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秋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1详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2503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秋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1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5秋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1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5秋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1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5秋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1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5秋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1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秋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1详解.docx

《15秋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1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秋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1详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秋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1详解.docx

15秋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1详解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客观题)

(温馨提示:

期末复习资料,严禁带入考场)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

5、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

1、Χ2、√3、√4、Χ5、√

6、Χ7、Χ8、Χ9、√10、Χ

11、×12、×13、√14、√15、×

16、√17、×18、×19、×20、√

21√22、X23、X24、√25、√

26、X27、√28、X29、√30、X

31、√32、X33、√34、X35、√

36、√37、X38、X39、√40、√

 

三、单项选择题

1、B2、C3、A4、D5、C

6、B7、D8、A9、B10、D

11、A12、C13、B14、D15、D

16、D17、A18、C19、A20、B

21、C22、A23、B24、D25、C

26、B27、A28、D29、D30、C

31、C32、A33、B34、D35、B

36、A37、D38、B39、C40、D

四、多项选择题

1、BCE2、AC3、ABCDE4、ABD5、BCDE

6、ABDE7、BCDE8、ACDE9、BCD10、BD

11、AD12、ABCDE13、CDE14、BCDE15、BCD

16、ACE17、AD18、AC19、ABCDE20、BCDE

21、ABD22、AD23、ABDE24、ABE25、ACE

26、BDE27、ABE28、ABD29、ACD30、CDE

31、ABCE32、ACDE33、AC34、ABDE35、ABDE

36、ACE37、ABCE38、ABCE39、ABCD40、ABCDE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主观题)

(温馨提示:

期末复习资料,严禁带入考场)

1.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

货币市场主要解决市场参与者短期性的资金周转和余缺调剂问题。

2.企业信用:

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的融资活动。

其主要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企业的债权信用和股权信用等。

3.金融结构:

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4.格雷欣法则:

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5.货币乘数:

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6.金融工具:

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7.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8.利息:

借贷关系中资金借入方支付给资金供出方的报酬。

利息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并构成了信用的基础。

9.利息率:

通常称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

10.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11.票据贴现:

当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而又需要进行支付时,票据持有人就可以背书,然后把它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金融机构,获得现款进行支付,这种活动称作票据贴现。

12.银行信用:

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它属于间接信用,是重要的融资形式。

13.泡沫经济:

是伴随信用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

即依靠信用扩张造成虚假需求,虚假需求又推动了经济虚假繁荣,导致经济过度扩张。

当信用扩张到无法再支撑经济虚假繁荣时,泡沫就会破灭,并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甚至导致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

14.金融风险:

经济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给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兑风险、政治风险、创新风险等,经济发展的内在复杂性使这些风险相互关联。

15.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规定币材、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16.基准利率:

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当它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17货币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通常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18.派生存款:

派生存款则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19.直接融资是指直接连接筹资者和投资者,不需要金融机构参与中介的融资活动,如股票、债券等。

20.商业银行:

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

商业银行的特点是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所吸收的各种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商业银行存放款业务可以派生出活期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所以通常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21.基础货币:

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22.存款货币:

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23.金融市场: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会计学、工商管理本科重点掌握的内容:

(温馨提示:

期末复习资料,严禁带入考场)

1.同业拆借市场有哪些特点?

答:

同业拆借市场是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

其特点是:

参与者限于金融机构;拆借时间短;没有特定金融工具;拆借利率变化频繁,能够灵敏反映金融体系的资金供求状况,影响力大。

2.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答:

(1)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对本币造成强大的贬值压力。

其次,如果一国动用国际储备调节国际收支,这又将导致对内货币供给的减少。

迫使国内经济紧缩,国内经济的紧缩会导致资本的大量流出,进一步加剧本国资金的稀缺性。

最后,促使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导致对商品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下降。

(2)顺差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将会促使本币产生升值的压力,引致短期资本流入的大量增加。

短期资本流入的大量增加,造成汇率波动,进一步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

其次,国际收支的顺差将扩大货币供给量,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最后,从贸易伙伴国的角度考虑,这容易引起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贸易摩擦和冲突,从而导致国际交易成本的上升。

3.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答:

(1)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2)汇率安排多样化。

(3)调节国际收支渠道多样化。

包括运用国内经济汇率政策,通过外汇储备增减、国际融资以及国际协调来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4)牙买加体系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经济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国际货币制度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4.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答:

(1)利润的平均水平。

(2)资金的供求状况。

(3)物价变动的幅度。

(4)国际经济环境。

(5)政策性因素。

5.简述金融监管目标.原则和内容。

答:

金融监管目标:

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动的依据。

金融监管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就一般目标来说,主要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保证公平竞争和金融效率的提高;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具体目标则包括:

经营的安全性、竞争的公平性和政策的一致性。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是:

(1)监管主体的独立性原则。

(2)依法监管原则。

(3)“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

(4)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原则。

(4)母国与东道国共同监管原则。

金融监管的主要:

(1)市场准入的监管。

(2)市场运作过程的监管。

(3)市场退出的监管。

6.何谓货币制度?

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

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7.简述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答:

(1)管理性金融机构。

(2)商业经营性金融机构。

(3)政策性金融机构

8.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及业务活动的主要原则?

答:

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职能,主要表现在: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

业务活动的主要原则

(1)中央银行的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中央银行向政府和银行提供资金融通和划拨清算等方面的业务时,也收取利息和费用,但中央银行收取利息不是为了盈利,其确定利率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宏观金融调控的需要。

(2)中央银行与国家政府关系密切,享有国家法律上所授予的特权。

各国建立中央银行的主要目的在于借助中央银行制定实施宏观金融政策,管理和监督金融机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使中央银行具有一般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超然地位和特权地位。

这种地位借助法律来实现,即国家赋予中央银行以法定职责,明确其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上具有相对独立性,享有垄断货币发行、代理国家金库、掌握发行基金、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定基准利率、管理金融市场等一般银行所没有的特权。

(3)中央银行具有特殊的业务对象。

中央银行不对工商企业和个人办理业务,其业务对象是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

而且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涉及的是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宏观金融活动,即以宏观金融领域作为活动范围。

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决定了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

9.简述基础货币及其主要投放渠道。

答: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

(1)国外资产业务:

主要是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国外资产。

(2)对政府债权:

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向财政透支或直接贷款,变动对政府债权。

(3)对金融机构债权:

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

10.简述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对象和特点。

答:

回购协议市场----是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

回购协议是指资金融入方在出售证券的同时和证券购买者签定的在一定期限内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的协议。

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质押贷款协议。

回购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是金融机构、企业和中央银行以及中介服务机构。

其特点是:

(1)期限短,隔夜—7天,超过30天称为定期回购;买卖的资产都是流通量大、质量最好的金融工具,如国库券;

(2)回购的实质是一种质押短期借贷,最初目的是融资,后发展为货币政策手段。

回购协议买卖价格是一致的,但卖方(融入方)要付息给买方。

11.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不同。

答: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点主要有:

1、低风险、低收益;2、期限短、流动性高;3、交易量大。

例如国库券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

资本市场也叫长期金融市场,指期限在1年及以上的金融市场。

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交易市场等,市场特点主要是风险大,收益高。

12.货币政策时滞及其分类?

答: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货币政策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一)内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实际行动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中央银行内部认识、讨论、决策的时间。

内部时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认识时滞。

从客观需要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中央银行认识到这种必要性所经过的时间,称为认识时滞。

2.行动时滞。

   从中央银行认识到这种必要性到实际采取行动所经过的时间,称为行动时滞。

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预见能力,反映灵敏度、制定政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与速度,等等。

(二)外部时滞。

外部时滞是指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对经济起作用的时间。

外部时滞的长短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所决定。

内部时滞可以通过中央银行的效率提高而缩短,对于外部时滞,中央银行则很难控制,所以研究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更加重要。

一般货币政策时滞更多地是指外部时滞。

13.长期国际资本流动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有什么区别?

答:

(1)投资目的不同;

(2)投资期限与稳定性不同;(3)对一国货币供应量影响不同;(4)对汇率、利率影响不同。

14.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利率是货币均衡实现的基本手段。

除了利率机制发挥作用以外,还有以下影响因素:

中央银行的市场干预和有效调控;国家财政收支要保持基本平衡;生产部门结构要基本合理;国际收支必须保持基本平衡。

15.简述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

答:

(1)货币化程度低下。

货币的作用范围小,各种金融变量的功能难以发挥,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差。

(2)金融体系呈二元结构,即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以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的大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经济和交通发达的大城市里营业,以传统方式经营的小金融机构主要分布在农村和落后偏远的小城镇。

(3)金融市场落后。

由于各经济单位之间相互隔绝,无法通过金融市场来多渠道、多方式、大规模地组织和融通资金。

(4)政府对金融实行过度干预,对金融活动作出种种限制。

主要是对利率和汇率实行严格管制和干预,对一般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强制性干预,采取强制措施对金融机构实行国有化。

16.通货膨胀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

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因素以及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制约

17.介绍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及作用。

答:

清算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现代中央银行通过直接经营支付清算系统开展清算业务。

支付清算系统主要包括大额实时全颧支付系统和小额定时批量支付系统两种类型。

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银行间同城资金清算和异地清算、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

央行支付清算业务的具体作用是:

(1)支持跨行制支付清算。

(2)支持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3)有利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4)有利于防范和控制支付风险。

18.在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和缺点的基础上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

布雷顿森林体系:

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同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主要内容是:

(1)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即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2)实行固定汇率制;(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4)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

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缺点:

(1)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扩大对外投资,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操纵国际金融活动。

(2)美元作为国家货币和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各国储备的增加主要靠美国,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

如果美国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3)固定汇率有利于美国输出通货膨胀,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而不利于各国利用汇率的变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因为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各国要么消极地管制对外贸易,要么放弃稳定国内经济的政策目标。

布雷顿森林体系从1944年建立到1974年崩溃经历了30年的时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特别是6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发挥过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在:

首先,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等同于黄金,起着黄金的补充作用,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其次,固定汇率制使汇率保持相对的稳定,消除了国际贸易及对外投资的汇率风险,为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投资和信贷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三,创立了国际金融政策协调合作的新模式。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常设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多边关系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会员国提供各种贷款,缓解了会员国国际收支困难,减少了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存在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

(1)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扩大对外投资,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操纵国际金融活动。

(2)美元作为国家货币和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各国储备的增加主要靠美国,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

如果美国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3)固定汇率有利于美国输出通货膨胀,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而不利于各国利用汇率的变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因为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各国要么消极地管制对外贸易,要么放弃稳定国内经济的政策目标。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大量出现,使黄金储备大量外流,60年代末出现黄金储备不足抵补短期外债的状况,导致美元危机不断发生。

进入70年代,美元危机更加严重,1974年4月1日起,国际协定上正式排除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关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牙买加体系。

19.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原因,并结合国情论述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特点

答:

(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二)直接原因就是货币供给过多,但深层次上的原因还有:

1、需求拉上,包括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2、成本推动,包括工资推动,利润推动;3、结构因素,经济结构和部门结构的失调;4、其他原因,如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转轨等因素。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是:

1、短期性;2、非政策性

20.结合利率发挥作用应具备的条件,论述我国应如何充分发挥利率的作用

利率发挥作用须具备的条件:

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

我国利率作用的发挥: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利率的管理在方法上更为多样,手段上更为灵活,并适时根据经济形势调整利率,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社会中利率作用的发挥还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利率形成机制没有实现市场化。

从实际出发,实行渐进式的利率改革,才能稳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充分发挥利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中央银行应建立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从而使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都能影响利率,并使反映市场供求的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符合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体系对利率的升降变化应有相当的灵敏度;微观经济主体的融资行为要建立在健全的利益机制基础上,且对利率有较高的弹性。

只有从几个方面逐步进行改革,才能改善现有利率机制,充分发挥利率对我国经济的作用。

21.结合我国实际论述货币供给的决定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关系

答:

货币供给的过程可分为两个环节:

(1)由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供给;

(2)商业银行进行的存款货币创造。

基础货币的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提供基础货币一般有三个渠道:

(1)在外汇和黄金市场买卖外汇黄金,变动储备资产;

(2)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政府债权;(3)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或在贷款,变动对金融机构债权。

货币乘数是经过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最终形成的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基础货币与最终货币供给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乘数效应,而乘数的大小主要由通货一存款比率和准备一存款比率决定。

通货一存款比率和准备一存款比率和货币乘数都是反向变动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