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中0708上期中高三政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0263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一中0708上期中高三政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泉州一中0708上期中高三政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泉州一中0708上期中高三政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泉州一中0708上期中高三政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泉州一中0708上期中高三政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泉州一中0708上期中高三政治.docx

《泉州一中0708上期中高三政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一中0708上期中高三政治.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泉州一中0708上期中高三政治.docx

泉州一中0708上期中高三政治

泉州一中07—08学年上学期半期考高三政治试卷

命题:

邵晏审核:

庄奕鑫

 

卷选择题(56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56分,每小题2分)

在古代,有这样一个公式:

1匹马=1两金。

据此回答1—3题。

1.货币产生之前,在上述等式中马要与金需要相交换的原因是()

A、马与金都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生产马与金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C、两者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兼得

D、马与金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2.在上述等式中,为什么金能够与马相交换的原因是()

A、马与金都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生产马与金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C、两者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兼得

D、马与金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3.货币产生之后,对1匹马=1两金的公式,在商品供求关系不变的情况下,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①若生产马的劳动生产率不变,生产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1匹马=2两金

②若生产二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这时马的价值变了,马的价格未变

③若金的价值不变,则马的价格变化与马的本身价值变化成正比

④若马的价值不变,则马的价格变化与金的价值变化成反比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

4.假设1台手机与6辆自行车交换成功。

现在手机和自行车的生产出现三种情况,下列情况对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反映正确的是()

①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②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

③手机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都提高1倍

A.1:

3;1:

6;1:

12B.1:

6;1:

12;1:

3

C.1:

12;1:

6:

1:

3D.1:

12;1:

3;1:

6

飞天第一图”——曾搭乘“神六”遨游太空的《长征万里图》于2006年12月18日在成都公开拍卖,最终被一位天津神秘富豪以令人咋舌的5500万元天价买走。

回答5~6题:

5.这里的5500万元是()

A.该图的价值,反映制作该图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该图的价格,反映该图的价值和供求状况

C.该图的使用价值,反映该图的质量

D.该图的价值,反映该图的制作成本

6.这里富豪支付的5500万元是在执行货币的()职能。

A.支付手段B.贮藏手段C.世界货币D.流通手段

近期全国猪肉价格不断上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十分关心生猪生产、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2007年5月26日前往陕西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材料,回答7—10题。

7.温家宝来到兴平市西吴镇散区村,村支书告诉总理,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价格下降,全村生猪存栏量从7000多头下降到3500多头。

这表明价值规律()

A.调节生产资料的分配B.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促进生产者优胜劣汰D.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8.温家宝说:

解决13亿人的吃肉问题还靠农民。

肉价涨一些有利于调动农民的养猪农民的积极性,但涨到一定程度后要保持平稳,通过时常调节的办法,让农民养猪能挣钱,城里人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吃的起肉。

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要重视量的积累B.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

C.要坚持适度原则D.重视优化结构

9.针对近期暴涨的猪肉价格,商务部表示,必要时会动用国家贮备肉来平抑短期内肉价上涨。

从经济常识看,这是因为()

A.供求影响价格B.价格高低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决定消费D.价格应当由政府决定

10.国家工商总局发出紧急通知指出,猪肉、禽蛋等副食品涨价时期,也是市场违法行为易发期,各地要迅速组织市场监管执法力量,对猪肉、禽蛋等副食品市场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执法检查行动。

这是宏观调控的()

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命令手段

11.目前,我国的一些商品存在着“过度包装”问题,如果请你针对其危害,向消费者写一份“倡导绿色消费,抵制过度包装”的倡议书,符合上述要求的选项是()

①商品包装质量是价格和消费的决定因素②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④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2、赵某在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担任工程师,2006年收入构成为:

工资3万元,奖金2万元,津贴1万元,股权分红3万元。

赵某2006年的合法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分别是()。

A、9万元和0万元B、6万元和3万元C、5万元和4万元D、3万元和6万元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8月21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回答13—14题。

13.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能会带来()

A.商品价格上涨、投资规模回落B.商品价格和投资规模的上涨

C.银行压力加大、银行利润降低D.商品价格和投资规模的回落

14.专家预计,加息有可能引起股市的短期下跌,有可能使房价的增幅趋缓,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有望上涨。

这个观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必然联系B.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因果联系

C.事物总是处理因果链条的联结中D.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物权法》从起草到高票通过,历经8次审议,广泛征求意见。

回答15—18题。

15.《物权法》审议前后,许多业主在小区论坛发贴热议城市房屋产权问题。

以下网友观点正确的是()

A.政府要依法行政,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B.政府要接受政协领导,遏制某些人滥用公权

C.党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维护公平正义

D.《物权法》保护私有财产,财产多者最受保护

16.《物权法》广泛征求意见产生的过程,这体现了我国()

A.公民政治权利的扩大B.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

C.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执关D.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7.《物权法》确立公私财产平等保护原则,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符合()

①市场经济的平等性②市场经济的法制性

③对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保护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8《物权法》规定: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我们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9.2006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回暖,股市火爆吸纳大量居民存款。

长期热衷于储蓄存款的民众,投资观念有了较大转变。

股票市场上买入者多于卖出者称为牛市。

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

①股票自身的价值②企业的经济效益③银行的利率④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齐二药”事件中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在2005年前为黑龙集团旗下的国有企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5年改制为民营药厂。

改制后,私营企业主为降低生产成本,雇佣廉价职工,购进假劣原料才导致了假药事件的发生。

据此回答20~21题:

20.从经济学角度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

①是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的企业法人②以其全部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

③可以向社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④所发行股票的价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1.“齐二药”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了()

A.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B.应杜绝把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

C.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对企业有重大影响D.企业经营者要处理好企业与职工的关系

22.“2007四川·泸州迎春购物月”活动于2006年12月31日至2007年2月23日举行。

121家企业“宣誓”优质服务,诚信兴商。

这121家企业的“宣誓”说明(  )

①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企业要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③企业要开展正当竞争,抵制和反对不正当竞争④企业要想发展就得只求利润,不求信誉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③④

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特别提出了两项约束性指标:

每年单位GDP能耗下降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

回答23-24题。

23.右图是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

曼用来描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

关系曲线,解读本图,可以得到的正确

结论是()

A.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关系

B.经济增长速度越快,环境污染程度越高

C.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不同

D.先污染后治理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24.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我国未实现年初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在我国要促使图中拐点的出现,必须()

A.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B.禁止高能耗产业发展,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C.大力发展一、三产业,限制第二产业发展D.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中国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如何应对?

在“两会”期间,入世对农业的冲击和农民增收减负,是代表、委员会谈论最多的话题,更是全国上下力求破解的“三农”两大难题。

据此回答25-26题。

25.“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

但当前,分散的小农户由于受信息技术的制约,农业生产往往是处在盲目和无奈之中,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低,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可见,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

A.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B.提高农民的职业道德水平

C.加强政府的调控职能,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等指导

D.实现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由宏观管理向具体指导转变

26.“三农”最关键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行的资源分配制度向城市倾斜,对农村投资力度不够,影响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由此可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

A.走“两高一优”的发展道路B.把“三农”问题当作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

C.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资力度D.制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27.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安全网。

下列对就业措施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

③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利于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和措施

④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职业技能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8.社会建设,民生为重。

从国家助学贷款到廉租住房制度,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农民种粮补贴,从最低工资标准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在十七大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①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②是一种社会福利制度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④有利于劳动者充分就业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泉州一中07—08学年上学期半期考高三政治答题卷

卷选择题(56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56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卷问答题(44分)

29.在连续四年10%经济增长后,2007年,我国宏观调控将呈现“稳政策、调结构”的新特点,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总体稳定的同时,将把更大的力气用于结构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避免出现大的起伏,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来之不易的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尽可能地延长。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放风筝”,既要赋予各类市场主体像“风筝”一样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又要操纵好牵制风筝的“线”。

(1)从经济学看,这里的“放风筝”和牵制风筝的“线”分别指什么?

(2分)

(2)为什么发展市场经济时既要赋予各类市场主体像“风筝”一样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又要操纵好牵制风筝的“线”?

(4分)

30.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矿主超限开采,相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导致煤矿重特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温家宝总理强调要“对矿工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

为有效遏制矿难事故多发的势头。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提出国家公务人员必须退出煤矿生产股份、提高对遇难者赔偿标准、加强对煤矿生产的监督检查、关闭有安全隐患的矿井,加重对责任人员的处分,提高矿工法制和劳动安全意识等措施,以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把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和职工生命安全纳入法制化轨道。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可能是什么(6分)

(2)国家重视生产安全的举措是怎样体现辨证唯物论道理的?

(4分)

31.材料一:

我国人口增长材料三: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

(单位:

亿人)(单位:

亿人)

内容

年份

总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

2000年

12.72

7.75

2010年(预测)

13.65

8.52

2020年(预测)

14.43

8.60

从事农业的劳动力

乡镇企业工作人员

进城务工人员

农村剩余劳动力

3.07

1.28

0.8

1.5

材料二: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

年份

内容

1995

1997

1999

2001

失业人数(万人)

520

586

590

681

失业率

2.9%

3.1%

3.1%

3.6%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1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分)

(2)解决上述问题有何重要意义?

(4分)

(3)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4分)

32.材料: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称,成年公民收入差异的四分之三以上应归因于接受教育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始终高于中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始终高于初中、小学毕业生的工资。

表1:

城乡人均教育经费比较

1996

1998

2000

2002

小学生城乡生均教育经费之比

1.80∶1

1.83∶1

1.86∶1

1.82∶1

初中生城乡生均教育经费之比

1.59∶1

1.75∶1

1.97∶1

1.94∶1

注:

人均教育经费含国家投入和公民个人投入。

表2: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升学率的比例比较

时间

城市升学率

农村升学率

小学生

初中生

小学生

初中生

1985

100%

40%

64%

22.3%

1999

100%

55.4%

91%

18.6%

(1)表1、表2反映了什么问题?

(4分)

(2)2006年“一号文件”提出的“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

请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的理由。

(4分)

(3)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道理,分析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

(8分)

泉州一中07—08学年上学期半期考高三政治答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6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A

D

B

D

A

C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D

C

A

B

C

D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C

C

C

A

C

C

A

A

29.

(1)“放风筝”指市场的调节作用;牵制风筝的“线”指国家的宏观调控(2分)。

(2)①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所以我们要“放风筝”。

(2分)。

②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所以我们要操纵好牵制风筝的“线”。

(2分)。

 

30.

(1)原因:

①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的特点,某些煤矿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经营者缺乏职业道德,忽视安全生产;(2分)

劳动者缺乏法律意识和相应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

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有关法规有待完善等。

(2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针对矿难频发的现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

(2分)

②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以人为本安全观的提出,将有利于遏制矿难频发的势头,保障广大矿工的切身利益。

(2分)

 

31.

(1)共同说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

(1分)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人口的自然增长;

经济结构的调整;

先进科技的使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

(3分)

(2)

有利于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

(2分)

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利;(1分)

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1分)

(3)①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1分)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分)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2分)

(答到“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也可酌情给分。

32.

(1)表1反映了我国城乡人均教育经费一直有较大差距,且差距有所扩大。

(2分)

表2反映了我国全部城市小学生能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的升学率有大幅度提高,农村小学生升学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但仍有相当多的小学生没有升入初中,农村初中生升学率则有一定幅度下降。

(2分)

(2)①政府必须履行国家的文化职能,保证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接受教育的权利。

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较低导致了部分适龄儿童不能接受义务阶段的教育,影响了他们的发展。

(2分)

②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对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2分)

(3)①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分)

②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2分)

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2分)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