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市中小学业务校长主任知识竞赛题库1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52688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讷河市中小学业务校长主任知识竞赛题库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讷河市中小学业务校长主任知识竞赛题库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讷河市中小学业务校长主任知识竞赛题库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讷河市中小学业务校长主任知识竞赛题库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讷河市中小学业务校长主任知识竞赛题库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讷河市中小学业务校长主任知识竞赛题库12.docx

《讷河市中小学业务校长主任知识竞赛题库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讷河市中小学业务校长主任知识竞赛题库12.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讷河市中小学业务校长主任知识竞赛题库12.docx

讷河市中小学业务校长主任知识竞赛题库12

2019年讷河市中小学业务校长、业务主任“大比武”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校本教研的特点:

(以校为本)、(自主研究)、(行动研究)、(多方支持)。

2、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3、当前中小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主要指向(教)、(研)、(训)、(评)四个方面。

4、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

6、信息化时代教师新角色的内涵是指教师应是学习(促进者)、信息(咨询者)、课程(开发者)、学术(指导者)、问题(解决者)。

7、“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其内涵可以概括为:

一个(中心)、两大(主题)、三条(原则)、四步(流程)、五个(改变)。

8、“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一个中心是指:

(让学习成为学生喜欢的事情)。

9、“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两大主题是指:

(自主)和(互助)。

10、“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三条原则是指:

教学方式上“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做到“三讲三不讲”;流程设计努力“删去(无效环节)、减少(无效劳动)”;作业设计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

11、教学“三讲”是指:

讲易混、易错、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

12、教学“三不讲”是指:

(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13、作业“三布置”是指:

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发现规律方法的,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究的作业。

14、作业“三不布置”是指:

不布置(重复性的)、(惩罚性的)、(超负荷的)作业。

15、“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四步流程是指:

(创设情境)、认定目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讨论、质疑深化;总结提升、反馈矫正。

16、“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五个改变是指:

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学)”为主;变学生“(听)”为主,为学生“(说和做)”为主;变学生的“(个体封闭)”学习,为(互动交流开放)学习;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教师“(主宰)”为课堂“(主导)”;变师生的(厌教厌学)为(乐教乐学)。

17、“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概括起来就是改变(课堂)结构,调整(教学)关系,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双落实。

18、“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19、“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

20、六大素养既涵盖了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又体现了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要”这一重要特征。

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十八)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

21、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22、《学记》中“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3、《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24、《学记》中“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

(孔子)。

2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2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28、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29、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

30、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二、单选题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B)。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共鸣

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B)。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3、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B、斯腾伯格C、杜威 D、赫尔巴特

5、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D.加涅

6、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

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7、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8、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9、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10、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1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12、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D、全面化

13、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A)

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教学做合一D、生活即理论

14、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A)

A、培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C、培养全面发展的人D、培养创造性人才与创造新型人才

15、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C)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A、因材施教B、实践与思考C、民主化D、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16、(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17、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B)

A、建构主义理论B、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C、多元智能理论

18、所谓“自我反思”是指(C)

A、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B、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C、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19、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A)

A、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B、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C、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20、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A)等教学方法。

A、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B、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C、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1、(A)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A、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让学生掌握知识D、让学生提高能力

22、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B)

A、理解、记忆、协作、交流B、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C、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23、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

A、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C、共同讨论D、课堂活动

24、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

A、教科书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5、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

A、服从B、尊重C、赞赏D、引导

26、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A)

A、针对性B、逻辑性C、知识性D、创造性

27、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B)

A、教材就是教科书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

C、教材就是课程D、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

28、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B)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

B、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

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

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2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30、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B)

A、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

C、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

31、jiao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D)

A、教师完成教学任务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

C、让学生学会知识D、师生的交往互动

3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D)

A、问题性B、开放性C、过程性D、综合性

33、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C)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教育法D、实践锻炼教育法

35、古汉语形容“多”或“少”时常用“三”字表示,表示“少”的意义的成语是(C)

A、三心二意B、三令五申C、三言两语D、三番五次

36、“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B)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7、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A)意义更大。

A.班主任B.科任教师C.校长D.教研组长

38、(B)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B.关注每一位学生

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D.信任学生

39、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D)的圣殿。

A.情感体验B.师生交流C.学生成才D.人性养育

40、(A)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A.民主平等B.关心学生C.以人为本D.鼓励学生

41、“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体现出(A)的发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B、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D、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

42、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B)。

A、单一性B、多元性C、动态性D、个体性

4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C)。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44、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A)。

A、人文积淀B、人文情怀C、审美情趣D、理性思维

45、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B)。

A、人文积淀B、人文情怀C、审美情趣D、理性思维

46、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C)。

A、人文积淀B、人文情怀C、审美情趣D、理性思维

47、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48、批判质疑:

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D)。

A、人文积淀B、人文情怀C、审美情趣D、理性思维

49、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A)。

A、勇于探究B、乐学善学C、勤于反思D、信息意识

50、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B)。

A、勇于探究B、乐学善学C、勤于反思D、信息意识

51、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C)。

A、勇于探究B、乐学善学C、勤于反思D、信息意识

52、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D)。

A、勇于探究B、乐学善学C、勤于反思D、信息意识

53、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A)。

A、珍爱生命B、健全人格C、自我管理D、社会责任

54、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B)。

A、珍爱生命B、健全人格C、自我管理D、社会责任

55、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C)。

A、珍爱生命B、健全人格C、自我管理D、社会责任

56、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D)。

A、珍爱生命B、健全人格C、自我管理D、社会责任

57、国家认同:

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A)。

A、国家认同B、国际理解C、劳动意识D、问题解决

58、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B)。

A、国家认同B、国际理解C、劳动意识D、问题解决

59、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C)。

A、国家认同B、国际理解C、劳动意识D、问题解决

60、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D)。

A、国家认同B、国际理解C、劳动意识D、问题解决

61、技术运用:

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以上论述的是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中的(A)。

A、技术运用B、信息意识C、劳动意识D、问题解决

62、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B)

A、讲授法B、发现法C、演示法D、参观法

63、教语文的刘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经常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自己体会作用的思想感情。

对于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B、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C、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D、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

64、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

A、《学记》B、《孟子》C、《论语》D、《中庸》

65、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

这表明教育具有(D)。

A、时代性B、依附性C、独立性D、永恒性

66、教育的本质特点是(C)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的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

67、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A)。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

68、学生课前预习,带着有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理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

这种注意方式属于(A)。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D、有意后注意

69、“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哪种学习理论?

(A)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

70、某学生在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D)。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计划策略D、精加工策略

三、多选题

1、教师是学习的(A\B\C)。

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主体者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B\C\D)

A、创新B、阅读C、合作D、行动研究

3、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是(A\B\D)

A、学生是发展的人B、学生是独特的人

C、学生是自由的人D、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4、下列属于课程改革提出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有(A\B\C)

A.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

B.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C.信息化课程资源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A\B)

A.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B.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C.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

6、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任务有(A\B\C)

A.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B.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C.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7、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逐步实现(A\B\C)

A.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

B.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C.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8、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A\B\D)

A、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B、研究教材C、研究学生特点

D、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9、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的努力方向是(A\C\D)

A、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B、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C、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 D、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10、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所需要(A\B\C\D)素养。

A、信息意识B、信息修养C、信息能力D、信息创造

11、下列关于课题研究如何进行选题说法正确的是(A\B\C)

A、选题必须有价值和意义B、选题内容必须新颖独创,具有科学性

C、选题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行性

12、校本教研制度构成要素(A\B\C)

A、有明确的目的指向B、有清晰的内容要求C、有可行的措施保障。

13、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A\B\C\D)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4、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

(A\B\C)

A、坚持科学性B、注重时代性C、强化民族性

15、下列属于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的有(A\B\C\D)

A、人文积淀B、人文情怀C、审美情趣D、理性思维

16、下列属于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的有(A\B\C\D)

A、批判质疑B、勇于探究C、乐于善学D、勤于反思

17、下列属于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的有(A\B\C\D)

A、信息意识B、珍爱生命C、健全人格D、自我管理

18、下列属于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的有(A\B\C\D)

A、社会责任B、国家认同C、国际理解D、劳动意识

19、下列属于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的有(A\B\C\D)

A、问题解决B、技术运用C、审美情趣D、理性思维

20、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主要任务是(A\B\C)

A、继续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实现三个方面普及应用。

B、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两个方面水平提高。

C、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21、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三通”指的是(A\B\C)

A、宽带网络校校通B、优质资源班班通

C、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D、学科融合科科通

22、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两平台”指的是(A\B)

A、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B、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C、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D、教育教学公共服务平台

23、下列属于“四书”的有(A\B\C\D)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

24、下列属于“五经”的有(A\B\C\D\E)

A、诗B、书C、礼D、易E、春秋

25、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主要有(A\B\C)

A、遗传B、环境C、教育D、学校

26、美育的任务包括(A\B\C)

A、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