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超浓缩版笔记.docx
《传播学教程超浓缩版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教程超浓缩版笔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教程超浓缩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超浓缩版笔记
传播定义:
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的特点:
1、信息共享活动;
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授双方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是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传播学研究:
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信息社会特点:
1、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劳动力的主体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3、交易结算依靠信用;4、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高度信息化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媒介融合。
符号:
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和物化载体,是事物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信号:
自然因果性;一对一关系。
符号象征符:
人工符号;具体&抽象;传统、学习、继承;自由创造、关系随意。
非符号语言:
伴声符、体态符号、物化/活动化/程式化/仪式化的符号。
符号的功能:
表述理解;传达;思考。
符号意义分类:
明示&暗示;内涵&外延:
指示&区别.。
符号意义暧昧性:
本身意义模糊;多义性。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传播者的意义;受传者的意义;情景意义。
象征行为特点:
类似性;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或想象;智慧性;人类独有。
象征性社会互动:
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几种传播过程模式:
直线模式——
拉斯韦尔5W(who\sayswhat\inwhichchannel\withwhateffect)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引入噪音)(电子通信过程)
【缺点:
1、固化传播者和受传者角色;2、缺少反馈环节】
循环互动模式——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循环模式(强调互动性,但传授双方完全平等&只适合人际传播不适合大众传播)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传播双方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揭示了一定程度上的连接性与交织性)
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补充反馈要素环节渠道,拓宽噪音概念,适用范围比较广)
传播过程特点:
动态性、序列性、结构性
社会传播系统结构——
系统模式: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本质特点:
多重结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更大的社会系统中进行)
马莱兹克系统模式(各种制约因素的“场”)
社会传播总过程理论:
田中义久(“交往”,能量交往、符号交往、物质交往)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精神生产、精神交往
人内传播:
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特点:
1、过程非独立;2、社会性、实践性;3、积极能动的反应;4、其他一切传播的基础。
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1、米德“主我与客我”理论
2、布鲁默“自我互动”理论
3、内省式思考
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
基模:
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
特点:
与生俱来,可以发展改造;知识分类体系,树状层化结构;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功能:
遇到新信息时反应、预测、决策的控制功能。
人际传播:
定义: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动机:
寻求关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有用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建立社会协作关系,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以及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特点:
1、渠道多方法灵活2、意义更为丰富、复杂3、双向性强、互动频度高4、非制度化传播、相对自由平等。
群体传播:
群体的特点:
目标取向具有共同性;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体共同性。
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满足个人需求、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
群体的基础条件:
1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2协作意愿、3群体传播
群体意识:
1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2群体感情、3群体归属意识
群体规范的功能:
促进群体目标达成、保证整体合作、维持自我同一性、安全的决策依据
集合行为:
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
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2)触发性事件、3)正常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传播机制活跃。
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1、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2、群体模仿与“匿名性”
流言:
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特点:
1)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2)渠道口头传播3)特殊事件敏感话题4)没有确切证据
集合行为中信息流特异点:
1、流言信息快速增值2、信息变形奇异回流3、伴随大量谣言
组织传播:
组织的结构特点:
1、专业化的部门分工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3、组织系统的阶层制或等级制
组织传播:
以组织为单位的信息传播活动
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
通过信息的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保障目标的实现合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具体功能:
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达成共识
组织内传播:
正式渠道:
上行传播、下行传播、横向传播
非正式渠道:
人际传播、小群体传播(特点:
信息广泛、双向平等、本意交流和情感交流成分多)
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及互联网
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
信息输入活动、信息输出活动(公关宣传、广告宣传、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大众传播:
定义: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特点:
1、传播者是专业化媒介组织;2、传播使用先进传播技术&产业化手段;3、对象是一般大众,即受众;4、信息产品属性&文化属性;5、制度化传播;6、单向性很强。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拉斯韦尔“三功能说”:
环境监视、社会联系与协调、社会遗产传承
赖特“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施拉姆:
社会、经济、政治
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观: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21世纪电视媒介的革命:
1数字压缩技术,多频道化2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多彩信息质量更高3电脑和网络技术双向性和互动性4卫星传输技术
互联网传播特点:
1传播速度实时性;2信息内容海量性;3信息形态多媒体性;4信息检索便利性;5传播过程交互性;6传播范围全球性
互联网与大众传播的新革命:
实时性、海量性、多媒体性、交互性、便利性、全球性
信息环境:
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媒介技术:
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操作技艺的总称。
三种技术道德观:
技术“善”论,技术“恶”论,技术“中性”论
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技术与社会互动论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媒介即讯息、媒介:
人的延伸、“冷媒介”与“热媒介”、“地球村”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局限性:
极端片面,1、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了社会因素的作用。
2、看不见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3、全部移居都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
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电视人”(林雄二郎)和“容器人”(中野收);
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电视机作为一种商品本身就是人们的欲望追求的对象;刺激了对其他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
当代新媒介技术发展趋势及社会意义:
主要领域和特点:
1、数字技术(传播资源丰富化);2、网络技术(海量信息和多向传播);3、多媒体技术(传播手段融合);4、实时传输技术(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化)
意义:
1、增强传授双方互动性;2、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3、改变资源垄断的状况;4、把人类传播范围扩展到了整个世界。
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媒介技术本身是中性的。
作为传播着的大众传媒的特点:
1、地位稳固;2、作为社会组织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3、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大众传媒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制约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大众传媒的优势:
1、专业的媒介组织,能力和效率高;2、具有公信力和威信;3、有经验、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有效机制。
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的制约因素:
1、经营目标(by广告收益、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2、宣传目标(by言论活动、报道活动);3、公共性和公益性(包括:
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影响力涉及普遍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是某些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
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卢因)
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真实性、及时性、新意、业务标准、市场标准)
新闻筛选的三个基本前提:
附加性前提、补偿性前提、排除性前提。
3、把关的过程和实质:
1)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是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2)受多种因素的制约;3)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2、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群体利益和经济实力的控制:
资本主义垄断传播事业的方式:
超大型媒介联合企业;控制的议会或院外活动集团对媒介活动实行干预;广告、赞助等
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个人信息反馈;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的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
3、诉诸法律手段;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
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
苏联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媒介规范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制度规范理论。
我国目前传播制度的内容与特色:
1、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2、坚持党性原则;3、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4、经济功能。
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恶媒介规范理论:
(麦奎尔)
1、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2、自由伴随相应的责任;3、内容要有限传播本国文化;4、优先发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5、涉及厉害问题,国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直接管制。
大众:
特点:
1、规模巨大性2、分散性与异质性3、匿名性4、流动性5、无组织性6、同质性
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新中产阶级—白领)
评价大众社会理论:
主要问题:
精英史观
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社会的成立有6个基本条件:
1、产业化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2、社会的平权化或民主化的发展3、大众传媒的发达和大量信息、娱乐产品的提供4、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5、传统的中产阶层的衰退和白领为主的新中产阶层的扩大6、官僚化的发展。
“拷贝支配”(清水几太郎):
人们接触的不是“实物”,而是第二手的“拷贝”,人们又缺乏与“实物”相对照的手段。
(similarto拟态环境)
拷贝制作和提供过程中的两条“抽象的原理”——1、利润原理(为特定受众、提供满足最广泛的普遍兴趣的拷贝);2、政治或宣传原理(具有一种麻醉效果)
评价:
在分析解释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和社会影响力的方面是有说服力的,但是他把受众看做绝对被动的存在则失之余偏激。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2、作为市场的受众。
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产品有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传媒活动是市场活动。
问题:
1)容易吧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位“买方”与“卖方”的关系;2)更多的着眼于受众分购买能力与消费能力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3)容易把“商品销售量:
当做唯一标准,而把社会效益和公益性放在次要位置上。
4)只从传媒的立场考虑问题。
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基本权利:
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
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已经在三个方面产生影响:
反论权、意见广告、开放频道。
分众:
受众并不是通知的孤立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
分众观的核心:
1)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2)社会成员分属不同的需求和反应;3)分众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4)受众有自主性和能动性。
媒介发展的分众化趋势:
精英媒介——大众媒介——专业媒介
使用与满足:
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者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
接触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得到满足或者没有得到满足。
无论满足与否,结果都会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
使用与满足的研究评价:
重要意义:
1说明受众的选择具有能动性;2揭示了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3适度效果。
局限性:
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脱离开传媒诶荣的生产和提供过程;虽指出了受众的能动性但是这种能动性是有限的。
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
麦库姆斯和肖1972
大众传媒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
1、议程设置着眼于传播效果“认知”“态度”“行动”中个的“认知”层面;2、考察的是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3、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背景:
李普曼“拟态环境”;拉斯韦尔“环境监测功能”。
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表现:
1、确认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之间的因果关系;2、“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3、对“议题”的不同类型进行深入研究;4、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5、对“属性议程设置”的概念的关注;6、从受众角度考察。
意义:
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为效果研究拜托“有限论”束缚起了作用;关注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关注媒介内部的信息采集和加工过程。
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
1、时空因素;2、媒介的办报宗旨报道方针等;
3、社会文化规范。
不足:
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沉默的螺旋”理论(诺依曼1974)
命题构成:
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意见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特点:
1、舆论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2、效果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大众传媒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培养理论”(格伯纳)
基本观点:
社会作为整体存在与发展,需要一种对于客观存在事物的共识。
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支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
目的:
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观点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
培养分析理论强调电视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
“培养理论”的理论外围:
制度分析、讯息系统分析、培养分析。
制度分析:
目标分析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传达和消费过程中的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揭示了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形成的原因。
讯息系统分析:
目标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
培养分析:
目的在于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
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戈夫曼)
戈夫曼对于框架的定义:
框架指的是人么用来认识和阐释外在的客观世界的认知结构,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经验的归纳、结构与阐释都以来一定的框架,框架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理解、归纳众多具体信息。
框架作为一定的知识体系或认知定式与存在我们的大脑中;我们根据既有的框架来“构建”对新事物的认识。
媒介框架:
媒介机构信息处理的组织构架,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研究。
新闻框架规定着一家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
一定的新闻文本中、新闻框架通过一定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形成对新闻实践意义的建构;新闻报道中的框架存在是一种必然。
恩特曼发现两种机制对于新闻框架的构建与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报道规模控制和具体信息的呈现。
他认为新闻框架的的四种功能:
提供问题定义、阐释事件原因、提供道德评价、示意解决方案。
“知沟”和“数字鸿沟”
知沟(松伯格)。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这还是低着都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知沟扩大的原因(蒂奇诺):
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3、社交范围的差异;4、信息的选择性的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上限效果”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是“知沟”的缩小。
信息沟:
(卡兹曼)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的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2、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比较弱的人获得更过的信息;3、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积蓄能力要比人强大的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机器,能够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4、老沟未平,新沟又现。
“数字鸿沟”的四种差异:
Aaccess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差异Bbasicskill使用互联网处理信息的基本知识的技能
Ccontent互联网的内容的特点Ddesire上网的意愿、动机、目的和信息寻求的模式
知沟的理论应用研究领域:
1、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2、区域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3、媒介素养研究
媒介素养:
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
第三人效果
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你我未必有多大影响,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概念:
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心理学依据:
“自我强化”(1、对自己盲目乐观;2、虚幻的优越感;3、自我服务式归因)
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
1、信息的性质(正—自己、负-别人)2、信源的性质(可信度低、说服性强)3、社会距离(远-大、近-小)4、个人因素
价值和意义:
1、突发性社会集合行为的起因;2、互联网信息评估;3、强效果理论。
国际传播:
定义:
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首要特征:
与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全球传播:
全球传播的出现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进程密切相关;传播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媒介种类越来越多样;不同国家的双边关系和多边关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全球信息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治全球化的加速;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
文化的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比重的增大时当今时代全球传播的一大特色。
“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
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文化帝国主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