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临电项目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11980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4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临电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层临电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层临电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层临电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层临电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层临电项目施工方案.docx

《高层临电项目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临电项目施工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层临电项目施工方案.docx

高层临电项目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

工程简介2

第二章:

编制依据3

第三章:

施工现场临电及主要临建简介3

第四章:

临电设计3

第五章:

安全用电技术8

第六章:

安全用电防火措施21

第七章:

附图23

 

第一章:

工程简介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

工程地点

固安县发展道南侧,永定路西侧,育才北路东侧;

建设单位

*******************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勘查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有限公司

计划工期

(2012年*月**日—2014年*月**日)

质量目标

合格

现场管理目标

安全文明工地

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减小一般伤害事故,将事故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

本工程结构9#、10#楼地下1层,地上20层,7#、8#楼地下2层,地上24层。

室内外高差300mm,住宅采用现浇剪力墙及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

工程建筑设计概况:

1

建筑功能

住宅

2

设计使用年限

50

3

耐火等级

一级

4

防水等级

屋面Ⅱ级

使用年限15年

地下

防水等级为Ⅱ级

5

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

约60000m2

6

地上面积

约50000㎡

地下面积

约10000m2

7

层数

地下

层高

8

9#、10#楼20层;7#、8#楼24层

9#、10#楼地下一层;7#、8#楼地下二层

地下一层3.4米、地上层高为2.9米

9

功能划分

以住宅为主,地下为储藏室和停车场

第2章:

编制依据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第三章:

施工现场临电及主要临建简介

3.1施工现场临电情况

现场临电总电源建设单位提供一台600KVA(假设)变压器,总配电室位于现场9#楼东侧。

3.2主要用电临建情况

办公区(甲方、监理、项目部)、工人生活区、食堂、厕所、木工加工区,钢筋加工区(详见附图:

施工现场临、水临电平面布置图)。

第四章:

临电设计

4.1施工现场临电设施配置

4.1.1施工用电设备、设施配置

 

表1:

施工用电设备、设施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配备

数量

使用

数量

功率(KW)

总功率(KW)

备注

1

塔吊TC5013

2

2

40

80

动力设备

塔吊F0/23B

1

1

90

90

动力设备

2

电焊机

4

4

24

96

焊接设备

3

切断机

4

4

4

16

动力设备

4

弯曲机

4

4

3

12

动力设备

5

振动棒

20

8

1.1

8.8

动力设备

6

高压泵

2

1

22

22

动力设备

7

镝灯

10

6

3.5

21

照明设备

8

圆盘锯

4

4

1.5

6

动力设备

9

碘钨灯

20

8

1

8

照明设备

10

钢筋调直机

2

2

7.5

15

动力设备

11

钢筋套丝机

2

2

3

6

动力设备

12

混凝土振动台

2

2

1.5

3

动力设备

13

蒸饭器

1

1

4

4

照明或电热设备

14

办公用电

30

30

照明或电热设备

15

工人生活区用电

50

50

照明或电热设备

16

其它不可预见用电

50

50

三种设备同时考虑

合计

467.8

4.1.2临电供电系统选用及主要线路敷设规定

4.1.2.1建筑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结构形式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采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分开的TN-S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系统,保护零作重复接地。

4.1.2.2对于公司《项目安全管理手册》有特殊要求的塔吊用电的线路设计为:

塔吊用电从总配电箱直接引出,并设置专用配电箱;

4.1.3临电供电系统布置(见附图:

施工现场临电平面布置图)

4.1.3.1由供电变压器引一电源至配电室内配电柜,再由配电柜引至一级配电箱再引出1#箱、2#箱、3#箱、4#箱、塔吊箱、生活用电。

配电箱、柜应做重复接地。

4.1.3.2现场临电平面布置:

由变压器引至配电室,由配电室引到一个一级箱、塔吊(单独配线引自总配电柜)、其中1#箱(生活区配电室)供给11#照明箱、12#照明箱、13#电热(蒸饭)箱、2#箱(7#、8#钢筋加工区)供给21#照明箱、和22#动力箱;3#箱(9#楼)供给31#照明箱、32#动力箱;4#箱(10楼)供给41#照明箱、42#照明箱、43#和44#动力箱;5#箱(项目部)供给51#照明箱、52#照明箱;塔吊支路供给塔吊专用箱,

4.2电箱系统图(见附图:

配电柜、箱系统图)

4.3用电负荷计算及电缆截面选择

4.3.1计算公式:

4.3.1.1额定电流计算公式:

I=KI×KX×P/1.73UηCOSΦ

其中:

KI——总功率安全系数,一般取1.05-1.10;

KX——需要系数(动力系数0.75,焊机系数0.5-0.6,照明系数0.8-1.0);

η——效率;

P——回路总功率,单位:

KW;

COSΦ——功率因数;

3.3.1.2电缆电压降核算公式;

ε=(P×L)/(C×S)

其中:

L:

回路电缆长度,单位:

米;

C:

材料系数,铜芯电缆C=77;

S:

面积mm2

ε:

电压降,规范允许电压降为5%

4.3.1.3总用电负荷计算公式:

P=K1×P1+K2×P2+K3×P3(P1:

动力总功率、P2:

焊机总功率、P3:

照明总功率)

其中:

K1——动力需要系数,取0.75

K2——焊机需要系数,一般为0.5-0.6,;

K3——照明需要系数,一般为0.8-1.0;

4.3.2总用电负荷计算:

P=K1×P1+K2×P2+K3×P3

P=0.75×222.8+0.6×96+0.9×163=371.4(KW)

S=P/COSΦ(S容量、P功率、COSΦ功率因数)

S=371.4/0.85=436.94(KVA)<600KVA(甲供箱变)

故600KVA变压器可满足施工用电。

4.3.3电缆截面选择:

4.3.3.1总线路电缆截面选用:

总线路额定电流:

I=KI.P/1.73UηCOSΦ

=1.05×371.4/1.73×0.38×0.9×0.85=775.4(A)

根据临电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采用三根3×1202+2×702VV铜芯电缆,电流为:

3×266A=798A>775.4A。

由于距离较近不考虑电压降。

所以总线路采用三根VV3×1202+2×702铜芯电缆。

4.3.3.2塔吊支路:

功率总和为P=40×2+75=155KW

I=KI.P/1.73UηCOSΦ

=1.05×155×0.6/1.73×0.38×0.9×0.85=194.2(A)

根据临电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采用VV3×1202+2×702铜芯电缆,电流为:

194.2A<266A。

且ε=(P×L)/(C×S)即ε=155×150/77×120=2.51%<5%允许电压降,符合要求。

所以该线路采用3×1202+2×702铜芯电缆。

对于塔9#、10#

I=KI.P/1.73UηCOSΦ

=1.05×40*0.6/1.73×0.380×0.9×0.85=50.1(A)

根据临电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采用VV3×16+2×10铜芯电缆,其额定电流为:

71A>50.1A。

且ε=(P×L)/(C×S)即ε=40×150/77×35=2.22%<5%允许电压降,符合要求。

所以该回路均选用VV3×352+2×162铜芯电缆。

对于塔7#、8#塔吊

I=KI.P/1.73UηCOSΦ

=1.05×75*0.6/1.73×0.380×0.9×0.85=93.9(A)

根据临电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采用VV3×352+2×162铜芯电缆,其额定电流为:

115A>93.9A。

且ε=(P×L)/(C×S)即ε=75×150/77×50=4.17%<5%允许电压降,符合要求。

所以该回路均选用VV3×352+2×162铜芯电缆。

4.3.3.4.11#照明箱按20KW计算

I=1.05×20/(1.73×380×0.85×0.9)=42(A)

根据临电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采用一根5×102YJV电缆,其电流为61A>42A。

且ε=20×10/(77×10)=2.5%<5%允许电压降,符合要求。

4.3.3.4.23#动力箱按100KW计算

I=1.05×100/(1.73×0.380×0.85×0.9)=208.7(A)

根据临电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采用一根3×952+2×502YJV铜芯电缆,其电流为222A>208.7A。

且ε=100×120/(77×95)=1.64%<5%允许电压降,符合要求。

所以该回路均选用VV3×952+2×502铜芯电缆。

4.3.3.52#、4#箱支路:

相关设施功率同3#箱,电缆选择同3#箱,5#照明箱同1#照明箱,。

4.4线路铺设和要求

4.4.1按规范要求,本工程临电采用三级配电保护,所有线路均埋地敷设。

4.4.2埋设要求:

电缆埋设深度不小于600mm,并在电缆上下均铺不小于50mm厚细砂,然后覆盖红砖保护层,埋地电缆线路与附近热力管线平行间距不小于1.2m,交叉间距不小于1m,与其它管线平行间距不小于0.5m。

埋地电缆穿过马路须加套管保护套,电缆接头必须牢固可靠,并做好绝缘包扎,保持足够的绝缘强度,不得承受张力。

埋地电缆的接头设在地面的接线盒时,接线盒应防水、防机械损伤、远离易燃易腐蚀场所。

4.4.3所有接地装置均采用镀锌50×5角铁,长度为2.5米做接地极,接地线采用40×4镀锌扁铁。

4.5地上结构及装修施工阶段楼层施工用电布置:

4.5.1随着结构施工的进行,从供楼层施工的一级电箱上引出电缆沿结构外墙向上敷设:

9#楼从3#电箱分别向沿结构外墙向上敷设电缆,电缆采用50橡套电缆,且每隔两层设一个三级电箱,电箱内2个DZL15—300/250漏电保护开关和一个DZ15—100/50空开.

4.5.410#楼楼层施工用电从4#电箱引出50橡套电缆,随结构楼层施工向上敷设,每隔一层设一个三级电箱,电箱内2个DZL15—300/250漏电保护开关和一个DZ15—100/50空开。

4.5.57#、8#楼楼层施工用电从2#电箱引出50橡套电缆,随结构楼层施工向上敷设,每隔一层设一个三级电箱,电箱内2个DZL15—300/250漏电保护开关和一个DZ15—100/50空开。

第5章:

安全用电技术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包括两个方向的内容:

一是安全用电在技术上所采取的措施;二是为了保证安全用电和供电的可靠性在组织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它包括各种制度的建立、组织管理等一系列内容。

安全用电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5.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保护接地

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极之间做可靠的电气连接。

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

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4Ω),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

但是在TT供电系统中,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这种保护方式只适用于TT供电系统的施工现场,按规定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2)、保护接零

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

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短路电流经零线而成闭合电路,使其变成单相短路故障,因零线的阻抗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一般大于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大的单相短路将使保护装置迅速而准确的动作,切断事故电源,保证人身安全。

其供电系统为接零保护系统,即TN系统,TN系统包括TN-C、TN-C-S、TN-S三种类型。

本工程采用TN-S系统。

TN-S供电系统。

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

它的优点是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

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

在供电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

施工时应注意:

除了总箱处外,其它各处均不得把N线和PE线连接,PE线上不得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把大地兼做PE线且PE线不得通过工作电流。

PE线也不得进入漏电保护器且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因为线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动作。

必须注意: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

不允得对一部分设备采取保护接地,对另一部分采取保护接零。

因为在同一系统中,如果有的设备采取接地,有的设备采取接零,则当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零线电位将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上危险的电压。

(3)、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系指零线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体与大地再次连接。

重复接地的作用如下:

  ①低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

没有重复接地时,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Ud,等于单相短路电流Idd在零线部分产生的电压降Ul,即Ud=UL;而有了重复接地后,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仅为Ud的一部分,即:

  Ud=(Re/Ro+Rc)Ul

  式中Ud—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伏)

  Re—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欧);

  R0—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欧);

  Ul—发生短路后在零线部分产生的电压降(伏)。

  显然,这时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只占零线电压降的一部分,危险性相对地减少了。

  ②减轻零线断线时的触电危险:

如果零线没有重复接地再发生零线断线,而且在断线的后面某电气设备发生漏电时,这时断处两边接零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分别接近于零和相电压。

当人接触断线处后面电气设备的外壳时,会发生触电的危险。

而零线有重复接地时,则断线处两边接零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分别为Uo=RdIo,Ue=IdRe,显然Ue和Uo都低于相电压。

因此相对地减少了触电危险性。

  在接零保护系统中,当零线断线时,即使没有设备漏电,而当三相负荷极端不平衡时,零线上也有可能出现危害的对地电压。

这时重复接地也有减轻或消除危险的作用。

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超过10欧。

因此重复接地时保证安全用电的重要环节,项目部安全组管理人员及电工应严格做好重复接地工作。

(4)、设置漏电保护器

1)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至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2)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3)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不得用于启动电器设备的操作。

4)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先行国家标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一般要求》GB6829和《漏电保护器安全和运行的要求》GB13955的规定,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

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5)总配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6)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极数和线数必须与其负荷侧负荷的相数和线数一致。

7)配电箱、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宜选用无辅助电源型(电磁式)产品,或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

当选用辅助电源故障时不能自动断开的辅助电源型(电子式)产品时,应同时设置缺相保护。

(5)、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

我国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

同时还规定:

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对下列特殊场所应使用安全电压照明器。

1)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2)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3)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6)、电气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电系统应设置配电柜或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

配电系统应采用三相负荷平衡。

220V或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相四线系统;当单相照明线路电流大于30A时,应采用220/380V三相四线制供电。

2)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

3)总配电箱应设置在靠近电源区域,分配电箱应设置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m。

4)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禁止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

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潮气及其它有害介质中。

亦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

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理。

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有灌木杂草。

6)配电箱、开关箱安装要端正、牢固。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

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应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

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0.8~1.6m。

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的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

7)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

(7)、电气设备的安装

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含插座)应首先安装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开关箱箱体内。

金属板与配电箱体应作电气连接。

2)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各种电器(含插座)应按其规定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

并且电器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

3)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必须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

N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4)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导线绝缘的颜色标志应按相线L1(A)、L2(B)、L3(C)相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线的绝缘颜色为淡蓝色;PE线的绝缘颜色为绿/黄双色;排列整齐,任何情况下上述颜色标记严紧混用和相互代用。

导线分支接头不得采用螺栓压接,应采用焊接并做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5)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与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

6)配电箱后面的排线需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钉固定在盘板上,盘后引出及引入的导线应留出适当余度,以便检修。

7)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卷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

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涮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

8)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

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

9)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

(8)、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

1)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2)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当外电线路的电压为1kV以下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4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1~10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6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35~110kV,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8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220kV,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10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300~500kV,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15m。

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外电线路电压为1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6m;外电线路电压为1~35kV时,最小垂直距离为7m。

4)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件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的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外电线路电压为1kV以下时,最小水平与垂直距离为1.5m;外电线路电压为10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3m,水平距离为2m;外电线路电压为35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4m,水平距离为3.5m;外电线路电压为110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5m,水平距离为4m;外电线路电压为220kV以下时,最小水平与垂直距离为6m;外电线路电压为330kV以下时,最小水平与垂直距离为7m;外电线路电压为500kV以下时,最小水平与垂直距离为8.5m;

5)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6)对于达不到最小安全距离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可以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要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

7)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外电线路电压为10kV以下时,安全距离为1.7m;外电线路电压为35kV以下时,安全距离为2m;外电线路电压为110kV以下时,安全距离为2.5m;外电线路电压为220kV以下时,安全距离为4m;外电线路电压为330kV以下时,安全距离为5m;外电线路电压为500kV以下时,安全距离为6m。

8)对于既不能达到最小安全距离,又无法搭设防护措施的施工现场,必须与有关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