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58259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9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docx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docx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表

 

华西医院康复科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一)填写部分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视觉:

正常有视野缺损偏盲全盲

语言:

正常Broca失语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全哑

听觉:

正常减退耳聋

患侧忽略:

病前的自理能力:

完全自理

大部分自理

完全不能自理

病前的移动能力:

可走动:

无辅助

使用拐杖、助行器等

不可走动:

坐轮椅

卧床

(二)表格部分

1.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改良Ashworth评定法:

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

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级别痉挛程度

0无肌张力的增加

I肌张力轻度增加:

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

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肌张力轻度增加:

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

 

II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

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

III肌张力严重增高:

全ROM被动运动困难

IV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

 

2.感觉功能评定

 

(1)浅感觉①轻触觉:

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

 

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

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

 

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

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

 

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

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

 

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

包括冷觉与温觉。

冷觉用装有5—10c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的温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水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

选用的试管直径

要小。

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

 

称。

(2)深感觉:

 

①位置觉:

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

 

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②运动觉:

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

 

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动方向,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

体运动的方向。

患肢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的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为分

母.准确地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做为分子记录(如上肢关节觉4/5)。

③震动觉:

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128或256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

 

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

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

 

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

等。

(3)复合感觉:

大脑皮质(顶叶)对感觉刺激的综合、分析、统一与判断的能力,因此又称为皮层感觉。

必须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

 

①两点辨别觉:

用特制的两点辨别尺或双脚规或叩诊锤两尖端,两点分开至一定距离,同时轻触患者皮肤,患者在闭目的情况下,若感到两点时,再缩小距离,直至两接触点被感觉为一点为止。

测出两点间最小的距离。

两点必须同时刺激,用力相等。

正常人全身各

部位的数值不同,正常值:

口唇为2—3mm;指尖为3一6mm;手掌、足底为15—20mm:

手背、足背为30mm;胫骨前缘为40mm;背部为40一50mm。

②图形觉:

患者闭目,用铅笔或火柴棒在患者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如圆形、方形、

三角形等),询问患者能否感觉并辨认,也应双侧对照。

 

③实体觉:

患者闭目,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某物品放于患者手中(如火柴盒、刀子、铅

笔、手表等)。

让患者辨认该物的名称、大小及形状等。

两手比较。

 

④定位觉:

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指或棉签轻触一处皮肤,请患者说出或指出受触

的部位,然后测量并记录与刺激部位的距离。

正常误差手部小于3.5mm,躯干部小于1cm。

 

⑤重量识别觉:

给患者有一定重量差别的数种物品,轻其用单手掂量后,比较、判断

 

各物品的轻重。

⑥质地识别觉:

分别将棉、毛、丝、橡皮等不同质地的物质放入患者手中,让患者分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辨。

 

3.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

 

Brunnstrom认为中枢性损伤引起的瘫痪是一种失去了运动控制的质变过程,常将此

 

过程分为驰缓、痉挛、共同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和正常六个阶段。

具体方法如

 

下:

上肢

下肢

1

弛缓,无任何运动

弛缓,无任何运动

弛缓,无任何运动

2

开始出现痉挛以及共同运动模式

仅有细微的手指屈曲

出现极少的随意运动

3

屈肌异常运动模式达高峰

可做勾状抓握,但不可伸指

伸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

4

异常运动开始减弱,可做以下活

1.坐位时可屈膝90o以上,

动:

肩0°,肘屈曲90°时,前臂

能侧方抓握及松开拇指,手指

使脚向后滑动

旋前、旋后;肘伸直时,肩前屈

可随意做小范围伸展。

2.坐位时踝关节背屈

90°;手背可触及腰后部

3.仰卧位髋屈曲,膝伸展

5

出现分离运动;肘伸直,肩外展

能抓握圆柱状或球状物体,手

1.坐位膝关节伸展,

90°,肘伸直,肩屈曲30°~90°,

踝关节背屈

指可一起伸开,但不能做单个

前臂旋前、旋后;肘伸直,前臂中

2.坐位,髋内旋

手指伸开

立位,臂可上举过头

3.立位,踝背屈

6

运动协调正常或接近正常

能进行各种抓握动作,但速度

运动速度和协调性接近正常

和准确性稍差

记录方法:

上肢1=1级,2=2级,3=3级,4=4级,5=5级,6=6级

手1=1级,2=2级,3=3级,4=4级,5=5级,6=6级下肢1=1级,2=2级,3=3级,4=4级,5=5级,6=6级

 

4.关节活动度评定

 

关节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或转动的角度。

 

评定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对于确定关节活动是否受限及受限的程度、判断病因和预后、制定

 

适当的治疗计划、评定治疗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偏瘫患者因中枢神经病损、随意运动

 

障碍、肌张力增高、关节挛缩等原因常常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而关节活动度受限又反过来

影响患者运动功能。

因此应对其肩、肘、腕、髋、膝、踝等主要关节活动度评定。

评定时只

 

记录关节挛缩,对肌张力增高导致的关节活动度受限不记录。

记录方法如下:

上肢关节挛缩(受限的ROM<25°):

无,有

下肢关节挛缩(受限的ROM<15°):

无,有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有者应标明:

肩、肘、腕、髋、膝、踝等部位及度数。

 

5.平衡功能评定

 

(1)Bobath三级平衡功能评定:

将人体平衡分为坐位平衡和立位平衡两种状态,每一种体位下又都按照相同的标准分为三个级别进行评定,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一级平衡:

属静态平衡,被测试者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坐位或立位)。

二级平衡:

即自动态平衡,被测试者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移动身体重心后仍维持原来的体位。

三级平衡:

即他动态平衡,被测试者在受到外力干扰而移动身体重心后仍恢复并维持原来的体位。

(2)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法。

此法包括从坐到站的量表式的平衡评定,内容比较全面,简单易行。

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内容及标准如下:

 

测试项目

评分标准

I

无支撑坐位

0分:

不能保持坐位

1

分:

能坐,但少于5min

2

分:

能坚持坐

5min以上

健侧“展翅”反应

0分:

肩部无外展或肘关节无伸展

1

分:

反应减弱

2

分:

反应正常

患侧“展翅”反应

评分同第Ⅱ项

支撑站位

0分:

不能站立

1

分:

在他人的最大支撑下可站立

2

分:

由他人稍给支撑即能站立1min

V

无支撑站立

0分:

不能站立

1

分:

不能站立

1min或身体摇晃

2

分:

能平衡站立

1min以上

健侧站立

0分:

不能维持

1~2s

1

分:

平衡站稳达

4~9s

2

分:

平衡站立超过10s

Ⅶ患侧站立评分同第Ⅵ项

评定方法及结果分析无支撑坐位时双足应着地。

检查健侧“展翅”反应时,术者要从

患侧向健侧轻推患者至接近失衡点,观察患者有无外展健侧上肢90°以伸手扶持支撑面的

“展翅”反应。

同理,检查患侧“展翅”反应时,要从健侧向患侧轻推患者。

7项检查均按

3个等级记分,评分标准见上表,最高平衡评分为14分。

评分少于14分,说明平衡能力有

障碍,评分越少,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

治疗前、治疗后的评分结果可作为训练前后平衡能力变化的比较。

(3)Berg平衡量表(详见附表)

 

5.协调性检查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二、个体活动

1.移动能力评定:

使用ModifiedRivermeadMobilityIndex(MRMI)

 

每项得分有0-5分六个级别。

1分:

不能完成

2分:

在两个人的辅助下完成

3分:

在一个人的辅助下完成

4分:

需要监督或口头指示完成

5分:

需要一些帮助或借助器具完成

6分:

独立完成

 

2.ADL评定:

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

 

3.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

采用目测法对患者的步行情况进行记录,分别找出站立相和摆动相中患者的

异常姿势与异常运动模式等。

注意全身姿势和步态,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

性、重心偏移、手臂摆动、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态与表情、辅助装置(矫形器、助行

器)的作用等。

在自然步态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要求患者加快步速,减少足接触面(踮足或足

跟步行)或步宽(两足沿中线步行),以凸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或给予支撑(足矫形

垫或矫形器),以改善异常,协助评估。

 

三、社会参与

 

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患者意愿及目标

 

评定总结

入院时主要问题:

通过所有的评价和分析,找出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身体结构和功能、个体活动、社会参与三个层面来记录。

康复治疗目标:

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患者意愿等,制定患者的康复治疗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康复治疗方案:

制定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调整情况:

由于患者功能状况的不断变化,治疗方案需要及时调整。

记录时应写明日期、调整治疗方案的内容及调整治疗方案的原因。

出院时情况:

主要记录患者出院时功能改善情况。

随访情况:

如果有随访可记录患者回家后的自我锻炼情况、功能提高或下降情况、心理状况及生活情况等,可用病历纸续写。

附表1Berg平衡量表

1.坐到站。

指令:

请试着不用手支撑站起来。

(用有扶手的椅子)

4能够不用手支撑站起并且自己站稳

3能够独自用手支撑站起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2能在尝试几次之后用手支撑站起

1需些微帮助下才可站起或站稳

1需要中度的或大量的帮助才能站起

2.维持站姿。

指令:

请在不扶任何东西下站两分钟。

4能安全地站2分钟

3

需在监督下才能站

2分钟

2

不需要支撑能站30秒

1

尝试几次之后才能在不需支撑下站

30秒

0

无法在没有帮助下站

30秒

注:

如果受试者能在没有支撑物的情形下站两分钟,则第

3项坐姿不扶测验给满分,继续进行

第4个站到坐的项目。

3.坐在无靠背椅子但脚须有承重。

(如可支撑于地上或小凳子上)坐着不扶。

指令:

请将双手抱于胸前坐两分钟。

4能安稳且安全地坐两分钟

3在监督下能坐两分钟

2能坐30秒

1能坐10秒钟

0无法在没有支撑下坐

10秒钟

4.站到坐。

指令:

请坐下。

4能在手的些微(甚至没有)帮助之下,安全地坐下

3需用手控制坐下速度

2需用腿的背面抵着椅子来控制坐下

1能自己坐下,但坐下来的过程中无法将身体(坐下速度)控制好

1需要协助才能坐下

5.转位。

指令:

准备数张椅子以供转位。

要求受试者转位至一有扶手及一无扶手的位子。

可能需要用到两张椅子(一张有扶手,一张无扶手)或一张床及

一张椅子。

(床椅子)

4能在手的些微帮助下安全地转位

3需用手帮忙始能安全地转位

 

2需在言语的引导或监督下始能转位

1需一人帮忙始能转位

1需两人帮忙或指导始能转位

 

6.闭上眼睛并维持站姿不扶。

指令:

请闭上眼睛并站好持续10秒钟

4

能安全地站好并持续

10秒钟

3

能在监督下站好并持续

10秒钟

 

2能站好3秒钟

 

1无法保持闭眼3秒钟,但可站稳

1需要帮忙以避免跌倒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7.双脚并拢并维持站姿不扶。

 

指令:

请将双脚并拢,不扶任何东西站好

4能独自并拢双脚,安全地站一分钟

 

3在监督下能独自并拢双脚,站一分钟

 

2

能独自并拢双脚但无法维持

30

秒钟

1

需协助始能并拢双脚但可站

15

秒钟

0

需协助始能并拢双脚且无法维持

15秒钟

8.站姿手前伸。

指令:

抬起手臂至

90度,将手臂与手指伸直并尽量往前伸。

(受试者手臂抬至90度时,施测者将标尺置于受试者手指末端。

当受试者手臂往前伸展时,手指不可触碰标尺。

记录受试者往前伸展之最远距离。

能的话请受试者使用双臂,以避免受试者转动身体。

4

能自信地往前伸展

25公分以上

3

能安全地往前伸展

12公分以上

2

能安全地往前伸展

5公分以上

1需在监督下始能往前伸展

1伸展时失去平衡或需外力支持

9.由站姿捡起地上的东西。

指令:

捡起置于脚前的鞋子或拖鞋。

4能安全轻易地捡起拖鞋

3需在监督下才能捡起拖鞋

2

无法捡起拖鞋,但可弯腰几乎可以碰到拖鞋

(2.5-5cm左右),且可自己保

持平衡

1

无法捡起拖鞋且在尝试时需要监督

1无法尝试或需协助以免失去平衡或跌倒

10.站着转头向后看。

指令:

把头转向你的左边,往你的正后方看。

然后向右边重复一次。

测试者可在受试者正后方举起一物供其注视,以鼓励其转头的动作更流畅。

4能够往两侧向后看并且重心转移的很好

3只能往一侧回头向后看,往另一侧看时重心转移得较少

2只能转头至侧面但能维持平衡

1转头时需要监督

1需要扶持以防止失去平衡或跌倒

11.转圈走360度。

指令:

转一圈走360度。

停下来。

换另一个方向再转一圈走360度。

4

每侧皆能够在4秒内安全地转

360度

3

在4秒内只能安全地往一侧转

360度

2

能够安全地转360度但非常缓慢

1

转圈时需要密切地监督或口头提醒

0

转圈时需要协助

12.于站姿两脚交替踩放在阶梯或凳子上。

指令:

两脚交替放在阶梯或凳子

上,继续直到两脚都踏到阶梯或凳子四次为止。

4

能够独自且安全地站立,并在

20秒内完成八步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3能够独自站立,但需超过20秒始能完成八步

2可在监督下完成四步而不需要协助

1在稍微协助下能够完成两步以上

1需要协助以防止跌倒或无法尝试

13.两脚前后站。

指令:

(向受试者示范)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的正前方。

假如您觉得无法将一脚放在另一脚正前方,试着把一脚尽量往前踏,让你的

前脚跟超过后脚脚趾。

(步伐长度如果超过另一只脚的长度而且步宽接近受

试者的正常步宽,就记为3

分。

4能够独自把一脚放在另一脚的正前方并维持

30秒

3

能够独自把一脚放在另一脚前面并维持

30秒

2

能够独自踏出一小步走并维持

30秒

1

踏步时需要帮忙但可维持

15秒

1往前踏或站立时失去平衡

14.单脚站。

指令:

不要扶东西用单脚站,愈久愈好。

4

能够独自把腿抬起超过

10秒以上

3

能够独自把腿抬起并维持

5-10秒

2

能够独自把腿抬起,并维持

3秒或3秒以上

1

能尝试抬腿少于3秒但仍能维持独自站立

1无法尝试或需要协助以防止跌倒

总分/最高分数

/56

 

附表2

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

共三页第

1页

0分

1分

2分

入院

出院

随访

Ⅰ上肢

月日

月日

年月日

坐位或仰卧位

1有无反射活动

(1)肱二头肌

不引起反射活动

能引起反射活动

(2)肱三头肌

同上

同上

2屈肌协同运动

(3)肩上提

完全不能进行

部分完成

无停顿地充分完成

(4)肩后缩

同上

同上

同上

(5)肩外展≥90度

同上

同上

同上

(6)肩外旋

同上

同上

同上

(7)肘屈曲

同上

同上

同上

(8)前臂旋后

同上

同上

同上

3伸肌协同运动

(9)肩内收、内旋

同上

同上

同上

(10)肘伸展

同上

同上

同上

(11)前臂旋前

同上

同上

同上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4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

(12)手触腰椎

没有明显活动

手仅可向后越过髂前

能顺利进行

上棘

(13)肩关节屈曲90

开始时手臂立即外展

在接近规定位置时肩

能顺利充分完成

度,肘关节伸直

或肘关节屈曲

关节外展或肘关节屈

(14)肩0度,肘屈

不能屈肘或前臂不能

肩、肘位正确,基本

顺利完成

90度,前臂旋前、旋

旋前

上能旋前、旋后

5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

(15)肩关节外展90

开始时肘就屈曲,前

可部分完成此动作或

顺利完成

度,肘伸直,前臂旋

臂偏离方向,不能旋

在活动时肘关节屈曲

或前臂不能旋前

(16)肩关节前屈举

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

肩屈曲中途、肘关节

顺利完成

臂过头,肘伸直,前

肩关节发生外展

屈曲、肩关节外展

臂中立位

(17)肩屈曲30度

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

肩、肘位置正确,基

顺利完成

~90度,肘伸直,前

能进行或肩肘位不正

本上能完成旋前旋后

臂旋前旋后

6反射亢进

(18)检查肱二头

至少2~3个反射明显

一个反射明显亢进或

活跃反射≤1个,且

肌、肱三头肌和指屈

亢进

至少二个反射活跃

无反射亢进

肌三种反射

第一页:

第1-18项合计得分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共三页第

2页)

0分

1分

2分

入院

出院

随访

7腕稳定性

月日

月日

年月日

(19)肩0度,肘屈

不能背屈腕关节达

15

可完成腕背屈,但不

施加轻微阻力仍可

90度时,腕背屈

能抗拒阻力

保持腕背屈

(20)肩0度,肘屈

不能随意屈伸

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

能平滑地不停顿地

90度,腕屈伸

主动活动腕关节

进行

8肘伸直,肩前屈

30度时

(21)腕背屈

不能背屈腕关节达

15

可完成腕背屈,但不

施加轻微阻力仍可

能抗拒阻力

保持腕背屈

(22)腕屈伸

不能随意屈伸

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

能平滑地不停顿地

主动活动腕关节

进行

(23)腕环形运动

不能进行

活动费力或不完全

正常完成

9手指

(24)集团屈曲

不能屈曲

能屈曲但不充分

能完全主动屈曲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25)集团伸展

不能伸展

能放松主动屈曲的手

能完全主动伸展

(26)钩状抓握

不能保持要求位置

握力微弱

能够抵抗相当大的

阻力

(27)侧捏

不能进行

能用拇指捏住一张

可牢牢捏住纸

纸,但不能抵抗拉力

(28)对捏(拇食指

完全不能

捏力微弱

能抵抗相当的阻力

可挟住一根铅笔)

(29)圆柱状抓握

同(26)

同(26)

同(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