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4226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docx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向预拌混凝土厂家提出泵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1)水泥:

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级和42.5级低、中水化热、低收缩量、铝酸三钙含量少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不采用早强、高强、高细度水泥。

水泥进场要有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后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取样复验。

水泥的品种、级别和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的规定。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2)石子:

石子最大粒径与输送管的管径之比:

对碎石不大于1:

3,对卵石不大于1:

2.5。

石子应级配良好,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其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要求,进场后取样复验合格。

(3)砂:

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砂的细度模数为2.3~3.2,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小于15%。

砂的品种和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要求,进场后取样复验合格。

(4)水:

采用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的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5)掺合料:

选用Ⅱ级以上粉煤灰或磨细矿渣作为混凝土中掺合料,以降低水泥用量。

掺合料要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和法定检测单位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进场后应取样复验合格。

掺合料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程》等的规定,其掺量要通过试验确定。

(6)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根据实际工程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选用缓凝型、微膨胀外加剂,以延缓水泥早期放热速度。

外加剂有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后取样复验合格。

有害物含量检测报告由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部门出具。

并检验外加剂匀质性与水泥的适应性。

(7)根据天津市《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的要求,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属于Ⅱ、Ⅲ类工程,其水泥、外加剂、掺合料必须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碱含量检验报告,砂、石必须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集料活性检测报告。

混凝土中的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满足《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的要求。

(8)混凝土中各材料掺量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经过试验确定,一般胶凝材料不宜少于300kg/m3,砂率控制在30%~45%,掺合料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30%。

(9)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要求,砂、石、水泥、商品混凝土应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并符合设计要求和上述规范的规定。

(10)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的规定。

2、机具设备

(1)泵送设备:

车载泵、汽车泵、泵管、混凝土搅拌车等。

设备数量根据混凝土布料距离、浇筑量确定,以大体积混凝土不出现施工冷缝为前提。

(2)其他机具:

插入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铁锹、木抹子、铁抹子、可移动配电箱及电缆、碘钨灯、对讲机、长标尺杆、小线、2m刮杠等。

3、作业条件

(1)场地要求:

施工现场要有合理布置车载泵的安放位置,场地平整、坚实。

且有足够的场地保证混凝土搅拌车的供料、调车的方便。

(2)浇筑混凝土部位的钢筋、模板、预埋件及管线已安装就位并通过验收,办完隐、预检验手续。

浇灌申请书已经批准。

(3)浇筑混凝土用架子或马道已搭设完毕并通过验收。

(4)预拌混凝土厂家已联系好,输送泵及管道已安装加固就位,各种机具试运转正常。

(5)已对现场进行规划并编制交通导流方案。

必要时与城市交管部门联系,浇筑混凝土期间,对有关道路社会车辆协助进行交通疏导。

4、技术准备

(1)与预拌混凝土供应商签订合同,在合同内明确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坍落度、初凝时间、供灰速度等技术要求。

炎热季节施工时,还应要求出机温度。

(2)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有关配合比应通过试验室验证),施工方案要有热工计算并经过审批。

底板厚度较大,征得设计人员同意后可采取分次浇筑的施工方法;也可在征求有关方面同意后,采用60d龄期混凝土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评定依据。

(3)对预拌混凝土厂家及施工有关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中应包括混凝土每小时供应数量、缓凝时间、泵送速度、分层分块浇筑示意图及分块厚度、泵车布局、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车行走路线图等内容,明确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及混凝土养护试块留置的具体要求。

(4)标养室各项机具设备、记录台账配备齐全。

对试验设备进行调试、验收。

编制试验计划并经过审批。

提前准备混凝土入场登记表、坍落度检测表、混凝土测温表、绘制混凝土养护期测温孔平面布置图。

现场设置百页箱,测定大气温度。

(5)进行测量放线,测出浇筑部位结构标高控制点,并标示在相应位置,用以控制浇筑高度。

二、工艺流程

砼搅拌→砼运输→砼浇筑与振捣(砼试块制作)→砼养护

三、操作方法

1、混凝土搅拌

(1)混凝土搅拌必须在设施完善、管理严格、具备相应资质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进行。

项目经理部在混凝土供应期间应设专人驻站监督。

检查复合混凝土中各项材料掺量。

(2)混凝土出机应测定坍落度、出机温度,若不符合要求时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调整。

2、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出机后应及时组织混凝土搅拌车运至施工现场,且应保证连续供应。

(2)混凝土搅拌车运送过程中保持简体慢速转动;卸料时,筒体应加快运转20~30s后方可卸料。

(3)布料时不得在同一处连续布料,要在2~3m范围内水平移动布料。

3、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1)混凝土入场后应及时检测其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退回或由搅拌站进行二次搅拌。

现场对每车混凝土的出站时间、入场时间、开始浇筑及持续时间等各时间段进行登记。

超出要求时间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2)混凝土应分层分块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

分层方法可采用斜向分层或阶梯状分层两种方式,分块大小及分层厚度以供灰速度以及混凝土各浇筑块、浇筑层均不出现施工冷缝为原则。

但最大分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有效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一般不大于500mm)。

(3)混凝土浇筑时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m,若超过2m时,应采取加长软管和串筒方法。

在泵送过程中料斗内应有足够的混凝土,以免吸入空气产生堵塞。

(4)混凝土振捣宜采用50型振捣棒,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

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mm左右,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每一插点振捣时间宜为20~30s,视其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气泡、表面泛浆为准。

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排列,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400~500mm)。

振捣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管件。

(5)混凝土浇筑后表面用刮杠刮平,泌水应及时排除。

(6)混凝土浇筑避开雨天施工,若突遇降雨应用塑料薄膜及时覆盖进行保护。

(7)采用电子测温仪测温,提前埋设测温导线,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将测温薄壁钢管埋在指定位置(也可在浇筑前将测温管绑在钢筋上提前埋设)作为预留测温孔,测温孔根据测温平面布置图埋设,并进行编号。

每个测温孔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厚度埋设不少于3根,间距各为l00mm呈三角形布置的一组测温管,分别用于测量结构表面、内部核心区以及底部温度。

测温孔上端堵实,测温孔布置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其数量以平面布局间距6m为宜。

4、混凝土表面压实:

混凝土浇筑完毕、表面泌水已处理,经刮杠刮平后用木抹搓平,二次振捣用平板振捣器或振捣棒滚动振捣,表面用木抹压实。

当混凝土表面用手按有明显印痕但下沉量不大时即可进行二次搓毛压实。

二次抹压时不可在混凝土表面洒水进行,而应将混凝土内部浆液挤压出来,用于表面混凝土湿润抹压。

5、施工缝、后浇带施工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除预留后浇带外,尽可能不设施工缝,遇有特殊情况必须设施工缝时应按后浇缝处理。

(2)施工缝、后浇带均宜用钢板网或钢丝网支挡,支模时,对先浇混凝土凿毛清洗。

后浇带、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杂物并进行湿润,并刷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施工缝、后浇带新旧混凝土接茬部位宜采用设置企口的防水措施。

(4)后浇带部位混凝土的膨胀率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宜限制膨胀率为0.035%~0.045%,应高于底板混凝土膨胀率0.02%以上或依据设计或产品说明书确定。

6、混凝土养护

(1)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表面二次压实后进行。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可采用混凝土表面蓄水或覆盖塑料薄膜后再覆盖阻燃草帘的保湿保温养护方法,或内部用循环水降温的办法。

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

草帘的厚度以及保温时间根据热工计算以及现场测温记录确定。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d。

(2)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期应加强测温。

前3d每2h测一次,4~7d每4h测一次,后一周每6h测一次,每次测温均做好记录。

测温指标包括:

混凝土入模温度、大气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等。

混凝土降温速度根据工程情况控制在1~3℃/d范围内。

(3)撤除保温层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

7、试块制作: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除按不超过100m3同配比混凝土取标准养护试块不少于一组外,还应留置一定组数抗渗试块及同条件养护试块。

现场混凝土试块留置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

四、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技术措施

1、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

(1)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

(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3)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砂石含泥量,掺加粉煤灰等掺和料或掺加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4)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5)在拌合混凝土时,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2、降低混凝土温度差

(1)选择比较时宜的气温浇筑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的天气浇筑,夏季可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搅拌混凝土,可对骨料喷冷水雾或冷气进行预冷,或对骨料进行覆盖或设置遮阳装置避免日光直晒,运输工具如具备条件也应搭设避阳设施,以降低混凝土伴和物的入模温度。

(2)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钙等。

(3)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内的通风,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

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1)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降低温度应力,夏季应注意避免暴晒,注意保湿,冬期应采取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2)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3)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是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温度不致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伴和物堆积过大高差,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4)采取分层、分块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合理设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缝,或在适当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

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五、季节施工

施工时,搅拌站要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

六、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棍凝土强度的试件,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连续浇筑,并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3)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并留置混凝土抗渗强度试块,抗渗混凝土试件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取样不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

(4)现浇结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严重缺陷的划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规定执行。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2、一般项目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且应根据现场实际测温情况确定。

当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时,其敞露的全部表面要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2)混凝土掺用矿物掺合料等要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有关规定,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出厂合格证、进场复验报告。

(3)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

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

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4)混凝土拌制用水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

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

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5)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要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能满足设计配合比要求。

开始生产时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检验方法:

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6)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一般缺陷的划分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7)留置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块,留置及检验方法参见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D的规定。

3、其他要求

(1)控制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不大于25℃。

(2)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不超过35℃。

混凝土应缓慢降温,按方案控制降温速度。

(3)大体积混凝土拆除保温时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

当超过20℃时继续采取覆盖措施。

(4)已浇筑混凝土表面泌水应及时清理。

(5)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表面密实,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结构表面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且不得贯通。

七、成品保护

1、要保证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位置准确,振捣混凝土时禁止碰撞以免移位。

2、浇筑混凝土前将预留插筋用编织布等包裹封闭,避免被混凝土泥浆污染。

3、混凝土不慎被污染的部位应在其凝结前清理干净。

4、已浇筑混凝土表面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其表面进行安装模板、支架及其他重物。

5、浇筑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养护时,操作人员应站在木板或脚手板上进行,避免踩踏混凝土面。

八、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温度裂缝:

施工方案应有混凝土温升和应力计算及控制措施,从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浇筑方法、养护等环节严格执行方案,提高混凝土抗裂性,尽量降低混凝土绝对温升,控制温差和降温速率。

2、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

在混凝土表面找平、压实后,将其表面产生的泌水及时排出,进行二次压实,及时覆盖防止暴晒、风吹造成表层失水

3、混凝土产生施工冷缝:

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合理分层分块浇筑,适当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

施工过程中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及时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且使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

4、混凝土内部裂缝:

施工方案考虑外部约束力,并应使混凝土龄期的抗拉强度大于约束力。

5、其他质量问题和预防措施根据施工部位参见相关施工工艺标准。

九、质量记录

1、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钢筋工程、水电预埋管、防雷保护接地、施工缝等。

2、预验收工程检查记录:

模板工程、标高(位置)控制线(点)、穿过结构的线缆或管件套管等。

3、混凝土测温记录

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附测温点布置图,t表示大气温度,一个测点由三根测温仪组成。

4、混凝土坍落度检查记录。

5、混凝土原材料:

(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及

复试报告(由预拌混凝土供应商留存,保证可追溯)。

6、混凝土配合比的申请单及混凝土开盘鉴定(搅拌站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单(施工现场填写)。

7、混凝土试块制作记录(混凝土抗压、抗渗强度试验)。

8、混凝土冬季施工相关记录。

9、混凝土施工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十、安全、环保措施

1、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使用前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严禁设备带故障运转。

2、振捣混凝土时必须两人配合,一人操作振捣棒,一人拉线及移动振捣器,且两人均必须戴绝缘手套。

3、采用泵输送混凝土时,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要严密,固定牢固。

4、混凝土浇筑时要有专人进行指挥吊斗或泵管的端部下料,以免伤人。

5、夜间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有足够的照明。

6、混凝土输送泵处应搭设棚架并进行封闭围挡,降低噪音扰民。

混凝土搅拌车出场前应彻底清洗,避免对场外环境造成污染。

7、混凝土内掺加的外加剂应对其中有害离子进行控制,含量超过标准的不得使用。

保温材料禁止使用矿棉被等对环境、人体有害的材料。

8、现场强噪声机具尽可能避开夜间施工,如必须夜间施工时,采取措施降低噪音。

现场设置的混凝土输送泵,搭设隔音棚。

9、现场设立排水沟和沉淀池。

污水需经沉淀后排人市政管网,并经常清淘池内沉淀物。

10、施工现场剩余的混凝土要及时清理,放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11、施工现场道路硬化路面,配备洒水设备,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