乡图,说说自己的家乡。

  1、把画好的家乡图展示给同学看。

  2、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家乡。

A、自主说;B、同桌互说。

  3、整体感知课文。

  ①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②看视频《画家乡》(课文范读),整体感知课文。

  ③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习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平平”的家乡教学为例)。

  1、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2、欣赏景色美。

(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①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②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

是谁的家乡?

哪些景物最喜欢?

画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4、说话训练:

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5、欣赏语句,运用语句。

  ①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③结合动画课件《画家乡:

生字学习》,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

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___,那个孩子___________。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

  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

(上网、查书……)

  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据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有关段落。

  1、分组,以搜集相同区域资料为标准。

  2、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

  ①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②“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③教学生字“虾”“贝”的音、形、义。

  ④配乐,感情朗读。

  ⑤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

  ⑥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涛涛的家乡。

  ⑦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

  3、拓展:

  ①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②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学生非常高兴,显得兴趣极高,但让他说说为什么喜欢时,显得有些词不达意,或干脆哑口无言。

说明这个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只读了两三遍,生活经验不丰富,还不能深刻的理解课文,必须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意思,并结合课文插图,全方位理解课文。

指导朗读重点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那么……那么……”这种句式,表达了小朋友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5 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

会写“吹、地”等6个字。

  2、以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感受生活的快乐幸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激发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用具:

  字词卡片、挂图,媒体资源:

视频《快乐的节日》,动画课件《快乐的节日:

综合生字》,视频《热爱中国共产党》。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节日?

过节的时候你们开心吗?

谁能把当时快乐的情形介绍给大家听?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快乐的节日》。

(板书课题)

  (挖掘情感体验,激发情感投入。

  对话平台

  自学(自选方式,自主读文,培养学习能力。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组内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利用书中的“我会读”,组内互读,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

  

(2)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引导学生互评。

  识字(合作交流,自主识字。

  1、出示字词卡片,指读生字。

教师适时强调重点字音:

如“祝”读翘舌,“祖”读平舌。

  2、你还有哪些新的识字方法吗?

  3、游戏巩固,利用卡片猜读词语。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交流方法,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诵读(感知课文内容,引导感情朗读。

  1、分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评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2、看视频《快乐的节日》听范读,试着说出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写字(引导观察,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自主写字。

  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分析归类。

  2、从中选择典型字练习,写一写,评一评。

其他字借鉴以前的熟字练写。

  3、展示写字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以上过程结合动画课件《快乐的节日:

综合生字》辅助进行。

第二课时

  导入(复习巩固,启发入境。

  1、出示字词,巩固认读。

  2、指读课文,启发思考:

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段落?

为什么?

  朗读(自主学习,交流感受,促进朗读。

  1、分组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书体会。

  2、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巡视,相机启发学生思考:

  小朋友们要过快乐的节日,他们邀请谁来参加了?

  “有我们就更加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课文中把“我们”比作什么?

为什么?

你能用“……像……”说一句话吗?

  3、汇报朗读,感情指导。

(可以采取男女生分读、小组读、分段读、比赛读等形式。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快乐”,表现快乐。

  1、启发学生交流背诵方法。

如:

看图背、抓重点词背、分段背、边唱边记等形式。

  2、自由练习,汇报交流,互相评价。

  3、播放视频《热爱中国共产党》。

  4、有条件的组织学生表演读文。

  5、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教学反思

    快乐的课堂,快乐地学习。

看着这群爱画爱演的孩子快乐地成功着,我的心是多么地喜悦与快慰。

这一次或一次次的成功的背后,收获的又何只是诗歌里那点读读又唱唱的知识!

快乐着学生的快乐!

孩子们在我的课堂里学习着,我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学习着。

我们各有收获,乐此不彼,这是值得我永久回味的一课。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培养认字的多种途径。

   3、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的领土辽阔,培养良好语感。

   5、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6、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7、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所学汉字。

   2、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积累词语。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认读形近字。

  a、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

令今乌鸟广厂

  b、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本组汉字的规律。

  c、学生归纳,教师小结:

这组字中的“乌今厂”比“鸟令广”少了一笔。

  d、教师出示另一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

日白田目电旦旧由甲申

  e、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这组汉字的规律。

  f、学生归纳,教师小结:

这组字中,除“日”字外,都在“日”这个字上,加了一笔。

  g、反复认读这两组生字卡片。

  h、教师小结:

这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i、拓展练习:

在你学过的汉字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2、我会认。

  a、反复朗读“我会认”中的汉字。

  b、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记住这五个字?

  c、拓展练习:

  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出示词语卡片。

  b、学生自由练读。

  c、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

  2、我会连。

  a、出示汉字卡片,认读生字。

  b、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引导学生区别声母:

z------zhc------ch;

  c、连线。

  d、检查连线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领土的辽阔,培养语感。

  2、能用音序查字法正确地查字典。

  教具准备

  字典、小黑板、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注意引导认读:

祖(zu)岭(ling)盛(sheng)

  2、再读儿歌。

思考:

短诗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景色?

  3、在地图上指出这些地名的位置。

  4、这时,你有什么体会呢?

  5、再次练习朗读儿歌,试着背下来。

  6、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7、展示背诵效果。

  二、展示台。

  1、识字加油站。

  a、说说你喜欢读的课外书的名字。

  b、把从书上收集下来的生字,在小组里交流。

  c、说说看,在小组内交流,你又学会了多少个生字。

  2、比比谁最快。

  a、复习26个汉语拼音字母。

  b、练习找页数。

  c、学习音序查字法。

  

(1)老师认真指导“宽”的查字过程。

  

(2)学生练习查找“爱、往、解、准、楼”。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完成“口语交际”的练习,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培养学生主动表现,勇敢地发表自己想法的习惯。

  2、在交际中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

  教具准备

  1、提前布置同学想一想,班里怎样迎接“六一”儿童节。

  2、准备小礼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祝“六一”的活动录像,启发提问:

录像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

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二、讨论:

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

跟同学交流交流。

  三、讨论:

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你们想怎样迎接?

  1、小组讨论。

  2、派代表进行班级汇报。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评议哪一小组提议好而且可行。

  四、明确目的,各小组分工合作。

  五、同学之间互赠节日礼物。

 

《识字7》教案

一、自由读课文,发现对子的一般特点。

    师:

请小朋友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这篇课文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了几遍后,反馈:

      “词语中间都用对字连起来。

      “对字前面是一个字的,后面也是一个字,前面是两个字的,后面也是两个字。

      “都是几个对几个的。

      “前后数字一样的”

      “都是意思相反的词连在一起的”

    师:

“小朋友真会读书,发现了很多,你能把书上的反义词都找出来吗?

    学生边读边划,反馈,教师板书:

        是    非

        长    短

        虚心   骄傲

        热情   冷淡

        诚实   虚伪

        赞(美) 嫌(弃)

    小结:

象这课一样的句子,我们叫它对子。

也叫对联。

  二、启发思维,改编对子。

   1、读对子:

     诚实赢得千家赞,

     虚伪招来万户嫌。

   2、你能把这个长长的句子改编成一个字、两字、三个字的对子吗?

     先小组讨论,后反馈,对子如下:

     诚对虚  实对伪  千对万  家对户  赞对嫌

     诚实对虚伪  赢得对招来  千家对万户

     赢得千家赞对招来万户嫌。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

会"拉、把"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获。

   3、愿意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体会“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式教学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童话引入。

   1、放动画课件,教师讲述课文主要内容。

   2、过渡:

这个童话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渎。

    要求学生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相检查认生字的情况和朗读课文是否通顺情况。

   4、指名试读课文。

大家进行评议。

  三、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度生字,随时纠正读音。

   2、小老师领读生字。

   3、重点指导易读错的生字。

    “翻”是前鼻音,“施”是翘舌音。

“浇、挑”是三拼音。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找朋友,给生字组词。

   6、“彩虹过桥”游戏,字——组词——说句训练。

   7、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分析这八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8、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订正。

  四、写字指导。

   1、读“我会写”里的字。

说说这几个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每个字均为左窄右宽)

   2、练习给这几个字组词。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练写。

  五、快乐复习。

   1、快帮小兔找到它们要吃的蘑菇。

     fijioshhutiofndne

     候 挑 担 肥 浇 施 饿 翻

   2、快来帮小兔把山上的词语读准,他就能顺利回家了。

     挑担子「 」浇水

     翻松

     「〕

     饿了时候

     〔〕

     施肥

  六、作业

    完成《随堂练习》P75页第一题。

               第二教时

  一、课件演示:

    看完动画,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小白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灰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课学习:

   1、回归问题:

    随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提问:

白菜最开始是从哪来的?

老山羊为什么要送他们白菜?

   2、学习第一自然段。

    ·理解“收”的意思就是‘拔“

   3、学习第2、3、自然段。

    ·老山羊干的很辛苦,小白兔和小灰兔看到了是怎么做的?

    ·从这里可看出小白兔和小灰兔怎么样?

    ·老山羊是怎样感谢他们的?

小白兔和小灰兔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板书;要菜籽收下了)

    ·情境表演:

老商鞅送白菜的场面。

   4学习第4、5自然段。

    ·小白兔要了菜籽干什么呢?

小白兔怎么种的?

它先做了什么?

又做了什么?

     学生默读4、5自然段。

    ·口述小白兔种白菜的过程。

(板书;种白菜)

     自由说——指名上台说————同桌互说

     翻地、浇水、施肥、拔草、捉虫。

    ·小白兔翻地、浇水、施肥、拔草、捉虫都干了几次?

从哪个次看出来的?

     理解”常常“的意思,说明小白兔怎样?

  三、课中操

    歌曲《劳动最光荣》

  四、讨论自学6、7、8段。

    ·小灰兔回家后是怎么做的?

结果如何?

     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

    ·交流学习结果。

     (板书:

吃白菜、要白菜)

    ·在要白菜的路上碰见了谁?

它去干什么的?

     (送白菜)

    ·小灰兔所以什么态度啊?

     用奇怪的语气读这句话。

    ·小白兔的才从哪来的?

     齐读第9段。

    ·你觉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自由发言。

    ·师总结:

正像歌里唱的一样:

”幸福的生活哪里来?

要靠劳动来创造。

  五、自由续编故事。

    小灰兔听了小白兔的话会怎么做啊?

    自由准备——指名发言

  六、巩固课文

   1、复述课文。

   2、总结课文。

            27、 《两只小狮子》

【教学目标】

    1.认识:

“狮、整”等14个生字。

会写“练、习”等6个字。

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头饰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昨天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

(在已画上草地、森林的黑板上贴上两只小狮子)

   2.板书课题。

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每个四人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组长领着小伙伴把课文再读一遍,然后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用“和狮子交朋友”的游戏检查字音。

交流记字形的好方法。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指导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

  三、创设情境、朗读感悟1、2自然段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分别读写两只小狮子不同表现的句子。

   3.指导读第一句。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A、指名读。

    B、贴出“滚、扑、撕、咬”四幅图片

    C、请四个学生把“滚、扑、撕、咬”四个字贴到相对应的图下。

    D、.学生再练读,边读边想象小狮子练功的情景。

   4、指导读第二句。

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A、指名读

    B、看图说说这只小狮子的样子。

    C、请学生表演“懒洋洋”的样子,并把“懒洋洋”这个词贴到黑板上恰当的狮子图身上

    D、看着图,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

   5.请两名同学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他同学可以配合做动作表演。

   6.你想对这两只小狮子说什么呢?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用生字组词

   2、指导书写第2自然段的5个生字

    学生观察,教师范写,学生临摹,师生讲评。

重点指导“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导读3~7自然段

   1.自由练读,读出角色的语气。

   2.同位合作读,可以分角色读。

   3、指导读好小树和狮子的对话

    A、小树看到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会怎么想?

    B、读小树的话,要把疑问的语气读出来。

    C、观察图上懒狮子的样子,体会该怎样读懒狮子的话。

     4.引入情境,重点指导读狮子妈妈的话。

    A、师来当懒狮子,你们当狮子妈妈,看谁能把狮子妈妈说的话读给我听,让我听了直点头。

     (想想狮子妈妈和懒狮子说话时的态度,指导学生读好狮子妈妈帮助懒狮子时耐心的语气。

    B、老师来当狮子妈妈,你们当懒狮子,用你们的表情告诉大家老师是否读得好,你们是否听懂了狮子妈妈的话。

    C、狮子们,你们有的在点头,有的好象在思考,有的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你们在想什么呀?

    D、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说。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更好。

     结合前文勤奋小狮子的表现理解“什么是生活的本领、什么是真正的狮子”

    E、在刚才大家说的基础上表演读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

(懒狮子的话是学生自己创编的。

)  

5、四人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全文。

  三、拓展训练,积累词语

    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语,教师提供图片或词语,再鼓励学生到课外书中收集。

     四、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五、作业(任选一题)

   1、小组成立《小狮子》剧团,把课文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2、续编故事:

以“懒狮子的变化”为主题,形式可以多样,演小品剧,画连环画等。

 

28、《小伙伴》

◆教学目标:

   1、认识"餐、丢、矿、糟糕、粗、概、共、汽、记、保、管、夹"13个生字。

会写"问、间、伙、伴、共、汽"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并学会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要有乐于帮助他人的愿望和行动去关心帮助自己的小伙伴。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初步学习13个生字。

   2、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小伙伴们的不同态度。

  教学环节:

  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话,揭示课题。

  

(一)说一说,你的小伙伴是谁?

  

(二)板书"小伙伴",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小伙伴有哪些?

在小伙伴之间发生过什么事?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话,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

  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划出生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