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本节聚焦答案之欧阳与创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61198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必修一本节聚焦答案之欧阳与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本节聚焦答案之欧阳与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本节聚焦答案之欧阳与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本节聚焦答案之欧阳与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本节聚焦答案之欧阳与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必修一本节聚焦答案之欧阳与创编.docx

《高一生物必修一本节聚焦答案之欧阳与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必修一本节聚焦答案之欧阳与创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生物必修一本节聚焦答案之欧阳与创编.docx

高一生物必修一本节聚焦答案之欧阳与创编

第1章:

走进细胞

时间:

2021.03.08

创作:

欧阳与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1、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单细胞生物中细胞就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场所,多细胞生物中生命活动要依靠各种细胞的紧密配合。

2、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那些层次:

由小到大依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注:

(一般认为,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讲,细胞是个体级概念;对于植物来讲,没有系统概念,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植物个体。

3、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位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一层,是其他各层形成和行使功能的最基本单位。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

①对光(调整通光孔,调节反光镜,使光路通常,并达到适宜亮度。

②低倍镜观察(先选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整准焦螺旋,观察材料,并将想要观察的部分挪到视野中央。

应注意方向“上、下、左、右皆与实际相反”)

③换镜(通过旋转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高倍镜)

④调焦(旋转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进行观察。

2、什么是原核细胞?

什么是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细胞中没有由核膜围成的典型细胞核。

(支原体、衣原体、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发菜)、细菌(具有描写形态的词,如‘杆、弧、螺旋、球等’))

真核生物:

细胞中具有由核膜围成的典型细胞核。

(动物、植物、真菌)

3、细胞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①细胞是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对你有哪些启示:

开放性题目,在了解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

主要元素:

碳C、氢H、氧O、氮N、磷P、硫S

2、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合物有哪些:

水(鲜重含量最多)、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鲜重仅次于水,干重含量最多)、核酸

3、怎样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糖类(还原糖: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遇斐林试剂(氢氧化钠+硫酸铜等体积混合,现配现用)50-65℃热水浴2min,出现砖红色沉淀。

脂肪:

被苏丹III染剂染成橘黄色,被苏丹IV染剂染成红色(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蛋白质:

遇双缩脲试剂(先A氢氧化钠(1mL),后B硫酸铜(4滴))呈紫色。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

1、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一个氨基(-NH2)、一个羧基(-COOH)、一个R基(-R)、一个氢(-H)同时连在同一个碳上。

2、为什么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如此多样: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形成肽链后的盘旋、折叠方式不同。

3、为什么说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在体内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

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运输功能(载体、血红蛋白)、调节功能(部分激素)、免疫功能(抗体)、催化功能(多数酶)等等。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DNA和RNA有什么异同:

名称

基本组成

分布

DNA

脱氧核糖核酸

由脱氧核苷酸(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A、T、C、G’)构成的双链结构。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

RNA

核糖核酸

由核糖核苷酸(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A、U、C、G’)构成的单链结构。

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

核酸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分为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前者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A、U、C、G’组成,后者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A、T、C、G’组成。

3、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遗传信息有什么关系: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碱基的排列顺序,而碱基的排列顺序即遗传信息。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细胞中的糖类主要有哪几类?

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

细胞中的糖类主要包括:

单糖(葡萄糖C6H12O6、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

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

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

作用:

葡萄糖:

细胞中主要的单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分解功能。

核糖:

核糖核酸(RNA)的组成成分。

脱氧核糖:

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组成成分。

淀粉:

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糖原:

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血糖降低时,肝糖原可分解补充。

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2、细胞中的脂质主要有哪几类?

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

细胞中的脂质主要包括:

脂肪、磷脂、固醇(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作用:

脂肪:

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另:

隔热,保温,缓冲,减压。

磷脂:

细胞膜、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细胞膜重要成分。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

维生素D:

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3、生物大分子以什么结构为骨架: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1、水在细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水在细胞中一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中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自由水;而绝大部分水一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2、水在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

结合水:

细胞的构成成分;

自由水:

良好溶解、某些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场所、为细胞生存提供液体环境、运输。

3、大多数无机盐在细胞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

4、为什么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很少,作用却很重要:

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仅占细胞鲜重的1%-5%;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细胞膜主要由:

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膜外侧还分布着少量多糖,常与蛋白质结合称为糖蛋白)。

2、怎样获得细胞膜:

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核、无复杂细胞器)至于蒸馏水中。

3、细胞膜具有哪些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的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激素调节“内分泌细胞→循环系统→靶细胞”;细胞间直接接触“发信号细胞→靶细胞”;相邻细胞之间形成通道“高等植物相邻细胞间的胞间连丝”)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1、细胞器有什么功能:

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核糖体

溶酶体

液泡

中心体

有氧呼吸主要场所,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蛋白质合成与加工、脂质合成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动物细胞中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蛋白质合成场所,脱水缩合的场所。

内含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病菌。

内含细胞液,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调节植物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固有姿态。

常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2、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的:

细胞器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协调配合的,共同完成某一项生理功能。

如:

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氨基酸→核糖体(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内质网(加工、折叠、组装、糖基化)

小泡(内有蛋白质)

高尔基体(再加工)

小泡(内有分泌蛋白)

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胞吐)

分泌蛋白

3、什么是生物膜系统?

它具有什么功能?

细胞中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功能:

隔离外界环境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参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许多化学反应的场所;为酶提供附着位点;将各种细胞器隔开,使各项化学反应互不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有序的进行。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2、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由外至内:

核膜(双层,其上具有核孔是大分子物质(mRNA)进出的通道)

染色质(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蛋白质和DNA构成)

核仁(与RNA的合成及核糖体(rRNA+蛋白质)的形成有关)

3、为什么说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

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称为遗传信息,细胞依据这些信息进行物质的合成,能量的转换,信息的交流,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而DNA的主要存在场所就是细胞核!

所以说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1节:

细胞跨膜运输的实例

1、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

由于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渗透作用(自由扩散)所以对于动物细胞来说当外界溶液大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对于植物细胞来讲,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液泡中的液体)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液泡中的液体)浓度时,细胞吸水(刚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将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2、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说明什么:

说明1、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当两侧液体存在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将发生失水(质壁分离)或吸水(质壁分离复原)现象;2、能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是活细胞;3、细胞壁的伸缩能力比原生质层的伸缩能力差。

3、为什么说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是有选择性的,而这一功能是靠细胞膜来实现的。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以镶嵌(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插(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和贯穿(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的形式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不是静止的而是可以流动的!

故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2、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你对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有哪些领悟:

根据现象——提出假说——试验证明——得出结论其他内容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回答。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几种: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2、两种被动运输方式有什么异同:

方向

能量

载体

举例

自由扩散

顺浓度梯度(从分子个数多向分子个数少)

无需能量(ATP)

无需载体

H2O、CO2、O2甘油、乙醇、苯

协助扩散

顺浓度梯度

无需能量

需要蛋白质载体

葡萄糖进红细胞

主动运输

可以逆浓度梯度

需要能量(细胞呼吸产生ATP)

需要载体

葡萄糖、氨基酸、某些离子

3、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

这对与细胞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区别见上表,主动运输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的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细胞代谢为什么离不开酶:

生命活动是由一系列化学反应构成的,而没可以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效率。

2、酶是什么: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量是RNA)

3、科学家是怎样研究酶的本质的:

时间

19世纪

1857年

1917

1980年

人物

巴斯德

李比希

毕希纳

萨姆纳

切赫、奥特曼

现象

糖类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显微镜下观察到酵母细胞。

将酵母细胞研碎在提取液中加入葡萄糖,有气泡产生

从刀豆种子中提取脲酶结晶

结论

纯化学过程与生命无关

发酵过程必须有活细胞参与。

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种物质。

说明细胞中的物质可脱离细胞发挥作用

证明脲酶是蛋白质,后来其他科学家相继证明许多酶都是蛋白质。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4、酶有哪些特性:

高效性(催化效率远高于无机催化剂)

专一性(某种酶只能催化一类或一种化学反应)

作用条件较温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5、酶的活性受哪些条件的影响:

主要受温度和PH的影响。

每种酶都有其最适的温度和PH,高于或低于最适点都会使酶的活性下降。

其中低温可以使酶活性下降但不会失活,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为什么说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有机物分解后产生的能量必须转化为ATP才能提供给生命活动。

也就是说,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

因此可以形象的把ATP比喻成细胞内流动的能量“通货”。

2、ATP与ADP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这有什么意义:

能量ATPPi

PiADP能量

细胞中的ATP含量少但转化速率非常快,并且二者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释放能量维持各项生命活动。

3、细胞中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ATP提供能量:

ATP用于肌肉收缩、细胞分裂、跟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等各项生命活动。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什么是细胞呼吸?

它与ATP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的能量与ADP和Pi结合形成ATP再提供给各项生命活动。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有什么特点: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同点

反应条件

需要O、酶、适宜温度

不需O、需要酶和适宜温度

反应场所

I阶段在细胞质基质II、III阶段在线粒体

全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分解产物

CO2、H2O

乳酸或CO2、酒精

释放能量

释放大量能量(三步均放能第三步大量)

释放少量能量(仅第一步放能)

特点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未彻底分解,能量不完全释放

联系

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所需,第一阶段(葡萄糖→丙酮酸)完全相同。

3、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包扎伤口使用透气消毒纱布,避免厌氧细菌的滋生。

栽种植物时及时松土,促进根系生长,促进其有氧呼吸和主动运输,促进根对矿质元素吸收。

利用无氧呼吸进行醋酸、酒精发酵生产食醋,酒,味精等。

稻田定期排水,避免长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系造成毒害,发生烂根现象。

伤口较深或有锈迹适应打破伤风针,避免厌氧的破伤风杆菌滋生。

提倡慢跑,因为慢跑是有氧运动,可以避免细胞中积累过多的乳酸,造成肌肉酸胀。

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

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其中前两统称叶绿素,占总色素量的75%;后两种统称类胡萝卜素占总色素量的25%;在色素提取与分离的试验中,按照色素在滤纸条上的移动速度也就是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从大到小,在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是胡、叶、a、b)

2、叶绿体的结构是怎样的:

叶绿体有双层膜结构包围而成(分别成为外膜和内膜),叶绿体内有很多基粒,基粒与基粒之间填充着液态的基质,每个基粒都是由若干个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膜,也就是囊状结构的膜上存在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基粒膜和基质中,都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3、叶绿体的结构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

扁平的球状或椭球状可以加大与阳光接触的面积;其中的许多囊状结构形成了大面积的膜结构,可以附着大量的酶、色素,以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4、人类是怎样认识到光合作用的原理的:

普里斯特立:

将绿植与蜡烛或小鼠至于密闭钟罩,证明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英格豪斯:

反复重复普~的实验,证明只有在光照下该实验才能成功,即光照是条件

众多科学家:

发现空气组成,证明绿植更新的是氧气,即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梅耶: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测植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萨克斯:

天竺葵叶片半遮光,半曝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鲁宾和卡门: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5、什么是光反应阶段,什么是暗反应阶段:

光反应阶段即光合作用总过程中,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部分反应:

首先,叶绿素吸收光能,在这部分能量一部分用于将水在光下分解,形成氧和还原态的氢【H】,氧以氧气的形式放出,还原态的氢被转移到叶绿体基质中;同时另一部分能量与ADP和Pi结合形成ATP也运输到叶绿体基质中,这就是光反应阶段。

物质变化包括:

H2O→O2+【H】;ADP+Pi+能量→ATP

能量变化是:

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是指光合作用中有无光均可进行的那部分反应:

二氧化碳与细胞中原有的五碳化合物(C5)结合形成两分子三碳化合物,之后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分解产生的能量,被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态的氢【H】所还原形成有机物和部分五碳化合物。

这就是暗反应阶段。

物质变化包括:

C5+CO2→2C3;C3→(CH2O)+C5;ATP→ADP+Pi+能量

能量变化是: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6、光合作用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

常见的影响因素有:

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土壤中水含量、矿质元素含量等

7、什么是化能合成作用:

利用体外环境中某种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的过程成为化能合成,如硝化细菌,就是利用氨转变成硝酸根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1、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增大:

A、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

B、面积、体积比限制。

(半径越大面积体积比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小,不利于物质交换)

2、细胞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增殖:

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达到生长的目的。

真核细胞增殖方式: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染色体的变化)、减数分裂【另: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分裂。

3、什么叫做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

分裂期和分裂间期,其中分裂间期所持续的时间长(90-95%),因此任意时刻观察装片,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多。

4、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分裂间期(准备阶段)和分裂期(分裂阶段)两部分。

间:

DNA复制,相关蛋白质合成(DNA数量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出现姐妹染色单体,其数量等于DNA数,是染色体数的二倍。

前:

膜仁消失现两体(染色质浓缩变短形成染色体,植物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中:

形数清晰赤道齐(螺旋程度最高,是染色体技术和形态观察的最佳时期,排赤道的是着丝点而不是整个染色体。

后:

点裂均分向两极(着丝点裂开,DNA数目不变,由于每条染色单体都变成了一条独立的染色体,因此染色单体数目归零,染色体数加倍,在纺锤丝的牵拉作用下移向两极。

末:

两消两现重开始(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建,动物细胞赤道板位置向内收缩形成缢裂,将细胞一分为二;植物细胞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主要成分纤维素,其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向四周延伸,将新细胞分割成二,而后新细胞周期开始。

意义:

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地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使细胞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

5、细胞的无丝分裂有什么特点:

核缢裂后细胞一分为二,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结构的形成。

(蛙的红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1、什么是细胞分化:

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值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其特点是:

持久性和不可逆性;分化过程伴随终身,在胚胎形成时达到最大限度,正常情况下高度分化了的细胞不会再恢复到未分化状态,一般也不再具有分化和分裂的能力即:

分化程度越高,分化能力越差,分裂能力越差。

【卵细胞除外】)

2、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前提,分裂使细胞个数增多,是个体生长的前提;而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从而形成各种形态、结构、功能的组织和器官),使个体趋于成熟,是个体发育的前提和基础。

3、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

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一般需要无菌、离体、营养物质等条件)植物细胞整体具有全能型,单个植物细胞离体后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完整植物个体;而动物细胞整体不具备全能型(因为功能过于专一分化程度过高或其他因素限制),但是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将体细胞的细胞核一如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可以发育成完整个体,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1、个体衰老和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

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讲,由于其细胞既是个体,所以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

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讲,个体的衰老也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2、细胞衰老的特征是什么:

水分减少(体积下降,皱缩)→酶活性下降(白发)→代谢速率降低→呼吸速率下降→膜的透性改变→运输功能下降→色素堆积(老年斑);核增大,染色质固缩。

3、细胞衰老的原因有哪些:

参见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书必修一P122)

4、细胞凋亡的含义是什么,它与细胞坏死有什么区别: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由机体控制的主动的死亡,是自然的生理过程;而细胞坏死是指在不利因素影响下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或死亡。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1、癌细胞有哪些特征:

无限增值、结构形态改变、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减少黏着性下降,易转移。

2、常见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物理致癌因子:

主要指辐射,各种射线;化学致癌因子:

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亚硝胺、黄曲霉素等;病毒致癌因子:

3、预防癌症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

引发癌症的主要原因是不正当的而饮食习惯和吸烟,可见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导致癌症的主要原因,学会使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癌症。

时间:

2021.03.08

创作:

欧阳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