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之阅读说明文.docx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之阅读说明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之阅读说明文.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之阅读说明文
(2015·安徽省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18分)
康乐
①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
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
②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
原来这是一种螽斯①的若虫②,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
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
③这就是大自然里奇妙的拟态!
④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简直难以分辨,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
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
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也吸引了很多科技工作者探究其原因和机制。
⑤已有的科学研究认为,一方面,大自然的“进化接力赛”促进了不同物种之间互惠互利的协同进化,导致了拟态;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相似的选择压力而导致的平行进化也会促进拟态的发生。
研究者推测导致拟态的生物机制可能是这样的:
第一步是与调节形态变化有关的修饰基因发生突变;第二步是具更小表型影响的基因受到了选择,导致相似性程度增加。
事实上,亲缘关系很近的动物并不都采用拟态的对策适应环境。
相似的基因组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表型变异和分化?
更多物种的拟态及其机制仍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
⑥拟态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大自然的馈赠,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
拟态的美学特征也经常让我们深感意外,同时也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选自《大自然》总第183期,有删改)
【注】①螽(zhōng)斯:
一种昆虫。
②若虫:
蝗虫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之后,翅膀还没有长成期间,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生殖器官发育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做若虫。
5阅读①—④段,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2分)
枯叶蝶和螽斯都有外形和两个方面的拟态,而螽斯的拟态还表现在方面。
6.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好处?
(答出一种说明方法即可)(3分)
7.从第④段看,拟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分)
8.第⑤段对拟态原因和机制分析的顺序不能颠倒,为什么?
(4分)
9.从全文看,拟态有什么作用?
(6分)
5.(2分)颜色(或“体色”)行为(共2分。
每空1分)
6.(3分)示例:
举例子,具体说明拟态现象及其特点;作比较,突出螽斯若虫和虎甲相似的特点。
(共3分。
说明方法1分,好处2分。
意思对即可)
7.(3分)相似性;普遍性(或“常见”)(共3分。
“相似性”2分,“普遍性”1分。
意思对即可)
8.(4分)照应第④段最后一句话,先原因后机制;按逻辑(先已知后未知)顺序说明。
(共4分。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9.(6分)可以保护其中某一物种或两个物种;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神奇、复杂和美丽,使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多样和有序;拟态的美学特征让我们领悟到它存在的道理,从而激发我们的好奇心。
(共6分。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2015·福建福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10分)
植物的“五官”
①植物像其他动物一样,有功能各异的“五官”。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学博士瓦因勃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每天对莴苣做10分钟超声波处理,结果其长势远比没受处理的莴苣要好。
之后,美国的一个学者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音乐,20天后,听音乐的大豆苗重量竟然高出未听音乐的四分之一。
这些实验说明,植物虽然没有具体形态的耳朵,但它们的听觉能力却非同寻常。
不相信?
那么请你面对含羞草轻轻击掌,看看含羞草闻声后是否会迅速将小叶合拢。
②许多植物具有“慧眼”识光的能力,它们自知日出东山,夕阳西下,从而把握了自己开花和落叶的时间,如牵牛花天刚亮就开花,向日葵始终朝阳。
植物不仅能“看见”光,还能感觉出光照的“数量”和质量,某些北方良种引种到南方,颗粒不收,就是因为植物的“眼睛”对异地的光线不习惯。
植物的“眼睛”对光色也非常敏感,不同植物可识别不同光线,以促进自身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的“眼睛”原来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专门色素——视觉色素,植物凭借这种“眼睛”,从根到叶尖形成完整而灵敏的感光系统,对光产生既定反应,如花开、花合、叶子向左向右、变换根的生长方向等。
③植物界中不仅有靠根吃“素”的植物,而且还有靠“口”吃“荤”的植物,食虫植物(也称食肉植物)便是这类植物。
这些植物的叶子变得非常奇特,它们形成各种形状的“口”,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小口袋或蚌壳,能分泌消化昆虫的黏液,还能分泌香味,许多昆虫因为闻到香味,而跌入了陷阱之中!
植物靠“口”捕食蚊蝇类的小虫子,有时也能“吃”掉像蜻蜒一样的大昆虫。
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有500多种,最著名的有瓶子草、猪笼草、狸藻等。
④真是奇怪,植物还有嗅觉灵敏的特殊“鼻子”。
例如,当柳树受到毛虫咬食时,会产生抵抗物质,3米以外没有挨咬的柳树居然也产生出抵抗物质。
这是为什么?
原来,植物有特殊的“鼻子”——感觉神经,当被咬的树产生挥发性抗虫化学物质后,邻树的“鼻子”能及时“嗅”到“防虫警报”,知道害虫的侵袭将要来临,于是就调整自身体内的化学反应,合成一些对自己无害,却使害虫望而生畏的化学物质,达到“自卫”的目的。
⑤更为惊奇的是,植物还具有相当特殊的“舌”的功能,它能“尝”到土壤中各种矿物营养的味道,于是使植物“拒食”或“少食”自身不喜欢的矿物质,多“吃”有用的营养元素。
如海带就有富集海水中碘元素的能力,忍冬丛喜欢生长在地下有银矿的地万。
植物的“舌”功能选择性非常强,如果吃了自己不喜欢吃的矿物就会长成奇形怪状。
例如蒿在一般土壤中长得相当高大,但如果“吃”了土壤中的硼就会变成“矮老头”。
植物将土壤中的矿物元素或微量物质聚集到体内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
人们通过生物富集现象可以找到相应的地下矿藏,也就是植物探矿。
如今,植物探矿已成为寻找地下矿藏的重要手段之一。
⑥目前,生物科学的研究工作常常得到植物“五官”功能的启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累累硕果。
12.本文第②-⑤段,依次介绍了植物具有、、和用“舌”择食等功能。
(3分)
13.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14.根据文章第①段的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说“噪声除草器”的制造主要利用了植物的什么特性。
(3分)
【链接材料】科学家利用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的特性,制造出噪声除草器。
这种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
12.(3分)“慧眼”识光(或:
感光)靠“口”食“荤”(或:
捕食虫子)“嗅”到“防虫警报”(或:
灵敏的嗅觉)(每空1分,共3分)
13.(4分)举例子打比方或:
作比较具体、形象(或:
突出)地说明植物的“舌”功能选择性非常强。
(说明方法2分,作用2分,共4分)
14.(3分)主要利用植物听觉能力非同寻常,以及对不同噪声敏感程度不一的特性,制造出噪声除草器。
(前一要点1分,后一要点2分,共3分)
(2015·甘肃兰州)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15分)
飞机“不喝油”也能飞
王远
“阳光动力2号”正在进行为期5个月的环球之旅。
这架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自3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航以来,吸引了世界关注的目光。
这架“不喝油”的飞机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
它拥有72米宽的翼展,比波音747飞机多出了近4米,重量只有2.3吨,仅相当于一辆运动型多用途汽车的重量。
这架太阳能飞机的“动力之源”是机身上的1.7万多块太阳能电池,这也是“阳光动力2号”的最大亮点所在。
这些太阳能电池直接平铺在巨大的机翼上,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是135微米,仅相当于人类发丝的宽度,由其储存的电量可供“阳光动力2号”昼夜飞行,不需要一滴燃料。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历史由来已久,但将其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却仅有300年历史。
1974年,第一架太阳能飞机“太阳高升”号进行了一次短暂飞行,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
此后40余年间,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阳光动力2号”的动力即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发电。
对太阳能电池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是光电转换效率。
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通常需要采用并联与电池储存方式,才能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
“阳光动力2号”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商业价值。
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
飞行总监雷德·克拉克认为,相比搭载乘客的普通飞机,它有着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向世人传播“未来可以属于清洁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信息和理念。
放眼未来,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光之翼”的无限潜能,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19.“阳光动力2号”飞机为什么会引起世界的关注?
请通读全文,简要概括。
(概括三点即可)(6分)
20.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3分)
A.首次实现了用太阳能给飞机提供动力的梦想。
B.光电转换是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之一。
C.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大约在30%。
D.这场长达3.5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恐怕还只是人类开辟未来探险的一小步。
22.从“阳光动力2号”的环球之旅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分)
19.(6分)示例:
(1)完全由太阳能提供动力,零燃料消耗;
(2)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记录;(3)光电转换效率达到增强续航里程和功率的效果;(4)环球之旅的象征意义大于商业价值;(5)昭示着清洁能源的美好明天。
(概括出三点即可)
20.(4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客观准确地说明了每一块电池板的厚度,突出了其轻巧、储存电量高的特点。
21.(3分)D22.(2分)示例一:
有梦想就会有实现。
“这架太阳能飞机从理念的萌发到由图纸变为现实历经12年时间。
”
示例二:
要敢于实践,敢于创新。
“各种太阳能飞机不断出现,但始终没有同时满足使用太阳能动力做载人、昼夜、长距离的飞行,“阳光动力2号”的出现,可谓刷新了人类飞行史上的纪录。
”
(2015·广东广州)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7题。
(18分)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晖
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将会发生变化。
当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时,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
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人类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
在正常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成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
这些在我们浏览网站时是体会不到的。
虽然两种行为都被称为阅读,但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两者有着不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培养出了不同的阅读技能。
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
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
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
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
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
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模式。
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的慢速、品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
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信息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更适应碎片化信息,也更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但结交线下朋友的能力却越来越弱。
(选自2015年《百科知识》,有删改)
链接一:
人们可以分成两个类别:
数字原住民(出生于数字时代)和数字移民(出生在数字时代前,但现在开始应用数字工具的人)。
前者更依赖于用手指输入,而后者阅读他人表情的能力则更胜一筹。
上网时,前者和后者的大脑受到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尤其在社交和学习能力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科学家发现,互联网虽然影响着所有年龄层的人群,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数字原住民。
(节选自加里·斯莫尔《网络化大脑:
适应现代大脑的技术变革》)
链接二:
“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摆弄我的大脑,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
我的大脑正在变化,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
全神贯注于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是易如反掌之事,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诗行里。
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
我变得焦虑不安,开始寻找其他事情来做。
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
(节选自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网络也有黑暗一面》)
链接三: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说:
“我们并非只被阅读的内容影响,我们也被阅读的方式所影响。
”网络所倡导的将“丰富”与“时效性”置于首位的新阅读方式,可能已经削弱了我们进行深度阅读的能力。
几百年前的印刷术,让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成为寻常之事,也让人们能坐下来静心阅读,而在线阅读时,我们只不过就是个“信息解码器”而已。
我们对文句的诠释,深度阅读时形成的丰富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弃我们而去。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四:
与我们平时在网上进行的浅阅读相反,深阅读是一种渐渐被忽视的阅读行为。
深阅读的消失将不利于伴随着网络长大的后代的智力和情感发展,也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这些作品只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才能欣赏。
近期研究已经证明,深阅读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单纯的认字型的阅读完全不一样。
虽然严格说来,深阅读的载体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纸质书,但印刷品的天然的限制对于深阅读体验却是十分有益的。
比如,纸质书上是没有超链接的,这样读者就少了一些干扰——不用纠结是不是得点开链接,从而能保持全身心地沉浸在书中的文字里。
(摘自网络,有删改)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学会了使用工具,现代人学会了使用网络,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B.阅读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需要刻苦学习才行。
C.网络时代所倡导的新阅读方式,可能使人难以坐下来静心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
D.网络上的超链接模式,是纸质书上没有的,它会对读者的深阅读产生一些干扰。
14.下列对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概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传统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速度;数字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耐性。
B.传统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逻辑性;数字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跳跃性。
C.传统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深度;数字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丰富和时效性。
D.传统阅读使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数字阅读使人的线下交往能力减弱。
15.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被改变的?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B.不断扫视、浏览、搜寻、点击阅读,使大脑过于关注丰富多样的信息而不能深入阅读。
C.长时间地使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致使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D.某些人或某些东西通过摆弄、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促使人们的大脑变化。
16.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17.“链接四”中提到,深阅读的消失“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5分)
13.(3分)B
14.(3分)C
15.(3分)D
16.(4分)用了比喻修辞和对比的写作手法,(1分)“甜美如蜜”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过去令人愉快、陶醉的阅读感受;(1分)“战斗”一词则写出了现在难受、挣扎的阅读感受。
(1分)两个词语的对比,突出表现了网络阅读带来的不良影响,表达了“我”焦虑的心情。
(1分)
17.(5分)我赞同这个观点(1分)。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字时代的到来,网络阅读的发展导致我们深度阅读的能力大大下降甚至消失,这是令人担忧的(1分),而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是离不开深度阅读的,缺乏深度阅读的后代将无法欣赏这一文学类型,更无法体会当中的价值。
这必然不利于文化的传承(2分)。
所以,我们应该培养深度阅读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学类型(1分)。
(2015·广西百色)现代文阅读
(一)(每小题2分,共6分)
①2014年10月29日,第五届广西园林园艺博览会在百色园博园隆重开幕。
②百色园博园,位于百色市龙景新区。
园博园用地总面积60公顷,总投资4.5亿元;同时配套的主展馆和商业街总投资2.9亿元,工程建筑总占地1.41万平方米,道路广场、绿化用地、水体区域总面积88.38万平方米。
③园博园的整个园区形成“一环、两园、十四个景观亮点”的布局结构。
“一环”即观光主环线,是贯穿整个园区的重要路线,形成园区景观线;“两园”即A、B两个园区,两园区主题不同,风格各异,各有特色;“十四个景观亮点”即由园博园主展馆、民族特色桥、民族广场、和平广场、欢乐花海等极富个性的景点构成十四个功能分区。
④园博园建设的独特之处是在坡地上造园,由于地形坡度大,植物、建筑等园林依山就势,景观呈现丰富的立体层次变化。
园博园的路网同样受地形条件影响,形式多为自由曲线,富有连续动感,游人穿行于美景之间,会有稳步换景的视觉效果。
⑤园博园设有野生动物生态养殖园,为增加园博园的灵气,增添园博园的亮点,设计者把野生动物生态养殖融入园林园艺建设,在A园区一隅设有野生动物养殖园,园内有天鹅、草泥马、鹦鹉等野生动物,在这里游客可以与野生动物进行“零距离”交流。
⑥园博园的主题是“毓色百色•民族风情”。
园博园的建设凸显百色的民族特色,全方位向游客展示百色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民族广场、大团结雕塑、神蛙桥、风情街、景观运河、文化风景墙等。
⑦园博园展示广西各地民族文化风情和园林艺术精华。
全区14个城市的展园,景观设计风格各异,体现了浓郁的民俗风情和精湛的园林艺术。
其中,百色展园运用“编织”的设计理念,将壮族纹样、铜鼓、革命之火等诸多文化符号融入到设计中。
展园造型新颖独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⑧园博园的建成创造了百色城市公园建设史上的四个之最:
一是用地面积最大,成为全市目前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二是建设时间最短,建设时间大约7个月;三是功能内容最丰富,综合了旅游休闲、儿童游乐、科普教育、文物展览等功能;四是辐射效应最强,带动住房、教育、旅游等同步发展。
⑨百色园博园,这一城市公园将永久保留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为革命老区提供一个高水准的综合性公园。
7.下列关于选文说明对象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园博园面积B.园博园结构C.园博园功能D.百色园博园
8.下列说法与原谅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园博园分A、B两个园区,两园区主题相同、风格各异,各有特色。
B.园博园的路网富有连续动感,游人穿行于美景之间,会有移步换景的视觉效果。
C.园博园设有野生动物生态养殖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与野生动物进行“零距离”交流。
D.园博园综合了旅游休闲、儿童游乐、科普教育、文物展览等功能。
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运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是逻辑顺序。
B.第②段主要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第⑧段中加点的词“最”“目前”“大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D.选文的结构形式为“总—分—总”;九个自然段划分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7.(2分)D
8.(2分)A
9.(2分)B
(2015·广西南宁)说明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8分)
话“扇”
扇子起源于中国,至少有三、四千年历史了。
扇,古称箑(shà),《说文》:
“箑,扇也。
”古代“箑”、“扇”并称,《方言·杂释》云:
“扇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
”历史上,扇,也称作“五明扇”。
扇子起始于何时,众说不一,但多数学者认为扇子起源于虞舜时代,晋人崔豹《古今注》记有舜为了“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故作五明扇”。
以《尔雅》中记载的“以木为扉,以苇曰扇”来推测,早期的扇子应是长方形的苇编物,到了殷代,扇子就是用五光十色的雄野鸡的尾羽制成的,故“扇”字里有个“羽”字。
最早扇子不是用来要取凉的,而是作为帝王礼仪之具,或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用的,故称作“障扇”。
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来扇风取凉,羽扇出风缓软,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汉时,有人将羽扇改用丝、绢、绫罗之类织品制作,扇面上还绣上花朵图案。
④扇子在我国是一种文化,并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扇子的家族非常庞大,有几百种之多,但又基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平扇,不能折叠;另一类是折扇,可以敞开和收叠。
⑤“平扇”应该是不能折叠的扇子的总称,月形的扇子称之为“纨扇”或“团扇”,也称作“合欢扇”。
历史上平扇有长圆、葵花、梅花、六角、匾圆的多种形式,然后用木、竹、骨等材料做成把柄。
⑥在平扇的扇面上书写、绘画,最晚是在魏晋时期就已出现了,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载有曹孟德的主簿杨修与魏太祖“画扇误点成蝇”的故事;《晋书·王羲之传》有王羲之为老妇题扇的佳话,南宋时期,文人墨客题扇画扇成为了一种时尚,收藏之风盛行。
到了明清,扇子几乎成了文人雅士的必携之物。
⑦折扇(如图),最早叫作“聚骨扇”、“聚头扇”、“聚扇”、“撒扇”,后来叫作“折叠扇”、“摺叠扇”、“折迭扇”。
说起折扇,多数学者认为在宋代就出现了。
宋人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内中对折扇有过较为详尽的描述:
“以鸦青纸为之,上画本国素青,杂以妇人鞍马,或临水为金砂滩暨莲荷、花木、水禽之类,点缀精巧。
又以银泥为云气、月色之状,极可爱,宋人邓椿在其《画继》中称赞折扇“展之广尺,合之止两指许。
”因其更精致典雅,极耐玩赏,属国使臣进贡折扇的礼节,便从宋代一直传到了明代。
⑧扇面装裱,形式多样,但大体分为四种:
一是将其装裱成条幅、屏条、中堂、镜片,作悬挂观赏之用;二是将其装裱成册页,主要是作以收藏;三是配上扇骨,拿在手中把玩观赏取凉;四是专门为了陈设、观赏或展览,虽是扇形,但比普通扇子大出几倍或若干倍,相当于大幅的作品。
9.下列对本文的说明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数理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时间顺序
10.下列对第⑧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分类别B.举例子C.下定义D.打比方
11.下列对“扇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箑”“扇”并称,舜帝为了“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制作了“五明扇”。
B.扇子最早作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