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 重点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2633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0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教程 重点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传播学教程 重点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传播学教程 重点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传播学教程 重点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传播学教程 重点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教程 重点笔记.docx

《传播学教程 重点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教程 重点笔记.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教程 重点笔记.docx

传播学教程重点笔记

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

一.传播的定义

传播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二.关于传播学的五种说法

1.共享说

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说:

我们在传播的时候,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即我们努力想共享信息、思想或态度。

2.交流说

亚历山大戈德认为:

传播是使一个人或数个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

3.符号说

贝雷尔森&塞纳:

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消息、思想、感情、技术等,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称为传播。

4.影响说

霍夫兰:

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着)行为的过程。

5.信息说

郭庆光:

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人类传播活动的特点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四.信息与社会信息

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话句话说,信息就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五.传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传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手段。

2.传播发展推动着社会发展。

3.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带动传播的改进和完善。

4.传播塑造着社会的主体。

5.构成社会主体的人能够认识传播、控制传播。

六.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1.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的。

2.关系:

社会信息系统正常有序运行推动社会发展,反之阻碍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

结构障碍和功能障碍

3.社会信息系统的不确定性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一.信息社会的定义

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二.哈特(美国传播学家)的媒介三分法

1.示现的媒介系统。

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语言符号,是由人体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

(传受双方都不需要使用机器)

2.再现的媒介系统。

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

(传方需使用机器)

3.机器媒介系统。

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等。

(传收双方都需使用机器)

三.信息社会概念的提出

1.1969年,日本林雄二郎《信息化社会》

2.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

3.1980年,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著作《第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

农业革命(告别原始的渔猎时代)

第二次浪潮:

工业革命(群题化、标准化、同步化、大型化、集权化)

第三次浪潮:

信息革命(多样代、个性化、小型化)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一.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基本要素。

符号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凡是能够携带意义的事物,如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姿态、表情、影像等等,都是符号。

符号意义的确定性,来自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来自反复的传播活动中的不断的对这些符号意义的观察与认同。

二.信号和象征符号的特点

信号的特点:

(1)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具有自然因果联系,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

(2)与其表示的事物之间通常具有固定对应关系。

象征符的特点:

(1)是人工符号

(2)不仅能表示具体事物,且能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

(3)后天习得

(4)与其指代对象事物联系随意,不具必然联系

(5)意义一旦确定,会有强制性

三.非语言符号的分类

(1)定义

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如英语、汉语等)为语言符号,而以其他视觉、听觉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

(2)分类

体态符号/语言:

手势、动作、表情、视线等身体器官的运动变化表达信息的符号。

(分为静态、动态、类语言三种)

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象征性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特定文化的结晶与标志,如十字架、驴象之争;实义性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交通标志

听觉型非语言符号:

击鼓、鸣金、哨声、上下课铃

嗅觉性非语言符号:

气味

时空性非语言符号(位置语言):

空间(社交距离)、时间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

(一)表达和说明(理解)功能

(二)传达功能

(三)思考功能(引发思维活动)

五.意义的定义及其特征。

意义是人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意义是人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产物。

意义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种种复杂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

六.符号意义的分类

符号的传播活动,实际上也是意义活动。

意义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

(传播符号的组合,意义才得到明确的显示)

从诗学和语义学的角度,符号意义可分为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

前者指符号的字面意义,属于意义的核心部分;后者是符号的引申意义,属于意义的外围部分。

从逻辑学的角度,符号意义可分为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前者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后者则是对所指示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

人的内涵(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人的外延(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等)

从符号学的角度,符号意义可区分为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前者是将符号与现实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后者是表示两个符号含义之异同的。

植物(草本木本);动物(有运动和感觉能力)

七.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1.传播者的意义。

即信息的发出者通过符号所要表达的意义。

2.受传者的意义。

是信息的接收者从传来的符号中读取或理解的意义。

3.情境意义。

来自于传播情境。

传播情境是指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如什么时间、地点、有无他人在场等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

在许多情况下,传播情境可以生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影响和制约。

八.象征性社会互动

1.理论产生

产生于20世纪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

20世纪60年代以后,布鲁默、西布塔尼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2.核心问题(布鲁默)

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3.基本前提(布鲁默)

(1)人是根据“意义”(关于对象事物的认识)来从事行动的。

(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认知

(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态度

4.三个主概念:

意义、社会互动、解释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1.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这五种要素即Who(谁)、Saysthat(说了什么)、Inwhich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whom(向谁说)、Withwhateffect(有什么效果)。

2.该模式的特点:

直线、孤立

3.引出的五个研究领域: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4.贡献

(1)“5W模式”是线性模式,即信息的流动是直线的、单向的。

该模式把人类传播活动明确概括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是传播研究史上的一大创举,为后来研究大众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第一次较为详细地、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2)第一次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

5.缺陷

(1)助长了过高估计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倾向。

(2)忽视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反馈”作用。

二.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循环模式(人际传播循环模式)

1.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中提出

2.贡献

(1)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

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

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

(2)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

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3)分析了传播双方在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

3.缺陷

(1)未能区分传受双方的地位差别,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传授双方的地位很少是完全平等的。

(2)这个模式虽然能够较好地体现人际传播尤其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对大众传播过程却不能适用。

三.德弗勒互动模式的互动过程模式(双向循环模式)

1.图示

2.贡献

(1)德弗勒互动模式在香农一韦弗的数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特点,补充了反馈的要素,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

(2)拓展了噪音的概念,噪音对传播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影响。

(3)适用范围广。

3.缺陷

该模式也未能超出从传播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四.传播过程的特点

(1)动态性。

体现为讯息在特定渠道内的流动和传受双方的互动。

(2)序列性。

链式结构是传播过程的序列性的体现。

(3)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是各要素、各环节相互关系的有机整体。

第五章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1.G.H.米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象征互动理论创始人。

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

2.理论内容

(1)自我可以分解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

(2)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

“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3.评价:

这种由自我传播所形成的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人内传播(自我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这种理论说明人内传播不但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而且具有明确的互动机制。

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1.H.布鲁默,现代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提出其理论。

2.观点

(1)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即自我互动。

(2)从本质上来说,“自我互动”是个人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

3.评价

“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不断改变原来的自我,形成新的意志和行为主体。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说明,人内传播是现实社会传播关系的反映,通过自我互动或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上他人的联系中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三.内省式思考(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1.内省是人们对自身的一种反思,也是人内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

内省可以分为两种:

其一,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目的是完善个人的修养,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其二,短期的自我反思活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称为“内省式思考”。

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后者。

2.理论内容

(1)根据美国社会学家G.H.米德研究,在面临新问题情况下,由于个人不知道过去的习惯做法是否合适,所以通常不会立即做出反应。

在反应滯后、行为停止期间,内省式思考就会活跃起来,个人会通过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分析、推测和解决问题。

(2)内省式思考并不是孤立、封闭和绝对的主观精神活动,而是一个与人的社会实践相联系的活动,因而,内省式思考既是个人知识结构运动过程,也是个人知识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四.基模理论

1、基模的概念

所谓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

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信息或新事物、遇到一个新事件或者进入一个新的场所的时候,我们过去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会导引我们迅速地对新的状况做出认识、推理和判断,并及时地做出态度或行为反应。

2、基模的特点

(1)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

(2)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

(3)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

(4)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五.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遇到新问题时,头脑中的基模就会激活,新信息的各项特征与基模相吻合,用旧的;新信息与基模不吻合,新旧对比,补足新信息,确定新的解释和态度。

新信息的处理结果对基模会产生两种影响:

处理结果与原有基模相吻合,强化原有基模;如果有矛盾,会修改原有基模,形成新的认知基模。

无论是强化的基模还是新的基模,都会参与到下一个信息处理过程中去。

六.人际传播的定义

人际传播指的是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

七.人际传播的动机(社会交换理论)

它的特点是借助经济学的概念,将其扩大到人际传播领域,认为人际传播所以发生,取决于传播双方或多方所能获得的报偿与付出的交往代价大小的互换。

在该理论下,人际传播的定义是“人际传播是出于一个关系之中的甲乙双方借以相互提供资源或协商交换资源的符号传递过程”。

这种交往理论强调了人际传播是为了从他人处获取回报,与他人交流要符合自我利益。

它揭示了人际传播中追求回报或报偿的显在的或没有意识的动机。

这种理论不无道理,但把所有的人际传播归纳为类似商品交换的行为,也就是把人的行为商品化了,这是不对的。

人不是单纯的经济动物,更是情感动物。

人际传播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获得信息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库利“镜中我”概念---认得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八.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一)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意义)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

(符号载体)

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1.人际传播实质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很大的程度上来说取决于他的媒体,即任何能够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渠道,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的理由就是他的传播的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

2.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如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等,而且这种传播具有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的特点。

3.除语言符号外,面部表情、姿势、手势、空间等非语言符号非常丰富。

(二)姿态的传播功能

(1)强调语言

(2)补充语言(3)代替语言

(4)控制语言(5)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三)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观形象。

●外观既包括身高、体型、脸型、发型等身体特征,也包括通过服装、饰物、随身携带品的使用等形成的氛围特征。

●外观形象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它所传达的信息形成人际传播中的第一印象。

●任何一种外观特征都具有其特定的意义。

(四)自我表达和社会价值规范

●自我表达是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里进行的,如果不顾及他人和社会价值与规范,一味以自我为中心,那么这种表达不但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相反会招致误解和造成个人的社会孤立。

●自我表达并不是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或行为规范相联系的,应该符合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价值尺度。

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一.群体

1.日本社会学家岩原勉认为,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2.群体的本质特征:

(1)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

(2)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性特征

3.群体的类型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将群体中是否存在管理主体或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把拥有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

●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组织群体,另一类是非组织群体。

二.群体传播与群体意识

(一)在群体传播中构建群体意识

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群体传播是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基本的生命线。

所谓群体意识,就是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群体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

群体感情------群体成员主观境界的融合所产生的“我们”感情。

群体归属意识

这几个要素越具备,群体意识就越强,越欠缺则群体意识越薄弱。

(二)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作用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群体规范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群体压力

1.定义

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2.“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

3.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决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基于理性判断作出的。

在不少场合,群体压力也会带来错误判断,形成对多数意见的盲目服从。

4.原因

信息压力——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多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5.多数意见的支配地位并非在任何场合都是绝对的,群体中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四.集合行为

一.定义

1)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

2)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

3)一般认为,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结构性压力

‚突发性事件

ƒ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二.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非理性)

(一)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本身的传播,二是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这两种传播都摆脱不了暗示与感染机制的支配。

群体感染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

群体暗示指的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

(二)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群体模仿:

解释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的另一种理论。

群体模仿:

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的就是模仿的,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

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

这是因为在人们面临突然或灾难性事件时,用常规方法很难应付局面,反应一般基于本能进行,而最简单省力的反应莫过于直接模仿周围人的行为。

匿名性:

集合行为使人淹没在人群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和身份,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一种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下,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三.流言传播与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一)流言的定义及其特点

(1)定义

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波斯特曼)

(2)特点

流言总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其目的是让人们“确信”或“相信”所传播的言论或消息是“事实”。

流言传播的渠道主要是人际的口头传播

流言的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的事件或敏感的话题,这些话题易唤起一般人的重视、关心或兴趣。

流言是一些无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的证据。

(二)流言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ž社会成员的不安感ž环境的不确定性)

(三)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流言)有如下几个特点:

(1)信息的快速增殖

(2)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

(3)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

四.组织与组织传播

(一)组织的概念与结构特点

组织指的是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行为的持续性体系。

组织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ƒ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二)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方面。

●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具体来说,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达成共识

第七章大众传播

一.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三)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四)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二.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

1.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2.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或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三.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1.藤竹晓1968年在李普曼的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2.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大众传媒提供的拟态环境与现实有很大差距。

人们根据媒介提供的消息来认知和作用于环境,使得现实越来越具有拟态环境的特点。

第八章媒介技术和媒介组织

一.技术与传播技术(技术的定义及本质)

●技术是以达到实践目的为目标的知识体系,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与操作技艺的总称。

●该定义中的三个含义:

我们所使用的符号体系、文本形式、制作工具、物理载体、采集手段、保存手段、传输手段、接收手段及其知识与操作技艺等,都在媒介技术的范畴之内。

(外延)

‚媒介技术发展的动因,来自人类社会驾驭信息系统,不断提高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的基本需求和不懈努力,是社会精神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ƒ技术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是实践应用层面上的效率问题。

从媒介技术的角度而言,就是解决如何以最方便、最灵活、最快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提高信息生产和传播效率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