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全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51783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全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全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全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全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全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全解.docx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全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全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全解.docx

7临床麻醉监测技术全解

临床麻醉监测技术

麻醉监测能及时了解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和重要脏器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现及防止并发症和意外,提高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

麻醉和术中常规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及无创脉率-血氧饱和度(SpO2),大手术和重危病人用有创血压(IBP)及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气管内全身麻醉应该使用呼气末CO2(PETCO2)监测。

小儿麻醉大手术应有体温监测。

1.呼吸功能监测

1.1呼吸运动与呼吸音

1.1.1呼吸运动包括呼吸运动形式、幅度、吸/呼比值、节律与频率。

正常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大于每分钟25-30次,提示有呼吸功能不全,常见于脓毒血症、ARDS和肺梗死,呼吸频率减慢多见于颅内高压和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

上呼吸道梗阻时出现三凹症状和吸气时间延长,下呼吸道梗阻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

1.1.2呼吸音气管狭窄出现管样喘鸣音,小气道梗阻时有喘息声,肺水肿、肺炎可闻及湿啰音,气管导管插入过深、肺不张、气胸和胸腔积液时患侧呼吸音降低或消失。

1.2潮气量(VT)和每分钟通气量(VE)

可用呼吸容量表(spirometer)和麻醉机上通气量表(volumeter)测定。

正常值:

成人潮气量(VT)350-500ml,每分钟通气量(VE)5000-8000ml。

机械通气时应监测呼出气量。

1.3气道压力(Paw)

气道压力与潮气量、吸气流速、呼吸道阻力和肺顺应性有关,潮气量和吸气流速稳定时,气道压力直接反映呼吸道阻力和肺顺应性,在机械通气时,吸气时的气道内压峰值成人为1.18-1.47kPa(12-15cmH2O),儿童约为0.98-1.18kPa(10-12cmH2O),增加潮气量和吸气流速,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均可使平均气道压力升高。

气道压降低或等于零时,指示呼吸回路漏气或气管导管接头脱落。

1.4无创脉率-血氧饱和度(Sp02)

1.4.1适应证

1.4.1.1全身麻醉。

1.4.1.2高位硬膜外阻滞。

1.4.1.3老年和重危病人手术麻醉。

1.4.1.4小儿麻醉。

1.4.1.5机械通气和呼吸衰竭的治疗。

1.4.2方法

1.4.2.1开启无创脉率-血氧饱和度仪开关,电源中断时可用蓄电池。

1.4.2.2一般用手指探头,光源对准指甲,小儿可放在拇指上,也可用小儿探头,围绕手指、足趾或掌背、足背。

1.4.3临床意义

1.4.3.1同时显示脉率和Sp02,吸空气时Sp02正常值成人为96%-97%,新生儿91%-92%。

1.4.3.2早期发现低氧血症(Sp02小于95%)及时纠正和避免严重缺氧。

1.4.3.3指容积脉搏振幅与温度、外周血管阻力及血压高低有关,发热、外周血管阻力低及血压正常则波幅高,低温及寒冷、外周血管收缩,搏动差,则波幅低,甚至消失。

1.4.4注意事项

1.4.4.1探头安放位置正确,导线用胶布固定。

1.4.4.2血管收缩时,若在指根用1%普鲁卡因封闭,使血管扩张,则可测得Sp02。

1.4.4.3涂指甲油后测不到。

1.4.4.4低温、低血压时也不易测到Sp02。

1.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1.5.1适应证

1.5.1.1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1.5.1.2机械通气。

1.5.1.3重危病人及心肺复苏病人。

1.5.2方法

1.5.2.1传感器置于气管导管接头近侧或用鼻导管放在两侧鼻腔。

1.5.2.2开机并等仪器自动调零后,即可连续监测每次呼出气的PETCO2及波形变化。

1.5.3临床意义

1.5.3.1监测通气功能。

1.5.3.2维持正常通气。

1.5.3.3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

1.5.3.4及时发现故障。

1.5.3.5调节呼吸参数和指导撤离呼吸器。

1.5.3.6监测体内CO2产量的变化。

1.5.3.7了解肺泡死腔量及肺血流量的变化。

1.5.3.8监测循环功能。

1.5.3.9CO2波形变化:

如气管导管插入或滑入食管及接头脱落则波形消失,严重低氧血症波幅降低,呼吸心跳停止波形消失。

1.5.4注意事项

1.5.4.1CO2监测应定期使用标准浓度气体校正,使用前通大气,使基线位于零点。

1.5.4.2呼吸气体采样器,置于气管导管接口处,越近气管导管越好,小儿可将采样管置于气管导管尖端,采样管内不可有水汽。

1.5.4.3贮水罐内的水应及时清除。

1.5.4.4死腔通气增加、肺梗死、休克和心衰等循环功能变化时PETCO2明显低于PaCO2。

2.心电图监测

2.1适应证

2.1.1主要用于各类心脏疾病,如急慢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病窦综合征、Q-T间期延长综合征、心肌病、慢性疾患、已知心律失常和严重电解质紊乱者。

2.1.2术中常规监测目的在于发现和防治心律失常和心跳骤停,了解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和起搏器功能。

2.2.2、常用导联

2.2.1肢体Ⅱ导联,P波显示清晰,对心律失常及心跳骤停的监测较为合适。

2.2.2胸前V5或改良CM5导联(作用电极置于V5,无关电极放在胸骨柄上或右锁骨下方)。

对诊断缺血性心脏病,观察S-T段变化较好。

2.3注意事项

2.3.1选择具有特殊抗干扰性能的仪器。

2.3.2接好地线。

2.3.3检查导联线断线及焊点虚接等原因造成干扰。

2.3.4选用银/氯化银电极,用乙醇溶液擦净皮肤,涂电极膏,使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

3.血压监测

3.1适应证

无创血压监测适用于各类手术。

有创血压监测适用于;

3.1.1心血管及其他复杂手术。

3.1.2重危及休克病人。

3.1.3低温及控制性降压。

3.2方法

3.2.1无创血压监测(NIBP)

3.2.1.1表式或汞柱血压计:

袖带宽度以测定部位肢体周径的40%为宜。

袖带放气速度过快,测定值偏低,通常以每秒下降0.3-0.4kPa(2-3mmHg)为宜,测定值较准确。

3.2.1.2自动血压监测仪:

一般5-10min监测1次,全麻诱导时可2min监测1次,需要时立即手动加测1次。

严重低血压时所测值不准确,收缩压小于8kPa(60mmHg)不易测到。

注意袖带包裹太松,可致血压值偏低,外来因素如压迫袖带等可致血压偏高或不准确,可疑时必须注意检查。

3.2.2创伤性血压监测(IBP)用20G套管针插入桡、肱或足背动脉,或18G导管插入股动脉,连续测压。

测压装置包括压力换能器、延长管、三通开关,冲洗防凝装置(生理盐水500ml+肝素20mg)及心电压力监测仪。

3.2.3测压时应注意

3.2.3.1压力换能器置于第4肋间腋中线。

3.2.3.2先通大气调零。

3.2.3.3准确定标。

3.2.3.4保持测压导管通畅(每10-15min冲洗1次)。

3.3临床意义

3.3.1血压正常值成人12-17.3/8-12kPa(60-90mmHg),40岁以下应低于18.7/12kPa(140/90mmHg),大于40岁,每增加10岁,收缩压可增高1.3kPa(10mmHg),舒张压不变。

成人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约高2.7-5.3kPa(20-40mmHg)。

左右肢体相差1.3kPa(10mmHg)。

小儿正常血压(mmHg)=年龄×2+80,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或3/5。

3.3.2收缩压(SBP)小于9.3kPa(70mmHg),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足;小于6.7kPa(50mmHg),则心肌严重缺血、缺氧,易发生心跳停止。

3.3.3舒张压(DBP)与冠状血流灌注有关,冠状动脉灌注压(CPP)=DBP-肺毛细管楔压(PCWP)。

3.3.4平均动脉压(MAP)6.7-20kPa(50-150mmHg)范围内血管保持自动调节作用,颅内灌注压(CPP)=MAP-颅内压(ICP)。

3.3.5压力波形分析可分为正常陡直波,不规则波见于心律失常,钝圆波和低平波见于休克和心功能不全,高尖波见于高血压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中心静脉压监测

4.1适应证

4.1.1各类重症休克。

4.1.2脱水、血容量不足。

4.1.3心力衰竭和低排出量综合征。

4.1.4心血管及其他复杂手术。

4.1.5大量输液和换血疗法。

4.2方法

将导管插入中心静脉,穿刺静脉以颈内静脉为主,其他如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上腔静脉测CVP较准确,较多选用右颈内静脉穿针插管。

操作时应注意:

①常取中间径路。

②头低位30°。

③针尖不可超过锁骨。

④一般深度2.5-3.0cm。

⑤回抽血通畅。

⑥放入导引钢丝或导管时无阻力。

⑦注意防止空气栓塞和穿破胸膜(气胸)等并发症。

4.3测压要求

4.3.1病人平卧位。

4.3.2水柱的零点在右心房水平(相当于第4肋间腋中线),此后病人体位如有变动,随时调节零点。

4.3.3测压通道应保持通畅。

4.3.4若呼吸影响水柱液面时,以呼气末的读数为准。

4.4临床意义

4.4.1正常值为0.6-1.2kPa(6-12cmH2O)。

4.4.2CVP为0-0.5kPa(0-5cmH2O),表示循环血量不足,大于1.5kPa(15cmH2O),可能为心功能不全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填塞、外周血管收缩或输血输液过多等原因所致。

4.4.3麻醉前测对照值,观察CVP动态变化,指导输血、补液和心血管用药。

5.血气分析

5.1适应证

5.1.1重危病人需要严密观察氧合及酸碱情况,并指导治疗。

5.1.2指导机械通气病人呼吸参数的调节、判断呼吸功能和决定呼吸器的撤离。

5.2采血途径及方法

5.2.1肝素抗凝取2ml注射器,吸取肝素625u,完全湿润注射器内壁后,将多余肝素排出,残留于针头中的少量肝素足以抗凝(每毫升血含肝素不得超过625u,过多使pH下降)。

5.2.2排空注射器及针头内所有气泡。

5.2.3一般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了解氧合和通气情况时,必须取动脉血(桡动脉、股动脉或足背动脉)。

若取动脉血有困难,且只需部分了解代谢性酸碱指标,可取静脉血。

若需计算Qs/Qt或心排血量、氧供、氧摄取等情况,则需同时取动脉血及混合静脉血(经漂浮导管取肺动脉血)。

5.2.4动脉取血①严格消毒皮肤。

②左手示指及中指置于动脉上下端,摸清血管搏动,在两手指间垂直穿刺,或和皮肤呈45°逆血流方向穿刺。

刺入动脉后,让动脉血自动进入注射器。

③拔针后压迫动脉5min,谨防局部血肿。

④静脉取血用带注射器针穿刺手臂静脉,不能用止血带,需缓缓抽吸。

⑤动、静脉血标本中若有少许气泡混入,拨出针头后即轻弹注射器,排出所有气泡,切忌倒抽空气入注射器。

⑥立即用橡皮或软木塞封闭针头,以隔绝空气。

5.3血液标本的保护

5.3.1取血后,将注射器轻轻转动,使抗凝剂和血液混匀。

5.3.2血标本在注射器内继续耗氧并产生二氧化碳,故要求取血后马上送检。

5.3.3夏天气温较高,远距离传送标本,应使用冰盒,使标本保持在4℃以下。

5.3.4若标本需保存较长时间或等待标本一次送验者,应将全部标本置于4℃以下保存。

5.4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5.4.1酸碱度(pH)正常动脉血为7.35-7.45(平均7.40),静脉血低于动脉血0.05,若pH小于6.8或pH大于7.8对生命有严重威胁。

5.4.2二氧化碳分压(PCO2)是指物理溶解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压力,是反映呼吸性酸碱状态的指标,正常动脉血为4.7-6.0kPa(35-45mmHg),静脉血比动脉血高0.7-0.9kPa(6-7mmHg),PCO2对早期呼吸衰竭的诊断价值较大。

5.4.3缓冲碱(BB)指全血内所有缓冲系的阴离子浓度的总和,正常值为45-5Ommol/L,BB反映机体对酸碱紊乱时的缓冲能力。

5.4.4标准碳酸氢盐(SB)为37℃,纠正到5.3kkPa(40mmHg)时测得该全血中的HCO

的浓度。

正常值为22-27mmol/L。

5.4.5实际碳酸氢盐(AB)为全血中的HCO

的实际含量,受呼吸、代谢双重影响,正常值为22-27mmol/L。

5.4.6剩余碱(BE)指37℃时氧合全血的分压为5.3kPa(40mmHg)的二氧化碳平衡,将全血的pH滴定到7.40所需用的酸或碱的量。

BE是一个反映代谢性酸碱状态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为±3mmol/L。

5.4.7氧分压(PO2)表示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分压。

正常Pa02为10.5-14.6kPa(80-110mmHg),PVO2为5.3kPa(40mmHg)。

对早期缺氧诊断有重要意义。

5.4.8动脉血氧饱和度(CaO2)为血红蛋白被氧饱和的程度。

正常值:

动脉血大于95%,静脉血64%-88%。

5.4.9动脉血氧含量(CaO2)为血液实际结合的02量。

正常值为动脉150-230ml/L,静脉110-180ml/L。

5.4.10二氧化碳总量(TCO2)指血浆中HCO

、H2CO3和氨基酸中CO2的总和,受呼吸、代谢双重因素的影响。

正常值为24-32mmol/L。

6.肌松弛药作用监测

6.1适应证

6.1.1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

6.1.2严重肺部疾患。

6.1.3全身情况较差的重危病人。

6.1.4严重心脏病人。

6.1.5神经肌肉疾病。

6.1.6极度肥胖病人。

6.1.7恢复室内病人麻醉尚未清醒者。

6.2方法

6.2.1常用神经刺激器的主要刺激方式有:

6.2.1.1单次颤搐(twitch)。

6.2.1.24个成串(TOF)。

6.2.1.3强直刺激(tetanus)。

6.2.1.4双重冲击刺激(DBS)。

6.2.2安放电极距近端腕部横纹1cm尺侧屈腕肌桡侧、近端电极置于远端电极近侧2-3cm处。

6.2.3对腕部尺神经进行超强刺激,产生拇指内收和其余四指屈曲,凭感觉或肉眼估计肌松程度。

6.3临床意义

6.3.1颤搐高度与肌松程度的关系100%为无肌松现象,50%为轻度肌松,VT与VC减少;40%为轻度肌松,可施行不需充分肌松的手术;25%为中度肌松,可施行腹部手术;5%为下颌松弛,可行气管插管;0:

横膈无活动,呼吸停止。

6.3.2强直刺激后如不出现衰减,说明神经肌肉功能己经恢复,强直刺激后计数(PTC)用于判断非去极化肌松药的阻滞深度,共16次,PTC=0表示深度阻滞,适用于手术要求病人不动的脑血管等精细手术。

6.3.3鉴别术后呼吸抑制的原因,指导拮抗剂的应用。

预防因肌松药残余作用而致呼吸功能不全。

6.4注意事项

6.4.1合理选用各种刺激方式,刺激神经要有足够的强度(60mA),以保证最大的肌肉收缩效应。

6.4.2熟悉肌松药监测仪的性能。

6.4.3电极安放部位必须正确,皮肤表面先用乙醇溶液擦净,并可涂电极胶,其结果更为可靠。

6.4.4监测期间,肢体位置固定不变。

6.4.5在使用肌松药前先测定单次颤搐刺激和TOF反应的对照值,以便和用药后恢复期肌松程度比较。

7.全麻药浓度监测

7.1适应证吸入麻醉药的全麻病人,尤其适用于以下情况:

7.1.1低流量吸入麻醉。

7.1.2国产麻醉机的简易蒸发器,使用安氟醚、异氟醚等强效麻醉药。

7.1.3用于麻醉机蒸发器输出浓度的准确测定。

7.2方法

7.2.1测定呼吸气中挥发性麻醉药浓度,常用红外线分析仪。

7.2.2可监测氟烷、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地氟醚和氧化亚氨等吸入全麻药浓度。

7.2.3仪器测定前需预热和调整零点。

7.3临床意义

7.3.1监测吸入气和呼出气中麻醉药浓度,了解每个病人对麻醉药的摄取和分布特征。

增加麻醉安全性。

7.3.2正确估计病人接受的麻醉剂量和反应。

7.3.3安全地将挥发性麻醉药用于低流量重复吸入或无重复吸入装置中。

7.3.4确定麻醉药的消失时间,有利于掌握病人的苏醒时间。

8.体温监测

人体仅可耐受2-3℃的体温增减,超出此限度即可造成危害。

体温增高可致需氧量增加、呼吸性酸中毒、呼吸和心脏功能负担增加;出汗过多而致体液丢失、血糖下降。

体温降低可致寒战,使机体代谢剧增,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糖上升,药物代谢减慢,心率失常,中枢受抑制,导致昏迷,细胞正常功能受损和肾脏泌尿减少。

8.1适应证

8.1.1心、脑等大手术、体外循环、新生儿或婴幼儿手术,体热易于散失,也易于积聚,老年、重危病人,体温调节失常,在麻醉和手术中极易发生体温波动。

8.1.2病人原有高热或低温。

8.1.3休克病人,对比中心体温和末梢体温,若温差过大可作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依据之一。

8.2方法和注意事项

8.2.1水银体温计可测量口腔、鼻腔、腋下或肛门温度。

全麻和不合作病人,应用手扶住体温计,以免折断。

8.2.2电测温仪电子鼓膜温度计与心电血压组合一起,有口腔、鼻咽、食道、肛门、皮肤和心脏表面针形探头,可连续监测,注意探头正确安放,特别是体外循环降温或升温时保证测温准确,用较小型手提式体温测定仪,其探头放在外耳道,可直接测定鼓膜温度,并换算成口温及肛温。

8.3临床意义

8.3.1术中体温增高恶性高热,环境温度过高,甲亢危象,败血症或感染性

克,体内二氧化碳潴留,输血、输液反应。

8.3.2术中体温过低低温麻醉复温失控,甲亢病人手术,肝移植病人的无肝期,重危病人,大量输入冷库血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